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苏联学者Г.П.Королева等所作的实验表明,金最容易从氧化矿石里迁移到溶液中。从硫化物矿石中也略有滤出,而致密的自然金最不易被溶解。自然金易溶解于含硫代硫酸盐和硫化物的介质中。含游离溴和硫代硫酸盐的溶液,使金最有效地从硫化物矿石中(氧化  相似文献   

2.
微生物学在浸矿技术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叙述了生物浸出常用的多种硫杆菌的基本特征、金属硫化物细菌氧化机理、微生物浸矿的动力学研究方法及动力学模型,并探讨了生物冶金的发展方向。生物浸出利用特定微生物细菌对某些金属硫化物的氧化作用,使矿石中的金属离子溶解、富集,浸出率可达98%,堆浸-萃取-电解技术能从低品位矿石中把有价值的贵金属提取出来,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3.
根据脱氮硫杆菌利用硫代硫酸盐、硫化物作为能源的性质,研究了脱氮硫杆菌应用于脱除硫化氢工艺中的碳酸钠溶液再生.通过单因素分析,进行了碳酸钠溶液含量、温度、pH值、进气速率、喷淋量、停留时间及洗涤液中含脱氮硫杆菌等因素对脱硫率影响的实验研究,初步确定了含H_2S(浓度≤1 300 mg/m~3)天然气脱硫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25~35 ℃,pH值8~9,初始碳酸钠质量分数5%,停留时间90 s.实验结果还表明:喷淋量和进气速率都会影响脱硫率;进入吸收塔的再生碱液携带有脱氮硫杆菌,而含脱氮硫杆菌的洗涤液(再生碱液)有利于提高脱硫率.  相似文献   

4.
以小黄花鱼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冷藏(4±1)℃条件下15%的食盐水腌制、50℃干制对小黄花鱼肉及脂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黄花鱼的水分、蛋白质和脂肪质量分数分别为(74.46±0.11)%、(19.78±0.84)%和(10.43±0.13)%。脂质主要由(92.29±0.23)%的三酰基甘油和(6.37±0.58)%的极性脂组成。小黄花鱼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26.35±0.35)%,其中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质量分数分别为(5.91±0.09)%和(13.35±0.34)%。在最终产品中,磷脂酰胆碱和磷脂酰乙醇胺质量分数降低,脂质中游离脂肪酸质量分数和酸值增加,表明脂质发生水解;脂肪酸中多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下降,过氧化值和硫代巴比妥酸值升高,表明脂质发生氧化。  相似文献   

5.
某硫精矿直接采用浮选或硫酸浸出均无法回收其中的铜,导致铜资源浪费,且影响精矿的再利用。采用NaCl为助浸剂,H2SO4浸出该硫精矿中的铜。探讨了助浸剂的种类、NaCl浓度、H2SO4体积分数、固液比、浸出温度、浸出时间等因素对铜浸出的影响。试验表明,在H2SO4体积分数为5%、NaCl浓度为0.5 mol/L、浸出温度为85℃、固液比为1∶3(g/g)时,8 h内铜的浸出率可达84.02%。动力学研究表明,在H2SO4-NaCl浸出体系下硫精矿中铜的浸出受固膜扩散控制,可以通过增加温度提高浸出剂在矿物颗粒表面的扩散速率,从而提高铜的浸出率。  相似文献   

6.
结合某铀矿床碱法地浸室内试验,进行了氧化剂的种类、质量分数和溶浸剂的种类、质量分数选择试验,研究了反应时间、矿石粒度对铀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碳酸(碳酸氢)钠盐或铵盐是良好的溶浸剂,铀浸出率可达到70%~80%;加入质量分数为0.1%的双氧水和质量分数为0.02%的高锰酸钾,铀浸出率明显提高,可满足铀浸出需求。  相似文献   

