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合成了含有2个活性羟基的二苯甲酮单体4-(2,3-二羟基)丙氧基二苯甲酮(HPBP),然后将HPBP、二异氰酸酯和N-甲基二乙醇胺进行逐步聚合反应,制备了侧链含二苯甲酮,主链含共引发剂胺的聚氨酯型高分子二苯甲酮光引发剂。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证实了高分子光引发剂的结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表明高分子光引发剂的结构对二苯甲酮单元的最大紫外吸收几乎没有影响;用光致差示扫描量热仪研究了高分子光引发剂和HPBP引发聚氨酯丙烯酸酯(PUA)的光聚合反应,结果表明,高分子光引发剂的主链结构对其引发性能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2.
通过4-(2,3-环氧丙氧基)二苯甲酮(EBP)与N-甲基乙醇胺的加成反应,成功制备了含共引发剂胺的二苯甲酮光引发剂4-[2-羟基-3-(2-羟乙基-2-甲基)氨基]丙氧基二苯甲酮(APBP)。以EBP的水解制备了4-(2,3-二羟基)丙氧基二苯甲酮(HPBP),作为研究APBP光物理化学性能的模型化合物。通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核磁共振氢谱证实了APBP和HPBP的分子结构;用紫外吸收光谱研究了APBP的紫外吸收效应;用光致差示扫描量热计研究了3种光引发剂体系二苯甲酮(BP)/N-甲基二乙醇胺(MDEA)、HPBP/MDEA和APBP引发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HDDA)的光聚合反应。结果表明,APBP引发HDDA光聚合的效率最高,且无需额外添加共引发剂胺。 相似文献
3.
采用多种光引发剂引发淀粉-丙烯酰胺/丙烯酸反相乳液接枝聚合,IR光谱分析表明了淀粉接枝共聚物的生成,考察了光引发剂的种类和浓度对接枝聚合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引发接枝的机理。 相似文献
4.
5.
ITX的光引发特性及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一简单模型上定量了光引发剂ITX(异丙基硫杂蒽酮)的引发特性及可能的机理,考察了温度、引发剂浓度对光聚合活性及光接技活性的影响。并与BP(二苯甲酮)、BDK(安息香双甲醚)进行了比较,发现ITX的光聚合性与光接枝活性介于BP和BDK之间,对接枝而言,BP〉ITX〉BDK;对聚合而言,BDK〉ITX〉BP。这些结果可用ITX在UV辐射下Norrish TypeⅠ型和Norrish TypeⅡ型两种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含两个活性羟基的硫杂蒽酮单体2-(2,3-二羟基)丙氧基硫杂蒽酮(HPTX),再以HPTX、己二酰氯及N取代二乙醇胺进行逐步聚合,得到了侧链含有硫杂蒽酮,主链含有共引发剂胺的聚酯型高分子光引发剂(PET-HBTX),并进一步研究了共引发剂胺结构对光引发性能的影响。傅立叶红外变换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证实了高分子光引发剂的结构。紫外光谱证实了高分子的结构对硫杂蒽酮单元的最大紫外吸收几乎没有影响。用光致差示量热计(photo-DSC)研究高分子光引发剂引发聚酯丙烯酸酯树脂(PEA)的光聚合反应,结果表明,PET-HBTX可以有效地引发PEA的光聚合。 相似文献
7.
8.
9.
聚乳酸大分子引发剂的一步法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异辛酸亚锡的催化下,以三溴乙醇作为引发剂,通过L-丙交酯一步开环聚合合成了端基含有溴原子的聚乳酸大分子引发剂PLLA-Br,为进一步通过ATRP反应制备聚乳酸嵌段共聚物奠定基础。利用GPc考察了PLLA-Br的数均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与反应时间的关系。FT-IR、~1H-NMR、DSC和TG等结果表明,PLLA-Br链端含有溴原子,属结晶聚合物,其结晶温度在104℃,熔融温度约为180℃,热分解温度高于200℃。 相似文献
10.
11.
新型水溶性高分子土体固化剂的性能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水溶性高分子土体固化剂对土体室内CBR及回弹模量的影响。试验表明 ,分子量越小 ,其固化性能越好 ,特别对Ca2 + 含量为 2 %左右的土体具有优异的土体固化效果。同时初步探讨了高分子固化剂的固化机理 相似文献
12.
