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段刚  王华明 《应用激光》2002,22(2):80-82
过渡金属硅化物Cr_3Si具有熔点高、高温蠕变性能好、高温抗氧化性能及抗热腐蚀性能优异等特点。本文以Cr—Si—Ni高纯预合金化粉末为原料、利用激光熔敷技术在奥氏体不锈钢1Cr18Ni9Ti表面上制得了以金属硅化物Cr_3Si为增强相、以复杂多元金属硅化物Cr_2Ni_3Si为基体的快速凝固金属硅化物复合材料冶金涂层,分析了该涂层的显微组织,在高温及常温干滑动磨损条件下测试了其耐磨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涂层中硬质耐磨相Cr_3Si的抗磨骨干作用,在高温及常温干滑动磨损条件下该涂层均具有优良的耐磨性能。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材料耐磨性,以Cr3C2和0.47Cr-0.50Mi-0.03Si合金粉末为原料,利用激光熔覆制备工艺,在A3钢表面制得了Cr7C3硬质相增强Cr-Ni-Si金属硅化物复合材料涂层;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能谱仪与电子探针等分析了涂层的显微组织,并在室温干滑动条件下测试其耐磨性能。结果表明,硬质颗粒相Cr7C3的加入,显著提高了Cr-Ni-Si金属硅化物涂层的硬度,涂层具有良好的室温耐磨性能。  相似文献   

3.
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1Cr18Ni9Ti基材上,“原位”合成了以MoNiSi及Co_3MoSi Laves相为增强相的镍基和钴基复合材料涂层。利用OM,XRD、SEM、TEM等研究了涂层的显微组织和微结构,并考察了涂层的显微硬度、耐磨损性能和高温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镍基、钴基激光熔覆涂层显微组织分别为MoNiSi分布在镍基固溶体基体上和初生Co_3Mo_2Si分布在Co固溶体和Co_3Mo_2Si共晶基体上。两种合金的强化相均为具有密排六方晶体结构的MgZn_2型Laves相、且固溶大量合金元素Cr;固溶体相均为面心立方晶体结构,Cr、Si、Mo等合金元素固溶含量很高。镍基、钴基激光熔覆涂层的平均显微硬度分别为650HV_(0.2)和1000HV_(0.2)。与不锈钢和镍基高温合金相比,Laves相增强激光熔覆复合材料涂层具有优良的耐磨和抗高温氧化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4.
以高纯Cr、Ni、Si粉末为原料,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奥氏体不锈钢1Cr18Ni9Ti表面原位合成制备金属硅化物涂层,分析涂层微观组织结构并测量其显微硬度。采用阳极极化方法评价涂层在质量分数为3.5%的Na Cl溶液中的电化学耐蚀性。在室温滑动干磨条件下评价其耐磨性,以失重表征耐磨性。利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从显微角度研究涂层的失效行为。结果表明,涂层具有致密的微观多相结构,以Cr_3Si二元金属硅化物为硬质增强相,以Ni基固溶体γ相为塑性增韧基体相。涂层表现出更高的显微硬度。在3.5%Na Cl溶液中涂层形成抗点蚀性能优异的钝化膜,使其具有优异的电化学耐蚀性能。在室温滑动干磨条件下涂层拥有更小的失重以及更稳定的摩擦系数,能够与对磨副GCr15发生更少的粘着,从而表现出优异的耐磨性。  相似文献   

5.
吕旭东  王华明 《应用激光》2002,22(3):272-274
MoSi_2以其高熔点(2030℃)、高使用温度(>1600℃)、良好的导热性和导电性等优良性能,被认为是继镍基高温合金之后极具竞争力的新型高温结构候选材料之一。但是,MoSi_2的低温脆性和中温氧化碎裂(PEST)难以克服。本文以Mo、Si合金粉末为原料,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纯镍基材上制成MoSi_2金属硅化物复合材料涂层。分析了涂层的显微组织,测试了涂层的显微硬度。  相似文献   

6.
激光熔覆 Ni Cr Al-陶瓷涂层的磨损性能和显微组织研究陈庆华 龙晋明 魏 仑(昆明理工大学材料与冶金工程学院材料系 ,昆明 65 0 0 93)运用激光熔覆技术和原位反应合成的原理 ,在 4 0 Cr钢表面用预置涂层的方法 ,制备了 (Ti O2 + B2 O3+Al2 O3+ Ti B2 ) / Ni Cr Al金属陶瓷涂层。借助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电子探针及显微硬度计等手段对熔覆层的组织、物相、元素分布和显微硬度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实验表明 ,熔覆过程中同时原位生成 Ti B2 和 Al2 O3亚微米颗粒 ,原位生成的两个陶瓷相都以弥散的方式存在于 Ni Cr Al晶…  相似文献   

