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用共混法制备聚丙烯腈(PAN)/聚砜(PS)超滤膜,以聚丙烯腈作为第一组分(连续相),聚砜为第二组分(分散相),用相转化法流延成膜;研究共混比、聚合物浓度、添加剂、凝胶浴等对共混膜水通量和截留率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镜对膜的结构形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PAN/PS共混膜与PAN膜具有相似的化学稳定性,但较PAN膜具有更好的分离透过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剪切黏度法对聚氯乙烯(PVC)/聚偏氟乙烯(PVDF)/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体系的相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体系为部分相容体系,在此基础上采用稀溶液黏度法对各共混配比的相容性进行预测.对相容性较好的PVC/PVDF/PMMA共混体系由相转化法制备共混膜,并用扫描电镜对共混膜的形态结构进行了观察.对共混膜的...  相似文献   

3.
PVDF/PVA共混膜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娜娜  肖长发  安树林 《功能材料》2007,38(12):1975-1980
采用湿法相转化法制备了聚偏氟乙烯(PVDF)/聚乙烯醇(PVA)共混膜,研究了PVDF/PVA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并讨论了PVDF/PVA共混比、固含量、添加剂浓度、凝固条件与后处理对膜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VDF/PVA为不相容体系,在成膜过程中产生界面微孔;随PVA含量增加,PVDF/PVA共混膜水通量先增大后减小,在PVDF/PVA为8/2时呈较大值,截留率变化趋势则相反;PVA的存在明显改善了PVDF/PVA共混膜的亲水性,表现为随其含量增加共混膜接触角明显减小;随固含量增加,膜厚度增加,孔隙率降低,水通量减小,截留率升高;添加剂PEG600浓度为6%时,孔隙率高,水通量大,但截留率低;凝固浴种类直接影响膜结构及性能;热处理可完善膜结构从而获得性能更优的膜.选择适当的铸膜条件可制成较好的膜产品,而且共混膜通量明显大于各组分通量的加权,表明共混是一种改善PVDF膜性能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PVC/ABS共混合金的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利用透射电镜观察PVC/ABS共混合金的结构,结合其流变性,机械性能,探讨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PVC/ABS共混合金的热性能、抗冲击强度介于纯PVC和ABS之间,而缺口冲击强度则优于PVC和ABS,且当ABS含量为30%时有最大值。这是由于PVC/ABS共混合金的微观结构造成的。PVC/ABS共混合金随着ABS含量减少,橡胶粒子变小,当ABS含量为30%时,二组分相容性最好。  相似文献   

5.
PVC/PAN共混超滤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马太  何旭敏 《功能材料》1992,23(2):110-113
以聚氯乙烯(PVC)和聚丙烯腈(PAN)为材质,在特种增容剂存在下共混制膜。实验表明,在所用比例下制备的超滤膜,PVC构成连续相,PAN构成分散相。PVC与PAN的相容性和铸膜液的浓度主要影响膜的孔径,必须以牺牲水通量来换取截留率的提高。PVC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除对孔径大小有影响外,同时影响孔径的均一程度。而合适的添加剂(如聚乙二醇,PEG)则既可使膜孔缩小,又可有效地提高开放型膜孔所占的比例,从而使截留率和水通量同时得到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以聚丙烯腈(PAN)为成膜载体,由聚四氟乙烯(PTFE)分散乳液通过干-湿法纺丝制得PTFE/PAN共混中空纤维膜。利用红外光谱(FT-IR)研究了烧结前后中空纤维膜的化学变化,热失重(TGA)分析了中空纤维膜的热稳定性,并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观察了不同烧结温度的中空纤维膜形貌。结果表明:在预氧化烧结过程中PAN发生了环化反应,生成耐热的梯形结构,提高了中空纤维膜的耐热性;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生成的点纤结构尺寸明显增加,中空纤维膜的力学强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7.
首次采用稀溶液黏度法(DSV法),通过相对黏度-组成曲线、增比黏度-浓度曲线,以及值对PVC与PS f的相容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VC/PS f共混体系为部分相容体系,体系相容性随PVC/PS f共混比的增大而增加;溶液浓度和温度对PVC/PS f体系的相容性存在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采用羟丙基纤维素(Hydroxypropylcellulose,HPC)和聚丙烯腈(PAN)为原料制备了系列共混温敏膜;研究了原料配比、pH值以及温度对共混膜溶胀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温度在最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以下且pH=1.4时,HPC/PAN共混膜的溶胀速率随着体系中HPC用量的增加而加快,高分子链的松弛过程成为膜溶胀的主要控制因素;在pH=7.4的弱碱性条件下,水分子的扩散渗透成为膜溶胀过程的主要控制因素.温度对溶胀速率的影响与pH值有关,pH值对膜溶胀速率的影响与温度有关.  相似文献   

