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蒋月秀  潘文杰  李利明 《非金属矿》2011,34(2):40-42,58
以广西宁明膨润土为原料,超声波条件下合成了X型分子筛采用XRD、SEM、FT-IR、PSD、BET等洲试手段对合成产品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水热法,超声波合成法的晶化温度降低,晶化时间缩短,产品粒度显著减小,平均粒径为400nln,比表面积增大,BET吸附值为592 m2/g.  相似文献   

2.
黄陵煤泥的灰成分以Si O2、Al2O3为主,这些组分正是合成分子筛的原料。将煤泥经过煅烧活化、酸浸除铁、碱熔预处理后,采用水热合成的方法制备13X型分子筛。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水热合成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老化时间16 h,晶化温度100℃,晶化时间10 h。自制分子筛的XRD和SEM分析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的13X分子筛,纯度较高,并且晶型完整,轮廓清晰,且表面有花纹,颗粒大小均匀,尺寸在5μm左右。  相似文献   

3.
以桦甸油页岩灰为原料,采用NaOH碱熔水热合成法制备NaX型沸石,考察了熔融温度、灰碱比、固液比、水热温度和晶化时间对合成沸石结晶度的影响,确定了沸石的合成工艺,并采用氮气吸附脱附法对合成的沸石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合成单一类型NaX型沸石,合成条件为熔融温度500℃、灰碱比1∶1.5 g/g、固液比1∶4 g/m L、水热温度80℃、晶化时间12 h。合成沸石的比表面积高达355.79 m2/g,约为原料页岩灰的281倍。沸石主要含有微孔和中孔结构,平均孔径为3.60 nm,孔体积为0.21 cm3/g。  相似文献   

4.
马志军  张宽 《非金属矿》2011,34(6):9-11
以天然沸石为原料,采用有机胺水热合成法制备了沸石分子筛,研究了陈化时间、晶化温度、晶化时间对沸石分子筛晶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天然沸石为原料、正丁胺为模板剂,最佳陈化时间为12h、晶化时间48h、晶化温度170℃,在水热体系中制备出了平均孔径为1.54 nm、相对结晶度为96.34%的沸石分子筛,利用XRD、SEM...  相似文献   

5.
天然高岭土水热合成纳米莫来石粉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天然高岭土为原料,联合氧化-还原工艺和黄铁矾法去除有机质和杂质,采用常压、开放水热晶化法制得了主晶相为莫表石的复相纳米晶.实验利用XRD、SEM对在不同条件下制得样品的晶相组成、形貌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前驱体精矿粉(一次莫来石、二次莫来石)的选择是影响主晶相为莫来石复相纳米晶水热合成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煅烧温度为1170℃、水热晶化温度为75℃、NaOH浓度为3mol/L、晶化时间为5h时,制得的纳米粉体含有莫来石和二氧化硅,颗粒形貌为类球形,少部分呈针状,颗粒平均粒径约为100nm.  相似文献   

6.
莫来石多孔陶瓷因其高强度和耐腐蚀等性能得到广泛地应用。然而,由于合成莫来石的原料高岭土的不可再生性及持续上涨的价格,寻找廉价易得的替代原料对于合成莫来石多孔陶瓷迫在眉睫。建筑废弃物的成分与高岭土相似,可作为高岭土的可行替代品之一。以建筑废弃物和Al2O3为主要原料,AlF3为晶须催化剂,B2O3为烧结助剂,成功制备了环保型莫来石多孔陶瓷。通过阿基米德排水法、XRD和SEM等表征手段,深入探究了多孔陶瓷的晶相、微观形貌和物理化学特性。同时,研究了煅烧温度对莫来石多孔陶瓷结构和性能的影响规律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适当提升煅烧温度有助于莫来石晶须的生成,但过高的温度会导致晶须粗化和晶粒增大。当煅烧温度为1 200 ℃时,莫来石晶须的生长形貌最佳,晶须直径约为0.05—0.1 μm、长度为0.5—1 μm、长径比在15—20之间。随着煅烧温度增加,莫来石多孔陶瓷的开口孔隙率不断降低,抗折强度不断增强。当煅烧温度为1 200 ℃时,样品的开口孔隙率达到(61.78±0.72 )%,抗折强度达到(3.74±0.46) MPa。因此,以建筑废弃物为主要原料可成功制备具有高气孔率的莫来石多孔陶瓷。本研究为建筑废弃物合成莫来石多孔陶瓷提供了可靠的理论支持,对降低生产成本及推动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等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微波法合成Co-MCM-41介孔分子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微波辐射技术合成了Co-MCM-41介孔分子筛,并用N2低温吸附、FT-IR、XRD和TEM等表征手段考察了其比表面积、孔径分布、晶体形貌等特性。结果表明:微波辐射法合成的Co-MCM-41分子筛诱导期极短,晶化速度很快,样品的比表面积大于1000m2/g,热稳定性高于1000K,但水热稳定性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水淬高炉渣进行了合成托贝莫来石的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炉渣的化学组成与托贝莫来石相近,活性较大以及存在Al3+.因此,可用于合成托贝莫来石,且合成温度较低.Ca/(Si+A1)比为0.75~0.80时生成托贝莫来石和水铝榴石,Ca/(Si+A1)比为0.80~0.90时,生成托贝莫来石.水固比与托贝莫来石集合体的密度成反比;搅拌速度与托贝莫来石集合体的直径成反比.  相似文献   

