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三江盆地石油地质条件与勘探前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三江盆地作为我国东部中生界唯一的海相和海陆交互相沉积盆地,受早白垩世末构造运动的强烈改造,其原型盆地与现今残留盆地存在较大差异,有机质热演化已达成熟一高成熟演化阶段;发育上侏罗统、下白垩统和第三系三套烃源岩,油气源较丰富;多期构造运动和火山活动,形成的两组断裂以及不整合面,为油气运移提供良好的通道和运移动力;圈闭类型较多,定型早,与油气生排烃期形成良好的匹配关系;存在西部、东部两类不同成藏组合的勘探领域,具有较好的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2.
三江盆地石油地质条件与勘探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江盆地作为我国东部中生界唯一的海相和海陆交互相沉积盆地,受早白垩世末构造运动的强烈改造,其原型盆地与现今残留盆地存在较大差异,有机质热演化已达成熟—高成熟演化阶段;发育上侏罗统、下白垩统和第三系三套烃源岩,油气源较丰富;多期构造运动和火山活动,形成的两组断裂以及不整合面,为油气运移提供良好的通道和运移动力;圈闭类型较多,定型早,与油气生排烃期形成良好的匹配关系;存在西部、东部两类不同成藏组合的勘探领域,具有较好的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3.
位于新疆北部的布尔津盆地,地表条件复杂,以往只进行了重力、磁力勘查,勘探程度较低。为进一步了解盆地基底结构、盆山关系、隆坳格局,对盆地含油气情况进行评价,针对盆地内部发育山地、戈壁农田、水网沼泽、巨厚沙漠等地形,利用卫片科学选线;做好低降速带调查;不同地形、岩性的激发井深与药量试验,确保激发效果;采集接收道距不宜过大;进行下石炭统勘探时,尽量采用大偏移距。通过上述措施得到了信噪比较高的单炮记录,获得了浅、中、深地层成像清晰的地震剖面,取得了明显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4.
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地震采集质量监控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复杂地质条件包括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指地表地震条件复杂;其二指地下地质构造复杂,复杂地质条件下地震勘探野外采集质量监控关键在于科学准确地把握三大主要施工环节:震源激发,地震波的接收以及合理,科学的地震观测方法设计。  相似文献   

5.
黄土塬地质条件非常复杂,被认为是世界级难题.宁夏南部六盘山盆地属于典型黄土塬地貌的沉积盆地.该区勘探程度低,勘探潜力大,但该区表层沉积了巨厚黄土层、深层不同构造单元差异大,在采集上需克服地表和地下的双重影响.文章分析了该区地质条件以及勘探难点,并结合该区的攻关实际资料和应用的新技术、新方法,总结出一套针对该区的地震采集技术系列,可以指导该区后期地震勘探工作.  相似文献   