9.
采用经过表面处理的纳米碳酸钙作为相容剂,制备了PVC/LDPE/纳米碳酸钙的共混物,对其进行了DSC、DMA测试,并用相差显微镜观察了共混物的形态.研究结果表明,纳米碳酸钙的加入影响了共混物中LDPE的结晶性能,降低了PVC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减小了分散相尺寸.说明纳米碳酸钙能有效地提高PVC/LDPE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10.
多嵌段聚氨酯与PVC与CPVD共混体系相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示差扫描量热法研究了相同硬段及含量的3种不同类型软段的聚氨酯与聚氯乙烯(PVC)、氯化聚氯乙烯(CPVC)的相容性。结果表明,多嵌段聚氨酯与PVC、CPVC的相容性次序为:PCL-PU〉〉PTMO-PU〉PPO-PU,而PVC和CPVC在共混体系中具有相似的相容行为。  相似文献   

11.
HPC/PAN共混溶液的相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得到性能优良的共混高分子的热敏膜,文中探讨了羟丙基纤维素(HPC)和聚丙烯腈(PAN)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分别采用红外光谱、偏光显微镜和测量黏度的方法对共混体系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当聚丙烯腈质量分数小于0.5时,该共混体系具有很好的相容性,这是由于羟丙基纤维素中的-OH和聚丙烯腈中的-CN在溶液当中形成了较强的分子间氢键作用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以耐溶胀性能较好的磺化聚芳醚砜酮(SPPESK)和吸水性较强的磺化聚醚醚酮(SPEEK)为原料,制备了SPPESK/SPEEK共混质子交换膜。考察了共混膜的水吸收率,水溶胀度,甲醇水溶胀度,甲醇渗透率及质子传导率和力学性能。80℃时,共混膜具有适当的水吸收(101%)和溶胀度(34%),较低的甲醇水溶胀度(20%),较高的质子传导率(0.212 S/cm),与SPPESK膜相比,质子传导率提高了18%。SPEEK的加入改善了共混膜的柔韧性,断裂拉伸应变从16.48%提高到30.43%。  相似文献   

13.
采用非溶剂致相分离(NIPS)法,添加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MWCNTs-COOH)制备聚偏氟乙烯(PVDF)中空纤维超滤膜,研究了MWCNTs-COOH的添加量、管径对超滤膜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傅里叶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分别研究了膜的形态、结构、晶型变化。结果表明,在MWCNTs-COOH质量分数为0.03%,管径为20~30nm时,中空纤维膜纯水通量、对牛血清蛋白(BSA)截留率、亲水性、抗污染性能达到最大。膜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相比纯PVDF膜显著提高,随MWCNTs-COOH添加量增加,先增大后减小且在0.03%达到最大;但随管径增大而减小。结果显示,质量分数0.03%,管径为20~30nm的MWCNTs-COOH制备出的中空纤维膜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14.
通过马来酸酐和苯乙烯合成了苯乙烯/马来酸交替共聚物(SMA),并按不同质量比与聚偏氟乙烯(PVDF)共混,通过溶液相转化成膜法制备了PVDF/SMA共混膜。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膜通量测试等对不同铸膜液所形成膜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铸膜液中交替共聚物含量增大,所成膜及膜表面交替共聚物含量增大,膜孔尺寸增大,膜孔隙率升高,纯水通量增大,蛋白质截流能力下降,膜表面亲水性和耐蛋白污染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15.
聚偏氟乙烯/聚氯乙烯相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解度参数法和混合焓变理论预测聚偏氟乙烯(PVDF)/聚氯乙烯(PVC)共混体系为部分相容体系,并用共溶剂法、黏度法、微分扫描量热法判断聚偏氟乙烯/聚氯乙烯的相容性.结果表明:两者属于部分相容体系,与理论预测相符,为后续制备聚偏氟乙烯/聚氯乙烯纤维膜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多单体熔融接枝PP增容PP/PVC共混体系的力学和流变性能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多单体接枝物PP-g-(St-co-MMA),研究了其对PP/PVC共混体系的增容作用。讨论了接枝物用量对共混物力学性能和流变行为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镜(SEM)对共混物的亚微观相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接枝物对PP/PVC共混体系有较好的增容效果,材料的力学性能在接枝物用量为6份时出现峰值;加入接枝物能使体系的熔体粘度增加,并且在所研究的温度和压力范围内共混物熔体呈典型的假设性流体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