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组织机构代码是由国家授权的权威管理机构向我国境内依法注册、依法登记的企、事业单位、机关、社会组织、个体工商户及其他组织颁发的、在全国范围内惟一的、始终不变的代码标识。组织机构代码至今已有二十余年发展历史,随着标准化、信息化的不断建立、完善,组织机构代码在当代社会组织单位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  相似文献   

2.
周桐 《标准科学》2014,(4):93-96
诚信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基础,加强诚信建设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根本要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推进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环境的现实需要。组织机构代码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实名制身份识别的基础代码,在加强社会信用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充分发挥组织机构代码优势,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
姜宏 《世界标准信息》2005,(11):162-164
组织机构代码是根据国家有关代码编制原则编制的,赋予依法成立的组织机构在全国机构范围内唯一的法定的代码标识。组织机构代码工作是整个国民经济的数据交换平台,是国家信息化工作的基础工作,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已成为各级政府对社会进行现代化管理的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4.
我国国民经济管理和实现信息化建设的首要前提就是组织机构代码的建设,组织机构代码作为我们国家一项重要的管理制度,在对组织机构的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所以我们要不断完善组织机构代码标准体系建设,该文章通过分析组织机构代码标准体系建设的重要性,提出了完善组织机构代码标准体系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组织机构代码是国民经济管理和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作为国家的一项管理制度,组织机构代码工作越来越得到社会重视。本文以进一步树立组织机构代码工作形象、提高组织机构代码工作管理的科学性、提升组织机构代码工作服务效能为目的,探讨了建设组织机构代码标准体系的重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组织机构代码标准体系框架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6.
本文总结了组织机构代码的特性和在社会应用中的发展现况,分析了组织机构代码在社会信用代码制度中的作用,阐述了未来组织机构代码工作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组织机构代码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作用及应用,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信息”的组织机构代码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应如何开发和利用代码信息资源;建设代码信息网络。实现系统互联、信息共享以及代码网络系统的改造更新,推广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组织机构代码档案是一种社会的信息资源,属于生产要素的组成部分。当前国家经济正在积极进行结构性调整,对如何发挥组织机构代码档案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展开研究显得十分有意义。本文根据法律、法规和实际情况,对广东省组织机构档案属地管理问题进行了探讨,旨在寻求加强技术监督档案资源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公共服务的最优模式。  相似文献   

9.
蔡倩 《中国科技博览》2013,(22):241-241
质检信息化是提高我国质量管理水平、保障质量安全、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大监管力度、促进国民经济有序发展的基础,而组织机构代码则是质检信息化的重要基础。本文主要介绍了组织机构代码在质量信用信息平台建设中的基础作用,诠释了组织机构代码在质检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说明了不断提高代码数据质量,支持数字质检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实施统一代码标识制度目的在于应用,只有最大限度地推广应用代码标识和开发利用相关信息,才能充分发挥代码标识制度在政府宏观管理和经济建设中的作用。组织机构统一代码是由各级代码主管部门赋于每一个合法成立的组织机构一个全国范围内唯一、始终不变的法定代码标识,在赋于代码的同时采集了该单位相关的公共信息,并建立了代码数据  相似文献   

11.
12.
本文介绍了检定和校准以及证书的两点相同、五点不同之处,说明了对检定证书和校准证书的正确应用。  相似文献   

13.
The behavior of wall-bound drops and bubbles is fundamental to many natural and industrial processes. Key characteristics of such capillary systems include interface shape and stability for a variety of gravity levels and orientations. Significant solutions are in hand for axisymmetric pendent drops for a variety of uniform boundary conditions along the contact line with gravity acting normal to a planar wall. The special case of a wall-bound drop or bubble that is also pinned at an edge (i.e. a ‘wall-edge-bound’ drop) is considered here where numerical solutions are obtained for interface shape and stability as functions of drop volume, contact angle, fluid properties, and uniform gravity vector. For a semi-infinite zero-thickness planar wall (plate), a critical contact angle is identified below which wall-edge-bound drops are always stable. The critical contact angle is computed as a function of the gravity vector. The numerical procedure, which makes no account for contact angle hysteresis, predicts that such wall-edge-bound drops are unconditionally unstable for any gravity field with a component that is tangent to the wall while inwardly normal to the edge. Select experiments are conducted that support the conclusions drawn from the numerical results.  相似文献   

14.
凝固科学技术与材料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凝固科学与实践发展的角度介绍了当前凝固材料体系的基本框架和凝固科学主要发展阶段的基本理论。作为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组成,凝固科学技术正在现代科学理论的基础上针对传统材料的改性提高和新材料的发展需求,以控形、控构、控性为目标开展优质铸件的定向、晶体生长、快凝、深过冷及各种新型和超常领域凝固过程的研究,并介绍了其中某些方面和展望了可能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16.
17.
热交换器是将不同温度介质之间的热量通过热传导的形式,由高温介质传递给低温介质,使介质达到生产所需温度的工艺设备,也可作为一种节能设备使用.通过对不同热交换器的结构分析,总结不同热交换器的优缺点、适用环境,为生产工艺设计人员及设备制造单位在选择可降低能耗、提高效率的设备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Basic definitions and concepts of the physicomathematical theory of natural catastrophes are given. Possibilities of mathematical modeling of natural and technogenic catastrophes are discussed in the context of the theory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 and the mechanics of reacting media. The importance of taking into account conjugate heat and mass exchange in modeling catastrophes is emphasized. A formula for evaluating the probability of a collisional catastrophe is given.  相似文献   

19.
计量仪器收发工作是沟通计量检定部门以及送检单位之间的桥梁,也是计量检定工作的前提。随着各级计量技术机构业务量的不断增加,计量技术机构除了要树立顾客至上的服务理念之外,同时还要用专业、高效的管理模式来赢得顾客的信赖与认可。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更新的大环境下,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计量检测工作的需求,因此,要有效的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来促进计量仪器收发业务管理模式的创新,进而提高计量仪器收发业务管理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