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超硬材料表面镀覆技术及应用(续)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第四节真空微蒸发镀覆技术原理1关键技术1.1镀覆温度必须低于800℃,高于600℃。真空微蒸发镀覆温度650~750℃ 为了保证镀覆Ti过程中,金刚石表面有碳化物层形成,温度应选择高于C与Ti反应温度,为此我们首先采用真空磁控溅射方法对金刚石镀Ti。由于镀覆温度低,钛层只是物理吸附在金刚石表面。测定其DTA曲线发现,在600~1200℃出现明显的放热峰。根据热力学数据,Ti与金刚石碳原子反应形成碳化物是自由能降低过程,即放热反应。足够的温度是使反应克服能垒、原子扩散所必须的。由DTA曲线分析l与…  相似文献   

2.
超硬磨料真空微蒸发镀覆技术是燕山大学完成的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是一项国内外首创,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的成果。尽管各种镀覆技术很多,除真空微蒸发镀覆技术外,还没有其它方法能够用于生产实际中。技术领先的标志是,真空微蒸发镀钛金刚石受热温度低至650℃,可在650~750℃之间任选,镀层与金刚石界面形成碳化物达到强力结合,结合强度大于140MPa;镀后单晶强度提高5%~20%;镀后增重随粒度不同在0.5%~3.0%。在工具烧结时,微蒸发镀钛层保护金刚石,工具中金刚石颗粒不脱落,出刃增高,工具寿命和效率大幅度提高。适用于各类金属结合剂金刚石工具。减少金刚石用量,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3.
超硬材料系列镀覆产品及应用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14  
以真空微蒸发镀覆技术为核心,围绕各类高性能超硬材料工具的不断开发应用,目前已经形成了超硬磨料镀覆系列产品。包括镀覆一层金属的超硬磨料,如镀钛、镀钨的金刚石;镀覆合金的超硬磨料,如镀钛-铬合金的金刚石;真空微蒸发镀覆之后再经电镀形成的多层复合超硬磨料,如复合镀Ti-Ni的金刚石等。这些系列镀覆产品分别适用于金属粉末烧结工具、钎焊工个和树脂结合剂工具,以于提高工具质量、降低制造成本和新产品开发有显著作用。新近研制成功的一种适用于树脂结合剂工具的刚玉涂覆的超硬磨料,克服了镀镍、镀铜超硬磨料镀覆成本高及使工具变钝的缺点,是树脂工具升级换代的新产品。  相似文献   

4.
真空微蒸发镀覆工艺参数对镀层质量及金刚石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金刚石镀Ti过程中镀层形成的演化过程的测试观察,研究了镀覆温度、时间等工艺参数的改变对镀层厚度控制及其随后的性能变化等。用扫描电镜观察了镀覆处理后金刚石的表面形貌,同时测定了镀覆处理后金刚石颗粒的静压强度和冲击韧性。结果表明,当镀覆温度高于100℃时镀层将由于厚度增加和应力过大,使其局部脱落,达到1100℃时脱落率达到60%;镀覆温度在900-1000℃范围内,对质量较好的金刚石静压强度和冲击强度达到最高,继续升高温度导致其强度数值下降;本文研究证明,对于石墨模具、含Fe40%的Cu—w基结合剂、1100℃/10min条件下热压烧结,镀覆温度为900—1000℃/60min保温所获得的Ti镀层具有最佳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采用真空微蒸发-扩散镀技术,在金刚石表面镀覆不同厚度的钨层,并结合真空熔渗法制备金刚石铜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镀覆层相结构,采用扫描电镜观察镀覆层表面微观形貌和复合材料中金刚石与铜界面结合形貌,分析金刚石表面镀钨层组织、结构及厚度对金刚石/铜复合材料热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金刚石表面镀覆钨能改善与基体的润湿性;随着镀覆层均匀性和厚度增加,复合材料热导率先增加后减小;完整均匀的镀覆层可以获得较高界面热导。  相似文献   

6.
在不同条件下镀覆金刚石并以其为磨料制备树脂砂轮,研究镀覆工艺及条件对镀覆金刚石性能的影响,并检测砂轮的平行度、硬度、耐磨性。实验结果表明:以镀覆金刚石为磨料制备的砂轮,与用未镀覆金刚石的砂轮相比,磨损程度最大可降低45.31%。在电镀镍工艺和镀层增重率相近时,用经过真空蒸发镀钛的镀覆磨料制备的砂轮耐磨性更好,磨损程度降低29.77%;使用高电流短时间的电镀工艺制备的镀覆金刚石作为磨料制备的砂轮,其磨损程度下降29.43%。镀层增重率影响镀覆金刚石表面镍刺的生长状态,用镀层增重率过大的镀覆金刚制备的砂轮耐磨性降低。砂轮的平行度、硬度受砂轮磨料镀覆工艺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7.
以真空微蒸发镀覆技术为核心,围绕各类高性能超硬材料工具的不断开发应用,目前已经形成了超硬磨料镀覆金属化系列产品。包括镀覆单一金属的超硬磨料,如镀钛、镀钨的金刚石;镀覆合金的超硬磨料,如镀钛-铬合金的金刚石;真空微蒸发镀覆之后再经电镀形成的多层复合镀超硬磨料,如复合镀Ti-Ni具质量、降低制造成本和新产品开发有显作用。  相似文献   

