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树脂吸附法回收焦化废水中的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确定处理焦化废水中酚的最佳吸附树脂是NDA-99超高交联吸附树脂,并通过动态实验确定了树脂吸附法处理焦化废水中酚的最佳工艺条件是:pH为4.0,吸附流量为40mL/h,单柱废水处理量为300mL/批;在50℃下用10mL质量分数为8%的NaOH 10mL质量分数为4%的NaOH 20mL水脱附,流量为10mL/h;处理后废水中挥发酚质量浓度从1380mg/L降到12mg/L,COD从15500mg/L降到650mg/L。低浓度脱附液套用,高浓度脱附液用异丙醚萃取—蒸馏法回收杂酚,实现了焦化废水中酚的资源化。  相似文献   

2.
多维电催化工艺处理草甘膦废水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汤捷  贾少伟  李明 《现代农药》2010,9(3):19-22
草甘膦甘氨酸法生产过程中生成的废水量大、处理难度大。某草甘膦生产企业的草甘膦废水COD为45000 mg/L,废水中含有草甘膦、增甘磷、亚磷酸盐等难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总磷含量为8000 mg/L,处理难度大大增加。通过多维电催化工艺处理该废水,COD得到了大幅下降,去除率平均为90%,总磷的去除率为90%。  相似文献   

3.
采用大孔树脂对含苯甲酸废水进行吸附及脱附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在废水流量为5.0 BV/h的条件下,树脂最佳吸附工艺条件为出水体积50.0 BV,此条件下出水无色透明,苯甲酸小于5 mg/L;在脱附液流量为0.5 BV/h的条件下,树脂最佳脱附工艺条件为脱附液体积1.5 BV,此条件下脱附液中苯甲酸钠大于30 g/L。在最佳吸附—脱附工艺条件下,连续进行10次动态吸附—脱附实验,吸附出水中苯甲酸稳定小于5 mg/L,苯甲酸去除率大于99.5%,说明大孔树脂的吸附—脱附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4.
采用XDA-1大孔树脂吸附模拟废水中的邻硝基苯胺,并对其吸附行为及吸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方程;在pH=8,吸附温度为293 K,吸附流速为6 BV/h的条件下,对800 mg/L的邻硝基苯胺模拟废水吸附30 h,邻硝基苯胺平均去除率达到99%。采用95%的乙醇对吸附饱和的树脂进行洗脱,脱附率可达到98%。在上述条件下处理邻硝基苯胺工业废水,每批次处理量为100 BV,废水中的邻硝基苯胺可由416 mg/L降至4.2 mg/L,邻硝基苯胺去除率达99%,COD由830 mg/L降至80 mg/L。  相似文献   

5.
树脂吸附-Fenton氧化法处理高浓度焦化废水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树脂吸附-Fenton试剂氧化组合工艺对某焦化企业产生的高浓度焦化废水进行处理.实验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1)树脂吸附--双柱串联吸附,吸附流量1 BV/h,处理水量20 BV;(2)树脂脱附--脱附剂2 BVNaOH 1 BV H2O,流量0.5 BV/h,温度为70℃;(3)Fenton试剂氧化--温度40℃,反应时间2 h,按体积比1%投加H2O2,投加Fe2 为4.03 g/L.实验结果表明:在上述最佳工艺条件下对该废水进行处理,酚类污染物去除率接近100%,COD去除率为74.82%,废水的COD/BOD5由0.11提高到0.19.  相似文献   

6.
祁晓静  段梅  段文生  崔建兰 《应用化工》2009,38(11):1652-1655
对邻甲酚含量1.992 g/L,COD值高达15 568.4 mg/L,pH约为2的含酚废水进行处理,确定N3520树脂为最佳吸附剂,最佳处理条件为:温度为室温;流速4 BV/h,最大处理量为26 BV,经吸附法处理后,吸附流出液中邻甲酚含量<0.5 mg/L,邻甲酚去除率>99%,COD去除率为97.6%。树脂采用5%NaOH-60%乙醇作脱附剂,最佳脱附条件为:温度40℃,流速1.0 BV/h,用量2 BV。经脱附处理可回收邻甲酚。  相似文献   