9.
黄石  钱东  万总  郑淑琴  程远坤 《矿冶工程》2011,31(3):104-107
以焙烧凹凸棒土、高岭土为原料, 采用水热原位晶化法成功合成了NaY分子筛。通过XRD、SEM、N2吸附-脱附等测试手段对所合成的样品进行了表征分析, 并着重考察了物料配比和晶化温度对分子筛相对结晶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在原位晶化体系中, 随n(SiO2)/n(Al2O3)的减小, 其相对结晶度增大; 体系中适当的碱度[n(Na2O)/n(SiO2)和n(Na2O)/n(H2O)]能提高分子筛的相对结晶度; 其中n(SiO2)/n(Al2O3)为影响分子筛结晶度的主导因素。最主要的动力学因素为晶化温度, 随晶化温度的升高, 产品的相对结晶度显著提高, 晶化温度升至100 ℃时, 得到相对结晶度较高的NaY分子筛晶体。  相似文献   

10.
以天然沸石为原料,采用模板剂-水热合成法制备介孔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氮气吸附/脱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试验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常压晶化和高压晶化对介孔材料粒度、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正丁胺为模板剂,采用高压晶化(大于等于2.3 MPa)制备的介孔材料结构参数比较好,这为进一步采用高压晶化法制备介孔材料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可溶有机质对煤低温氧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永良  李增华  季淮君  刘震  张亮 《煤炭学报》2013,38(10):1806-1811
为了揭示煤中可溶有机质对煤自燃的影响规律,利用红外光谱和GC/MS实验测试了经四氢呋喃抽提后煤表面微观结构变化及抽提产物成分,结合可溶有机质影响煤体孔隙结构的测试结果,在研究抽提前后煤体的低温氧化气体产物释放规律的基础上,探讨了可溶有机质对煤表面活性结构和煤低温氧化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抽提后残煤的羟基和羧基碳的含量降低,含氧量高且性质活泼的侧链及官能团减少,矿物质含量下降;煤中可溶有机质含有大量的甲基、羟基、羰基、醚基等活性基团;残煤总孔体积和比表面积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平均孔径由原煤的6.3 nm减小至4.9 nm;抽提残煤在低温氧化阶段的耗氧量明显低于原煤,且CO,CO2,C2H4和C2H6气体的释放量较原煤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可见可溶有机质的存在对煤自燃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以石英粉、生石灰为原料,水热沉淀法制备高比表面积SiO2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石英粉、生石灰为原料,水热合成活性托勃莫来石;再由盐酸和活性托勃莫来石通过化学沉淀法制备高比表面积SiO2。研究了水热合成条件和化学沉淀条件对SiO2比表面积的影响,确定了最佳试验条件,探讨了制备机理。  相似文献   

13.
利用水淬炉渣合成托贝莫来石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水淬高炉渣进行了合成托贝莫来石的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炉渣的化学组成与托贝莫来石相近,活性较大以及存在Al3^ 。因此,可用于合成托贝莫来石,且合成温度较低。Ca/(Si Al)比为0.75-0.80时生成托贝莫来石和水铝榴石,Ca/(Si Al)比为0.80-0.90时,生成托贝莫来石。水固比与托贝莫来石集合体的密度成反比;搅拌速度与托贝莫来石集合体的直径成反比。  相似文献   