7.
旋转磁场辅助激光熔覆Fe60复合涂层的显微组织与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细化涂层晶粒组织,提高熔覆涂层质量,采用旋转磁场辅助激光熔覆技术在Q235钢表面制备了Fe60复合涂层。借助扫面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和X射线衍射(XRD)等表征手段对涂层进行了组织结构和物相分析,利用维氏硬度计测试了激光熔覆复合涂层截面显微硬度分布,通过摩擦磨损实验研究了涂层的磨损性能。结果表明,熔覆涂层主要由γ-(Ni,Fe)固溶体、Fe23(C,B)6和Cr5Si组成,Cr5Si3晶粒细化且分布均匀致密。旋转磁场辅助下,涂层平均显微硬度为685HV0.5,约为无磁场涂层的1.1倍;磨损失重仅为无磁场涂层的0.66倍,耐磨性能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8.
利用大功率激光在1Cr18Ni9Ti表面熔覆NiCrBSi涂层,采用SEM、EDS和MM2000磨损试验机研究了不同激光功率下熔覆层的显微组织、成分及磨损特性.结果表明,熔覆层由熔覆区和结合区两部分组成,熔覆区主要有γ-(Ni,Fe)、CrB等多种相结构,呈现出树枝晶、不规则颗粒状、针状及共晶形式等多种形貌.结合区为细小柱状晶,激光功率增大,稀释率增大.熔覆层的磨损为磨粒磨损和粘着磨损共同作用的结果,磨损率分布在(2.2~2.6)×10-5 mm3/m.N之间,平均摩擦系数为0.52.激光功率增加,耐磨性下降.EDS分析表明主要元素Ni、Fe、Cr、Si在熔覆层中均匀分布.高功率激光熔覆层中,Fe含量所占比重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9.
激光熔覆镍基金属陶瓷涂层的组织性能研究   总被引:9,自引:8,他引:9  
运用 5kWCO2 连续激光器在 16Mn钢表面激光熔覆镍基B4 C金属陶瓷层 (NB4 C)和镍基SiC金属陶瓷层(NSiC) ,研究了两种激光熔覆层的组织、结构、显微硬度及滑动磨损特性 ,并用激光熔覆镍基合金层 (Ni6 0 )进行了滑动磨损对比试验。结果表明 ,熔覆合金层显微组织由枝晶固溶体及其间细密的共晶组织组成 ,NB4 C熔覆层主要组成相为γ Ni,γ (Ni,Fe) ,(Cr,Fe) 7C3,CrB ,Ni3B ,Fe2 B ,Fe2 3(C ,B) 6 和B4 C等 ,NSiC熔覆层主要组成相为γ Ni,γ (Fe,Ni) ,(Cr,Fe) 7C3,Cr2 3C6 和 (Cr ,Si) 3Ni3Si等。三种激光熔覆层的显微硬度及耐滑动磨损性能由高到低的顺序为 :NB4 C→NSiC→Ni6 0。  相似文献   

10.
激光熔覆Ni基SiC合金涂层组织与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5kWCO2连续波激光器在16Mn钢基材表面对含20%(体积比)SiC陶瓷粉末的镍基自熔性合金粉末进行激光熔覆得到Ni基SiC合金涂层(NiSiC)。研究了合金涂层的组织形貌及相结构,并用单纯的镍基合金涂层(Ni60)进行了显微硬度及滑动磨损性能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NiSiC合金涂层由γ枝晶及其间的共晶组织组成,主要组成相为γ-Ni,γ-(Ni,Fe)固溶体和(Cr,Fe)7C3,Cr23C6及(Cr,Si)3Ni3Si等化合物。添加SiC的镍基合金涂层NiSiC比单纯的镍基合金涂层Ni60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  相似文献   

11.
以Ti—Si—Ni混合合金粉末为原料,利用激光熔敷技术,在高温、高强钛合金BT9表面制得了以金属间化合物Ti5Si3为强化相、以金属间化合物NiTi为基体的金属间化合物快速凝固高温抗氧化复合材料涂层。在1000℃恒温氧化50小时的试验条件下测试了涂层的抗氧化性及氧化动力学曲线,分析了复合材料涂层及氧化膜的显微组织结构及相组成。  相似文献   

12.
钛合金表面激光熔覆TiC/Ti-Ti2Co涂层耐磨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提高钛合金的耐磨性能,以Co基合金粉末、钛粉和活性碳为原料,利用激光熔覆技术在TC4钛合金基材表面制得以原位自生TiC为增强相的耐磨涂层,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能谱仪等分析了涂层的显微组织、相组成及成分,在室温干滑动磨损条件下测试了涂层的室温耐磨性能.结果表明,原位生成的TiC增强相主要以发达...  相似文献   

