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描述了北哈萨克深成成因金-石英组合的一般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金-碲化物矿床与深成相有关、金-方铅矿与中-深成相有关,金-辉锑矿与浅成相有关。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金-碲化物矿化是从含有硫化氢和碳酸等组分的NaCl-KCl-MgCl_2热液中沉淀出来的,这种热液具有中等盐度,含CO_2 4—7mol/kg,压力为2.6×10~8—3.5×10~8Pa,温度为325—365℃。局部构动期间因压力下降造成上述热液的沸腾和去氯对于成矿作用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2.
该方法包括:用双硫腙络合后,采用甲基异丙酮(MIBK)萃取金和银。样品预先酸化到pH<2,目的是使存放样品的容器的吸附作用减至最小。当pH值低的时候,为了使平坦的容器表面对金的吸附损失减为最小,因而使用聚四氟乙烯容器是必要的。就新鲜的水样和海水样品而言,本方法对银的探测限分别为5和8pM;对金的探测限则分别为2和3pM。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Кубака金-银矿床的主要地质特点,确定了矿床在Авландин中心式古火山构造中所处的位置,并对矿化围岩、矿体、近矿交代岩和自然金进行了描述。根据含矿火山岩的年龄为中晚泥盆世和早石炭世,以及沉积物中存在矿石碎屑确定矿化发生在晚泥盆世。  相似文献   

4.
根据“加拿大采矿杂志”Vol.108,No.2报道世界主要产金国和产银国近年来的金、银产量情况如下。金世界最主要的产金国——南非的金产量有所下降。1985年675t,1986年预计为642t(根据11个月的产量)。  相似文献   

5.
为了阐明对铀的自发裂变现象,采用热电离质谱测定法对几种类型晶质铀矿样品中的Ru、Te和Ag的同位素组成作了测定。由于自发裂变碎片有可能加入天然同位素中,在几个样品中的Ru、Te清楚地显示出了~(99)Ru、~(101)Ru、~(102)Ru、~(104)Ru,~(128)Te、~(130)Te同位素异常,而Ag由于较小的裂变产率,不能从同位素测量中得到裂变成因的Ag。从Morogoro(坦桑尼亚)某晶质铀矿得到的Ru裂变模式表明,这种晶质铀矿可能已经处于中子诱发~(235)U裂变的临界条件。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芬兰西南部Kutemajrvi金碲化物矿床产出的区域地质背景,矿化与变质岩、侵入体、褶皱及变形变质作用的相互关系;阐述了矿床热液蚀变和金、碲矿化的矿石矿物、结构构造、蚀变及矿物共生组合等矿化特征;应用了包裹体等方法,对成矿热液流体的演化及矿床成因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铀金共生或伴生矿床是一种重要的矿化类型,世界上一些大型、特大型的金、铀矿床,很多是属于二者共生或伴生的。过去我们对金、铀共生或伴生矿化研究不够。在进行综合找矿过程中,加强铀金共生或伴生矿化的研究,对充分利用铀矿地质资料,在铀矿工作区找金矿,提高综合找矿效果与铀矿经济效益,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一、铀、金共生或伴生矿化类型铀金共生或伴生矿化可归纳为7个类型:①石英卵石砾岩型铀金矿床;②沉积角砾岩型铜铀金矿床;③变质碳质泥岩型铀矿伴生金;④黑色页岩型铀矿伴生金;⑤变质层控  相似文献   

8.
金铀矿化共生的现象相当普遍,尽管目前对共生矿化形成过程中的地球化学还不十分清楚,但这两个元素之间的联系无疑不是偶然的。本文在综合已发表的有关热液成因金-铀矿化共生方面的资料基础上,探讨了金-铀共生矿化的特征、分类、形成条件和成矿的物质来源。  相似文献   

9.
卡林矿带是北美最重要的黄金产区。根据已知矿床规模的数据,进行了矿床规模的累积频率分布研究。结果认为.卡林矿带仍然是一个未完成的勘探地区,重大新发现的潜力仍然很高。  相似文献   