7.
采用超高交联吸附树脂处理芳香两性化合物对氨基苯甲酸(PABA)生产废水,通过静态吸附、动态吸附-脱附实验,研究确定了最佳的吸附-脱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常温和2 BV/h的吸附流量条件下,原废水不用调节pH值,直接经JX-101树脂吸附处理20 BV后,CODC r可从6 000 mg/L左右降至700 mg/L左右,CODC r去除率达88%以上,PABA的吸附去除率达99%以上。采用1 BV 8%氨水溶液 1 BV 4%氨水溶液 2 BV水作脱附剂,在313 K脱附温度和1 BV/h脱附流量的条件下,树脂脱附性能良好。该工艺简单,运行稳定,操作简便,可回收有用物质,有望实现工业化。  相似文献   

8.
树脂吸附法处理苯甲醇生产废水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一良  潘丙才  张全兴 《化工学报》2007,58(5):1220-1224
研究了树脂吸附法处理苯甲醇生产废水,考察了树脂吸附-脱附的影响因素,并优化了工艺参数。结果表明,超高交联大孔吸附树脂JX-101对苯甲醇具有良好的吸附-脱附性能,废水经固定床吸附工艺处理后,苯甲醇浓度从14000 mg·L-1降至25 mg·L-1,COD从34000 mg·L-1降至100 mg·L-1以下,苯甲醇和COD去除率均超过99%,出水水质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同时还可以从废水中回收得到纯度高达85%的苯甲醇。该技术工艺操作简便,运行稳定可靠,为苯甲醇生产废水的治理和资源化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氟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硫酸和废水混合,经隔油、冷却沉淀处理,COD从134.5 g/L降到12.0 g/L,COD去除率91%,酚含量从19 g/L降到3.7 g/L;混合液再经树脂吸附处理,COD平均值在1 g/L左右,COD去除率约92%,苯酚未检出;树脂采用10%氢氧化钠溶液脱附,效果良好,对COD的脱附率达98.5%以上。  相似文献   

10.
CaO絮凝沉淀-树脂吸附两步法处理制药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鑫  白玲玲  黄佳佳  赵林秀  原思国 《化工进展》2011,30(3):671-674,680
磺胺间甲氧嘧啶类药物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高浓度和高COD废水。本工作以前期合成的非苯乙烯骨架吸附树脂为基本吸附材料,开展了CaO絮凝沉淀-树脂吸附两步法处理此类废水的研究。结果表明:废水的COD可从原来的11 000 mg/L降至321 mg/L,絮凝沉淀、树脂吸附的COD去除率分别达84.33%和81.66%(总去除率≥97%)。此废水处理工艺简单、运行费用低,树脂经5次吸附-脱附后仍保持良好吸附性能,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周彩荣  高玉国  李国鹏 《化工学报》2013,64(4):1453-1458
引言草甘膦[N-(膦羧甲基)甘氨酸,(HO)2P(O)CH2NHCH2COOH]是一种高效广谱的灭生性、内吸传导型优秀除草剂。1971年由美国D.D.贝尔德等发现,由美国孟山都公司开发生产,到20世纪80年代已经成为世界上销售量最大、增长速度最快的除草剂品种之一[1-4]。草甘膦的合成方法有多种[5-9],国内生产厂家大都采用甘氨酸(NH2CH2COOH)法,其生产废水中残留成分主要有草甘膦、甘氨酸、氯化钠等[10-11]。用吸  相似文献   

12.
硅酸钙是粉煤灰提取高铝粉后的一种工业废弃物,为了探索硅酸钙的吸附性能,利用其对焦化生化出水中COD进行了吸附实验研究。探讨了废水pH、硅酸钙投加量及振荡时间对硅酸钙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H为4,每100 mL废水中硅酸钙投加量为3.15 g,振荡时间为45 min时吸附达到平衡,硅酸钙对焦化废水生化出水中COD的去除率为46.3%。由吸附等温线拟合结果可知,Freundlich与Langmuir吸附等温式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84 3和0.969,Freundlich的相关系数相对较高,因此说明硅酸钙对焦化废水生化出水COD的吸附更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模型。  相似文献   

