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直接激光金属烧结快速成形(DLMS)技术,进行了FGH95镍基高温合金粉末的烧结成形试验,主要分析了激光烧结工艺参数对烧结制件的微观组织和拉伸强度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制件组织结构由胞状枝晶组成,γ1相其比例及大小受工艺参数影响较大.较高的激光功率、较快的扫描速度以及合适的扫描间距组合可获得较高的拉伸强度,制件拉伸强度最高可达730 MPa.  相似文献   

2.
激光增材制造是采用激光对粉末材料逐线逐面熔合从而形成制件,其加工过程涉及复杂的物理与化学变化,获得的制件性能与众多因素相关,工艺参数是影响制件性能的重要因素,如何调整工艺参数,获得特定功能的制件或优化制件性能是目前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从试验研究、数值模拟、工艺优化3个方面阐述了国内外学者对激光增材制造工艺参数现有的研究方法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铸造技术》2017,(7):1654-1658
针对激光烧结增材制造过程中出现的几何尺寸误差问题,采用正交实验与测量的方法获得训练样本,依据广义回归神经网络,建立了选择性激光烧结过程中工艺参数与成形收缩率之间的定量模型,以预测收缩率。定性分析了预热温度与支撑厚度对收缩率的影响,得到了各因素对收缩率影响的权重,并分析了主要因素间的交互作用。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预测,可为烧结过程中优化控制收缩提供一个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介绍基于AMI二次开发技术,利用VB.NET开发了塑件体积收缩率工艺参数优化软件,采用正交试验表L27(313)设计正交试验方案、启动方案分析、读取试验结果,并对试验结果进行离差、极差、方差分析,软件自动给出最优工艺参数组合和最优工艺参数组合下的体积收缩率值,通过对试验数据定量分析给出试验参数对试验结果影响的贡献率,实际应用表明:该工艺优选软件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塑件体积收缩率的优化效率。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选择性激光烧结(SLS)成形精度,解决工艺参数优化试验成本高等问题,选择激光功率、预热温度、扫描速度、扫描间距以及分层厚度5个工艺参数设计正交试验以获得样本数据并建立统一目标函数。采用人群搜索算法(SOA)优化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建立基于SOA-LSSVM的SLS成形件精度预测模型;预测不同工艺参数组合下制件的统一性能,并与采用传统BP神经网络和LSSVM模型获得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SOA-LSSVM模型针对小样本预测问题具有良好的泛化能力,预测值与实际值的最大相对误差仅为1.11%,可为SLS加工参数组合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从理论和试验两个方面对选择性激光烧结件精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验证了激光烧结参数、烧结温度等对制件精度的影响.针对影响烧结金属粉末尺寸精度的工艺参数,以316不锈钢粉末为试验材料,以制件尺寸为测量指标,优化了一组烧结参数:激光功率为83 W、扫描速度为 16 mm/s、烧结间距为0.165 mm、单层厚度为0.1 mm,精度可达到±0.05 mm,用此工艺参数成功地烧制出了金属原型件.  相似文献   

7.
针对板材多点复合渐进成形的质量问题,利用有限元软件Marc进行了不同工艺参数下的多点成形正交试验。以回弹角、壁厚均匀性和最大成形力作为成形质量评价指标,根据试验结果建立了各评价指标回归预测模型;采用主目标法建立了多点复合渐进成形评价指标数学模型,获得了最佳工艺参数组合。通过试验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这能为成形出较好质量的制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揭示工艺参数对连杆衬套性能的影响,采用二次回归正交试验方法,对连杆衬套经强力旋压及热处理后的性能进行研究。对强力旋压后的试件进行热处理后,再进行拉伸试验。给出了强力旋压时减薄率、进给比和热处理时的温度等工艺参数对零件的抗拉强度、伸长率及断面收缩率的影响规律,并获得了优化的工艺参数组合和抗拉强度、伸长率及断面收缩率的回归方程。通过本次试验,得出了符合连杆衬套性能要求的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选择性激光烧结成型精度的影响因素。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精铸蜡粉进行了烧结成型试验,对影响烧结件尺寸精度的四个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得到最佳工艺参数及在此工艺下的修正系数。结果表明:随着激光功率的提高,试件收缩率呈加大趋势;随着扫描速度、预热温度和铺粉厚度增加,试件收缩率呈降低趋势。最佳工艺参数为:激光功率12 W、预热温度45℃、扫描速度1 500 mm/s、铺粉层厚0.2 mm,此工艺下水平方向修正系数为1.000 2,竖直方向修正系数为1.002。  相似文献   

10.
以聚苯乙烯为试验材料,在AFS-320MZ/Q自动成型机上,通过制作专门的样件,采用正交实验的方差、极差分析方法,讨论激光功率、激光束扫描速度、扫描间距、烧结厚度等成型工艺参数对烧结密度的影响,并且优化了加工参数的组合.试验结果对于具体SLS系统提高制件的强度和后处理质量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铸造用覆膜砂烧结实验,激光功率、扫描速度、预热温度、光斑直径工艺参数对烧结试样成型精度和烧结质量的影响,总结出了制件尺寸随各工艺参数变化的趋势。并提出烧结制件后处理的合理温度范围。  相似文献   