10.
埃欧西察(Elshitsa)以火山岩为主岩的块状硫化物矿床产在保加利亚斯瑞德纳山(Sredna Gora)成矿带的中部。含金的块状硫化物矿化被认为是发生在晚白垩世岛弧火山-深成作用和热液作用的产物。主要含金矿物除了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和方铅矿之外,在块状硫化物透镜体和细脉带中还有少量的砷黝铜矿、碲黝铜矿、含Se硫铜铅铋矿、自然银和斑铜矿期的金矿代。在黄铁矿和铜-黄铁矿矿化阶段沉淀的6个矿物的共生组合均含金,通常金的品位小于1×10~(-6)。自然金和银金矿在硫化物中以圆形包裹体和粒间微粒形式产出。早期块状黄铁矿中的金呈超显微状态(<0.1μm)和胶体状态,在温度为250~160℃范围内,黄铁矿的变形和重结晶作用导致Au和Ag迁移到裂隙和硫化物矿物的颗粒之间,结果,自然金和银金矿的粒度变大,从早期的胶黄铁矿中的超显微颗粒(<0.1μm)增大到晚期的金-硫化物组合中的显微颗粒(0.1~100μm)和肉眼可见的颗粒(>100μm)。在41个独立研究的颗粒中,银金矿的成色变化在780‰~992‰之间,平均为895‰。自然银与斑铜矿伴生,Cu、Te、Sb和Be为金和银金矿中最常见的微量元素。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是最重要的Au-Ag载体矿物组合。提出了硫化物变形作用中金的地球化学性状模式,包括从早期到晚期硫化矿物组合中金粒度的  相似文献   

11.
在南非、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地分布的太古代花岗岩-绿岩带中,含金石英脉型矿床每年产金约200t,在采矿业所有的太古代金矿床中最为重要。关于这类矿床金的来源,有的认为是由于花岗质岩的侵入;有的认为是由于变质作用从围岩中分泌出来的;还有否定从固岩来源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目前已知格陵兰有一个重要放射性矿床,该矿床位于南格陵兰伊利莫萨克侵入体北部的克万内夫耶尔德(Kvanefjeld)。放射性是由菱黑稀土矿、独居石和钍石含量引起的。菱黑稀土矿的铀含量为1000—1500ppm,钍含量为2000—60000ppm。异霞正长岩的全岩放射性元素含量为100—800ppm 的铀和200—2000ppm 的钍。在异霞正长岩被热液  相似文献   

13.
引言金的氯络合物(AuCl_4~-)仅在强氧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含氯化物的酸性溶液中才是稳定的。所以,金作为氯络合物的表生化学再活动只能发生在氧化作用发育的具酸性条件的矿床中;又由于在氯化物介质中银的溶解度也相对地高,这样由于金的氯化物的还原作用而沉淀的次生金的纯度就很高,这是在次生金中常见的情况。与碱性的、盐度低的溶液发生反应的金和银可以形成具有中等亚稳定的、还原性的溶解硫化物类稳定络合物。金可与硫代硫酸根离子S_2O_3~(2-)络合,也许还与亚硫酸根离子SO_3~(2-)络合,而还原的硫不大可能在金的表生活动中起  相似文献   

14.
对日本生产金和银的3种类型的矿床中的Ag/Au总产量比和金-银矿物进行了总结。这些矿床包括:金-银脉(1—A型),贱金属脉[Cu,Pb,Zn,Mn,(Sn),(W),(Bi),(Mo),(Sb)](1—B型),富金浸染型矿床(2型)。一般,贱金属富集的矿床(1—B型)具有下述特征:①Ag/Au总产量比值高;②主要的银矿物是Se贫的辉银矿,有时候是银的硫酸盐(深红银矿,硫锑铜银矿,银镍黝铜矿);  相似文献   

15.
澳大利亚北部地区贾比卢卡“不整合脉型”铀矿床含有异常高的金(>0.1ppm)。该矿床1号和2号矿体都有金的异常值,但只有2号矿体才具有经济价值的金含量(有的样品含金达695ppm)。金的分布与岩性和地层位置无关。  相似文献   

16.
对正在出现的从海洋及海洋沉积物中提取稀有贵重金属(特别是金、银和铀)的新技术进行了调查和认真的评价。重点放在金和铀的提取上,因为这两种金属是最渴望得到的。海洋和海洋沉积物含有大量的贵金属,价值以万亿美元计算。由于金属含量稀释而甚低,因此不能用传统方法回收这些金属。目前正在进行积极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在萨斯喀彻温北部森林中赤杨埘枝和树丛含金量有比其它植物多的趋向。赤杨树不含氰,因此当它被灰化时在易挥发的氰化物中就可将金富集起来而不损失其金属含量。采自矿化带的样品在长度为50cm的最富的树枝灰份中的金含量为50mg/t以上。本底值估计为10mg/t。在没有赤杨树时,可以利用其他植物,  相似文献   