14.
建筑垃圾黏土砖的水热固化再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水热固化技术通过添加消石灰,可将建筑垃圾黏土砖在低温(~200℃)下固化成抗折强度约为23 MPa的建筑材料。实验结果表明,样品强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托勃莫来石晶相的生成,而托勃莫来石的量受蒸馏水添加量、Ca(OH)2添加量、固化时间、固化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煤中有机硫结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述了煤中有机硫结构的基本概念及对其研究的重要意义,总结煤中有机硫结构的类型主要有硫醇、硫化物和二硫化物、噻吩、亚砜和砜等,并归纳了常用的研究方法。详细阐述了煤抽提物及全煤中有机硫结构的研究现状,叙述了显微组分和超高有机硫煤中有机硫的分布。讨论了煤中有机硫结构的形成和演化,指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今后一段时间关于煤中有机硫结构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6.
地下煤火土壤典型重金属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曾强  聂静  蒲燕 《煤炭学报》2016,41(8):1989-1996
通过采集乌鲁木齐大泉湖火区土壤样及实验室测定,研究了火区土壤理化性质与重金属Hg,As,Cu,Pb,Cr,Zn,Ni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温度正常区土壤温度随采样深度增加的幅度较温度异常区小;温度正常、温度异常区土壤有机质含量随深度的增加均减少,温度正常区I,II,III,IV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大于温度异常区相应土层有机质含量;温度异常区土壤层I重金属Cu,Pb,Cr,Zn,Ni含量均小于温度正常区土壤层I相应重金属含量,II层则有增加的趋势并大于温度正常区相应土层重金属含量;温度正常区、温度异常区土壤Hg,As,Cu,Ni重金属含量随深度变化幅度及波动幅度较小,而温度异常区土壤Pb,Cr,Zn重金属含量随深度变化波动幅度较温度正常区大;火区热效应、地形、土壤及气象因子是影响土壤重金属分布的主要原因。土壤典型重金属砷形态分析表明:残留态砷含量最高,水溶态砷含量最低;水溶态砷在火区取样区域内I,II,III,IV土壤层区域富集特征与各层土壤碳酸钙富集特征趋于一致;温度正常区土壤残留态砷、铁形砷含量随深度变化的趋势与土壤碳酸钙含量随深度变化趋势一致;温度异常区残留态砷含量随深度增加波动趋势与土壤有机质含量波动趋势有较强关联性;温度正常区、温度异常区均值水溶态砷含量基本稳定,表明其与温度、土壤特性等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H2O2预处理联合生物降解对煤孔隙的影响,利用浓度为0.05%H2O2对烟煤进行预处理,采用煤层气产出水富集获得的高效菌群进行厌氧降解煤产甲烷实验,通过气相色谱仪检测甲烷含量,通过低温液氮吸附对煤孔隙发育变化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利用H2O2预处理烟煤显著提高了生物甲烷产量;预处理对煤孔隙类型没有显著影响,但残煤的吸附量减少,有利于原位煤层气的抽采;经预处理后,煤样的微孔和中孔孔容增加,而过渡孔孔容降低。经生物降解后,残煤的总孔容和比表面积均显著降低,可能是微生物代谢产生的可溶有机质滞留积累在煤中,从而堵塞了煤孔隙所导致。  相似文献   

18.
在京山市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二期)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布及影响因素,发现京山市钱场—新市两镇表层土壤有机质资源较为丰富,含量为1.68~177.39 g/kg,平均值为30.74 g/kg,是全国土壤有机质含量的1.53倍.区内不同土壤类型对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明显影响,石灰土含量最高,潮土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19.
王朋冲  徐争启  李萍  王冶 《金属矿山》2014,43(3):101-104
通过岩石热解、氯仿沥青“A”及其族组分提取定量、镜质体反射率测定等分析方法研究矿床中有机质的类型、成熟度,进而分析有机质在铀成矿过程中发挥的作用。结果显示,373铀矿床中有机质类型为Ⅱ2型,主要为海相浮游生物、微生物以及陆源植物的输入。有机质的成熟度较低,处于未成熟-低成熟早期阶段,与围岩相比较,矿体受热液和断层影响,有机质经历了相对较高的古地温。有机质的类型和成熟度决定其演化历史中产生了大量腐殖酸并保存在地层中。矿床中有机质中的氯仿沥青“A”含量为(0.47~10.42)×10-6,其氯仿沥青“A”中以沥青质占绝对优势,氯仿沥青“A”和沥青质含量与铀含量有较好的相关性。综合研究表明,有机质在373铀成矿过程中主要起到吸附、络合和还原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以河北承德围场地区天然沸石为原料,对其进行水热改性制备Na-P沸石。采用X射线衍射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气体吸附仪、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仪等对材料进行表征分析,采用Cd2+离子评价材料的重金属离子去除性能。研究碱处理浓度、水热温度和时间对天然沸石结构的影响规律,着重研究所制备Na-P沸石的组成结构特征及重金属离子去除性能。结果表明:在NaOH浓度3 mol/L、水热温度100 ℃、水热时间12 h的条件下,斜发沸石可转化为纯度较高的Na-P沸石。所得材料对Cd2+的吸附容量为35.7 mg/g,较天然沸石提升7倍。Na-P沸石性能的提升主要归功于其较低的硅铝比和较高的表面Na+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