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一、概述公司自主研发设计的L55720上拉式内拉床采用全新框架式结构,整体性好,主体部件均通过有限元和在线仿真分析。该机床属于全护送双油缸立式内拉床,在拉削过程中采用拉刀固定、工件运动的方式实现全护送(即拉削工件时,下夹头夹紧拉刀前刀柄不松开、上夹头套住拉刀后刀柄外圆,直至工件拉削快完成时,上夹头才退出后刀柄)。机床结构选用全新的直线滚珠导轨副实现拉刀接刀或送刀,保证机床的拉削精度。主液压  相似文献   

2.
拉刀柄部直径小于12mm的圆拉刀或花键拉刀,在生产中,一般每支拉刀夹头只能用于一种规格自径的拉刀,因此,所需较多的拉刀夹头。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拉刀夹头。 这种拉刀夹头不仅能拉削3~6mm宽的键槽,而且通过更换可换套8后,可夹持拉刀柄部小于12mm的圆拉刀或花键拉刀进行拉削。  相似文献   

3.
过去,我们在拉床上拉削齿轮坯内孔时,采用钢球限位夹头,拉削时切削力都集中在钢球上,因钢球硬度比拉刀柄高,经多次拉削后发现拉刀柄部与钢球接触地方有凹陷痕迹,拉刀常有卡住现象,需锤震动后退出,影响了拉刀和夹头寿命。所以,我们设计出快速拉刀夹头。  相似文献   

4.
快换拉刀杆     
用拉刀对φ5毫米以下的小孔加工时,由于预加工孔径小,使得刀柄与刀杆嵌接的两个小平台面经常出现压毛,造成刀柄变形而插不进刀杆的定心孔中。必须修磨,新拉刀因刀柄压坏而不能继续使用。采用如图所示的快换刀杆,完全避免了上述缺点,拉刀装卸方便,使用灵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结构拉刀的设计,此拉刀适用于直通内花键非薄壁零件,由于传统拉削带圆切齿,内花键小径为后续加工定位基准。因为传统拉刀拉削小径,使用传统结构的拉刀会导致零件拉削后,端面跳动以及外圆径向跳动不稳定,拉削后还需要精车加工,增加了加工成本,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新型结构拉刀,此结构拉刀不拉削小径,因此拉刀拉削后,零件端跳径跳不变,这样就无需在拉削之后再增加两道精车工序,降低拉削成本。  相似文献   

6.
十、拉刀的中心孔 所有的圆拉刀、花键拉刀、方拉刀等都需要有中心孔。在加工和使用时,中心孔都很容易损坏,为了保护中心孔不损坏,并能保持一定的精度,必须采用保护式中心孔。其形状如图13a(OCT 3725)及图 13b;其尺寸如表21: 十一、拉刀的柄部 拉刀柄部的作用是使拉刀能固定在拉床的夹具上,最普通的有下列二种: 图14,为用销子固定的刀柄,其尺寸如表22。 图15,为用卡爪固定快换的刀柄,其尺寸如表23。 十二、拉刀的颈部 拉刀的颈部(图16)直径D2的尺寸普通应为柄部[D1-(0.3~1)]的值,其直径公差采用C5(OCT1015),配合其长度应便于装入夹具内…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一种以零件作旋转进给拉削圆孔的新方法。分析了切削图形,给出了拉削力、拉削功、拉削时间及拉刀基本结构参数的计算公式。指出:与传统拉削法相比,有拉刀长度短、结构简单、效率高等优点,尤其是适用于大孔的拉削。  相似文献   

8.
柳新芳 《机械设计》1995,12(5):44-45
拉刀设计中的一些问题探讨柳新芳(天津纺织工业学校)拉刀的种类很多,结构各异,但各种拉刀的组成部分基本相同。现以综合轮切式圆孔拉刀为例,对拉刀设计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1拉削方式拉削图形决定拉刀在拉削时,每个刀齿切下金属层的截面形状、切削顺序和切削位置...  相似文献   

