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XRD、DSC研究了深冷预处理对Fe_(67.5)Ni_1Al_5Ga_2P_(9.65)C_(6.75)B_(4.6)Si_3Sn_(0.5)铁基非晶合结构和晶化过程的影响。结果发现:经深冷预处理,铁基非晶合金内部中程有序的原子结构发生改变;晶化退火处理之后,样品晶粒的平均尺寸增大,晶化面积减少;晶化样品的T_g、T_x及T_p增大,混合焓ΔH减小。研究表明:深冷预处理能抑制非晶合金在晶化过程中的形核,降低非晶合金的形核率;晶化后热稳定性提高。  相似文献   

2.
卢柯  王景唐 《金属学报》1988,24(2):171-175
用经典的相变理论(J-M-A方程)导出了由核长大主导的非晶态合金晶化的峰值温度(T_P)与预存晶核密度(N_0)之间的关系式: T_P~2exp(-Eg/RT_P)=L/N_0~(1/3)其中Eg为核长大激活能,L为常数,R为气体常数.通过对非晶Ni-P合金的预退火处理,获得预存晶核密度不同的非晶态样品,在DSC上测量这些样品的晶化温度.结果表明,上述关系式与实验结果符合很好,利用此关系式可估算出核长大速率常数(U_0),讨论了预退火处理对晶化开始温度T_x及△T_(Px)=T_P—T_x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对非晶Cu_(40)Ti_(60)合金引入一种预退火处理工艺,利用DSC研究了急冷态及预退火处理样品的晶化过程动力学,发现预退火处理使非晶合金的晶化温度、晶化激活能和Avrami指数值下降。由实验结果和理论分析得到了非晶Cu_(40)Ti_(60)合金的形核激活能和长大激活能。  相似文献   

4.
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显微硬度分析,研究了退火温度对Zr_(65)Cu_(17.5)Ni_(10)Al_(7.5)非晶合金组织结构和显微硬度的影响。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加,玻璃转变温度T_g和晶化温度T_x逐渐升高。在623K(低于T_g)退火30min,试样保持非晶结构。在723K(高于T_g,低于T_x)以及823K和923K(高于T_x)退火30 min,发生晶化,结晶相为CuZr_2和NiZr_2。随着退火温度升高,结晶程度逐渐增加并达到饱和,纳米晶逐渐形核并长大,显微硬度先增大后减小。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用Finemet型Fe73Si15Nb3B8Cu1快淬薄带制备的铁芯增加预退火处理,再在540 oC晶化退火处理得到退火铁芯。结果表明,随着预退火温度提高,预退火的薄带及再经晶化退火的薄带的韧性均逐渐降低,预退火后非晶薄带的第一晶化温度变化不大,而第二晶化峰值温度向高温方向偏移,预退火扩大了非晶薄带晶化退火的温度范围,有利于获得性能更加稳定的非晶纳米晶薄带;增加预退火处理的薄带的晶粒尺寸比直接晶化退火薄带的晶粒分布更均匀,其中在450 oC预退火的薄带经晶化退火后,晶粒尺寸在8~15 nm之间。增加预退火的铁芯样品,其振幅磁导率和铁损较直接退火的均有明显改善,其中经450 oC预退火的铁芯具有最大的振幅磁导率(μa=8.6×104, f=10 kHz)和最小的交流铁损(P0.5/10k=8.7 W/kg),分别较直接退火的铁芯升高了16.0%,下降了17.1%。  相似文献   

