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爱莲说     
正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相似文献   

2.
《园林》2017,(8)
<正>多肉植物因种类丰富、观赏期长、繁殖容易等特点而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在花市上,多肉植物摊位总是最引人注目的,爱花之人你来我往,好不热闹。随着多肉植物的普及,一些多肉玩家已不满足国内常见种类的种植观赏,号称"多肉植物中的大熊猫"的龟甲牡丹(Ariocarpus fissuratus),逐渐受到一些"骨灰级"多肉植物玩家的追捧。龟甲牡丹为仙人掌科(Cactaceae)岩牡丹属(Ariocarpus)多年生草本植物,植物矮  相似文献   

3.
北京地区牡丹专类园的植物景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牡丹专类园是集中收集和展示牡丹种质资源的场地,是北京地区春天重要的赏花景点。北京地区的牡丹栽植始于元代,发展至今已有14个牡丹专类园。对北京植物园牡丹园、景山公园牡丹园、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牡丹园、圆明园镂月开云景点、中山公园牡丹观赏区5个有代表性的牡丹园进行调研,绘制平面图,分析牡丹园的总体布局、牡丹的种植分布、牡丹品种应用,并运用SBE法筛选出7种美景度值较高的植物配置模式,为其他地区的牡丹园植物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牡丹史续     
舒迎澜  夏奇梅 《园林》2009,(5):32-33
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属毛茛科、芍药属。牡丹与芍药同属不同种,亲缘关系甚近,二者叶片、花朵、果实形态均相似,汉代称牡丹为木芍药。主要性状区别于:芍药为宿根草本;牡丹为木本。  相似文献   

5.
尤传楷 《园林》2001,(9):36-37
圣洁性特征荷的圣洁性或无私性,也是荷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主要体现在圣洁文化、清廉文化上。作为一种文化的形态、多种美好的象征、无私精神的体现,均深深地扎根于中国人民传统思维和日常生活之中。北宋文学家、思想家周敦颐的《爱莲说》道出了自己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溢清,亭亭净植,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21,(7)
<正>"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陶渊明爱菊的隐逸和高洁,周敦颐爱莲的出淤泥而不染,陆游爱梅的坚贞与自强,而我则钟情那"叶立含正气,华研不浮花"的君子兰。君子兰有着橘红色的美丽花朵,金黄色的秀气花蕊,深绿色的挺拔纤茎和墨绿色的宽大叶片,宛如玉树临风的谦谦君子,使人一见便心生敬仰之情。说起这盆君子兰,可大有来历,是外婆千里迢迢地特意给我送过来的!你肯定会疑惑,  相似文献   

7.
《园林》2018,(9)
本文以上海海湾国家森林公园牡丹专类园建设为例,从专类园位置的确定、牡丹品种的选择、种植土壤的配置,以及牡丹的种植、养护管理等方面,重点阐述牡丹专类园景观的营造方法。牡丹园根据自然法则,以植物、园路、山石、建筑等有机组合,营建环境优美供游憩使用的空间。  相似文献   

8.
基于对苏州七大古典园林中牡丹群落的调查,发现苏州现存古典园林与其中牡丹应用同步,即有苏州园林时就有牡丹应用;牡丹在苏州园林中以花台种植为主要种植形式,并通过与建筑、地形等结合营造出丰富的空间层次,创造多样的园林景观;牡丹在苏州园林的应用是科学性、艺术性与文化性的结合,为现代园林建设及牡丹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8,(4)
<正>油用牡丹作为一种拥有较高实用价值的植物,为了更好的开发其价值,就需要对其种植管理技术以及相关的发展前景进行详细的分析,将其包含的各种实用性功能潜力最大化的发掘出。油用牡丹属于芍药科植物,其本身具有比较高的观赏、药用与经济价值,除此以外它也是作为水土保持方面成效比较高的热门木本油料作物,在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环境中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此种作物的实用价值已经被很多的省市所重视,并且得到了不错的发展。本文针对油用牡丹的种植技术以及相关  相似文献   

10.
《园林》2019,(10)
牡丹和芍药是我国重要传统花卉,"牡丹南移"和"芍药南移"是推动我国北方著名花卉向江南、华南园林中应用的重要代表。本研究以牡丹和芍药在杭州的应用现状、存在问题和科研热点为案例,系统阐释园林植物"北种南移"在实践和理论中面临的重要问题。芍药在江南的生产始于五代十国,与牡丹的种植在南宋达到高峰,现今却趋于衰落。杭州市牡丹、芍药景观非常有限,仅在花港观鱼公园和六和塔公园等偶见栽培,多为丛植或群植,配置方式趋于单调,并面临适生性难题。保护和利用本地资源,开展基础科研和杂交育种,是牡丹、芍药南移实践中的重要工作,也是推动其他园林植物"北种南移"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