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钢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YB 9082—97)中,对于配置不对称钢骨的钢骨混凝土柱,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采用了偏于安全地置换为对称钢骨截面的方法。这种方法可能过分偏于保守,不适合于截面不对称性较大的钢骨混凝土柱的设计。基于一般叠加方法,给出了计算配置不对称钢骨的钢骨混凝土柱正截面压弯承载力的改进的简单叠加方法,计算结果与理论结果基本吻合。本方法已被新版《钢骨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YB 9082—2006)所采纳。  相似文献   

2.
根据塑性理论下限定理 ,由平衡条件 ,任意给定钢骨部分和钢筋混凝土部分承担的轴力 ,并分别求得相应各部分的受弯承载力 ,两部分受弯承载力之和的最大值 ,即为钢骨混凝土梁的受弯承载力。针对工程中常用的实腹式钢骨混凝土梁 ,推导出解析解 ,解决了直接采用一般叠加方法计算钢骨混凝土梁正截面承载力反复试算的困难 ,统一了钢骨混凝土梁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模式 ,给出的计算公式简捷而符合我国设计习惯  相似文献   

3.
在九根钢骨轻骨料砼压弯构件破坏试验的基础上,依据目前计算钢骨混凝土柱的几种理论,对钢骨轻骨料混凝土压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进行计算,并将各计算结果及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讨论了这种柱的正截面强度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4.
采用数值积分的方法编写了钢骨混凝土异形柱在单、双向偏心受压时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程序。并对收集到的试验数据进行了数值计算,验证了程序的正确性。通过对钢骨混凝土T、L、十字形截面柱在不同的混凝土等级、配钢率、配筋率以及不同的荷载角情况下的计算,得出了影响钢骨混凝土异形柱正截面承载力的因素及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5.
首先对型钢混凝土柱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目前常用的简单叠加方法、改进简单叠加方法和钢筋混凝土计算方法进行扼要的介绍。然后在已有试验数据的基础上,以柱的正截面偏心受压承载力为比较依据,利用计算机分别对各方法的计算公式进行了分析。经过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值与试验值的比较,找出了各方法的优点和缺点。最后采用渐进修正钢材强度的方法经过反复试算提出了关于简单叠加方法和改进简单叠加方法计算公式的修正意见,以便获得更精确的设计结果。  相似文献   

6.
蜂窝状钢骨混凝土L形柱,是一种特别适用于钢结构住宅建筑的新型异形柱。为了考察该新型构件的正截面受力、变形特性,本文进行了两根等肢和不等肢L形柱的单调加载试验,研究了轴心和偏心压力作用下该新型构件的受力、变形性能与破坏形态。研究结果表明,蜂窝状钢骨能增强钢骨与混凝土间的黏结能力,提高其协同工作与整体受力性能;蜂窝状钢骨的存在,提高了该新型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该新型构件的破坏模式与相应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柱的破坏模式相似;在荷载不超过极限荷载的80%之前,该新型构件的截面应变符合平截面假定。  相似文献   

7.
蜂窝状钢骨混凝土L形柱正截面承载力的非线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蜂窝状钢骨混凝土L形柱,是一种特别适于钢结构住宅建筑的新型异形柱。为了全面掌握该新型构件的受力、变形特性,论文利用ANSYS软件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研究了钢骨腹板开洞率、配钢率、配筋率、加载角、偏心距、构件长细比、混凝土强度等级以及钢材牌号等主要因素对该新型构件性能的影响及其规律,并提出设计建议。研究表明,该新型构件的钢骨腹板开洞能够增强混凝土与钢骨的协同工作能力;该新型构件的极限承载力随着配钢率、配筋率、混凝土强度、钢材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但随其长细比的增加而降低;加载角和偏心距的改变对蜂窝状钢骨混凝土L形柱的承载力影响非常敏感,设计时宜尽量避开最不利加载角对构件承载力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了快速设计蜂窝状钢骨混凝土十字形截面柱,根据强度叠加原理,利用平衡条件推导得到蜂窝状钢骨混凝土十字形柱承载力的实用计算公式,并通过工程实例与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两者吻合较好,且实用计算结果偏于安全,可供类似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9.
根据普通混凝土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通用计算模型,本文建立了水下混凝土短柱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一般方法,得出的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根据现行普通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本文提出了水下混凝土短柱正截面承载力的简化计算公式,运用此公式计算出的结果与试验值吻合很好,说明此公式适用于水下混凝土短柱.最后得出现行普通混凝土规范给出的正截...  相似文献   

