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轨缘自动涂油器是用来解决起重机(吊车)的大车走行车轮内缘与轨道两侧边缘啃道问题的。吊车运行时,它随车转动,并不间断地向摩擦部件表面供油;停车时又能自动停止供油。因此,在大车走行轮缘与轨缘之间的接触面上始终保持一定的油膜,使原来的干摩擦状态变为边界摩擦,从而起到润滑作用。这样就可以减少备件的磨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2.
通过化学还原合成了银包覆石墨烯(Ag/RGO)复合添加剂, 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镜分析了样品相成分和微观形貌, 采用UMT-2摩擦磨损试验机测定了Ag/RGO复合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性能。结果表明: 纳米银颗粒均匀分布在石墨烯片上, 银颗粒的粒径大约200nm。在摩擦磨损试验过程中, 摩擦副与磨损表面的凹凸点直接接触, 纯润滑油的润滑作用较差; 在润滑油中添加Ag/RGO复合添加剂, 在摩擦初始过程中, 摩擦副与磨损表面也是凹凸点直接接触, 随着磨损时间的增加, Ag/RGO复合添加剂在摩擦副与磨损表面之间形成一层润滑膜, 阻隔摩擦副与磨损表面直接接触, 产生边界润滑; 另外, 部分纳米银颗粒可起到微轴承作用, 使得改性后的润滑油润滑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3.
油润滑下Al/MoSi2材料的摩擦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M-200型磨损试验机测定了油润滑下Al/MoSi2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采用SEM和X射线观察与分析了摩擦副表面的形貌和相组成,探讨了磨损机制。结果表明:采用20#机油润滑可有效地提高Al/MoSi2材料的摩察磨损综合性能;与干摩擦状态相比,其摩擦系统和磨损率分别下降了40%和60%;油润滑时,Al/MoSi2材料的磨损机制主要表现为疲劳点蚀和磨粒磨损。  相似文献   

4.
硬质合金拉拔模具的失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扫描电镜等手段对加工TP2紫铜管所用硬质合金YG6拉拔模具进行了失效分析,明确了该模具的失效形式主要是在边界润滑和干摩擦的情况下发生了粘着磨损和磨粒磨损。在分析拉拔模具表面磨损形貌及其所受周期载荷和摩擦热作用的基础上,对模具的失效行为进行了理论分析,并针对失效原因提出了提高拉拔模具使用寿命的探讨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崔勇  胡光远 《鞍钢技术》2011,(1):33-34,51
模拟轧辊表面镀铬工艺,对镀铬轧辊及非镀铬轧辊在同一润滑介质条件下对辊缝变形区润滑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同一润滑介质下,钢-钢摩擦副与钢-铬摩擦副的摩擦系数及润滑油成膜性能均有明显不同。钢-铬摩擦副的摩擦系数比钢-钢摩擦副的摩擦系数降低20%以上,在其它实验参数相同的条件下,冷轧润滑油在镀铬表面所形成的油膜厚度比非镀铬表面提高1倍以上。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乳化液的润滑机理,阐述了边界润滑、混合润滑、弹性流体润滑等润滑形式的内涵,及辊缝区的成膜特点,分析了首钢京唐1420酸轧因润滑问题造成的划伤、暗线及色差等典型的带钢表面缺陷。随着轧制速度的增加,辊缝区域中的油膜厚度也增加;但当速度超过一定值时,乳化液的油膜厚度将会随之下降。高速轧制下,乳化液的润滑形式为弹性流体润滑,其会使带钢处于自由变形的状态,容易产生塑性粗糙化,同时易在带钢表面产生划伤、暗线及色差等缺陷,应尽量避免。  相似文献   

7.
凹凸棒石纳米纤维用作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天然凹凸棒石黏土作为添加剂加入到CD15W-40润滑油中,在Optimal SRV-IV摩擦磨损实验机上测试摩擦学性能,借助扫描电镜(SEM)及其附带的能量色散谱仪(EDS)分析摩擦副的表面形貌及表面元素组成。结果表明,CD15W-40润滑油中凹凸棒石黏土的质量分数为0.4%时平均摩擦因数较基础油润滑条件下降低14.29%,体积磨损率降低59.94%;凹凸棒石黏土的加入使得磨损表面更加光滑平整,同时磨损表面氧元素含量升高。凹凸棒石黏土层链状的晶体结构和摩擦过程中复杂的理化过程是实现减磨抗磨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通过压制、预烧和熔渗,制备1种液压零件用粉末冶金渗铜钢。用UMT 3型摩擦磨损实验机评价该材料在边界润滑条件下的耐磨性,研究基体密度对渗铜钢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并与目前常用的耐磨合金进行摩擦磨损性能对比。结果表明:在边界润滑条件下,渗铜量相同,基体材料密度分别为6.40、6.60、6.80 g/cm3的粉末冶金渗铜钢摩擦副的摩擦因数相差不大,4 h的质量磨损量分别为1.70、1.50和3.10 mg;而传统耐磨合金中硬度较低的HMn58 2铜合金磨损量为24.10 mg,磨损较快。  相似文献   

