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与传统的堆重静载试验相比,自平衡静载试桩法具有快速、经济且不受场地限制的影响,已经在国内得到广泛的应用。运用两个典型的工程实例,阐述自平衡静载试桩法在检测嵌岩桩承载力方面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2.
结合福州某项目试验桩工程的检测过程,分析了第一次静载试验承载力不足的原因,确定了利用静载压重平台进行送桩及桩端高压注浆方式相结合的加固方式,加固后对问题试桩进行了承载力验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压重平台进行送桩可以压实桩底沉渣,有效提高试桩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利用桩端高压注浆可进一步固化压实后的沉渣,确保了桩端承载力的发挥。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堆载法静载试验中桩侧堆载与地基变形对试桩的影响,为便于分析,定义了试桩沉降的实测值和真实值。对比分析了国家、行业及地方标准中关于试桩、锚桩(或压重平台支墩)和基准桩之间中心距离的相关规定,探讨了减小桩侧堆载对试桩沉降影响的方法。结合深圳填海区大直径超长桩静载试验工程实例,建立三维数值模型,分析了采用地基处理+“回”字形混凝土平台时,桩侧堆载和加/卸载方式对试桩受荷性状及测试结果的影响,包括桩土沉降、桩身轴力、监测点位移和试桩刚度等。研究结果表明:堆载法静载试验中,采用试桩沉降真实值时,桩侧堆载的加/卸载过程对试桩极限承载力和承载特性的影响可以忽略; 对于采用“回”字形混凝土平台的软土地基大直径超长桩静载试验,建议采用高精度水准仪或全站仪对试桩桩顶沉降真实值进行监测和校核,包括试验准备阶段桩侧堆载引起的沉降,以剔除桩侧堆载的加/卸载过程对沉降基准点竖向位移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分析单桩静载试验采用不同堆重平台时,对测试桩桩侧产生的附加应力分布的情况。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和实际工程桩静载试验数据,讨论当试桩中心与堆重平台支墩之间的距离改变时,不同堆重平台对试桩桩侧产生附加应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结合太原地区某工程试桩静载试验实例,介绍了工程概况、场地工程地质情况及静载试验情况,通过试桩两次静载试验的对比,针对试验过程中试桩未达到设计要求极限承载力就出现桩头破坏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6.
在静压管桩现场静载试验的基础上,运用FLAC3D程序对2号试桩进行沉降数值计算,分析了试桩在逐级加载下的沉降规律,并对比现场静载实测结果,得出采用FLAC3D进行桩基沉降分析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桩承载力自平衡测试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31,自引:0,他引:13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介绍了桩承载力自平衡测试方法的基本原理、试验装置及其相对于传统静载试桩法的特点;并根据工程实践经验对其关键技术———荷载箱埋设位置进行了归纳,以适应各种桩型和试桩试验要求;根据与传统静载试桩对比试验结果,提出了该法测试结果向传统静载试桩结果转换的经验转换法及精确转换法;最后介绍了该法在桥桩工程中(桩直径2.8m,极限承载力120000kN)的具体运用,显示了该法在大吨位、特殊试桩场地的桥桩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越南金瓯化肥项目试桩采用预制方桩和预应力管桩.试桩的检测采用了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单桩水平静载试验、低应变法(PIT)、高应变法(PDA)等多种方法.对试桩目的和检测方法做了介绍,根据检测结果确定试桩承载力,为设计提供了依据,确定了工程桩的施工参数和验收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9.
超长钻孔桩自平衡法荷载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晔  王陶 《岩土工程学报》2005,27(3):275-278
利用自平衡法进行了超长桩基的静载试验。根据试验数据向传统静载试桩结果进行转化和对比,并对桩的承载性能与荷载传递特点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该法在超长桩静载试验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分析并研究福州某175m超高层建筑中,大直径灌注桩试桩加载22 000 kN的静载试验方案设计和静载试验结果。软土地区采用压重平台反力装置,可通过设置支撑桩结合表层土换填压实的方法,保证堆载平台的稳定。该工程的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数据表明:采用深厚卵石层作为桩端持力层的大直径灌注桩,结合桩端和桩侧后注浆工艺,可满足超高层建筑对桩基承载力和沉降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桩的荷载传递规律分析和桩基础承载力的确定历来被认为是桩基础设计中最困难的问题之一。根据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和静载荷试验结果,基于非线性弹性理论,对桩基静载荷试验资料分析及其承载力确定方法的研究,研究发现,桩端承载力和桩侧摩阻力的比值与桩顶倚载关系曲线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与现场静荷载试验资料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可以较方便地用来分析和确定单栅极限承载力。该方法具有比静载倚试验的荷载-沉降曲线法更安全、准确、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郝猷猷  黄强 《建筑科学》2004,20(6):77-81
在对广东省肇庆市971根试桩的静载试验资料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单桩承载力地理信息系统和单桩承载力数据库,并且利用该系统对971根试桩静载试验资料进行详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肇庆市计算嵌岩桩的单桩极限承载力时,极限侧阻力、端阻力标准值的建议值。  相似文献   