6.
预退火对Fe73.5Cu1Mo3Si13.5B9非晶合金的晶化及磁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预退火温度和时间对Fe(73.5)Cu1Mo3Si(13.5)B9非晶合金在最后退火过程中发生的 晶化及软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较低温度下预退火能有效地控制合金的晶化过程,降低了最 后退火时所放出的晶化潜热。该合金在450℃进行1h预退火发生部分晶化,释放约32%的晶化 潜热,再经510℃保温1h最后退火其磁性能与制备态样品经510℃退火后的磁性能相比,最大磁 导率m显著提高,矫顽力Hc明显下降,Bs和Br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7.
预退火时间对Cu50Zr42Al8玻璃转变及晶化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示差扫描量热(DSC)分析方法,研究了预退火处理对Cu50Zr42Al8块状非晶合金的玻璃转变温度Tg、起始晶化温度Tx、以及玻璃转变过程中的比热容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Cu50Zr42Al8块状非晶合金在2~64h的预退火处理下,其焓弛豫峰的变化趋势与玻璃转变过程中的比热变化△Cp,g和玻璃转变温度Tg的变化一致,都是随预退火时间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而其起始晶化温度Tx随着预退火时间的延长而减小.基于有序原子团簇引起微观结构变化,利用结构弛豫理论讨论了预退火时间影响玻璃转变和晶化过程的机理.  相似文献   

8.
预退火时间对Pd40Cu30Ni10P20玻璃转变及晶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示差扫描量热(DSC)分析方法,测定了大块非晶合金Pd40Cu30Ni10P20经523 K((Tg-100 K)<7<Tg)不同时间(0~64 h)预退火后的玻璃转变温度7g、玻璃转变峰温度TM、起始晶化温度Tx、晶化峰的峰温Tp、晶化焓以及在玻璃转变过程中的比热容增量,并根据Kissinger公式计算了晶化的表观活化能.同时,测量了不同时间预退火后样品的显微硬度.结果表明:在玻璃转变温度以下的预退火处理使Pd40Cu30Ni10P20大块非晶合金的微观原子组态发生变化,从而影响了其随后的玻璃转变行为,但对晶化的影响不大.其显微硬度随预退火时间的延长而逐步增加后趋于稳定.并利用结构弛豫理论分析了预退火对玻璃转变、晶化和显微硬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试验用不同预处理温度对Fe67.5Ni1Al5Ga2P9.65C6.75B4.6Si3Sn0.5试样在晶化处理之前进行热处理,并利用XRD、DSC等对其进行结构和热力学分析。通过分析发现,在较低温度的预退火处理之后,合金内部原子间相互扩散,异种原子之间的原子相互结合,形成原子团簇或是原子集团。经过预处理的非晶试样进行部分晶化后,其晶粒尺寸减小,析出相的分布也更均匀,晶化处理之后的晶化面积较大,晶化相的种类更多,非晶合金的内部结构和状态发生了改变。在一定范围内,随着预退火温度的提高,非晶合金的晶化面积也随着增加,晶体的生长速度更快。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熔体冷却速率对Zr65Cu17.5Ni10Al7.5非晶合金热力学参数的影响,采用真空电弧熔炼及水冷铜模吸铸法,制备了厚度分别为1 mm、2 mm、3 mm的片状非晶合金试样,并分别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样品的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着冷却速率的降低,晶化开始温度T_x、晶化峰值温度T_p先降低再升高,而玻璃转变温度T_g却先升高再降低,导致过冷液相区Δ_T先降低再升高。1 mm和2 mm试样的表观晶化激活能(E_x和E_p)相差不大,而3 mm的表观晶化激活能略微增大;3个试样的玻璃转变激活能Eg几乎相同。  相似文献   

11.
The effect of pre-annealing treatment on the crystallization kinetics parameters of amorphous Ni-P alloys has been investigated.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rystallization tem- perature,T_p and T_x,the apparent activation energy,E_c,as well as the Avrami exponent for isothermal crystallization,n,decrease significantly,while ΔT_(px)=T_p-T_x increases with the elongation of pre-annealing time at 570 K.  相似文献   

12.
在Fe-Co-Nd-B非晶合金中添加4%的Nb(原子分数)可延迟其晶化过程, 提高晶化温度, 并使其热稳定性显著提高. Nb抑制Fe3B晶化相的形核, 但促进Fe23B6相的形核及长大. Nb可使晶化相的平均晶粒尺寸从30-60 nm减至14-20 nm. Nb使由初始晶化温度计算的晶化激活能明显降低. Fe-Co-Nd-B合金中, α-Fe(Co), Fe3B和Nd2(Fe, Co)14B晶化相的形核过程要难于长大过程, 而加Nb后α-Fe(Co), Fe23B6和Nd2(Fe, Co)14B晶化相的长大过程要难于形核过程, 但Nb基本未改变晶化相的形核及长大机制. 非晶合金的晶化主要是一维界面控制的形核以及形核率随时间减小的三维长大过程.  相似文献   