6.
焉耆盆地山前构造带地表地质条件复杂,激发和接收条件非常差,造成干扰波非常发育,原始资料的信噪比非常低,难以见到有效反射,成像精度不高,不能满足构造解释的需要,为此,开展了三维地震采集技术攻关研究,采用表层结构调查技术、关键参数分析论证技术和观测系统设计等技术,通过改善激发条件、优化激发参数提高地震资料信噪比;通过检波器组合实现对干扰波的组合压制,提高单炮的信噪比;通过针对性观测系统设计增加覆盖次数,提高剖面信噪比,查清了南部山前逆冲推覆带的分布范围、目的层产状及断裂带展布特征,并落实了构造特征及圈闭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海拉尔盆地野外采集资料的品质,针对具体影响因素,对表层结构调查、激发、接收及观测系统设计等环节进行了改进和完善。表层结构调查以微测井为主,对微测井资料除了进行基于运动学特征的常规解释外,还运用了初至波的振幅、频率等波动力学信息进行岩性细分,提高了表层岩性划分的精度;激发采用小药量多井组合方式,组合基距不大于20m,激发井深根据微测井成果与生产中的井深实验资料逐点设计;采用多检波器组合方式接收,检波器频率为28Hz和35 Hz,组合基距为22.5m;观测系统采用斜交观测系统,20m×20m面元,6×10次覆盖,最大炮检距为2 961 m,1 680道接收。将上述措施应用于实际工区,在野外采集的单炮记录上,从浅层到基底反射齐全,连续性好,信噪比较高;新剖面比以前采集的剖面在信噪比和分辨率上都有较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8.
鄂尔多斯盆地黄土塬区多线地震采集技术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鄂尔多斯南部的黄土高原,黄土巨厚,干燥疏松,厚度横向变化剧烈,对地震波吸收衰减严重,且相干干扰、次生干扰、黄土谐振干扰极其严重,加之地形复杂,黄土塬区一直被视为地震勘探的“禁区”。黄土塬区多线地震采集技术,即采用二维测线三维观测方法采集,利用相邻道面元叠加处理,增加了优选炮点的条件,保证了全线均匀的高覆盖次数,有效地压制了干扰,剖面质量大幅度提高。该项技术已可在黄土复杂区做正规测网,与黄土塬区高分辨率沟中弯线、黄土塬山地网状三维共同组成黄土塬区地震勘探技术系列,服务于黄土塬不同的勘探目标。黄土塬区多线地震采集方法,是压制干扰,提高剖面信噪比的有效方法,可在地表复杂区、低信噪比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油气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大型油气藏逐步被发现,寻找比较大型、整装的油气藏越来越困难,面对的勘探目标越来越隐蔽,越来越复杂,以寻找小断块、微幅度构造,岩性地层隐蔽油气藏为主,常规的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已无法满足新的勘探形势的需要,尤其是老油区的挖潜和滚动勘探开发。  相似文献   

10.
柴达木盆地马海地区由于复杂地表条件和马仙、绿南断裂的影响。使得地震资料信曝比较低,地震勘探难度较大。在2003-2004年进行的三维地震攻关中。通过设计合理的观测系统、精细的表层结构调查、井震联合激发、选岩选层激发等采集技术措施和配套的资料处理攻关。取得明显的效果,形成了适合于柴达木盆地复杂地震地质条件下三维地震勘探技术,为加快柴北缘的勘探开发进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柴达木盆地类似地区地震勘探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1.
柴达木盆地复杂山地采集技术及效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柴达木盆地复杂山地由于受复杂地表条件和地下构造的影响,地震资料信噪比较低,地震勘探难度较大,是多年来勘探的地震空白区或资料空白区,直接影响了该区勘探潜力评价及有利勘探目标的选择。随着盆地地震勘探的不断深入,在总结、分析以往资料和勘探经验的基础上,在该区进行了山地地震攻关,通过针对目标的观测系统设计、精细的表层结构调查、科学的采集参数试验、选岩选层的井深逐点设计及其他相应的采集技术措施,形成了一系列比较成熟的复杂山地勘探技术,在野外采集资料品质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为复杂山地的油气勘探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2.
三江盆地地史模拟及其地质意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盆地数值模拟技术恢复了三江盆地地史演化过程.研究表明,三江盆地绥滨坳陷沉降开始较早,滴道组-穆棱组时期,盆地经历一次大规模的沉降-抬升过程;前进坳陷沉降开始较晚,从海浪组时期到富锦组沉积前,是盆地形成、发展的主要时期;三江盆地与松辽盆地北部的沉降趋势基本一致,其差异性主要表现在断陷作用后构造演化的不同.  相似文献   

13.
地震复合波地质属性的研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地震资料解释中,地震复合波的地质属性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本文针对松辽盆地砂泥岩薄互层的地质特点,提出了用波形合成追踪法研究地震复合波地质属性的方法。该方法在地震复合波正演合成过程中有五个可以识别的特征界面,其中 C 界面是地震复合波形成的主导界面;C 至 D 界面间的地层为形成地震复合波的主要地层。因此,找准 C 界面深度是建立地震复合波与钻孔地层间有机联系的关键,对地震地质层位准确标定和利用地震剖面复合波波形信息进行岩性预测极为重要。文中的应用实例表明,用该方法在松辽盆地较好地建立了地震信息与地质信息间的对应关系,解决了一些疑难地质问题,取得了较好的勘探效果。  相似文献   