13.
后压浆钻孔灌注桩单桩竖向承载力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8,他引:6  
基于72个工地186要有静载试桩的统计资料,分析了术地端、桩侧压浆对钻孔灌注桩的增强加固机理,深入研究了后压浆钻孔灌注桩单桩竖向承载力特性。利用静载试桩结果,统计出后压浆桩极限承载力增幅值及极限端阻力增强系数的频数分布规律,提出了后压浆桩单桩极限承载力的实用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4.
振动沉管夯扩桩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工程实例对沉管夯扩桩用预掏土的施工方法在北方地区的应用作了介绍,并结合静载试验、高、低应变测试、数据对比,对理论计算中的参数取值提出了明确的分析结论,同时对影响单桩承载力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对比并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自平衡试验与传统试验的比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原位试验过程,对一根原型桩分别进行了自平衡试验、抗压试验和抗拔试验,抗压试验过程中测量了荷载箱在分级荷载下的荷载,同时用钢筋计测量了桩身应力,分析了自平衡试验与传统静载荷试验中极限承载力的差异,得到了自平衡承载力转换为抗压、抗拔承载力的转换系数。试验结果表明,上桩的抗压承载力最大,自平衡承载力次之,抗拔承载力最小;有桩端支撑时,桩侧承担的荷载增加了29.04%,说明增加桩端阻力可以增加桩侧摩阻力;在自平衡载荷试验和抗压试验均达到极限状态时,自平衡试验的荷载箱受力荷载大于抗压试验时的荷载,说明自平衡试验对应的极限端阻力大于抗压状态下的极限端阻力;上桩在没有端承条件下的抗压承载力与自平衡承载力相等,说明在相同端承条件下,上桩的自平衡摩阻力与抗压摩阻力不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6.
后压浆钻孔灌注桩可以大大改善桩体的受力性能,提高单桩承载力,是对传统工法的一项重大突破。在桩基设计中,单桩竖向承载力的确定影响到整个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及合理性,决定着方案实施的成败。某后压浆钻孔灌注桩试验工程采用单桩竖向静载荷试验和高应变动测技术进行单桩承载力测试,通过对动静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两种试验方法测得的总阻力基本一致,而桩侧摩阻力及端阻力的试验结果稍有偏差,对存在的差异进行了合理的分析,从而可以更准确地确定单桩承载力,大大提高了试验的精度。  相似文献   

17.
摩擦型预制桩有效桩长对单桩承载力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家桥 《土工基础》2001,15(1):42-45
介绍武汉某综合楼顶制桩桩基工程,从多次静载试验结果对比中获得一些有益的结论,对今后类似此类型桩单桩极限承载力的确认有借鉴意义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武昌中风化红砂岩特性和嵌岩桩承载力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育文  罗坤 《岩土工程学报》2007,29(10):1568-1571
通过对中风化红砂岩室内抗压强度试验、现场载荷试验、抽芯试验,结合场地工程勘察资料,确定岩基承载力特征值。人工挖孔扩底桩以该层作为桩端持力层,并进行了桩的静载荷试验。本文对这些试验中的大量数据进行了总结和归纳,特别是对中风化红砂岩的一些变形特性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在实际工程中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数据,同时也指出了规范中相应条款中过于保守的问题,并提出了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19.
基坑开挖卸荷会导致开挖段桩侧摩阻力缺失以及坑底桩周土围压减小,削弱桩基承载力。针对桩周土体开挖卸荷条件下的单桩承载力特性进行室内模型试验研究,通过模拟地面试桩和坑底试桩的竖向静载模型试验,分析单桩荷载传递过程,测试单桩极限承载力,研究桩周土体开挖卸荷对桩基承载力的影响。对比开挖卸荷前单桩的承载特性,开挖卸荷后桩顶及桩底沉降量均有增加,桩身轴力以及桩端阻力有所增大,模型单桩极限承载力下降。  相似文献   

20.
结合东钱湖车辆基地软基处理工程,开展了桩间距分别为1.8 m、2.0 m和2.2 m,桩长20 m、22 m和24 m,正方形布置(4×4)的竹节桩复合地基承载变形特性试验研究。对3个试验工况的竹节桩复合地基进行了单桩、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测定了桩土应力比及群桩复合地基的沉降,结果表明:本场地3个工况竹节复合地基的单桩抗压承载力和复合地基承载力均满足120 kPa的设计要求;各工况单桩静载试验测试的桩土应力比主要分布在4.0~6.0间,群桩静载试验测试的桩土应力比差异较大,随桩间距的增大而减小。竹节桩复合地基在宁波软土地区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