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本文详细介绍了德国一段硝化、反硝化活性污泥法曝气池的设计计算方法,该方法是以污泥龄为设计计算的基础参数,通过计算确定BOD5污泥负荷、单位剩余污泥产量、反硝化能力等参数来计算曝气池的容积(包括反硝化池、硝化池的容积)、供氧量,并对曝气池出水的碱度、pH值进行验算。文章最后还给出了计算过程示例。  相似文献   

2.
曝气池设计计算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活性污泥法应用一百年来,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在已往的活性污泥法设计计算中未考虑微生物浓度沿池长变化的情况.根据Monod动力学关于有机物降解和微生物增长的微分方程式,导出微生物浓度与处理效率之间基本关系式;提出微生物浓度沿池长变化的设计计算新方法,以弥补这方面的缺陷.  相似文献   

3.
任周鸣 《给水排水》2007,33(12):44-49
2 污泥沉降比(SV30) 2.1 理论定义及实际应用上的理解 SV30是指曝气池混合液在量筒静止沉降30 min后污泥所占的百分体积.  相似文献   

4.
活性污泥法的工艺参数控制(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周鸣 《给水排水》2007,33(11):45-50
活性污泥法的工艺控制是通过各工艺参数的控制来实现的,有些运行参数的控制要求还因污水处理要求和运行模式而异.只有正确理解各运行参数的涵义,了解不同工艺及相同工艺下不同运行模式的控制要求,才能通过科学管理控制好工艺运行状态,使处理系统高效低耗地运行.主要介绍了活性污泥法的工艺运行参数在实际应用中的理解和控制方法,阐述了一些书面定义和观点与实际应用时情况不相符的原因,提出了各控制参数与其他因素的关系及相关方面的一些综合分析思路,以期对运行管理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5.
低温下反硝化除磷工艺厌氧段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SBR反应器在低温条件下进行了反硝化除磷工艺厌氧阶段影响因素的试验研究,对碳源种类、C/P、pH值、厌氧时间及厌氧阶段NO3--N浓度5个因素分别设置了4个水平的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影响PO43--P去除率的各因素的主次顺序为碳源、厌氧阶段NO-3-N浓度、厌氧时间、C/P、pH值;各因素较佳的水平条件:碳源为淀粉,厌氧阶段NO-3-N浓度为10mg/L,厌氧时间为2h,C/P为25,pH值为7。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活性污泥法的设计问题,人们常用数学模拟来描述活性污泥法,并利用试验室反应器取得的数据,来确定这些数学方程的有关设计参数。一、活性污泥法的数学模拟常规活性污泥法的流程如图1。其数学模拟主要包括:通过对好气处理动力学的研究,了解基质生物降解的规律,确定其降解速率;通过分析系统各部位的物料平衡,确定微生物细胞的消长及氧的消耗量;根据污  相似文献   

7.
德国百乐卡(BIOLAK)工艺的设计和运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叙述了德国百乐卡 (BIOLAK)工艺流程及特点 ,并介绍了龙田污水厂设计主要数据和山东招远百乐卡污水处理厂的运行参数  相似文献   

8.
活性污泥法2号模型(ASM2)简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国际水质协会(IAWQ)在活性污泥法1号模型(ASM1)的基础上,经专家组多年研究,推出了活性污泥法2号模型(ASM2)。它以矩阵形式描述活性污泥法去除水中碳、氮、磷的过程。ASM2是除磷脱氮污水厂设计及运行控制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9.
五、关于生物和化学法除磷磷是所有有机体的必需物质,在细胞体中,磷约占3%.在污水中主要是正磷酸盐(PO_4~(3-))、无机聚合磷和有机磷.在传统的活性污泥法中,溶解性的磷通过微生物的细胞合成而被吸收,非溶解性的磷化合物能够吸附在污泥等絮体上.一般情况下,活性污泥法能去除20~30%的磷,这是远远不能满足除磷要求的.  相似文献   

10.
一、BOD负荷 BOD负荷以F与M之比作为设计控制性参数的主要优点,是把作为污水处理的主体——微生物及其代谢对象——有机杂质之间建立了联系。在给定的条件下,一定质量的微生物可以处理多少有机杂质,这是设计、运行管理人员最感兴趣的问题之一。但是,由于下述一些原因,BOD负荷并不是描述活性污泥法过程特征的合适的参数。 1.研究表明,活性污泥的组成是极为复杂的,而现代科学技术还不能直接测定污泥中活性细胞重量(以M_α或X_α表示),而只能间接求得。这就使得以F/M作为参数来控制运行变得极为困难。虽然可用VSS来代替活性细胞的浓度(以M_v或X_v表示),但VSS  相似文献   