8.
真空微蒸发镀钛对金刚石晶体形貌及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真空微蒸发镀覆技术对由铁基触媒高温高压合成的金刚石单晶进行了镀钛处理.以相同粒度和型号的普通金刚石为对比样品,讨论了镀钛处理对金刚石晶体形貌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金刚石表面形成致密、连续的金属镀层使其纯净度和透光性下降;界面反应的发生和碳化物过渡层的生成,增加了晶体的表面粗糙度,晶体结晶形态发生微变.金刚石会因镀层对表面缺陷的弥合和与晶体的冶金结合而得到强化.在镀层的保护下,金刚石可免受热损伤,热稳定性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9.
镀钛超硬材料微粉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报道了采用真空微蒸发镀覆技术进行工业化超硬材料微粉镀覆生产。镀覆钛和久合金的超硬材料(金刚石、立方氮化硼)微粉主要技术指标为;镀覆微粉的粒度最细达到5μ(W5),镀后无颗粒粘连,镀层均匀并且与超硬颗凿强力冶金结合,镀层光亮闪烁金属光泽。镀覆钛和钛合金的超硬材料微粉在各类精细超硬工具制造和超硬超晶材料领域有广泛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研究在金刚石表面镀覆金属钨的新方法,即通过采用H2/H20混合气体在750-900℃下还原含催化剂的钨的氧化物,利用钨的氧化物在水蒸气中的挥发特性及其化学气相传输,在金刚石表面镀覆金属钨。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在金刚石表面镀覆上一层覆盖面达到90%以上的金属钨膜,且生成稳定的碳化物WC和w2C,得到由难熔金属钨包覆的金刚石。  相似文献   

11.
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超硬磨料表面处理技术应用及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合介绍了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超硬磨料表面处理技术及应用情况及新的表面处理技术发展情况,包括真空微蒸发镀钛技术及应用进展;微粉专用真空微蒸发镀覆技术及应用;基于镀钛技术而发展的复合镀Ti-N i技术及应用;刚玉涂覆的超硬磨料及应用;基于原子层镀覆技术发展的超硬磨粒、微粉及纳米粉的镀硅镀钛技术及应用。  相似文献   

12.
复合镀覆Ti—Ni金刚石的钎焊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镀覆技术的研究进展表明:经过真空微蒸发镀钛、钨的金刚石单晶或聚晶,可以采用化学镀或电镀的方法在钛或钨镀层上进一步镀覆镍、钴、铬等金属,这种复合镀层与金刚石界面强力冶金结合,并且可以采用各种钎焊方法实现金刚石与多种金属基体的焊接。复合镀覆的金刚石可用于各类表镶工具的制造,获得高出刃、高磨粘结合强度,使金刚石表镶工具的使用寿命和加工效率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3.
超硬材料工具制造(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在大量工业化应用的基础上,讨论了超硬材料工具制造过程中的烧结原理,烧结工艺,配方设计原则,金刚石的质量评价及选用,工具的几何形状设计等一系列问题。重点分析了铁基金刚石刀头的组分构成及各组分的作用,与传统结合剂相比分析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2)热强度,硬度低,从而工作状态下对金刚石把持力低,造成金刚石脱落;(2)烧结过程中铁强烈腐蚀损伤金刚石。真空微蒸发镀钛金刚石由于使金刚石与结合剂之间强力焊接  相似文献   