9.
拉刀夹头的优劣对孔的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我厂自行设计制造了一种快换拉刀夹头,经使用,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快换拉头由拉头体1,定位螺栓2,弹簧3、5,卡套4,T 形楔块6,定位螺帽7等组成(见附图)。使用时,将拉刀8插入拉头体的孔中,拉刀的轴向位置由定位螺栓确定。向右推动卡套(图示位置),两个 T 形楔块沉入刀柄颈部,楔紧拉刀。工作完毕,只要将卡套往左一拉,T 形楔块在弹簧5的作用下,自动张开抬起,拉刀便可退出,实现快速换刀。卡套及定位螺帽上止口的作用是在拔出拉刀时,挡住楔  相似文献   

10.
<正> 一、引言设计矩形拉刀时,为便于齿的刃磨,刀齿通常设计成如图1所示的分段排列结构,这样必然会增加拉刀长度;有时在某种条件约束下,当长度增加到极限仍不能完成(或不利于完成)拉削加工时,则须采用成套拉削。无论是增加长度,还是成套拉削,两种情况给拉刀的制造和使用都增加了麻烦。为了克服上述弊病,本文提出了矩形拉刀齿的“密分布”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11.
拉刀夹头中都采用钢球限位夹持快换机构。拉削时的切削力全部作用在该钢球上,由于钢球的硬度比拉刀头部的硬,所以拉刀头部常被钢球拉出凹坑。造成退刀困难,有时不得不用鎯头击打夹头,拉刀因此而变形,从而降低拉刀和夹头的寿命。为了改变上述情况,我们设计了一种非常适用,简便、快速的拉刀夹头,如图所示。该夹头采用楔爪机构,在夹头内孔均布三个楔爪,楔爪斜面与拉刀头部斜面为线接融(钢球与拉刀为点接触),故对拉刀不  相似文献   

12.
<正> GB3832.2—83介绍了一种带周向定位面的拉刀柄部型式,如图1所示。这种结构采用的也是快速卡头,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拉刀柄部侧边的扁部必须与拉床拉头上的扁部方向非常一致,才能使拉刀顺利插入,这就影响了拉削效率的提高。我厂在碰到类似问题时采用了一种新方法,如图2所示。采用这种柄部型式只需将拉床上的卡爪相应地由如图3a所示结构改成如图3b所示结构。  相似文献   

13.
结合生产实例,较全面地介绍了一种卡圈产品。通过对拉削机床拉刀托架的改装设计,在拉削加工时,以拉刀的运动作为拉刀托架的动力。拉削过程中拉刀托架除由拉刀自身运动拖动外,无需任何外力就可实现拉削加工。实例表明这些措施能有效地提高拉削品质并降低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14.
矩形花键拉刀是拉削内花键的拉刀。按所加工花键定心方式的不同,有大径定心的内花键和小径定心的内花键两种形式。上述两种形式的花键拉刀均可带有拉削圆孔和倒角的刀齿。根据工件被加工表面要求的不同,矩形花键拉刀的刀齿配置也不同,加工内花键的花键刀齿是最基本的刀齿,根据需要,可配置倒角刀齿,对内花键进行倒角;有时为了提高内花键大、小径的同轴度可配置圆孔刀齿。根据一把拉刀配置的刀齿形式不同,矩形花键拉刀也有不同的形式,有仅仅拉削花键的矩形花键拉刀,也有拉削圆孔—花键、倒角—花键、倒角—圆孔—花键等各种型式的复合矩形花键拉刀。当然各种花键拉刀刀齿的排列顺序也会有不同,由于刀齿排列顺序的不同,拉刀的制造和对拉削工件的表面质量也会存在不同。下面就从以下几种不同的结构形式来分析花键拉刀的利弊。(1)只拉削花键的矩形花键拉刀。这种拉刀在设计时,只设计拉削花键键槽的刀齿,因此要求工件预制孔要有适当高的精度,否则很难保证内花键大、小径的同轴度要求。(2)圆孔—花键复合花键拉刀。这种拉刀在设计时,可以将拉刀的圆孔齿放在花键齿之前,这种结构的拉刀在拉削时是先拉削圆孔也就是小径,然后拉削花键,这种拉削形式能保证内花键大、小径有较高的同轴度,同...  相似文献   