9.
氧化锆增韧氧化铝在水润滑条件下的摩擦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李敦钫  孙加林 《稀有金属》2003,27(3):328-331
通过研究氧化铝(F99.7)对氧化锆增韧氧化铝(ZTA)摩擦副在水润滑条件下的的摩擦学特性,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摩损表面形貌,用能量色散X射线分析(EDAX)对磨痕表面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该摩擦副的摩擦系数和线磨损总量随载荷的增大而增大;当载荷为60N时,经过一定距离的运行后摩擦系数下降至0.24。同时显示在摩擦副的表面形成由磨屑组成的新表面层。  相似文献   

10.
变形区内油膜的建立及厚薄,直接影响接触偶间的摩擦性质,是轧制过程摩擦与润滑机理的基本问题之一。同时,油层的厚薄还影响变形区内摩擦系数、摩擦力和轧制压力大小以及产品表面质量优劣。一、油膜测量方法采用秤重法测量油膜厚度。首先,用汽油、丙酮等挥发性溶剂清洗、擦净轧辊与轧件表面。干燥后,将润滑油滴至试样表面,轧后秤其重量(W_1),再用求积仪测得油  相似文献   

11.
蛇纹石超细粉体作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考察平均粒径为1.0μm的表面修饰蛇纹石超细粉体作为50CC润滑油添加剂对钢/钢摩擦副的润滑性能,研究超细粉体添加量(质量分数)对摩擦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对磨损表面的形貌、元素及微观力学性能分析,探讨蛇纹石超细粉体作为添加剂的抗磨、减摩机制.结果表明,蛇纹行超细粉体可显著改善50CC润滑油的润滑性能,降低钢/钢摩擦副的磨损,其最佳添加量为1.5%.蛇纹石超细粉体的减摩润滑机制在于:1)在铁基摩擦表面形成高硬度、低弹性模量的氧化膜,有效降低接触应力和磨粒磨损;2)释放出Al2O3杂质颗粒嵌入摩擦表面并形成微坑和孔洞,起硬质点颗粒增强与微孔储油的双重抗磨、减摩作用;3)摩擦过程中粉体粒径得到细化,形成具有减摩润滑作用的纳米级蛇纹石"第三体"颗粒.  相似文献   

12.
何安西  杨世雄 《钢铁钒钛》1993,14(2):62-66,74
介绍在高温、回转、重载、低速等边界润滑条件下,摩擦磨损性能优异的镶嵌式自润滑轴承的制造方法、性能特点、润滑机理、研究与发展状况,以及该类轴承在国内外冶金工业设备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施加在钢铁厂高温车间用的桥吊的车轮轮缘与所在钢轨间的普通润滑油与润滑脂在高负荷引起的摩擦与高温作用下 ,会大大降低润滑功能。卢森堡某公司的 1号与 2号 45吨后勤保养用高架桥式吊车仅某一年就由于磨损更换了 9个车轮。此后使用了德国莱伯斯公司的压注添加有高密度铝颗粒润滑剂的轮 -轨付集中润滑系统在车轮表面以 1 5 0m/s的高速度扫描喷注 1 0秒钟 ,形成厚度 <0 .0 0 1mm的干油膜以降低轮缘与钢轨表面粗糙度。据统计 ,新润滑系统投入使用后两年内仅更换了 2个车轮 ,这种基本上不需要维护的润滑系统也能用于减轻厂矿机车、货运等车辆…  相似文献   

14.
针对发动机在高速、高温等苛刻条件下,零部件表面因磨损而导致装备失效的难题,对纳米铜润滑材料的摩擦学行为进行研究,采用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该材料在高速和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摩擦学性能,并用扫描电镜分析纳米铜润滑材料的修复性能.结果表明:自制纳米铜润滑材料在高温高速条件下具有良好的抗磨减摩性能,在试验温度140℃时,能够使50CC润滑油的摩擦因数降低20.5%,磨斑直径降低24.6%,摩擦表面温度降低26.6%,同时表现出良好的修复性能.模拟发动机台架考核试验表明,高速运行下,在15W/40CD润滑油中添加纳米铜润滑材料能使发动机的摩擦功降低2.4%,发动机功率提高3.6%.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金属橡胶用选择性激光熔融(SLM)技术制备的316L不锈钢细丝在脂润滑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探讨了不同载荷、不同摩擦速度以及载荷(F)和摩擦速度(v)共同作用的Fv因子对SLM-316L细丝摩擦系数和磨损率的影响规律,利用扫描电镜观察细丝磨损表面形貌,利用能谱仪(EDS)检测磨损表面元素种类与原子分数,分析其磨损机制。结果表明:在脂润滑条件下,摩擦系数随着载荷的增大而减小,磨损率随载荷的增大呈先降后升的趋势。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均随摩擦速度的增大呈先升后降趋势。低载荷下SLM-316L细丝磨损机制主要为磨粒磨损和轻微的氧化磨损,较高载荷下氧化磨损加剧并伴随疲劳磨损。低摩擦速度下SLM-316L细丝磨损机制主要为疲劳磨损和氧化磨损,较高摩擦速度下氧化磨损减弱,以磨粒磨损为主。摩擦系数随Fv值的增大而减小,磨损率随Fv值的增大呈先升后降再升的变化趋势。因此用SLM-316L细丝制备的金属橡胶在脂润滑条件下最佳工作参数:Fv等于0.04 N?m?s?1,即载荷10 N、摩擦速度240 mm?min?1。   相似文献   