13.
根据草甘膦的性质及其产生废水的特性,提出了草甘膦废水的适合处理的技术。采用正交实验法,研究了微电解-Fenton氧化技术对草甘膦废水中COD、甲醛含量的影响,发现在最佳处理条件下草甘膦废水的COD、甲醛去除率可达到92.1%、95.3%,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工业二类废水排放标准,减轻了污水处理企业的压力。  相似文献   

14.
采用FeCl_3预氧化-Fenton试剂氧化-Ca(OH)2中和技术处理草甘膦废水,研究了FeCl_3投加量、H_2O_2投加量、预氧化-氧化时间及温度、中和p H等因素对草甘膦废水中甲醛、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预氧化-氧化反应条件对甲醛去除率的影响较大,氧化-中和反应条件对COD去除率的影响较大。在最佳反应条件下,废水中甲醛的去除率可接近100%,COD去除率达到87%,处理出水达到《石油化工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281—1984)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针对生产间羟基-N,N-二乙基苯胺产生的苯胺类废水,研究大孔树脂吸附与微电解-Fenton联合法预处理苯胺类废水的效果。结果表明,选用H-103型树脂,动态吸附流速4 BV/h,吸附量7 BV,解吸速率2 BV/h条件下,COD脱除率达60%以上;微电解-Fenton法处理吸附出水,pH=3、铁屑投加质量浓度100 g/L,铁碳比为3∶1,H2O2用量6 m L/L,反应时间4 h,COD脱除率达62%以上。废水可生化性从0.05提高到0.32,达到预处理目的。  相似文献   

16.
生物质炭吸附及其与O3耦合处理生物质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生物质废水污染问题,建立生物质炭吸附、生物质炭/O3耦合处理生物质废水的工艺,并与O3氧化工艺比较。生物质炭吸附处理生物质废水的工艺中,研究了生物质炭吸附生物质废水中的有机物的吸附平衡曲线,考察了吸附时间、生物质炭投加量、不同炭种对COD脱除率的影响。生物质炭吸附生物质废水中的有机物的吸附平衡曲线符合Langmuir方程,吸附平衡常数为8.833×10-5 L/mg,饱和吸附容量为1.136×106 mg/g;20℃下,生物质炭的投加量为20g/100mL废水,吸附15min,废水相COD值可从12496mg/L降至761mg/L,有机物脱除率可达93.9%。单独O3降解及先O3降解后生物质炭吸附的两步法工艺不适合生物质废水的处理,生物质炭/O3协同的一锅法处理废水效果最佳,在生物质用量仅为1g/100mL废水,臭氧流速为150mL/min,处理时间20min时,COD脱除率高于90%。  相似文献   

17.
通过调整复合混凝剂优化处理工艺处理凉果废水,研究凉果废水的处理效果。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得出结论:采用聚合硫酸铁、聚铝复合混凝剂,其适宜的用量为300 mg/L。凉果废水经过复合混凝处理,其糖及盐分去除率分别高达98.3%、99.7%,COD去除率和脱色率去除率分别为99.6%、96.9%,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18.
铁炭内电解处理分散艳蓝E-4R染料溶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印染废水难降解和传统内电解法去除率不高的特点,提出对传统的内电解进行改进,在铁屑中加入活性炭,强化内电解处理染液废水,探讨pH值、炭铁比例、反应时间、曝气量、循环速度、循环溶液量、铁屑粒径等因素对废水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H值为5、炭铁质量比为1∶1、反应时间为1 h、曝气量5 mL/m in、循环速度50 r/m in、循环溶液量1500 mL、铁屑粒径为0.9~2.0 mm时,COD去除率可达90%以上,脱色率可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9.
采用次氯酸钠氧化与铁盐沉淀组合工艺处理草甘膦模拟废水,总磷去除率大于99%,对草甘膦废水的处理有较好的应用参考价值。实验结果表明,在次氯酸钠溶液投加量为1.5 mL/L,反应pH为7,反应时间1 h的条件下,草甘膦的降解率为96.77%,无机磷的转化率为85.66%;次氯酸钠溶液氧化后再投加n(Fe~(3+))∶n(P)为1.2∶1的铁盐,沉淀pH为5,可将溶液中转化的无机磷及剩余的草甘膦沉淀去除,总磷去除率大于99%。推测次氯酸钠氧化降解草甘膦的产物为肌氨酸和磷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