14.
金刚石膜拥有许多优异的性能。在制备金刚石膜的各种方法之中,高功率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MPCVD)法因其产生的等离子体密度高,同时金刚石膜沉积过程的可控性和洁净性好,因而一直是制备高品质金刚石膜的首选方法。在世界范围内,美、英、德、日、法等先进国家均已掌握了以高功率MPCVD法沉积高品质金刚石膜的技术。但在我国国内,高功率MPCVD装备落后一直是困扰我国高品质金刚石膜制备技术发展的主要障碍.首先综述国际上高功率MPCVD装备和高品质金刚石膜制备技术的发展现状,包括各种高功率MPCVD装置的特点。其后,回顾了我国金刚石膜MPCVD技术的发展历史,并介绍北京科技大学近年来在发展高功率MPCVD装备和高品质金刚石膜制备技术方面取得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人造金刚石表面改性的3种主要方法:一是金刚石表面的金属化,如物理、化学气相沉积,化学镀、电镀、真空微蒸发镀、盐浴镀等,主要应用在金刚石工磨具和电子封装材料上;二是偶联剂或表面活性剂处理金刚石,以改善金刚石与有机体系的界面性能,在金刚石粉体分散和树脂磨具中应用;三是金刚石薄膜和纳米金刚石的功能化处理,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电极等材料上应用。为金刚石表面改性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用真空微蒸发镀工艺镀附Ti、Mo、W、Cr及其合金的金刚石、CBN磨料和由镀附磨料制成工具的关键性能指标测试方法,给出了实验检测结果.镀附磨料的性能指标检测项目有镀层表面质量、增重率及镀层厚度、结构物相构成、镀附磨料的抗氧化性、镀层与磨粒的结合强度、镀附磨料制成工具后与未镀附磨料性能的对比.这些性能指标是了解和使用镀附磨料的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A method for the growth of Diamond/WC bilayers in a single process is presented with interest for the production of well adhered electrical contacts to diamond surfaces. This process uses a common hot filament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HFCVD) reactor, with W filaments as the source for the deposition of the metallic layer, and H2 and CH4 gasses as the reactive species for the diamond growth. The method begins by vaporizing the filaments in vacuum for a few minutes, followed by the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of diamond. The results have shown that by varying the filament vaporization time and temperature it is possible to deposit on the Si substrate tungsten containing coatings of different thicknesses. The process starts by vaporization of naturally oxidized filaments and deposition on the substrate. Afterward, the tungsten oxide carburises to W2C and WC phases. The CVD growth of the diamond layers on these carbide layers is dependent on the CH4/H2 ratios, system pressure and substrate temperature. The seeding of the Si substrates with diamond powder before the CVD process, guarantees that diamond is nucleated inside the metallic carbide layer, anchoring the top nanocrystalline diamond layer.  相似文献   

18.
CVD金刚石膜因特有的物理化学性质,具有发展成为新一代光学材料的前景。但由于CVD金刚石膜自身局限性导致其理论透过率不到71%,在金刚石膜表面镀制增透膜,通过改变增透膜组成成分、显微组织和晶体结构,可有效地改善CVD金刚石膜自身理论透过率的问题。首先,介绍了CVD金刚石表面镀制单层增透膜增透原理,并总结了物理和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制备增透膜的优缺点。然后,重点综述了近年来CVD金刚石表面氮化物、金属氧化物和稀土金属氧化物等增透膜材料的研究进展,详细分析了增透膜制备参数、热处理工艺、衬底表面改性和掺杂工艺对增透膜整体组织和性能影响的规律。其中优化增透膜沉积温度、氧分压和热处理等工艺参数,是通过改变增透膜微观组织形貌以及晶体结构来提高其光学透过性能,而改变衬底表面结构能够通过改变增透膜与基体之间的成键方式来提升界面结合能力,而稀土元素掺杂方式是通过改变增透膜化学组成成分来改善增透膜的光学透过性能,并指出掺杂元素成型机理和影响机制。最后,展望了未来CVD金刚石表面增透膜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金刚石/铜基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在芯材表面预先化学气相沉积(CVD)高质量金刚石膜,获得柱状金刚石棒,再将其垂直排列,填充铜粉后真空热压烧结,制备并联结构的金刚石/铜基复合材料。分别采用激光拉曼光谱(Raman)与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CVD金刚石膜的生长进行分析,并通过数值分析讨论复合材料的热性能。结果表明:金刚石/铜基复合材料结构致密,密度为9.51g/cm3;CVD金刚石膜构成连续的导热通道,产生并联式导热,复合材料的热导率为392.78 W/(m·K)。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金刚石膜的红外透过率和高温抗氧化性能,采用纯钇(Y)金属靶,使用直流反应磁控溅射法在光学级金刚石自支撑膜表面制备了Y2O3薄膜.对比研究了光学级金刚石自支撑膜和Y2O3/Diamond/Y2O3复合窗口的高温抗氧化性能,及氧化前后样品表面形貌和红外透过率的变化情况.热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研究结果表明Y2O3薄膜对光学级金刚石膜有非常好的抗氧化防护性能,在高达950℃的温度暴露30s后对光学级金刚石膜表面没有造成明显损伤,且仍能保持良好的增透效果(透过率超过8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