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55年我幸运地踏进了清华园,从这个红色工程师的摇篮,开始了我的人生新旅途。光阴荏苒,50年过去了。回首我的学生生活和毕业后任教40余年的难忘岁月,深感选择进清华园,做清华人是我一生的幸事。  相似文献   

2.
1953年暑期,我考入交通大学电机和电器专业本科。1956年夏天,我在沈阳生产实习。一天,带队老师通知我、杨天行、郑衍衡、熊云高四位同学收拾行李,明天动身去清华大学报到,他没说去北京干什么。班级党支部书记悄悄告诉我们说,是去学习《国家十二年科学规划》要发展的新技术,至于学习何种新技术、学多久、学完后到哪里去工作,她也不知道。第二天,我们怀着既兴奋又忐忑不安的心情,登上了去北京的列车。到达北京前门火车站时,清华大学派车接我们到清华园。  相似文献   

3.
采访吴文虎教授是一直以来的一个夙愿,因为曾在一次会上听他说起多年担任奥赛总教练所经历的一些趣事,那些故事一样的经历改变了我以往觉得奥赛“高高在上”的看法,拉近了我和奥赛的心理距离。不禁想进一步走近他,听更多的故事,并告诉大家。于是,在清华园,在预定的时间里,我坐在这位已经66岁却依然精神矍铄的老人对面,开始倾听他的故事。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那句名言“计算机普及要从娃娃抓起”。这句话里“娃娃”的原型就是16岁进清华,三年半修完了八年的课程,号称“清华园的神奇小子”的李劲。  相似文献   

5.
采访吴文虎教授是一直以来的一个夙愿,因为曾在一次会上听他说起多年担任奥赛总教练所经历的一些趣事,那些故事一样的经历改变了我以住觉得奥赛“高高在上”的看法,拉近了我和奥赛的心理距离。不禁想进一步走近他、听更多的故事,并告诉大家。于是,在清华园,在预定的时间里,我坐在这位已经66岁却依然精神矍铄的老人对面、开始倾听他的故事。  相似文献   

6.
清华制造     
暮春时节,清华园里绿草如织,繁花似锦,这个中国最顶尖的高等学  相似文献   

7.
<正>每年4月最后一个周末是清华大学的校庆日。今年是学校104周年校庆日。同往年一样,一批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以下简称"计算机系")校友重返清华园,畅叙绵长情谊,分享人生经验。在与系友的联谊交谈中,我们感受到一个带有普遍性的现象:无论是白发苍苍的老学长,还是意气风发的中青年学长,他们最为津津乐道的是当年老师们在课堂上出神入化、特立独行的讲课风格,课堂效果正可谓"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深深镌刻在了学生心底,多少年后都不能忘怀。虽然那时没有"国  相似文献   

8.
吴陈 《计算机教育》2009,(23):144-147
<正>1背景介绍在江苏省政府2003年度公派留学计划"访问学者"项目资助下,我于2006年3月~2007年2月对美国德雷克塞尔大学(Drexel University)进行了访问研究。在美期间,我观摩了  相似文献   

9.
孟静 《中国信息化》2006,(21):40-42
清华附中东依美丽的清华园,西临著名的圆明园.90年的历史让清华附中累积了深厚的文化积淀。世界著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曾在此就读,他为母校的题词——”求达到世界水准“,激励着清华附中向着国内一流和世界水平迈进。  相似文献   

10.
<正>从我第一次上讲台到现在,已经18年了。18年来,我坚守着自己的人生格言:"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求知要不知足"。18年来,我快乐地做着一名教书匠,教过的学生无数,伴随着学生们的成长,我也从一个初出  相似文献   

11.
<正>自2007年开始,我从事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八年来,我站在锦州市机电工程学校的讲台上,勤勤恳恳地讲授机电技术专业课程。时光如梭,如今而立之年的我,回顾这些年,工作中的点点滴滴见证了我的成长与收获,现从教学特色与教学艺术两大方面对我的教学经验总结如下:1教学特色1.1先进的教学模式作为一名不断提高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我以项目为载体,推行"理实一体化"这种先进且高效的教学模式,并结合企业生产实践创新教学项目——"基于  相似文献   

12.
“6月10日下午5点,北京清华园清华同方科技广场三层报告厅,100多人端坐着等待股份分置改革方案的现场投票结果。”  相似文献   

13.
《数码摄影》2012,(7):92-97
"我青睐于1D、1Ds这两个系列的佳能高端相机。抓拍动态场面时,我习惯用1D Mark Ⅳ;追求影像素质为主时,我常用1DsMarkⅢ。"——罗红来自"5·12"的纪念四川雅安2009年佳能  相似文献   

14.
<正>2009年12月接到《计算机教育》杂志编辑部的邀请,让我为"为师心语"专栏撰写一篇文章。本人连续两次参加了该杂志承办的"全国计算机教育优秀论文评比"活动,深切地感受到该杂志  相似文献   

15.
《数码世界》2006,5(7):56
我一直认为,所谓的"缺憾产生美"只是弱者给自己找的借口,所以读书的时候,我花去了一生中近三分之一的时间一路读到了博士;就业的时候选了行业里最好的一家公司一呆就是七年,用七年的时间从基层员工做到总监,完成了别人十年才做完的事;找对象的时候,我不怕王老五的帽子一戴就是四年,为的是换来一生一世的幸福--都说青春短暂,对我来说就要活得痛快和完美!  相似文献   

16.
涂其栵 《控制理论与应用》2014,31(12):1616-1617
<正>1956年,中国科学院首次招收研究生,自由报考.张东韩、欧阳景正和我被录取为钱学森先生指导的"工程控制论"研究生.1957年3月报到入学.第一次和钱先生见面时,他对我说:"做研究要有创新."我问:"我不懂空气动力学和喷气发动机,如何创新?"他说:"你可以结合你的电机工程专业去创新."我理解钱先生的意思是:创新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它只能建立在一定的专业基础之上.谈到读书,他说要精读一本书,不要本本书去浏  相似文献   

17.
<正>我介绍的"计算机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得到了教育部2005年高等教育专题研究项目"研究性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示范——探索计算机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的资助,该项目是当时唯一一个计算机专业的研究课题,现已通过验收。  相似文献   

18.
从1980年的到今年刚出版的,20多年来,谭浩强教授编著了130多种计算机专业书籍,为中国计算机普及事业擎起了一面大旗.今年的11月1日恰逢谭老的七十华诞,记者在清华园采访了刚过完70大寿的谭老.谭老精神十分矍铄,记忆力超强,工作热情丝毫不减当年.说起谭老一生钟爱的计算机事业,他如数家珍,向记者娓娓道来.  相似文献   

19.
<正>2009年3月,当我第一次接触到Wii的超体感体验时,我被体感游戏的魔力所震撼。在50寸等离子电视、36客厅的"硬件"条件下,我用最愉悦的方式享受体感游戏带来的次世代冲击:我在《龙珠Z》中真实地  相似文献   

20.
澳大利亚一个曾教了30年物理课的中学教师说:"在我教学生涯的第一个10年,我认为自己是在教物理;在第二个10年,我认识到,自己不是在教物理,而是在教探索(explore),教学生如何进行物理方面的探索;在第三个10年,我认识到我不是在‘教'学生‘如何探索',而是在对自己进行探索的学生提供帮助和支持,是在‘提供支持'."他的话,很值得我们思考.在信息时代的网络世界里,微软公司的"探索者(explorer)"是应用最广泛的互联网浏览器.同样,在知识的海洋中,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是"探索者",而教师则更应该成为一个好的"导航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