13.
氮化硅陶瓷烧结过程中玻璃相的自动析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发现了Si3N4MgOCeO2系陶瓷在烧结过程中玻璃相自动析晶现象。对于Si3N4MgOCeO2系陶瓷,在1450℃,MgOCeO2与Si3N4颗粒表面的SiO2反应形成硅酸盐液相,冷却后成为玻璃相保留在烧结体中;当烧结温度高于1550℃时,发现CeO2仍留在玻璃相中,但MgO会自动析晶出来,其结果是大大减少了烧结体中严重影响其高温性能的玻璃相的含量,MgOCeO2是氮化硅陶瓷很理想的烧结助剂。  相似文献   

14.
镍基块状非晶合金的晶化动力学行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秦凤香  张海峰  陈鹏  李宏  胡壮麒 《金属学报》2004,40(12):1285-1289
利用铜模铸造方法制备了Ni45 Ti23Zr15Si5Pd12块状非晶合金,采用扫描差热分析(DSC)和X射线衍射(XRD)对该块状非晶合金的晶化动力学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i45Ti23Zr15Si5Pd12块状非晶样品的晶化过程为多阶段晶化,主要晶化过程的Avrami指数大于3.0,为三维形核长大过程;随着晶化体积分数的增加,剩余非晶的晶化激活能增大,合金热稳定性增加;原子尺寸差异以及各原子间大的负混合焓是合金具有高的热稳定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THE CRYSTALLIZATION KINETICS OF AN AMORPHOUS Ti-RICH NiTi FILM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IntroductionIn recent years, many studies have been made on shape memory alloys (SMA) concentrating in its martensitic transformation, shape memory effect (SME) and superplasticity[1--4].SMA film is an excellent candidate of actuator for MEMS (microelectromechanic systems)because it is capable of generating high strain and force compared with other actuationmaterial used as mic.oactuators[5]. Now, the research on SMA film is mainly concentratedon Ni-Ti or Ni-Ti-X alloys, which posse…  相似文献   

16.
An inflection hehaviour was revealed during isothermal annealing under the observation oftransition of the coercivity of Fe-Si-B amorphous alloys during local crystallization.It maybe interpreted by the transition of α-Fe grain precipitated from single to multiple domain,Thus,the theoretical expression of H_0-t_a may be derived.The plot of expression H_0-t_a calcu-lated well represents the feature of the experimental curve.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铁基非晶合金在局部晶化过程中矫顽力的变化,观察到等温退火时矫顽力的拐折现象,并用析出相粒子由单畴转变为多畴加以说明.计算得到的理论曲线与实验曲线的特征相符.  相似文献   

18.
碳酸稀土的沉淀与结晶过程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连续测定了碳酸稀土的形成过程及其结晶过程中平衡溶液的pH值,发现碳酸稀土的结晶过程与溶液pH的下降有对应关系,其下降幅度和速度与结晶物料量和结晶速度相关,表明可根据pH值变化来评价碳酸稀土的结晶化特征。提出了确定碳酸稀土结晶活性及结晶区域的实验方法,根据它们的结晶活性可将碳酸稀土分为易结晶、可结晶和难结晶三大类;结果表明铈和钇在常温下均为易结晶的,只是铈的结晶活性区域在低摩尔比区域([NH4HCO3]/[Ce3+]=1.4~2.8),而钇在高摩尔比区域(4.5~6.0)。同时,还对碳酸氢铵沉淀稀土的一般反应和结晶过程的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相应的反应方程式。  相似文献   

19.
选择不同晶化程度的非晶合金,采用动电位扫描技术和交流阻抗技术,测定它们各自的腐蚀行为,实验结果,不同晶化程度的FeNiSiB非晶合金的溶解活性取决于它们所具有的相成分及其含量。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化学镀Ni-P非晶合金晶化受冷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冷变形促进了晶化,不仅降低了Ni-P非晶合金的热稳定性,而且在冷变形过程中就有晶化的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