选取丙烯酸等乙烯基单体为主体经高分子聚合反应合成出了一种新型土固化剂。固化土的力学性能显示出该土固化剂有很好的固化效果。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 (FTIR)等分析测试手段对合成土固化剂的结构、固化性能及固化机理进行了初步探索。发现合成的土固化剂的固化性能存在分子量依赖性 ,其理想的特性粘数的范围在 0 30 - 0 4 0dl g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动态和静态的角度研究了均苯四甲酸酐修饰的超高交联吸附树脂(PMAR)和1,2,4-苯三酸酐修饰的超高交联吸附树脂(TMAR)对啶虫脒的吸附和脱附行为。结果表明:两种树脂对啶虫眯的吸附和脱附效果都比较好,TMAR的静态吸附量为470.9mg·g^-1干树脂,饱和吸附量为562.7mg·g^-1干树脂;PMAR的静态吸附量为453.4mg·g^-1干树脂,饱和吸附量为559.1mg·g^-1干树脂。两种树脂都易于脱附,用2mol·L^-1 HCl:乙醇(体积比1:1)作脱附剂,温度323K,脱附剂体积为9.5BV(床体积)时,PMAR的脱附率为98.13%,TMAR的脱附率为99.83%。 相似文献
14.
合成出三种不同官能度的巯基化合物,在对其表征的基础上,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原位跟踪和紫外光差示扫描量热实时跟踪方法,研究了巯基化合物官能度、巯基与乙烯基配比和辐照强度对巯基-VL20体系光固化反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高官能度的巯基化合物,反应速率较快;光聚合反应速率约与光强的0.5次方成正比。 相似文献
15.
刘若望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11,(3):437-440,385
本文以聚苯乙烯磺酸钠为湿敏材料,制备了以金叉指电极为基底的高分子电阻型湿度传感器。研究了电极基片材料和叉指电极构型对传感器湿敏响应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采用多孔结构的基片材料可降低传感器电阻,增强湿敏膜与基片的结合能力从而提高传感器的稳定性;叉指电极构型对传感器的电阻大小有一定影响,增加电极中心线间距离使传感器的稳定性提高。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用4-叔丁基苯乙烯(t BS)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单体,与双键修饰的Fe3O4纳米粒子共聚,制备磁性高分子吸油树脂;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和接触角进行了表征。高分子树脂吸油速率快,对多种有机溶剂和油类在10 min内即可吸附饱和,吸附容量为10 g/g左右。树脂密度小,能够漂浮于水面,对水面原油进行快速吸附,并且在外界磁场控制下,实现快速分离。 相似文献
17.
18.
Thermoviscoelastic properties of phenolic resin/polymeric isocyanate binder systems (i.e., ISOCURE Parts I and II) are reported. The effects of blend composition and the reaction between the binders on these properties of the systems are also considered. The viscous properties of binders and their blends were measured using computer-controlled rotational viscometers (Brookfield HBDV-II+ viscometer and HAAKE Rotovisco 12 rheometer in the cone-and-plate mode). The elastic properties of the phenolic urethane polymer (the blend composition) were measured by means of a modified jet thrust technique based on measuring the thrust of a liquid jet. Although both binders are Newtonian liquids, their blends exhibit viscoelastic non-Newtonian fluid flow behavior. The viscosity of the blends increases both with time and with an increasing Part I content and may reach comparatively high values at high values of either parameter. This behavior is explained as a result of the rubbery nature of the phenolic urethane polymer, which was produced as a product of reaction between Part I and Part II. The use of the jet thrust method allowed determination of the relaxation time of various blends at different shear rates. 相似文献
19.
以间苯二胺,2,5-二氧环己二甲酸二甲酯为原料,经缩合、闭环、氧化等反应,制得了聚喹吖(2,3b)啶-12,14(5,7)二酮(PQA)并进行了表征;并以PQA为基础粒子制备了无水型电流变流体(ERF),研究了其电流变性能。考察了溴代二苯甲烷(BDPM)-PQA体系中粒子浓度、电场强度、剪切速率等对电流变流体性能的影响,并从聚合物粒子的分子结构特点出发,对该体系的电流变效应进行了解释;对比了不同分散介质(BDPM及硅油)对电流变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PQA在BDPM中具有较佳的电流变效应,当粒子的质量分数为30%,外加电场为3 kV/mm时,屈服应力达4.0 kPa。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