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在系统分析了黄河山东段各站水位—流量关系的年际、年内各时期变化规律的基础上,探讨了影响水位—流量关系的主要因素。各站年际水位—流量关系线经历了4次左移、3次右移的变化过程。年内水位—流量关系的变化因各站所处的断面位置不同而异,且逆时针绳套走向者居多。影响各站水位—流量关系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断面冲淤、洪水涨落、断面形态和下游回水影响等。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长江中游干流重要防洪控制站汉口站1952-1998年实测断面和流量等资料,分析该站水文断面年内及年际冲淤变化规律,并运用水位流量单值化技术,分析该站七个大水年份水位流量关系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长江中游汉口站大水年水位流量关系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汉口站1952~1998年实测断面和流量等资料并运用水位流量关系单值化技术,分析该站水文断面年内、冲淤变化规律以及大水年份水位流量关系的变化。结果表明,汉口站水文断面年内冲淤变化幅度呈减小趋势,年际冲淤变化中,1952~1987年呈淤积状态,1988年起出现冲刷迹象,大水年份水位流量关系均在1954年的关系上下摆动,无明显趋势变化。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1955-1995年丹江口库下游沿程各站水文泥沙等原型观测资料,运用函数变量关系的中心线法,对其水位流量关系历年变化进行数据理统计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丹江口水库建库前后沿程水位流量关系变化与其水位面积关系变化基本相似,对其下游防洪问题影响不大,本文分析成果,将为丹江口水库运行管理,预报调度及长江三峡水库的类比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更好地开展长江中游防洪影响的研究,在分析沙市、螺山、汉口3个控制站水文断面水位流量关系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选取1981-2010年长江中游沙市、螺山、汉口3个控制站主要断面洪水期(5-9月)的水位流量资料,采用综合落差法进行单值化处理,得到了各站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成果,并用最小二乘法原理进行曲线的拟合,对其进行了合理性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多项式拟合能将计算出的水位-流量关系线的影响消除到最小。并且由数学公式计算的关系线推出的流量不会因人为定线的差异而导致数据的不同,在实际应用中,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6.
长江螺山汉口大通三站水位流量关系历年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修端 《人民长江》1993,24(7):43-48
根据长江中下游干流主要控制站螺山、汉口、大通等三个站1950年~1988年共39年实测断面和流量资料,分析该三站水文断面年内及年际冲淤变化规律,并运用水位流量关系单值化技术,分析以上三站50~80年代同流量同比降下水位变化趋势及其同水位下泄洪能力的变化。分析表明,螺汉两站同流量水位低、中水均有不同程度的抬高,高水变化甚小;同水位流量低、中水呈减小趋势,高水尚无明显趋势变化。大通站高、中、低水均无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根据长江中游干流控制站汉口站1954~1998 年实测断面和流量等资料,分析了该站测验断面年内及年际的冲淤变化规律,并运用水位流量关系单值化技术,分析该站水位流量关系历年的变化。分析结果表明:从50 年代到60 年代,汉口站断面一直在冲刷,至1968 年达到最大,以后断面逐渐淤积。该站流量90 年代与50 年代相比,高水时流量有所减少  相似文献   

8.
具有稳定水位流量关系的断面是水文测站位置的首选,受水利工程影响下的河段,改变了天然河道水流运动规律,水位与流量关系产生异变.根据曼宁公式原理,剖析水流变化中各水利因素之间的关系,提出受水利工程影响下的稳定水位、流量关系测验断面选择的方法,供业内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9.
毛禹  赵雪花 《人民长江》2020,51(5):89-93
为了掌握三峡水库试验性蓄水以后长江监利河段水位流量响应关系新特点,以监利水文站为代表,采用数理统计、影响因素相关分析等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三峡水库蓄水后,尤其是试验性蓄水后监利河段河床冲刷,同水位过水面积增加,但监利站水位流量关系随断面冲淤调整的特征与下荆江裁弯及三峡水库蓄水初期河床冲刷引起的水位流量关系变化特征有较大不同。下荆江裁弯引起监利站各流量级相应水位降低0.62~0.95 m;蓄水初期(2003~2008年),监利站实测流量点群中心线同流量对应水位比蓄水前有所下降。试验性蓄水期(2009~2018年),同流量对应水位仅在枯水期有明显降低,随着流量级增加,水位降低幅度逐渐减小,当流量超过平滩流量,对应水位基本无变化。水面比降是监利段水位流量关系的主要影响因素,河床冲刷是次要影响因素;该河段水位流量特征的变化受洞庭湖出流顶托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唐庆霞  闫金波  邹涛 《人民长江》2013,44(15):14-18
长江中游河段水位流量关系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呈现出较为复杂和不规律的特点。研究了洪水涨落率、来水顶托和水库调度等因素对水位流量关系的影响。根据实测资料,对宜昌站、枝城站和沙市站的水位流量关系变化进行分析,并讨论了沿程水位下降趋势和比降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洪水涨落率是控制各站水位流量关系曲线的主要影响因素,来水顶托和水库调节仅对水位流量关系曲线产生局部影响。宜昌至枝城段和枝城至沙市段的水位和比降变化规律恰好相反。研究成果对水文预报、水文资料整编、水文分析计算和河演分析工作具有较大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城陵矶水文站水位流量关系变化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洞庭湖出口控制站城陵矶站1956~1998 年实测断面和流量等资料, 分析该站水文断面年内及年际冲淤变化规律, 并运用水位流量关系单值化技术, 分析该站水位流量关系历年的变化。分析表明, 城陵矶站河道断面年内冲淤变化渐趋稳定, 年际冲淤变化呈淤积状态, 从1988 年起出现冲刷趋势; 其水位流量关系历年变化, 同水位下泄洪能力高、中、低水均呈减小趋势, 同流量下水位低、中水均有不同程度的抬高, 高水变化趋小。本成果可供洞庭湖综合治理、三峡工程运行调度和长江中下游防洪规划等参考  相似文献   