11.
序批式活性污泥工艺(SBR法)设计与运行控制理论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在综合分析SBR现行设计方法的基础上,根据生化反应动力学原理推导出系统设计的基本关系式,并利用试验进行验证。然后据此总结出SBR的优选设计方法,并进行评价和讨论。该设计方法引入了“进水期污泥负荷”和“反应期污泥负荷”两个概念。  相似文献   

12.
厌氧序批式活性污泥法(ASBR)特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厌氧序批式活性污泥法(ASBR)是SBR工艺在厌氧生物处理中的应用。作者认为运行灵活、简便、可靠,污泥易于絮凝、形成颗粒状是ASBR的主要特点,并分析了影响ASBR运行的主要因素,给出了国内外研究得出的主要运行参数。  相似文献   

13.
Highsludge高浓度活性污泥工艺采用兼氧-好氧组合流程,最显著的特点是活性污泥浓度高和好氧段溶解氧低.对该工艺处理碳源不足的城市污水进行了中试研究,结果表明:High-sludge高浓度活性污泥工艺可以在进水碳源不足的条件下,保证很好的TN去除效果,在进水TN不高于59.2 mg/L的条件下,出水TN低于15 mg/L,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试验分析了TN去除情况与各工艺运行参数的相关关系,发现MLSS和DO是控制出水TN最关键的参数.同时试验发现,高浓度活性污泥条件下,普通沉淀池可以正常运行,剩余污泥产量较少但会产生较多的生物泡沫.  相似文献   

14.
从跃进总干渠(下段)防渗改建工程的工程地质概况、地基土的渗透特性、渠线地下水位等实际情况出发,计算确定了渠道复合断面糙率、渠顶宽度等。根据横断面设计比较,最终确定本次跃进总干渠防渗改造工程渠道横断面采用梯形断面。  相似文献   

15.
扩散值对基质分布和活性污泥沉降性能的影响从前面的试验(第一阶段至第5阶段)清楚表明,活性污泥的结构和沉降性能是反应池组态和废水成分的函数。因此,如何正确理解活性污泥对反应池组态(几何形状)改变的反应,是十分重要的。本试验是在反应池被分成2,3,4和6格,及进水中BOD/N为28∶1条件下进行的,被研究的各系统的扩散值,已在本文前面作了介绍。试验首先在四格和六格的系统中进行。  相似文献   

16.
一株青霉菌异养硝化和好氧反硝化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活性污泥中分离出一株青霉菌,培养特性为中温好氧性。初步研究表明:该菌株可利用多种含碳化合物及含氮化合物作为唯一碳源和氮源,并将含氮化合物转化为亚硝态氮,在好氧条件下,能还原硝酸盐,具有同步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在实验条件下,以铵盐作为反应底物,培养24 h后,溶液中ρ(NO2-)为0.35μg/mL,对硝酸盐有较强的还原能力,24~72 h培养后,溶液中的ρ(NO2-)为3~5μg/mL;在pH=5~11,48 h后对人工合成污水的氨氮去除率可达90%~97.7%。  相似文献   

17.
五、薄壳法计算拱坝是一空间壳体结构,顶面自由,周底嵌固于基岩,在水压力,地震力,温度变化等荷载作用下,根据坝顶及基底的边界条件,利用弹性平衡关系,可以求得内部应力。如拱坝较薄,变位沿坝厚方向变化甚小,为了简化计算,可以用薄壳理论来分析。总结过去拱坝按壳体理论的分析方法中,有下列  相似文献   

18.
美国水污染控制联合会1972年的修正条例规定:经二次处理后污水中BOD_5和总悬浮固体(TSS)浓度要小于30毫克/升,同时根据进水的浓度,这两项参数的去除率至少应达85%。尽管规定的这项标准比较宽,但在1975年经美国环境保护局的检查,仅有54%活性污泥法的厂能符合规定。其  相似文献   

19.
德国对湖泊治理没有专门立法,而是基于水法的一般规定。通过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和对危害水的设施与物质实施严格许可审批制度,德国湖泊水体点源污染趋势已经可控,但依然面临来自于农业的面源污染。根据《欧盟水框架指令》,湖泊水体管理同样需要适用水体综合管理的理念。湖泊管理需要从水生态系统出发,从汇水区(流域)整体着手,加强各行政区域和各相关专业部门的交流、协调与合作。从博登湖管理的实例可见,多层次多领域的协调机构、通过民主协调制订的管理规划以及以信息透明为基础的公众参与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德国湖泊治理在流域综合管理、多种协调机制、严格用水管理和废水排放许可制度、全面而高标准的废水处理技术以及经济手段和公众参与制度方面的建设,都值得中国借鉴。  相似文献   

20.
以《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第1、2卷及《一般细菌常用鉴定方法》等为主要依据,对上海焦化总厂焦化废水反硝化段的试样进行了细菌数量及菌相分析研究,并对反硝化细菌在反硝化段生态环境中的分布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反硝化段废水含菌量为1×10~7个/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