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4 毫秒
1.
通过对黄河下游游荡性河道特征的研究,在今后的水沙条件下,黄河下游白鹤至高村河段游荡型河道,可以通过河道整治工程改变边界条件,转化为比较稳定的限制性弯曲型河道。  相似文献   

2.
本文考察了长江上游山区河道的河床形态,通过对比分析各级水位下单一河槽与分汊河道的断面河相关系,提出了山区分汉河道平州河相关系的概念。基于这一概念,通过对长江三峡工程变动回水区有关比尺模型试验成果的分析以及进一步的室内概化模型试验,系统地阐述了分汉河道雍水后淤塞一股汊道而向单一河槽转化的主要水流和河床形态特征,并从水面比降与河床形态的相互调整、雍水后水流挟沙力的变化和河道水流能量耗散率等角度对这类河型转化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所得出的结论与相应比尺模型试验和野外实测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3.
游荡性河道分汊河段整治整治方法较多,陈村险工位于分汲河段的右汊,1990年城水库下泄500m^3/s,陈村险工右堤几乎决口。分析了产生横流的成因后,在分汊河段进口建4座透丁坝,并按100m^3/s疏挖左汊引河,用丁坝挑流入左汊,透上 缓流促淤堵塞右汊,以免除中小水对陈村险工的威胁。  相似文献   

4.
黄河下游白鹤镇一高村河段是典型的游荡性河段,本文在原有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航片、 及1951-1994年黄河下游主流线变迁图等资料,斜河问题的概念,多发部位和原因、与控导工程的关系以及减轻和防止的措施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5.
游荡型河道透水整治建筑物研究综述   总被引:9,自引:6,他引:9  
李玉建  侍克斌  周峰 《人民黄河》2002,24(11):15-17
从游荡型河道透水整治建筑物的角度,总结和探讨了以往河道整治中取得的成功经验,研究表明:透水整治建筑物具有适应不同标准洪水、不与河流争空间,少抢险或不抢险,保护生态等优点,这些优点与当前洪水管理思想相适应,并对内陆河游荡型河道整治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透水整治建筑物具有进一步研究和开发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水库变动回水区分汊型河道河型转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三峡水库变动回水区青岩子河段金川碛汊道为研究对象,通过概化模型试验,结合有关的泥沙模型试验资料,分析了水库变动回水区分汊型河道河型转化各阶段的冲淤演变过程、水流结构及水力要素的变化。在此基础上阐明了河型转化的规律性,提出了引起水库变动回水区大幅度悬移质累积性淤积的临界壅水水深。  相似文献   

7.
壅水分汊河道河型转化特征及其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考察了长江上游山区河道的河床形态,通过对比分析各级水位下单一槽与分汊河道的断面河相关系,提出了山区分汊河道平州河相关系的概念。基于这一概念,通过对长江三峡工程变动回水区有关比尺模型试验成果的分析以及进一步的室内概化模型试验,系统的阐述了分汊河道壅水后淤塞一股汊道而向一河槽转化的主要水流的河床形态特征,并从水面比降与河床形态的相互调整,壅水后水流挟沙力的变化和河道水流能量散率等角度对这类河型转化  相似文献   

8.
1.整治的基本原则河床演变是河床与水流相互作用的过程,河床的变化取决于来水来沙情况与河床边界条件。广义的河道整治包括改变来水来沙条件及河床边界条件两个方面;狭义的河道整治主要是改变边界条件,即通过采取各种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靳元庆 《内蒙古水利》1994,(3):46-47,26
哲盟中西部平原是由西辽河水系冲积而成.境内的西拉木伦河、西辽河、新开河均属冲积河流.按其平面形式及演变过程划分均属游荡型河段,其根据是河床宽浅,主流摆动不定,河势变化急剧,主流顶冲部位多变.河床与河岸多是细沙和粉沙,极易冲刷.汛期洪峰频繁,洪水暴涨暴落.风积、淤积严重,造成河床不断提高,形成“悬河”,不仅威胁堤防安全,同时也不便于排除内涝.  相似文献   

10.
曹金刚 《人民黄河》2004,26(4):38-39
沁河是黄河的一条重要支流,素有“小黄河”之称,河势游荡多变,缺乏统一规划和有效治理,特别是没有具体整治参数。在介绍沁河下游河道概况、水沙特性的基础上,对沁河下游河势相对稳定的石荆桥以下24k。河道治理数据重点进行了分析,并借鉴与沁河相近的漳河河道整治经验,提出沁河下游游荡型河道整治参数为:整治流量600m^3/s;整治河宽200~300m;排洪宽度为两堤间现有宽度。  相似文献   

11.
刘贵芝  周景芍 《人民黄河》1996,18(10):16-19
黄河下游荡性河道整治已积累了一套成熟经验,对整治规划与典型河段整情况的分析后指出,运用河势演变规律,拟定规划治导线,据此砷设工程,控导主溜,当工度达到河道长度约80%左右时,即可控制河势;否则,盲目修建工程,不能控制河势,效益很差。两头整治工程虽不完善,但在控制河势、共等方面作用显著,游荡性河道可否整治的标准是能否控导主溜。根据对整治的有利手不利条件、简单性复杂性,尤其是游荡性的易塑性、主溜的易导  相似文献   