12.
秦智伟  陈玺 《人民长江》2018,49(23):10-15
三峡工程建成运行以来,水库清水下泄对坝下游河道造成了明显冲刷,同时枯水期水库向下游补水,提高了坝下游沿程水位与平均流量,改善了下游供水形势。根据坝下游干流沿程宜昌、枝城、沙市、螺山、汉口、大通等水文站的水位、流量、大断面等资料以及三峡水库优化调度方案,分析了三峡水库建成运行以来沿程各站枯水期水位流量关系变化,旨在定量研究三峡水库枯季补水和清水下泄对河道的冲刷作用及对三峡坝址下游沿程水位的影响。研究表明:三峡水库蓄水以来,宜昌-汉口河段各控制站在不同流量条件下,水位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枯水期综合考虑补水和冲刷作用后,不同月份沿程各站水位有升有降。  相似文献   

13.
饶洪球 《人民长江》1996,27(4):24-25
本文概要介绍了影响汉口,大通站水位流量关系的主要因素及正常正常水位流量关系曲线的确定,分析了1995年较大洪水的水位流量关系,说明汉口站水位偏高主要是受下游出流顶托影响,大通站剔除1954年溃口因素外,1995年的水位流量符合正常线关系。  相似文献   

14.
2022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了夏秋连旱,沙市站水位创历史最低,低枯水水位流量变化引发了生活用水、生产用水、生态用水等系列问题。利用2009~2022年三峡水库试验性蓄水后长江中下游干流实测资料,对沿程各站断面变化、低枯水水位流量关系变化趋势、河道冲淤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三峡水库试验性蓄水后长江中下游干流各代表站低枯水水位流量关系呈右偏趋势,同流量下水位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沙市站下降幅度最大,宜昌至城陵矶段河道冲刷强度最大。研究成果可为合理调度三峡等长江上游水库,保障中下游生产、生活、生态用水,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旱情防御等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5.
水力学法在水位流量关系拟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无实测资料、无高水实测资料或中淤变化影响水位流量关系时,假定设计断面下游起始断面水位,采用一维恒定非均匀渐变流计算方法推算设计断面水位流量关系.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巴彦高勒水文站历史断面形态、同水位面积、平滩流量、水位流量关系线变化,给出了水沙变化条件下巴彦高勒断面冲淤变化特征及现状过流能力。结果表明:该站河床冲淤变化较大,年内变化一般表现为封河期淤积、开河期冲刷,汛期冲刷、汛后至次年封河期淤积;同水位断面面积和平滩流量均随水沙条件改变有明显减小趋势;与1981年相比,近期同流量水位明显抬高,同水位过流能力明显减弱;参照邻近年份曲线趋势延长法绘制的高水报汛曲线及过流能力更接近该站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7.
文章采用多种方法对汤旺河流域出口水文站晨明站历年水位~流量关系变化情况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测站断面水位~流量关系比较稳定,多年变化程度较小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水文要素与河道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天坚 《广东水利水电》2001,(B03):32-33,27
1990年以后,西、北江三角洲,由于在河道中大范围、大量地采沙,自1994年连接4场大洪水对河床和冲刷及河道的治理,使河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河床大幅下切,顺德水道石沙断面中泓河底初深11.02m;河道过水断面面积增大,石仔沙断面,1999年与1971年相比,断面面积增大89%。河道的变化引起水文要素的巨大变化,水位流量关系曲线逐年向右偏移,三水站水位4m时,1999年与1988年相比,流量增大127%;洪水流量分配发生了变化,顺德水道的石仔沙断面,分配比增大13.78%;同一流量下,水位显著下降,三水站在流量6000m^3/s时,水位降低2.23m。“98.6”洪水,三水站水位不到20年一遇,而下游的三善溶、板沙尾站出现超过200年一遇的水位,直按影响着防汛工作。  相似文献   

19.
水文要素与河道变化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0年以后,西、北江三角洲,由于在河道中大范围、大量地采沙,自1994年接连4场大洪水对河床的冲刷及河道的治理,使河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河床大幅下切,顺德水道石仔沙断面中泓河底切深11.02m;河道过水断面面积增大,石仔沙断面,1999年与1971年相比,断面面积增大89%。河道的变化引起水文要素的巨大变化,水位流量关系曲线逐年向右偏移,三水站水位4m时,1999年与1988年相比,流量增大127%;洪水流量分配发生了变化,顺德水道的石仔沙断面,分配比增大13.78%;同一流量下,水位显著下降,三水站在流量6000m3/s时,水位降低2.23m。“98.6”洪水,三水站水位不到20年一遇,而下游的三善、板沙尾站出现超过200年一遇的水位,直按影响着防汛工作。  相似文献   

20.
梯级泵站的流量调配和水位(扬程)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梯级提水系统中,各泵站之间有着密切的水力联系,各站的流量,水位互相影响,制约整个提水系统的运行,降了各级泵站本身内部机组优化运行以外,主要是各级泵站的水力要素(流量,水位)的优化组合与调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