10.
钢骨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一种新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麟  张仲先  阮成堂  王向峰 《工业建筑》2003,33(2):65-67,70
在对钢骨混凝土 (SRC)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即简单叠加法和一般叠加法进行介绍的基础上 ,分析了这些计算方法存在的不足和缺陷 ,研究并推导出了一组更为精确和合理的SRC梁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公式 ,并将这一新的计算方法与简单叠加法和一般叠加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和讨论 ,阐述了其存在的突出优点。  相似文献   

11.
钢管混凝土增强高强混凝土柱的正截面强度计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截面核心用钢管混凝土增强的高强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的试验基础上 ,讨论了这种柱的两种正截面强度计算方法。两种计算方法的结果与试验结果均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2.
钢筋钢纤维高强混凝土梁抗弯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 2 5根钢筋钢纤维混凝土梁的抗弯性能试验 ,研究了钢纤维和高强混凝土对受弯构件初裂强度、极限强度和延性的影响。给出了钢筋钢纤维高强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3.
型钢混凝土结构粘结强度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国内外关于型钢混凝土粘结性能的试验研究 ,对型钢混凝土结构 (SRC结构 )中型钢 混凝土的粘结强度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并对型钢混凝土粘结应力沿锚固长度的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 ,从粘结力的力扩散角度对型钢混凝土构件的临界保护层厚度进行了理论推导 ,提出了一种型钢 混凝土粘结强度的计算方法 ,并建立了粘结强度和极限荷载的计算模式。与已有的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 ,符合较好 ,可为型钢混凝土结构中型钢 混凝土粘结性能的试验研究及实际设计中粘结强度的计算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4.
配有圆钢管的钢骨混凝土柱的设计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对配有圆钢管的钢骨混凝土柱的研究结果 ,介绍了配有圆钢管的钢骨混凝土柱的轴压比、正截面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方法 ,并给出了工程应用的实例。内容可供工程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5.
锈蚀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善华  曾柯  牛荻涛 《建筑结构》2006,36(10):79-81,97
在对锈蚀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试验研究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的基础上,得到了锈蚀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钢筋和混凝土的应力和应变特性。针对锈蚀钢筋与混凝土之间滑移增大、混凝土平均应变和钢筋应变不满足平截面假定的特征,建立了混凝土应变和钢筋应变之间的几何关系。运用极限平衡理论,建立了与锈蚀钢筋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力性能相一致的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16.
型钢混凝土(SRC)结构由于其在大跨、重载结构中表现出来的良好受力性能以及在地震中表现出来的优良延性,已在工程实践中得到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但是其计算理论多采用简单叠加或RC结构计算模式,这多少限制了其发展。为了了解SRC结构各组成材料受力性能及相互作用,本文对6根SRC梁进行了受弯载荷试验,并对其试验现象进行了分析,最后在此基础上依据混凝土、钢筋及型钢在不同位置处的实测应变变化情况,详细分析了SRC梁整个加载过程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7.
SRC异型柱正截面承载力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曲延全 《建筑技术》2011,42(8):745-748
为研究地震作用下SRC异型柱正截面的承载力和受力性能,设计了8个试件进行低周反复加载试验,通过观察试件的破坏形态,分析试件的受力性能,获取试件的滞回曲线、承载力和变形等重要参数。试验结果表明,8个试件的破坏形态均为正截面压弯破坏。  相似文献   

18.
低弹性模量纤维混凝土剩余弯曲强度的力学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一种适合于评价低弹性模量纤维混凝土弯曲特性的剩余弯曲强度概念,并对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垢剩余弯曲强度进行了试验研究,与弯曲韧性指数相比,低弹性量纤维混凝土的剩余弯曲强度不仅可以更好地评价纤维混凝土弯曲开裂后的强度和韧性,而且可用来简化配筋纤维混土正截面强度计算,具有显著的力学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规范GB5 0 0 1 0— 2 0 0 2基本规定的基础上 ,展开板柱节点受冲切承载力计算方法的讨论。提出的计算公式是对规范公式的补充 ,特别是对于非主轴坐标下不平衡弯矩在临界截面上产生的最大剪应力的计算方法 ,可应用到任意多边形的临界截面中。该法力学概念明确、适用范围广 ,其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20.
钢纤维混凝土弯曲韧性及其评价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16组钢纤维混凝土试件的弯曲韧性试验结果,分析总结国内外常用弯曲韧性测试和评价方法的优点和不足,提出了一种适合钢纤维混凝土特点的弯曲韧性评价方法,并基于该方法探讨了钢纤维体积率对普通混凝土(C30)和高强混凝土(C50)弯曲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钢纤维混凝土弯曲韧性评价方法克服了现有评价方法的不足,简单实用,可供中国钢纤维混凝土试验方法标准修订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