13.
激光表面熔覆SiCp/Ni-Cr-B-Si-C涂层的组织演化及其相确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激光熔覆技术在AISI1045钢表面制备了30vol-%SiCp/Ni-Cr-B-Si-C涂层。SEM和TEM观察分析表明:SiCp在熔覆过程中完全溶解;涂层结合区组织为共晶结构;涂层组织由初生石墨球G,分布在γ-Ni固溶体枝晶中的M23(C,B)6细小网状树枝晶以及少量Ni+Ni3(B,Si)层片状共晶组成;Si在Ni固溶体中的固溶度显著增大,高达14.41wt-%;M23(C,B)6含有高密度堆垛层错;Ni3(B,Si)相具有长周期结构。  相似文献   

14.
原位生成NbC颗粒增强镍基激光熔覆层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激光熔覆技术是金属材料表面强化和改性的有效方法之一。利用该技术,在A3钢表面激光熔覆预置涂层,成功制备出了原位生成NbC颗粒增强的镍基复合涂层,并进行了硬度、摩擦性能测试,X射线衍射(XRD)和显微组织分析。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和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原位生成NbC颗粒增强的镍基复合涂层与基材呈现良好的冶金结合,熔覆层的组织为先共晶析出的树枝晶(Cr,Fe碳化物相)和原位生成的NbC颗粒相均匀分布在γ(Ni Fe)基体中。硬度测试和摩擦磨损实验表明,激光熔覆原位生成NbC颗粒增强镍基复合涂层平均硬度高达HV0.31200,耐磨性是纯Ni60激光熔覆层的2.5倍。分析认为,其硬度和耐磨性提高的原因在于涂层中形成了大量的、原位生长的NbC颗粒增强相,且均匀分布于基体中。  相似文献   

15.
张来启  陈光南 《应用激光》2002,22(2):251-253
本文用高能激光束熔覆MoSi_2粉末在45钢基体上制备了耐高温结构用涂层,用XRD、SEM、EDAX和显微硬度仪分别对熔覆层的组织结构和硬度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由于基体的稀释作用,涂层的相组成为FeMoSi、Fe_2Si和少量的Mo_5Si_3。涂层组织呈现典型的细小枝晶组织特征,枝晶为FeMosi领先相,枝晶间为FeMoSi和Fe_2Si两相共晶,组织中无孔隙和裂纹等缺陷存在。Mo,Si,Fe线扫描成分分布在涂层-基体界面处均缓慢过渡,基体与涂层发生互扩散,为冶金结合。涂层硬度可达HV_(0.5)845,基体硬度为180,涂层硬度比基体提高3.7倍。  相似文献   

16.
纳米材料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具有一般材料难以获得的优异性能,为了将纳米材料的优异性能应用到镁合金表面改性当中,利用横流CO2激光器在AZ31B镁合金基体上制备了Al-Si合金粉末+5%纳米SiC粉末复合涂层,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熔覆层的显微组织并分析了微区成分分布情况,激光熔覆层与基体结合良好,熔覆层的显微组织具有明显的结构特征,出现了大量的十字架结构。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激光熔覆层的组成相主要为Mg2Si、Mg2C3、Mg17Al12、Al3.21Si0.47等。利用显微硬度仪进行了硬度测试,由于在激光熔覆过程中新形成的化合物起到了强化作用,熔覆层的最高显微硬度可达216 HV0.2,是基体的3倍多。  相似文献   

17.
运用激光熔覆技术在45#钢表面制备了WCp增强Ni-Cr-B-Si-C复合涂层。含量为30vol-%WC典型涂层的XRD,SEM和TEM分析表明,WCp在熔覆的熔化阶段发生部分溶解和分解。激光熔体凝固时形成的微观组织由Ni+Ni3B共晶基体上分布的杆(或薄片)状α-W2C,块状β-W2C和四方形η1碳化物M6C相组成。这类碳化物主要含W,并含大量Cr。销-环式干滑动磨损试验表明,当WCp含量约为30vol-%时,磨损抗力最大  相似文献   

18.
送粉法激光熔覆制备TiC颗粒强化Ni基合金复合涂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杨森  刘文今  钟敏霖 《应用激光》2003,23(5):265-267
利用 3kW连续波快速轴流CO2 激光器和送粉式激光熔覆技术在碳钢表面进行了制备原位自生TiC颗粒强化Ni基合金复合涂层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 :涂层以外延生长的方式生长 ,与基体呈良好的冶金结合 ,涂层宏观质量完好 ,无裂纹。涂层组织由γ -奥氏体枝晶、CrB、Ni3 B、M2 3 C6和TiC组成。从熔覆层底部到顶部显微硬度逐渐增大 ,最大可达HV0 .2 1 2 0 0 ,是基材显微硬度的 5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