15.
跨式拉刀如图1所示,在拉刀的长度方向留有一段或几段无刀齿区域。使用时,又把拉刀相对配置,适用于一次装夹连续拉削四面体、六面体和各种外形面的各个表面。无齿部分一般在拉刀长度的约中央区域,在拉削过程中为工件转让或分度提供缓冲空挡,以不防碍拉刀向下连续进给。因此,对于矩形零件的加工,跨式拉刀下面的刀齿部分首先拉削第一对相对的表面。当拉刀往下拉削到无齿部分时,工件立即自动旋转90°,然后拉刀上面的刀齿部分拉削另一方向上的两个表面。这样,矩形零件的四个面便在一次行程中全部拉削完成。 拉床溜板的速度大约为37m/min,拉刀为91…  相似文献   

16.
拉削在金属切削中是高生产率和高精度的加工方法之一,它能加工许多形状的通孔和外表面,因此在现代机器制造业中,特别在汽车、拖拉机和机床制造厂里更广泛的采用了拉削工艺。 本文介绍几种简易实用的拉刀卡头,供工厂参考使用。 图1所示为小孔拉刀用卡头。由于拉刀本身已经很小(直径在10毫米以下),因此柄部的形式通常做成一个圆弧凹槽的,以保证柄部危险截面有足够的面积,不致在拉削过程中使拉刀夹持部分断裂。 这种卡头结构非常简单,使用方便。本体1的一端有螺纹并用螺帽6拧紧在拉床主轴上,本体的另一端有一个圆孔和拉刀柄部直径相配合。拉刀…  相似文献   

17.
1.拉刀快换卡头 L6120型卧式拉床是机加工中常用的一种设备。图1表示该拉床床壁部分结构和一种通用的拉刀快换卡头示意图。当卡头1撞到横块2,拉刀可从卡头1里取出。待装上工件后再将拉刀插进卡头1,当卡头1离开撞块2,拉刀被夹紧,接着开始进行拉削加工。拉刀快换卡头的配合孔径d<36mm时,最大外径D<125mm。这种拉床固定拉削夹具的花盘3孔  相似文献   

18.
<正> 通常,拉削分形孔拉削与形槽拉削两大类。形孔拉削是指拉刀被工件所包容(或拉刀包容工件)的拉削;形槽拉削是指拉刀不能被工件所包容(或拉刀不能包容工件)的拉削。如图1。现对形槽拉刀的设计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9.
拉削工艺在批量生产中是多快好省的方法,但在拉削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多种拉削疵病。而影响这些拉削疵病的因素很多,经常是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要解决拉削疵病比较复杂。根据我们的体会,解决拉削的疵病要从拉刀设计、制造及拉削操作等方面着眼,搞清以下问题:第一,拉刀各部分及其几何参数的怍用,以及它们在不同切削条件下对拉削的影响。第二,工件各个因素对拉刀的要求。第三,机床、冷却液及操作等外因对拉  相似文献   

20.
唐进元  邸拴虎 《机械设计》2012,29(12):86-90
分析一种新型键槽拉床的工作原理,建立其三维几何模型,通过ANSYS的ADPL二次开发工具对拉刀刀刃工作行程中刀刃与键槽相对变形进行有限元分析。研究进给量、拉刀杆结构尺寸和导向套尺寸对拉刀刃工作行程中刀刃与键槽相对位置变形的影响规律,给出加工工艺参数和键槽拉床结构参数与拉削精度之间的定量关系,得到拉削精度提高的键槽拉床工艺及结构参数选择方法与途径。研究工作为高精度键槽拉床设计提供相关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