12.
结合正交试验设计和数值模拟,选择模具温度、熔体温度、注射时间、保压压力和保压时间等5个主要工艺参数为设计变量,分别以最小体积收缩率和最小翘曲变形为目标,进行了线槽注射成型工艺参数的单目标优化设计。再利用加权综合评分法,对线槽注射成型工艺参数进行多目标优化设计,获得了兼顾体积收缩率和翘曲变形的工艺参数组合。  相似文献   

13.
基于神经网络的快速成型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选择性激光烧结成型件变形大、精度较低的问题,将神经网络方法应用于选择性激光烧结(SLS)加工工艺的研究.根据SLS加工工艺的特点,研究的工艺参数包括:层厚、扫描间距、激光功率、扫描速度、环境温度、层与层之间的加工时间间隔和扫描方式.建立了SLS加工工艺参数与加工变形、收缩率之间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实验结果与神经网络模型计算结果十分吻合,说明该神经网络模型能定量地反映出工艺参数与加工材料变形、收缩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工艺参数对选择性激光烧结制件精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激光功率、扫描速度、扫描间距等烧结工艺参数对选择性激光烧结制件的精度有很大影响.通过理论分析以及实际对316L不锈钢粉末材料的烧结,采用单因素试验,分别研究了这三个影响因素和制件精度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实验结果的方差分析,得出其优化的烧结参数为:激光功率83W、扫描速度16 mm/B、扫描间距1/6 mm,制件尺寸精度可达到±0.05 mm.  相似文献   

15.
SLS烧结参数对快速成型制件精度与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李宁  王高潮 《模具制造》2004,(10):51-54
选择性激光烧结是一种先进的快速制造技术,其烧结参数对制件的强度和精度有很大的影响。本通过对高分子粉末选择性激光烧结,研究了激光烧结工艺参数:激光功率、扫描速度、烧结间距、单层层厚对烧结件强度与精度的影响关系,并得到两组优化的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6.
塑料件的成形收缩率在不同结构的模具上一般是不同的。即使在同一模具成形的同一个零件中,不同方向和部位上的成形收缩率也不相同。在设计塑料模具时一般仅凭经验取收缩率的数值。要得到精确尺寸的塑料制件,重要的是确定成形工艺,然后按制订的工艺条件成形制件。如果制件尺寸与图纸要  相似文献   

17.
姚志英 《热加工工艺》2012,41(23):52-54,57
对AZ31B镁合金半固态挤压成形管材进行了试验研究,确定了材料加热温度、搅拌时间、搅拌速率、静置时间及半固态浆料浇注温度等成形工艺参数,分析了镁合金管材挤压制件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半固态镁合金挤压制件组织的晶粒细化,小而均匀,尖角钝化,表现出明显的塑性变形特征;制件的抗拉强度、伸长率、断面收缩率、硬度及冲击韧度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激光熔覆修复过程中单道熔覆层形貌极大地影响修复效果,但多工艺参数对熔覆层影响的耦合作用机制尚未被研究清楚,因此,获得不同工艺参数组合与熔覆层尺寸的定量关系是亟待解决的难题。以Inconel 625合金的激光熔覆修复为背景,采用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算法构建了激光熔覆工艺参数(激光功率、扫描速度、送粉速率)到单道熔覆层尺寸的回归模型,将模型用于特定熔覆参数组下单道尺寸的预测;同时在给定期望的单道熔覆层尺寸参数时,基于Gini不纯度选择强关联因子构建了工艺参数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激光熔覆工艺参数预测模型的预测误差小于4%,能够准确地估计加工特定单道熔覆层截面几何形状所需的激光熔覆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9.
应用刚塑性有限元DEFORM-3D软件对楔横轧变断面收缩率等内径空心轴的成形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根据模拟和正交设计试验法分析结果,得到各工艺参数对变断面收缩率等内径空心轴椭圆度的影响规律和各因素对椭圆度影响的主次顺序以及工艺参数的最优水平组合。研究结果能为模具设计和工艺参数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采用粉末注射成形技术制备铜制件,研究粉末注射成形中烧结工艺参数对烧结效果的影响,以获得理想的注射成形工艺及烧结工艺参数.通过采用真空烧结和氢气气氛烧结、改变烧结升温速率和烧结温度,对比了烧结件的烧结质量和烧结收缩等情况.结果表明,铜粉末注射成形坯的烧结必须在氢气气氛保护下进行;烧结升温速率不宜过快或过慢,本研究采用5℃/min的升温速率效果较好;烧结温度低于且接近铜的熔点温度,烧结温度高,烧结件收缩率大但致密度也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