7.
合山超高有机硫煤中Fe-Mn-Hg-Zn-Ni-Cr-V的赋存状态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逐级化学提取方法,研究了广西合山超高有机硫煤中Hg,Ni,Zn,Mn,Cr,V等有害元素赋存状态.解结果表明:超高有机硫煤中与无机质结合的Ni,Cr,V,Zn,Hg,Mn均大于90%,而有机结合状态硫小于10%.酸在各种无机结合态中,硫化物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或铝硅酸盐结合态为主要赋存状态;如,Ni和Zn主要与硫化物和铝硅酸盐结合;Hg主要与硫化物结合;Cr和Mn主要与硫化物和铁锰氧化物结合;V主要与铝硅酸盐和铁锰氧化物结合;Fe主要与硫化物和铁锰氧化物结合.因此,从煤的洁净利用角度看,超高有机硫煤中的这些有害元素有可能通过洗选来脱除.特殊的局限碳酸盐台地成煤环境决定了合山超高有机硫煤中Fe,Nj,Cr,V,Zn,Hg,Mn的上述赋存特征.  相似文献   

8.
大坪超大型金矿床铅和硫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大坪超大型金矿床是哀牢山金矿带内最具代表性的金矿床之一,矿体赋存于海西期桃家寨闪长岩体内,矿石类型以石英脉型为主,与金伴生的是以黄铁矿、方铅矿为主的各种硫化物。本文对该矿床主成矿阶段石英脉型矿石中方铅矿的铅、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开展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大坪金矿床主成矿阶段铅同位素具有较窄的206Pb/204Pb值和相对较高的207Pb/204Pb值及208Pb/204Pb值,但变化范围不大,分布于正常铅范围。通过计算获得相关特征参数,利用铅构造模式图及相关图解综合分析,表明矿石铅为壳幔混合铅;硫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为-4.9‰-9.2‰,平均值为3.12‰,偏离陨石硫的范围,而与基性岩类的硫同位素组成非常接近,表明硫主要来源于深部,反映了地幔硫遭受地壳物质混入后的硫同位素组成。该矿床的成矿物质为深部幔源物质混合了壳源物质。  相似文献   

9.
硫同位素研究在喀拉通克岩体的地壳物质混染过程中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块状和浸染状矿石、斑点状和脉状矿石以及围岩中硫化物进行硫同位素测试,分析了黄铜矿、黄铁矿、磁黄铁矿的硫同位素在硫化物中的富集状态,探讨了喀拉通克铜镍矿床硫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地质意义。结果表明:块状矿石的同位素测定值与标准值之间的千分偏差δ(34S)为(-1.30~1.84)×10-3,浸染状矿石的δ(34S)为(-2.50~0.85)×10-3,脉状矿石的δ(34S)为(-1.54~3.00)×10-3,围岩中黄铁矿的δ(34S)为(-7.8~-3.3)×10-3;硫同位素在硫化物中的富集从大到小依次为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说明硫化物之间基本达到了硫同位素平衡;喀拉通克铜镍矿床的硫主要来自于地幔,只在岩浆熔离作用形成的浸染状矿石和岩浆后期热液阶段形成的脉状矿石以及晚期黄铁矿中有少量或局部地壳硫混染的痕迹;地壳硫的加入没有在岩浆源区发生,可能发生在岩浆上升并发生硫化物就地熔离的局部过程中,几乎不对硫饱和及硫化物的熔离产生影响;岩浆在地壳深部发生的橄榄石、铬铁矿等矿物的分离结晶作用,有可能是促使硫饱和与硫化物熔离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老厂矿床的矿物组成、矿物组合、矿石结构构造、成矿期次、矿物生成顺序、成矿分带及银的赋存状态等特征表明,该矿床主要形成于火山热液期,并划分为3个成矿阶段:铜硫阶段、银铅锌阶段和砷金阶段.银主要以辉银矿-螺状硫银矿的形式沿方铅矿解理是叶片状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