14.
对三江盆地前进坳陷西大林子凹陷古近系烃源岩进行了系统的评价,并与依舒地堑古近系烃源岩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西大林子凹陷古近系泥岩发育,其中宝泉岭组泥岩最为发育;泥岩的有机质丰度从宝泉岭组二段—宝泉岭组一段—达连河组逐渐增大,有机质类型也有逐渐变好的趋势,但有机质热演化程度普遍较低,处于未成熟—低成熟热演化阶段;达连河组和宝泉岭组一段下部的泥质岩是西大林子凹陷的有效烃源岩。西大林子凹陷应具有一定的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15.
珠江口盆地大型丘状地质体地震相分析及地质解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叠前深度偏移三维地震资料揭示了6个位于mfs18.5之上约250 m处的大型丘状构造,这些丘状地质体最显著的特征为剖面上不对称的丘形和平面上不规则的椭圆形态。丘状体底座直径为826~3 542 m,最大高度可达403 m,规模最大的丘状体体积可达0.53 km3。这些丘状地质体与国外报道的丘状砂岩侵入体有着相似的地震反射特征,在符合SEG标准的零相位正常极性地震资料中,其顶面和底面分别响应于连续性较好的中—强振幅正向和负向反射同相轴,其核部以杂乱反射为主要特征,与围岩地层平行—亚平行的席状反射相比具有明显差异;且丘状体内部速度较围岩地层速度高,综合分析判断为砂岩侵入体。该沉积体具有良好的生储盖组合条件,具有巨大的油气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16.
二连盆地火成岩地区地震勘探采集方法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二连盆地内许多地区的地表有大量火成岩分布.这些速度高、形状不规则的火成岩,极大地影响了地震勘探的施工效率和资料质量,制约了对下伏油气藏的认识。通过地表露头调查和小折射表层结构调查,基本了解了朝克乌拉凹陷和塔南凹陷的火成岩分布范围、岩层厚度和地震波速度等参数,研究了影响资料品质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采用以可控震源为主、井炮为辅的激发方式.通过选取最佳的激发岩性、增加可控震源的振动次数和扫描长度、加密炮点等措施,改善了火成岩区的资料质量,新采集资料的信噪比和分辨率得到了明显改善,资料模糊区的范围减小.火成岩体的轮廓清楚.取得了良好的钻探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三江盆地演化特征与油气勘探方向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三江盆地为大型中新生代叠合盆地,应用最新资料,从区域地质、盆地构造、油气勘探方向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指出盆地经历前陆、准克拉通等6个演化阶段,形成了3坳2隆多构造层错置叠合的复杂构造格局,并控制了形成油气的地质条件,预测普阳坳陷为有利生烃区,早白垩世末期形成的构造为有利含油气区带。  相似文献   

18.
详细分析三江盆地绥滨坳陷的钻井资料,并结合地震解释剖面.将绥滨坳陷中生界划分为4个二级层序、8个三级层序,其中二级层序底部的三级层序发育低位体系域,其余不发育低位体系域.平衡剖面和米兰科维奇旋回分析结果表明,绥滨坳陷中生界三级以上层序主要受构造控制,米兰科维奇旋回只对高频层序(体系域)有控制作用.在上述分析基础上建立了绥滨坳陷中生界二级层序地层模式,该模式具有典型的三分性:早期的盆地充填(低位体系域),中期的盆地扩展(水进体系域)和晚期的盆地萎缩(高位体系域).并指出,二级层序发育的低位体系域上覆的水进体系域可以作为很好的封盖层,同时又可能是烃源岩,因而低位体系域应成为下一步油气勘探的目标.图9表1参9  相似文献   

19.
对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地震成像的地震速度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准噶尔盆地腹部夏盐3井区存在时间域与构造域高低幅度差异大的问题。基于存在的问题·前期研究对该地区进行三维叠后重新处理和利用三维速度建模变速构造成图,为夏盐5井的钻探提供了决策依据。钻探后发现。夏盐5井构造高点并不存在,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该地区构造复杂、地震速度横向变化大,常规叠后时间偏移不能使反射波正确归位,需要使用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技术才能实现复杂目标区的高精度成像。研究指出速度建模是关键,并给出了相应的速度建模对策。解决了该地区构造深度与地震双程时间不一致的矛盾。为随后钻探的井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