12.
黄河下游的游荡性河段是现阶段防洪的重要河段,有计划地进行河道整治是延长现行河道寿命的主要措施。过渡性河段及部分游荡性河段的整治实践表明,黄河下游游荡性河段可以进行以防洪为主要目的的微弯形整治,工程的布设应满足排洪及宽滩区滞洪沉沙的要求。小流底水利枢纽将于2000年建成,可为游荡性河段赢得20年左右的冲淤平衡时间,应抓住有利时机积极进行整治。  相似文献   

13.
惠遇甲  张仁 《人民黄河》1996,18(10):27-29,36
本文回顾了黄河下游游荡性河段河道整治的历史情况,重点研究了小浪底水库运用50年内不沙条件下下游游荡性的断面开矿和河相关系(包括河道水面宽、平均水深、平均流速、河相断面系数等方面的变化),对比了花园口和高村两粘面在水库动用前、拦潲动用玫蓄清排浑运用各阶段河相关系各变量的变化。分析结果表明,小浪底水库建成运用后,黄河下游游荡性游荡性基本未变。为了确保防洪安全,对该河段仍需积极进行整治,修筑控导工程,缩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为反映游荡性河流在水流弯曲、分汊等作用下所导致的环流输沙作用,首先在悬移质泥沙对流扩散方程中增加了横向输沙项,然后引入适合黄河粘性沙构成河岸物质的塌岸模式和局部动网格技术和网格融合技术等基础性研究成果,解决了河岸变形模拟、调整工程导致网格再生、床沙级配等关键性难题,首次开发出可模拟游荡性河床演变且可反映河道整治工程作用的平面二维水沙数学模型。最后,以黄河下游柳园口~夹河滩河段为例,应用本文模型对游荡型河流河势变化进行了数值模拟。其结果表明,本模型能够真实的模拟出游荡型河流独特的河床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5.
张柏山  符建铭  黎桂喜 《人民黄河》2005,27(6):9-10,12,63
针对小浪底水库运用后新的水沙条件,对整治流量、整治河宽和排洪河槽宽度等主要参数进行了分析,提出黄河下游游荡型河道的整治方向为:按照中水流路进行整治,利用现有的河道整治工程并补充必要的河道整治措施,游荡型河道可以逐步转化为像高村一陶城铺河段那样的限制性弯曲河道。通过对不同整治方案进行分析比较,认为今后的河道整治应采取以现行的微弯型整治方案为主,同时充分吸取其他整治方案优点的综合整治方案。  相似文献   

16.
小浪底水库拦沙期下游游荡性河段演变趋势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并结合数学模型计算分析,研究了小浪底水库拦沙期下游游荡性河段的河床演变问题。主要结果表明:(1)小浪底水库拦沙期下游河段自上而下将出现没程度的冲刷,受工程控制较好的河段,河床冲刷以下切为主,而控制较差的河段,河床下切的同时伴随着展宽,塌滩严重。(2)河床冲刷后使河道排泄能力加大,对河床变化过程的影响显著,河床综合稳定性增大,但河型并未转化,(3)游荡性河段冲刷期经常出现水流集中持续  相似文献   

17.
黄河下游游荡性河段河道整治设计流量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耿明全  王建新 《人民黄河》1999,21(12):30-31
通过不同方法的计算,黄河下游河道整治情况及小浪底水库运用后下游水沙变化发展趋势,提出黄河下游游荡性河段中水河槽整治还有待完善,近期宜采用新情况下的中水排洪排沙4000m^3/s整治设计流量,以适应黄河防洪,水资源开发利用和国民经济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8.
小浪底水库投入运用后黄河下游游荡性河道的整治问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齐璞  王开荣 《人民黄河》1999,21(11):34-36
小浪底水库的调水调沙运用应使游荡性河段塑造出有利的河槽形态。游荡性河道的整治应与改变不利水沙条件相结合并按顺直或微弯流路整治,保持窄深河槽和修建卡口工程是进行游荡性河道整治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9.
胡一三 《人民黄河》1996,18(10):20-23
黄河下游游荡性河段通过整中水河槽较好地满足防洪、引水、交通及滩区群众的要求,遵循的整治原则为.洪为主,统筹兼三;中水整治,洪枯兼顾;以坝护湾,以湾导溜;主动面点,积极完善;柳石为主,开发新材,多种整治方案比较表明微弯型整 最好的。治导线是河道整治措施中的核心问题,近阶段用两条平行线表示曲直相间的治导线,既中道整治的实际需要,又便于确定工程位置,应广为采用。“上平下缓中间陡”的凹入型复合 道失导溜势  相似文献   

20.
基于河势稳定原理的黄河游荡性河道整治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姚文艺  王卫红  李勇 《水利学报》2007,38(10):1172-1177
依据黄河下游游荡性河段河势查勘资料分析,结合河工实体动床模型试验,探讨了游荡性河道河势稳定原理,研究了基于河势相对稳定原理的河道整治机制。研究表明,尽管游荡性河道河势调整多变,但其调整是遵循河势稳定原理的;游荡性河道整治应按照"顺势布弯、就弯设坝、遥相呼应、规模适度"的原则和方法确定整治工程体系布局。以此研究成果建设的工程体系运行实践表明,在近年来不同流量级洪水下整治工程体系可以明显起到理顺流路、稳定河势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