18.
Macraes金-钨矿床产在黑云母变质级奥塔戈片岩中的一个低角度逆断层系小。自然金、白钨矿黄、铁矿和毒砂赋存在石英脉和呈透镜脉带状的硅化片岩内及附近.这里的逆断层系切穿了石墨泥质片岩。矿化厚达80m,受剪切带控制,剪切带和区域片理近于平行。化学蚀变以硅化为主,铬略有增加而Sr和Ba则稍有减少。主矿脉外侧的蚀变宽度仅5m左右。远离矿脉由于热流体渗入到较冷(250℃)的岩石中而使温度降低,其氧同位素变得较重。剪切带岩石中石墨的反射率是6%—7%(在浸油中),这和中高级变质的奥塔戈片岩中的石墨相似,因此推测是变质成因。石墨作为还原剂而使金沉淀。在这里逆断层系是变质流体的通道切穿石墨片岩。矿化金属派生于下伏的片岩层,片岩可能是一套含有金属富集层的被逆掩海相组合。  相似文献   

19.
日本的低温热液金矿床可分成硒型和碲型2种类型。硒型金矿床赋存在沉积岩和火山岩中,而碲型金矿床则产在火山岩中。硒型由Ag、Pb、Zn和Mn矿化伴生,而碲型则与Cu和Bi、以及极少数与Hg和T1共生。并且硒型以出现大量的冰长石、绢云母和碳酸盐,缺少重晶石为特征。碲型则以碲型金矿床中普遍存在有铜矿,象硫砷铜矿(还有铋矿如辉铋矿)为特征;但是在硒型金矿床中,铜矿稀少且没有铋矿。在碲型金矿区,绢云母蚀变是普遍的,而在硒型金矿区是以绿磐岩和钾蚀变为主。流体包裹体数据表明,碲型和硒型的形成温度分别为200—300℃和150—270℃。硒型和碲型硫化物的硫δ~(S4)S分别为-8‰—+5‰(平均0‰)和-3‰—+7‰(平均+2‰—3‰);同时表明碲型硫化物硫的火成源和硒型的火成源和沉积源。碲型硫化物硫的δ~(34)S范围为+18‰—+29‰,同时提出一个火山源的SO_2气体的分布。碲型矿化流体硫和氧活度一直比硒型的高,而碲型矿化流体的pH值则一直比硒型的矿化流体低。这些地质、矿物学、地球化学上的特征以及这些特征同由低温热液矿化相伴生的那些活动地热系统的比较指出:(1)硒型和碲型存在于相同地热系统中不同的2个部分;(2)碲型形成比硒型更紧靠热源;(3)碲型形成矿化地点比酸-亚硫酸盐型远离火山中心;(4)火山源的SO_2气体的分布和主岩的类型是重要的因素。矿体流体化学性质(氧活度、硫活度、pH值、硫同位素成分)的不同导致了日本含碲和硒低温热液金矿床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磷灰石和锆石几乎在所有岩浆岩中都是最常见的稳定的副矿物。而其它副矿物的稳定性和丰度,在岩浆阶段受一些化学的、晶体化学和物理的参量所制约。最主要的化学参量是:岩浆原始微量元素含量,在岩浆演化过程中微量元素比值,岩浆的CaO含量,二氧化硅过饱和度及过碱指数。物理参量(P,T,fo_2~-)的控制一般是次要的。根据这些参量可以把三种主要(富铀)花岗岩(高Ca准铝花岗岩、低Ca过铝质花岗岩和过碱花岗岩)中副矿物的结晶逻辑推导出来。低Ca过铝质花岗岩(铀含量大于克拉克值)是使大部分初始岩浆铀晶出成晶质铀矿的最有利的花岗岩。晶质铀矿是花岗岩内及近旁脉状铀矿床最重要的铀源。其它富铀花岗岩也可以作为铀源但需岩体具有较老的年代以便使难熔副矿物晶格中的铀释放出来。从过碱性杂岩体中分异得最彻底的流体,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导致有一定经济价值的铀矿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