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云  郭修炎 《柴油机》1990,(6):43-44,6
<正> (美国)得克萨斯州自动化船舶推进系统有限公司(AMPS,Ine)的A.Sverdlin开发出了一种新式喷油系统,旨在解决中、低速柴油机燃油喷射中的问题。Sverdlin把这种喷油系统叫做复式液控喷油系统(图1),它用润滑油(二冲程柴油机上用气缸油)的压力作为致动力,而不是常规喷油系统所使用的弹簧力。  相似文献   

2.
随着柴油机排放法规和汽车费改税的即将实施,柴油机向直喷化方向发展的步伐日益加快,因此怎样合理选择喷油系统参数来优化直喷式柴油机的性能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YD480直喷式柴油机与IW喷油泵的匹配为例对此作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3.
英国Lucas Varity公司柴油机系统部为柴油机开发了一种新的共轨喷射系统(图1)。该系统最初是为轻型汽车及轿车研制的,已经被福特,雷诺,法国S.A公司,以及韩国起亚发动机接受,合同总额超过10亿美元。  相似文献   

4.
直喷式柴油机喷油系统参数的合理选择与匹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柴油机排放法规和汽车费改税的即将实施,柴没一机向直喷化方向发展的睡伐日益加快,因此怎们合理选择喷油系统参数来优化直喷式柴油机的性能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YD480直喷式柴油机与IW喷油泵的匹配为例对此作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5.
柴油机电控喷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日两国的两位专家正在合作编写《柴油机喷油技术》一书,现作者摘录该书第二篇第三章以飨读者。 柴油机电子控制喷油技术从诞生至今只有20多年的时间,但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近来,对柴油机排放、噪声的社会批评向柴油机工程师提出了许多课题。1990年代中期以来,电控共轨系统已经达到实用化程度。共轨系统中,在130~160MPa的高压下可使燃油很好地雾化,通过多次喷射可以细致地控制燃烧,对降低燃油消耗、噪声、振动及排放等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有一种观点认为:今后,随着排气后处理技术和空燃比控制技术的进步,不再以牺牲柴油机的高热效率为代价,就可生产出排放和噪声水平都接近或超过汽油车的柴油机汽车。  相似文献   

6.
<正> 究竟采取什么措施才能满足未来柴油机污染排放要求,至今仍然是大家面临的共同性问题。完善的直列式喷油泵系统、组合式喷油器系统及微粒捕集器将是柴油机燃烧工程师们的辅助手段。柴油机目前的结构布置适合采用直列式喷油泵,因而这类系统会受到优先推荐。按其车辆市场全面规划,Bosch公司已开发一种P7100直列式喷油泵(图2、3、4),并正进入美国市场。它是早已为欧洲Mercedes等用户采用的P型喷油泵的升级型产品。尽管P7100泵将被几种柴油机选  相似文献   

7.
详细介绍了新开发的电控燃油系统—电按式VE分配泵的结构特点、供油量和提前角的实时拴制原理。新开发的电控式VE分配泵匹配BJ493Q—1型柴油机以及匹配该柴油机的汽车排放实验结果表明:通过选择合适的供油外特性曲线走势以及根据不同的发动机转速和负荷选择最佳的喷油提前角,可以大幅度降低柴油机以及与其匹配的汽车的排放污染物。同时电控VE分配泵在改善发动机动力性和经济性方面也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一、现代柴油机及汽车工业 的发展突飞猛进 自1897年狄塞尔发明柴油机以来已有100年的历史。当时,狄塞尔研制的第一台缸径250mm的单缸机,其比油耗达326g/kW·h,制动热效率才26.2%。至今,人类经过近百年的努力,在使用石油作燃料的动力机械中,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电子控制FCRS型共轨喷油系统,以及组成系统的关键部件的性能,该系统与传统机械喷油系统相比,具有喷射压力高,喷油压力、喷油定时等特性参数可灵活调节,可满足柴油汽车国3及以上排放标准的性能要求。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优异的性能和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邢小兵 《柴油机》1992,(4):44-46
<正> 1 前言 70年代开始,日本造船界在船用柴油机的机电一体化技术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三菱重工、川崎重工、大发、洋马、日本钢管(株)、住友重机工业公司等为提高船用柴油机的可靠性和经济性均不断地作出努力。对船用电子控制柴油机进行各种研究试验工作,诸如川崎重工研制成电子控制液压系统,住友重机工业公司受托研  相似文献   

