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自适应模糊控制在电锅炉温控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PID控制方式和一般模糊控制方式在电锅炉温控系统中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具有自调整因子的自适应模糊控制器,实验结果显示其控制效果明显优于一般模糊控制。 相似文献
3.
温控系统是工业过程控制中的较常见的控制系统。本文针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纯滞后对象一电阻炉的温度进行控制。根据不同的误差范围采取模期控制、HD控制等多模式的控制方法,其实际系统在工控机上加以实现。给出了软件流程图。实验结果表明多模控制方法的灵活性和可行性以及优于传统PID控制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4.
模糊Smith在温控系统中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电厂锅炉温度优化控制问题,由于温度的稳定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温度控制系统是一个具有时滞性、非线性和时变性的复杂系统,传统PID控制和模糊控制难以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控制系统的超调时间长,超调大.为了解决控制系统的超调时间长,超调大等问题,为了优化温控制系统,在传统PID控制和Smith预估计器的基础上,结合模糊控制系统良好非线性优点,提出模糊Smith的温控制系统.方法通过Smith预估器对模型的时滞性进行补偿,使时滞系统的超调减小,系统的稳定性增强.通过建立温控制系统数学模型并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模糊Smith的控制方法降低了超调量,缩短了超调时间,有效提高了温控制系统的鲁棒性和抗干扰性. 相似文献
5.
模糊控制在搅拌机温控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田小锋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1998,(4):21-22
本文介绍了微机模糊控制在搅拌机温度控制中的应用。运行结果表明这种控制导有很好的鲁棒性,获得了满意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6.
7.
针对汽车空调这样一个复杂的热力系统,因其受到车内新风带入热量、太阳辐射、人体散热、车身渗透热等多方面热源的影响产生热负荷,所以利用各种传感器检测车内外温度以及制冷循环部门的温度等参数。本文运用模糊PID进行理论分析与仿真实验,以此为基础加入PSO算法来优化控制器的参数。通过Matlab仿真,说明了基于粒子群优化模糊PID控制的汽车空调温控系统具备较高的控制精度,这种高精度、高稳定性的控制效果为乘客提供了一个舒适的环境,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双模预测模糊控制在温控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开关控制与模糊控制(FC)相结合的双模控制系统,设计了应用于温控系统的双模控制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硬件设计、软件设计及运行结果。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开关控制与模糊控制 (FC)相结合的双模控制系统。设计了应用于温控系统的双模控制系统 ,介绍了该系统的硬件设计、软件设计及运行结果。 相似文献
10.
模糊控制在温度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针对工业对象中普遍存在的不确定性、非线性和大滞后等特点,提出了一种控制方法──模糊控制,并将其用于电炉温度控制中。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和可行的,具有良好的控制特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自来水厂加氯系统分为前加氯和后加氯。前加氯系统采用流量比例前馈控制,后加氯系统具有大时滞,鲁棒性差的特点,用传统的PID调节器达不到满意的控制效果。本文在后加氯控制系统中提出了采用模糊控制的方案。并和传统的数字增量式PID控制器进行了仿真比较,从仿真结果和工程运用的实际情况来看,使用本方案取得了很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印刷过程中的张力控制要求,提出了一种模糊自适应整定PID控制,通过仿真结果可以看出,与传统的PID控制相比,它能够有效解决系统的非线性时变及动态干扰等问题,是一种比较先进的印刷张力智能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6.
17.
冷库系统是一个要求可靠、高效的控制系统,为了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本文提出把模糊控制应用于冷库温度控制系统中,根据一个实际的项目,给出了详细的模糊控制器的设计,并对所设计的模糊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从仿真的结果可以看出,采用模糊控制不但明显改善了系统的动态特性,而且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本文设计的冷库温度模糊控制系统已经应用到实际的项目中,从项目投入运行一年以来的情况看,系统的可靠性很高,稳定性也很好.因此,采用模糊控制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19.
无量化模糊在均衡压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糖厂压榨生产过程扰动强度和随意性较大、控制对象数学模型难以确定的特点,采用模糊控制技术,应用模糊数模型,插值计算的方法,控制甘蔗均匀进榨。实践证明:选用的控制算法控制效果较好,具有较高的抗干扰能力,生产过程运行稳定可靠,降低了生产成本,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及产量,在生产实际中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均衡压榨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开拓了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