16.
Cu基粉末冶金闸片在高速制动时受温度的影响易发生摩擦系数的衰退,直接影响列车制动的有效性。利用1:1制动试验台进行不同速度下Cu基粉末冶金闸片的高速制动试验,分析试验后的摩擦材料和磨屑组织。结果表明:制动速度为350 km·h-1和380 km·h-1产生的高温使摩擦材料表层的金属基体发生软化熔融,降低了摩擦副表面微凸点的剪切阻力,导致摩擦系数下降。摩擦表面形成的金属氧化膜具有减磨作用,造成摩擦系数的进一步衰退。在380 km·h-1制动时,石墨在高温下被氧化,摩擦表面失去稳定的润滑膜,出现粘着磨损和材料转移,磨耗量大幅增加。  相似文献   

17.
采用双层辉光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Q235钢表面渗入钨、钼、镝,并进行渗碳淬火和回火以形成表面高速钢层。然后与钨钼表面高速钢和强化4Cr13钢在HT-500型高温摩擦磨损实验机上进行高温摩擦实验。研究发现,对比钨钼表面高速钢和强化4Cr13钢发现,在相同摩擦条件下,表面稀土高速钢的耐磨性能更好。在20℃~500℃摩擦温度下,表面稀土高速钢的粘着和剥落现象较少,因此其摩擦曲线平稳,平均摩擦系数较小。在400℃、500℃时其磨损量分别是钨钼表面高速钢的0.36、0.53倍,是强化4Cr13钢的0.91、0.69倍,说明镝的添加可提高表面高速钢的高温耐磨性;摩擦温度升高,摩擦面氧化和软化更易发生,但稀土的作用使表面稀土高速钢强韧性好,不易发生塑性变形或脆性断裂,有效支撑氧化层发挥其润滑作用,在高温下表面稀土高速钢只发生磨粒磨损和氧化磨损。  相似文献   

18.
夏垒  李岩  张红梅 《特殊钢》2018,39(6):36-39
分析了无润滑和釆用两种不同乳化液润滑轧后IF钢板表面质量,并通过对乳化液摩擦学性能分析研 究了造成轧后表面质量差异的原因。研究发现,釆用乳化液润滑可以使轧后钢板表面更加平整、光滑,改善表面质 量;LP-2润滑时轧后钢板表面质量比使用LP-1润滑时更好,主要是因为LP-2乳化液其油膜强度更高,润滑过程中 油膜更加稳定,抗磨减摩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9.
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制备了分别以鳞片石墨、球形石墨、焦炭、人造石墨和隐晶石墨为润滑组元的铜基摩擦材料,使用MM3000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了摩擦磨损和制动性能。结果表明:在3 000~7 000 r/min的转速下,含人造石墨铜基摩擦材料的平均摩擦因数最高,但磨损量大;含焦炭铜基摩擦材料的摩擦因数次之,但磨损量最小,优于含鳞片石墨铜基摩擦材料。在7 000 r/min转速制动条件下,含人造石墨铜基摩擦材料的瞬时摩擦因数最高,制动时间最短,但摩擦材料表面温升最大;含焦炭铜基摩擦材料的瞬时摩擦因数和制动时间次之,但摩擦材料表面温升最小,且整体性能优于常用的含鳞片石墨铜基摩擦材料。因此,相比而言,以焦炭作为润滑组元的铜基摩擦材料具有最佳的摩擦磨损和制动性能。  相似文献   

20.
蛇纹石微粉对类轴–轴瓦摩擦副的自修复效应及作用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尺寸为0.5~4μm的层片状蛇纹石粉末,通过高能球磨对其进行油基细化、改性和分散,然后添加到基础油(CD 15W/40柴油机润滑油)中制成含油溶性蛇纹石微粉的润滑剂。借助环–块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蛇纹石颗粒作为润滑油添加剂对类轴–轴瓦摩擦副表面的自修复效应,并探讨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载荷为600 N、蛇纹石颗粒含量(质量分数)为0.5%时,润滑油具有最佳的摩擦学性能及自修复性能,摩擦因数和磨痕宽度分别较基础油润滑时降低约9.7%和40.7%;磨损表面较平整光滑,其上形成厚约0.68μm的自修复层。修复层主要由铁的多种氧化物、石墨、有机残留物及少量FeS组成,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蛇纹石颗粒对摩擦副表面具有精细研磨作用,不仅能降低表面的粗糙度,而且在高压闪温条件下释放更多的活性氧参与摩擦界面的氧化反应,促进保护膜的形成并与石墨及有机残留物产生协同作用,实现摩擦表面的润滑与原位自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