11.
电子控制柴油机蓄压式喷油系统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对新型电子控制蓄压式喷油系统进行了实验. 该系统利用一中等供油压力源,通过蓄压器和压力放大机构,在高速电磁阀的控制下,实现高压喷射。当供油压力为10MPa时,最高喷射压力为80MPa。通过该系统的实验,测量出其喷射特性和电磁阀的动态特性,从而能为该系统的评价,改型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世界范围内对废气排放法规日趋强化,与此同时用户的要求也趋于严格,这些迫使汽车、发动机及其辅助设备的制造商们竞相引进创生技术以便生产出洁净舒适、价廉并为社会接受的交通工具,发动机的心脏是燃烧过程,而燃烧过程的品质决定其是否适于投入大规模生产。在此,喷油系统对燃烧过程及其品质志着重要作用;油系统类型与功能又给燃烧系统的性能以强烈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正> 柴油机气缸内压缩空气从油嘴喷孔口处回冲到柴油输油管路,造成单缸柴油机自动停车。本文从喷油嘴结构上,立足偶件运动中的理论分析,用充分的实验,寻找造成这种故障的原因,从而对喷油嘴提出改进设计的理据。1 课题来源及回气症状柴油机工作中发生回气现象,见图1所示。多缸柴油机倘某一只喷油嘴回气,该缸的压缩空气会窜入高压油泵内,使各缸均有  相似文献   

14.
15.
Stanadyne汽车公司研制了一种电子控制的柴油喷射系统,用于现代化和将来的直喷和非直喷对排放非常敏感的发动机上。喷射系统的心脏部件是DS型转子分配泵。DS泵为新一代直喷柴油机提供更高的喷射压力来改善油气混合。一个单独的电磁执行器控制燃油计量和喷油定时,电磁线圈提供数字油量控制使得每次喷射都得以精确处理。电子控制单元采集发动机和燃油系统的运行状态信息并确定适当的电磁脉冲值以获得最佳的喷油泵和发动  相似文献   

16.
1 挂负荷灭车 这辆车为江淮4102,油泵是无锡4A401,油泵是1个半月以前校的,效果良好。突然出现大油门呆1分钟左右渐渐缩小到怠速,且有点游车,可是不灭车。在挂负荷时一动即灭。 分析从两方面找毛病,即进气或回油螺丝  相似文献   

17.
适应将来高速柴油机要求的喷油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满足今后MTV(德国发动机和涡轮联合有限公司)高速柴油机的要求,必须提供效能相应提高的喷油系统。本文对常规的直列泵供油系统、单体泵喷油系统和泵喷嘴喷油系统进行了比较,并对单体泵喷油系统作了分析。采用电磁阀控制的单体泵喷油系统可获得更高的使用灵活性和结构上的众多优点。文中亦指出了这种系统的一些缺点和限制。研究表明,最佳的喷油系统是共轨式喷油系统。共轨式喷油系统在喷油率成形方面具有最大的灵活性,并  相似文献   

18.
大量试验和计算分析证实了喷油器结构因素对直喷式柴油机工作性能有很大的影响,本文以系统试验为基础,探讨总结了喷油系几个主要结构参数的影响。重点讨论喷孔直径和喷油器惯量(调压弹簧和挺杆的重量)以及喷油器安装高度的影响,这具有较大的实用性和对性能改进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柴油机喷油规律控制技术的最新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前言由于柴油机具有优良的经济性和耐久性,因此作为物流领域主要动力的地位将继续保持下去。同时,面对全球性的CO2排放限制指标的要求,燃油耗率低的优质柴油机今后仍将受到欢迎,另一方面,减少柴油机排气中有害物质NO2和微粒以及进一步降低其噪声的要求将更高。燃油喷射系统是影响柴油机性能的关键之一.因此对其功能和特性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ZEXEL公司完成厂把以前的单列型喷油泵功能提高的研究工作,使其成为可以同时改变定时和喷射率的燃油喷射系统(TICSTiming&InjectionRateControlSystem")。本文以汽车用大功率柴油机…  相似文献   

20.
J08CJ—1A柴油机的高压共轨燃油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日野汽车公司的J08CJ-1A型自然吸气式柴油机采用了电装公司的高压电控共轨系统。本文介绍我所引进该型样机的共轨燃油系统及其调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