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潘竟忠 《轧钢》2021,38(3):109-113
针对低碳结构钢热轧酸洗板表面氧化铁皮缺陷问题,从加热工艺、精轧轧制润滑以及工作辊冷却等方面分析了不同生产工艺参数对板坯表面质量的影响;研究了钢卷下线入库不同的存放方式对钢卷表面氧化铁皮结构的影响。通过对板坯加热时间、出炉温度的控制,精轧轧制润滑给油量的优化,以及更换精轧工作辊水嘴型号从而增大工作辊冷却水量以保证轧辊表面质量,钢卷入库后采用风机快冷等措施,可以减少热轧酸洗板表面氧化铁皮,有效提高产品表面质量。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超细晶贝氏体30MnTiB钢热连轧后钢卷纵横向卷径差过大产生扁卷,导致大量废品的问题,设计了4种不同的冷却工艺,采用光学显微镜(OM)、热模拟试验机、高温拉伸试验机,对其显微组织、膨胀量、高温强度进行测量,结合4种不同冷却工艺下30MnTiB钢卷纵横向卷径超差的程度,分析了30MnTiB钢卷径超差现象产生的机理,结果表明:钢卷冷却后获得贝氏体组织,组织转变膨胀量较珠光体和马氏体转变大,转变温度越低,膨胀量越大,钢卷发生纵横向卷径超差越严重。钢卷在贝氏体转变温度区间内冷却时,采用较低冷速使钢卷前30 m在较低温度冷却提高内圈强度,30 m后采用较高温度冷却减小钢卷的膨胀力可有效解决贝氏体30MnTiB钢扁卷问题。  相似文献   

3.
对Ti微合金化700 MPa级高强钢钢卷头、中、尾部力学性能、金相组织及析出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钢卷头、中、尾部力学性能波动的主要原因是钢卷内外圈析出强化效果不同而导致的。为此,在生产薄规格Ti微合金化700 MPa级高强钢时,采用U形冷却工艺,将钢卷最内圈15 m内的带钢卷取温度提高15~20 ℃,将最外圈15 m内的带钢卷取温度提高10~15 ℃,可使钢卷最内圈强度提高约40 MPa,钢卷最外圈强度提高约20 MPa,有效改善了带钢通卷性能均匀性,提高了通卷性能合格率。  相似文献   

4.
针对海洋管道建设的技术需求,以X65钢为研究对象,对X65钢管在环焊缝焊后冷却至270℃进行水强制冷却,其焊接接头的X射线检测结果和力学性能均满足API 1104-2005及DNV-F101标准的技术要求,说明在270℃以下强制冷却焊接工艺能够满足接头性能要求,该工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海洋管道的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  相似文献   

5.
采用控轧控冷工艺生产的低合金高强度钢Q345D达到了用户提出的高屈服强度和高抗拉强度的综合力学性能要求。严格控制钢水纯净度,降低终轧温度,采用冷床风机强制冷却工艺能有效提高钢材的强度和低温韧性。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全氢罩式退火炉在低氢、高氢两种吹扫模式下对热轧SUS430不锈钢卷性能及表面质量的影响,从实验室及大生产模式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采用低氢吹扫工艺,SUS430钢卷罩式退火更高效、节能,同时能够保证其力学性能且表面氧化铁皮更易酸洗去除。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热镀锌双相钢在生产过程中随着合金元素的添加而出现的表面质量问题,对热镀锌双相钢表面出现小黑点以及麻面缺陷进行了显微组织分析,研究了不同冷却段H2含量对800 MPa级热镀锌双相钢力学性能及表面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热镀锌冷却段H2含量的不断增加,试样的屈服强度及抗拉强度明显升高,主要因为H2含量增加造成试样在冷却过程中马氏体转变量的增加,从而提高了综合力学性能;同时表面小黑点及麻面缺陷数量明显减少,试样在冷却过程中得到了还原,减少了Mn、Si等元素氧化物,保证了试样形成致密的抑制层,但H2含量超过10%后对表面质量影响变小并且伸长率下降明显,所以考虑能耗,冷却段H2投入量应控制在10%。  相似文献   

8.
《铸造技术》2016,(9):1827-1830
对550 MPa级工程机械用钢进行了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处理,研究了开轧温度、终轧温度、冷却方式和卷取温度对工程机械用钢拉伸性能、冲击性能和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开轧温度、终轧温度和卷取温度对工程机械用钢的力学性能影响较为明显,头部连续冷却、头部间断冷却和尾部连续冷却方式对工程机械用钢的力学性能影响较小;这主要是由于工程机械用钢的轧制和冷却工艺对晶粒尺寸和针状铁素体含量影响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9.
为了开发TRIP钢的热轧在线控制冷却工艺,以700 MPa级TRIP钢为研究对象,利用JMatPro软件计算其轧后冷却相变特征,根据计算获取的CCT曲线优化设计TRIP钢的三段式冷却工艺,并利用ThermecMastor-Z热模拟试验机进行模拟试验,测定试验钢在指定冷却工艺下的显微组织特征、各相含量百分比以及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0.
本文实验研究了轧后冷却方式对低碳钛微合金钢组织、析出行为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轧后冷却方式(层流冷却、层流冷却+超快速冷却、超快速冷却)下实验钢的组织主要是细晶铁素体。与层流冷却工艺相比,采用超快速冷却工艺能够细化铁素体晶粒尺寸,促进微合金元素Ti在铁素体中的析出且细小弥散。采用超快速冷却工艺,实验钢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分别达到了760MPa和683MPa,比层流冷却工艺下实验钢分别提高了40MPa和20MPa。  相似文献   

