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现有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特别是区县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进行研究,分析得出建立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运用指标体系的相关理论和设计技术,根据大兴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情况以及区域新的发展要求和目标,结合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采用层次分析法、频度统计法和理论分析法,从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4个方面,研究建立了大兴区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旨在反映和评价大兴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状态和程度。  相似文献   

2.
矿产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矿产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实现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本文借鉴相关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与计算模型,建立区域矿产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复合系统指标体系。根据协调发展度等级标准,实例评价分析陕西省矿产资源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程度,对于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王世鹏 《资源与产业》2010,12(Z1):125-129
矿产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矿产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实现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本文借鉴相关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与计算模型,建立区域矿产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复合系统指标体系。根据协调发展度等级标准,实例评价分析陕西省矿产资源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程度,对于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低碳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以低碳经济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对矿业城市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分析.综合利用情景分析法基本理论和低碳经济理论,首先构建了矿业城市低碳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进而对未来不同情景模式下的低碳经济指标进行了预测和分析,从理论上丰富了矿业城市低碳经济发展评价理论.最后,以某矿业城市为实例,通过对该矿业城市未来经济发展形势分析,建立未来经济社会的不同发展情景.对各种情景下的低碳经济指标进行预测分析,为该矿业城市未来经济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分析国内外矿产资源可持续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现状,并在此基础上以全新低碳经济视角对石墨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不同特点进行分析,确定了从发展环境、发展力及发展协调度三个角度分析石墨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从三方面包括:频次指标筛选、环境影响以及低碳经济视角补充,最终构建低碳经济视角石墨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了运用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评价的理论模型以及权重隶属度确定方法,此项研究填补了该领域理论研究空白。运用该指标体系对石墨产业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价,为石墨产业可持续发展路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宋佳龙  林文 《资源与产业》2013,15(6):163-167
基于资源循环视角下重新审视经济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从经济、社会、资源、生态角度构建新的评价指标体系。论文把资源分为原始资源、介质资源、废品资源,把资源利用的循环过程分为大循环和小循环,改变目前对资源循环过程只是注重原始资源开发利用的评价角度研究,从介质资源和废品资源的开发利用着手建立新的经济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注意资源利用的大小循环,减少原始资源的小循环过程对经济、社会、生态发展的影响,以此为基础设计新的经济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提出特别注重介质资源延伸应用,大力有效开发废品资源,适度限制原始资源的开发力度,实施更多层次的资源小循环,更科学地评价可持续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煤炭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毓峰 《煤》2009,18(6):59-61,66
煤炭资源型城市在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中占据突出的地位,全方位、多视角研究煤炭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研究我国区域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前提条件。以黑龙江省七台河市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煤炭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程度做出评价,为该城市采取有效措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
基于熵的煤炭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煤炭资源型城市在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中占据突出的地位,全方位、多视角研究煤炭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研究我国区域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前提条件。以煤炭资源型城市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较为全面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利用熵理论把所选择评价年份的固有信息量化,综合权重值,将评价的各年份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的贴近度与其相对优异值的贴近度相对比,得出评价排序,综合评价了鸡西市1995-2000年城市综合可持续发展情况,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9.
区域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综合协调是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以南宁市为例,通过对南宁市2005—2012年PRED系统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建立区域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循环复合系统,构建区域PRED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和综合评价法,构建区域PRED系统综合评价模型,计算区域各系统的协调度。结果表明,南宁市区域PRED系统整体上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其中,综合协调度在2008年和2010年分别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余年间均呈现上升状态。南宁市应该在总结过去发展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优化人口结构,重视资源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积极发展对外型经济。  相似文献   

10.
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并实现其可持续发展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对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也至关重要。在乡村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上,利用因素分解结构法与主客观赋权法,从自然与社会资源的角度建立乡村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发展水平(可持续发展潜力)、协调指数(可持续发展趋势)构建测度模型,对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乡村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分析其空间格局, 以期提高乡村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水平与促进区域均衡发展。根据测评结果,使用ArcGIS的空间统计功能,从差异性角度,将发展水平分为高水平、较高水平、较低水平与低水平4类,将发展协调度分为高协调、中等协调与低协调3类。从自相关性角度,分析全局与局域层面的聚集分散特征,并根据资源配置与发展情况分析原因。研究表明:1)乡村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水平区域不均衡,整体呈“东高西低”的差异特征,各子系统特征各异;乡村人居环境发展协调性整体上呈“中高西低”的特征。2)乡村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水平具有显著的全局与局域聚集分散特征。生态环境与经济生产系统的空间聚集性最强,社会文化系统空间分散性最强;可持续发展高水平热点集中区位于长三角地区,低水平冷点集中区在云南、贵州地区。最后从有序开展经济生产活动、加强环境与文化建设、统筹兼顾地区发展3个方面提出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矿区生态恢复理论综述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周进生  石森 《中国矿业》2004,13(3):10-12
文章简要介绍了生态恢复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历程,综合分析了对矿区生态恢复有较大影响的理论,即可持续发展理论、土地复垦生态恢复理论、景观构造理论和高兹的生态重建理论。  相似文献   

12.
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模型初探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对于一般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国内外已经作过一些深入的探讨,但对于资源枯竭型城市这一特殊系统,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在考察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特点和面临困境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双重约束.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一个包括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四大系统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模型,并探讨了几种评价方法,以此评价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实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模型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于一般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国内外已经作过一些深入的探讨,但对于资源枯竭型城市这一特殊系统,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在考察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特点和面临困境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双重约束。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一个包括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四大系统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模型,并探讨了几种评价方法,以此评价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实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资源型城市的特点,参照系统学和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构建县域矿业经济区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包含3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为评估县域矿业经济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通过实例分析,对攀枝花市的5个县(区)矿产资源发展进行综合评价,并进行分级排序。评价结果表明,攀枝花市的5个县(区)中有3个区县属于Ⅰ类县域矿业经济区,矿业经济发展良好,该评价结果与实地调研基本吻合,表明所建评价指标体系和采取的方法是可行的,对县域矿产经济区评价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吴仲雄  高清平 《中国矿业》2007,16(9):14-17,29
本文应用矿产资源可持续力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对广西矿产资源可持续力进行了综合评价。根据各级评价结果,分析了影响广西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矿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城市土地持续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土地利用系统是自然、经济和社会复合系统。本文通过建立银川城市土地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和评价方法,从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3个方面确定了22项评价指标以及管理调控指标等,并对银川市城市土地持续利用程度进行了定量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7.
朱媛媛 《资源与产业》2012,14(5):176-181
矿业开发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对环境、人类和社会的不利影响已成为制约矿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利用经济学中“外部性”和“外部不经济”相关理论,指出矿业发展过程中产生各种环境和社会问题的实质是矿业外部不经济,其特点是贯穿于矿业开发和使用的整个过程,并具有时间外部性。为促进矿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剖析了产生不经济主要原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环境税、生态补偿税、排污权交易、完善产权配置等经济刺激型对策,规范管理机制和运行体制、加强法制建设和监督管理等命令控制型对策,以及社会道德教育、媒体舆论监督等其他对策。   相似文献   

18.
工业生态学在能源系统建设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工业生态学是一门结合生态学理论与可持续发展思想而建立起来的新学科。针对能源开发利用的极化效应给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的严重挑战,应用工业生态学的观点重新认识能源系统的建设成果与模式,首次提出了“能源生态系统”的概念,并从基本概念、系统构成、空间结构和调控方法等方面对其进行了阐述,以期为能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