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腐败日益成为人们关注和议论的焦点.它象一颗毒瘤严重侵蚀着国家利益,破坏着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本文旨在分析腐败现象的形成原因,以便找出预防和遏制腐败现象的有效对策,为当前我国的反腐败斗争尽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为我国和社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出现了许多社会问题,其中腐败现象已经成为使百姓痛心、执政党棘手之公害。腐败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及人民的生活福利都造成了巨大危害。从多角度分析了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对策,以规范政府行为,预防和减少腐败现象的产生。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腐败现象的内涵提出了见解。揭示了腐败现象发生发展的内在规律,即腐败行为主体主要沿着一条滥用权力、以权谋私和权钱交易的轨迹,经历了一个由渐变到全变,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并认为,腐败现象的产生是多因的,既有腐败行为主体的主观原因,同时也有其客观原因。  相似文献   

4.
领导同群众的矛盾是人民内部矛盾群的焦点,也是人民内部矛盾的主线,而且具有普遍性,居于人民内部矛盾的主导地位。在领导同群众之间矛盾着的两个方面中,领导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在解决领导同群众的矛盾时,重点在于解决领导存在的问题。在当前,领导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官僚主义、特殊化和少数人的腐败现象。固之,解决领导同群众的矛盾,改善领导同群众的关系,要把着眼点放在克服领导的官僚主义、特殊化和腐败现象上。克服官僚主义、特殊化、腐败现象要做到“对症下药”,而问题的关键在于消除它们存在的根源,尤为重要的是要加强政治体制改革。消除在我国条件下官僚主义、特殊化的总病根——旧体制的种种弊端。保证党和国家政治生活民主化,经济管理民主化,整个生活民主化。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了重大成果,党政机关和干部队伍中腐败现象蔓延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但是,我国现在仍处于腐败现象的多发期和高发期,所以廉政建设的已成为了刻不容缓的首要政府建设任务。本文阐述了我国转型时期廉政建设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6.
被后世奉为政治教科书的《尚书》,揭露了种种腐败现象,如"内在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雕墙",及"三风十愆"等,并对这些腐败现象与国家治乱兴衰的关系作了深刻揭示,指出,"有一于此,未或不亡"。针对腐败现象,《尚书》也提出了一些治理措施,不仅强调从思想上进行教育,也主张采取一些强制性措施予以严惩。由于《尚书》揭露的腐败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其所提出的一些反腐败思想对今天的反腐败斗争也因此具有借鉴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7.
对毛泽东、邓小平反腐保廉思想作同异比较,分析他们在腐败现象产生的根源及危害、反腐保廉的方式及措施等问题上认识的异同,借以揭示他们在反腐保廉思想及其实践上的继承和发展关系。  相似文献   

8.
首先简要回顾已有的对腐败现象的研究,接着介绍了新兴科学--可拓学,并用物元分析方法建立了腐败现象的物元模型俨解释了腐败产生的原因,最后,通过建立“腐败与反腐败”问题的物元分析模型变不相容问题为相容问题,从而提出了解决腐败问题的若干策略。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来,党内腐败现象有所滋长,并有蔓延的趋势,严重地侵蚀了党的肌体,损害了党的威信,疏远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干扰了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如果任其泛滥,必然危及党的健康发展。因此,发扬党的肃贪倡廉的优良传统,坚持不懈地进行反腐败斗争,是摆在全党面前的一项严肃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人性化、智能化、时尚个性的家电产品逐渐成为消费者的新宠。而这样庞大的消费市场背后却存在着售后服务跟不上等问题。据有关机构统计显示:家电投诉正呈年年攀高的趋势,而家电的质量和售后服务问题则成为投诉的“顽症”。  相似文献   

11.
论述隐瞒境外存款罪中的"存款"范围,存放在境外的汽车、房地产、黄金等实物作为本罪的对象,隐瞒存放在境外的合法收入也应当纳入本罪的对象范围;本罪主体应不限于县处级以上国家工作人员。行为人通过贪污、受贿或其他犯罪所得的财物存放于境外,应认定为贪污、受贿罪一罪;将赃物存放于境外的行为,属于刑法中的事后不可罚行为,不另成立犯罪。行为人通过贪污、受贿或实施其他犯罪后取得财物,将其存放境外,但存放数额超出贪污、受贿数额巨大的,另成立隐瞒境外存款罪。  相似文献   

12.
我国党政机关出现种种腐败现象,根源是权力腐败。以法治权,方能惩治和遏制腐败。大力精简机构,规范选拔干部制度,以减少腐败源。严刑峻法,提高犯罪成本,惩治腐败,健全监督系统,实施阳光法案,以遏制腐败。  相似文献   

13.
判断、评价中国共产党是否具有先进性,就是要看她是否忠实地坚持实践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三个代表”既是反腐败的重要物质基础,又是反腐败的指导思想和本质要求。只有坚持不懈地反腐败,才能保持党的先进性,忠实地当好“三个代表”。这三者有着内在的联系,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相似文献   

14.
反腐败斗争是一项长期的政治任务。在新形势下,腐败与反腐败的斗争将更加尖锐激烈。其手段趋于现代化;其表现方式呈现出"法制化"特点。斗争的领域和范围也将日益国际化,预防腐败比惩治腐败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反腐败斗争是当前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建立一个惩治和预防腐败的长效机制,已是刻不容缓的事情。长效机制的核心就是:一要树起做人道德大格局,以德倡廉,使干部不想腐败;二要加强监督体制科学化,监督保廉,使干部不能腐败;三要建立严厉执法新举措,以法护廉,使干部不敢腐败。  相似文献   

16.
预防腐败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我国政府在反腐倡廉工作上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有效遏制了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建立的预防腐败风险管理机制就是其中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引入现代管理学中的风险管理概念,结合我国防腐措施的实际,在整治腐败工作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本文介绍了防腐败风险管理机制的建立,论述了我国腐败现象的特点和构建风险管理机制的重要性,重点陈述了我国预防腐败风险管理机制的现状,并就此提出了建议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17.
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的关键之所在,就是要在反腐倡廉建设的始终坚持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先进思想观念和科学思维方式,并把以人为本作为衡量反腐倡廉建设成效的根本标准,在各项改革和实践工作中扎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发展。  相似文献   

18.
廉政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基础性工作。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本文针对高校师生这一特殊的群体,概括高校廉政文化建设8个方面的内容,提出7条较为具体的有效措施,以实际行动将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9.
对如何有效防止国有控股公司及其控股、参股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寻租行为和如何实现有效的人事监管进行了研究,相关探讨有利于促进现代公司治理机制的形成,而且对我国国有经济体制改革具有一定意义.通过借助寻租的一般性模型,结合我国部分国有公司具体情况,分析了模型中参数变化所带来的结果和现实意义,从而得出了应硬化惩罚约束并采取管理层分散化制衡来降低寻租行为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行政腐败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弄清原因,采取对策,是当务之急。当前腐败泛滥的根本原因是:人民群众缺乏足够的选举权、知情权、监督权和罢免权等,腐败分子形成强势集团。只有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扩大人民主权,才能取得反腐败斗争的根本胜利,才能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