11.
张宏昌  姚政  陈志桐  李延辉 《轧钢》2019,36(6):83-85
针对邯宝热轧厂热轧卷开卷后边部表面氧化铁皮呈蓝黑色,中部表面氧化铁皮呈灰白色,用户把这种氧化铁皮颜色差异与产品的力学性能差异相关联的问题,分析了热轧钢卷边部与中部氧化铁皮颜色差异的根本原因,即钢卷边部与中部层间缝隙大小和降温速率存在差异,导致热轧钢卷表面氧化铁皮结构不同。为此,提出了减小带钢凸度、杜绝带钢边部厚度突降、适当增加卷取张力、保证带钢均匀降温等措施,有效改善了带钢表面氧化铁皮颜色差异现象。  相似文献   

12.
高仁辉  李松波  王芳 《轧钢》2013,30(5):21-24
针对通化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试制的SS400B厚规格热轧板卷强度偏高、伸长率较低的问题,分析了卷取温度、冷却模式对板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卷取温度对SS400B热轧板卷力学性能影响明显,随卷取温度的提高,板卷晶粒尺寸增大,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显著降低;层流冷却模式能够改善板卷组织性能,延长冷却时间、适当降低冷却速率可以一定程度降低其强度并提高其塑性;在目前成分设计下,采用650~670℃卷取温度和均匀冷却工艺可以保证SS400B板卷获得最佳性能,其屈服强度为340MPa,抗拉强度为500MPa,伸长率为23%。  相似文献   

13.
目前,700 MPa级高强钢主要采用Ti微合金化成分体系,利用纳米级Ti析出相来提高强度,但存在塑性不足、性能波动大等问题。利用OM、SEM和物理化学相分析法,对比研究了带钢头、中、尾部微观组织、力学性能以及析出相的类型与大小。结果表明,带钢头、中、尾部均为准多边形铁素体组织,头部晶粒尺寸细小,中部和尾部晶粒尺寸相对较大,然而带钢头部强度显著低于中部和尾部。通过分析强化机制,发现带钢头部M(CN)析出不充分,沉淀强化作用相对较小是其强度偏低的主要原因。为此,对控轧控冷工艺进行了优化,采取提高头部卷取温度、轧后送入缓冷坑等措施后,带钢头、中、尾部析出相数量基本相当,性能均匀性得到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4.
吕坤勇  于静 《轧钢》2020,37(4):62-64
国内某1 780 mm热连轧机组因精轧机工作辊表面氧化膜剥落而严重影响带钢表面质量,导致每月约有1 500 t钢卷被判为废次品。从轧辊材质、轧辊冷却水、防剥落水、轧制润滑及切水板等方面分析了轧辊表面氧化膜剥落的原因,并通过优化轧辊冷却水、调整防剥落水喷射位置、消除集管间相互干扰、改造切水板配置等技改方案解决了热轧生产中轧辊表面氧化膜剥落的问题,因氧化膜剥落产生的热轧卷废次品减少了90%以上,企业降废增效成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吕坤勇  于静 《轧钢》2007,24(4):62-64
国内某1 780 mm热连轧机组因精轧机工作辊表面氧化膜剥落而严重影响带钢表面质量,导致每月约有1 500 t钢卷被判为废次品。从轧辊材质、轧辊冷却水、防剥落水、轧制润滑及切水板等方面分析了轧辊表面氧化膜剥落的原因,并通过优化轧辊冷却水、调整防剥落水喷射位置、消除集管间相互干扰、改造切水板配置等技改方案解决了热轧生产中轧辊表面氧化膜剥落的问题,因氧化膜剥落产生的热轧卷废次品减少了90%以上,企业降废增效成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板坯质量和工艺对热轧板卷冷弯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恒法 《轧钢》2000,17(2):20-22
导致热轧板卷冷弯开裂的原因很多。针对梅山热轧板厂轧机的现状和特点 ,对采用的不同钢厂的板坯进行了对比试验。得出严格控制化学成分及优化轧制和冷却工艺 ,可提高热轧板卷的冷弯性能。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热轧带钢表面氧化铁皮的成因、特点及结构组成,通过合理安排生产计划、控制工作辊辊面质量、优化终轧和卷取温度、提高钢卷冷却速率等措施,使冷轧基料产品的酸洗速度由原来约30-40m/min提高至60-70m/min,酸洗时间缩短了40%~50%。  相似文献   

18.
张星  栗建辉  侯明山  邢天庆 《轧钢》2021,38(1):31-35
配置短距离、快速冷却层流系统的FTSR生产线具备较好的控轧控冷条件,可充分利用细晶强化生产高强度低合金热轧带钢,但薄规格钢卷普遍出现扁卷缺陷,影响后续加工6为探究扁卷机理,计算了试验钢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并通过热模拟试验,研究了试验带钢轧后冷却的相变行为.结果表明,短距离快冷模式下热轧带钢在层冷线上相变孕育期缩短,相变...  相似文献   

19.
郑海燕 《轧钢》2018,35(1):52-56
连续退火炉的冷却速率对冷轧后退火处理产品的性能,尤其是强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为适应汽车市场对冷轧产品强度越来越高的要求,退火炉冷却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分析了冷却速率对高强钢性能的影响机理,并着重介绍了退火炉冷却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张勇 《轧钢》2015,32(3):48-50
通过分析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1 549 mm热轧厂的生产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技术改造,包括精轧主传动系统的扩容更新,以满足不锈钢薄规格的稳定批量生产和热轧高强钢的开发、生产需要;粗轧和精轧除鳞箱的更新、精轧机架间除鳞装置的新增,以提升不锈钢和碳钢带钢表面质量;加密型层流冷却和3#强力卷取机的应用,以满足高强钢控冷和低温卷取的需要;立卷运输系统改造为卧卷运输系统,以防止薄规格钢卷的折边缺陷。通过合理规划施工方案,此次改造全线停产时间仅为25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