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士骏 《辐射防护》2006,26(1):12-16,23
确定性效应是辐射事故中主要关心的健康危害。辐射事故照射,除大剂量急性照射情况外,更多的还有受照延续时间不等、照射水平不一的多次受照情况,甚至尚有数天内连续受照的。本文从辐射效应的“线性-平方”模型出发,借助目前已经掌握的确定性效应的剂量阈值,针对剂量的不同时间分布,集中探讨低LET辐射事故中评价确定性健康危害的剂量学方法。引用了分割照射和延续照射的外推剂量概念,提出了外推剂量可加原理和等外推剂量等效应原理。  相似文献   

2.
局部照射和全身照射诱发小鼠精原细胞染色体畸变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X线照射小鼠睾丸组织和全身均匀照射诱发精原细胞染色体易位率进行了比较。两种不同照射方式所诱发的易位率都随剂量增加而增高,其剂量效应关系均符合y=a+bD关系式。全身照射明显高于局部受照,从而提示用全身均匀照射的遗传风险来估价睾丸组织受照的遗传效应是不适宜的,它过高的估价了遗传危险度。因此对常见的生殖器官局部受照的遗传危害,应该用局部照射的资料来评估,更接近实际。  相似文献   

3.
事故照射全身剂量常为高度不均匀,一般认为均匀照射要比不均匀照射对造血组织产生更重的症状。因此,事故剂量的表示方法要考虑效应的临床意义与重要性。通常描述病人全身照射的平均剂量或中线剂量不适宜用在非均匀的事故照射。对遭受大剂量照射的人员,由于干细胞为主要靶器官,经干细胞活存分额计权的骨髓剂量具有重要意义。急性辐射效应也还明显与拖长时间或分次照射有关。因此不论何种剂量表示方法,使用单一数字是无把握预期生物效应的,而宜尽可能多地记下可能获得的有关信息。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切尔诺贝利事故清理工作者和其他受照射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选取切尔诺贝利事故清理工作者和其他受照射人员作为试验组,采用常规方法取指尖外周血制备涂片,空气干燥,对氨基苯甲酸混合,Giemsa法染色,光镜下计数每人500个细胞样本,观察记录具有尾状突起细胞核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处理.未照射对照组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尾核发生率在0%~0.6%,平均值0.16.而大多数受照射对象都出现较多具有尾核的淋巴细胞.照射组的淋巴细胞出现尾核最大值是3.2%,平均值是0.50%.切尔诺贝利事故清理工作者的带尾核的淋巴细胞出现的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外周血淋巴细胞尾核可能是一种有意义的受照射标记物,受照射淋巴细胞尾核的异常出现可能起因于双着丝粒所形成的染色体桥的断裂.对于更加详尽地获取辐射生物效应信息,回顾性研究辐射剂量效应可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5.
电离辐射对小鼠脾细胞IL-2Rα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剂量、特别是低剂量辐射全身照射后,小鼠脾细胞IL-2Rα的变化规律,以揭示低剂量辐射免疫增强效应的发生机理,小鼠接受不同剂量X射线全身照射24h后,体外诱导脾细胞IL-2R的表达,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检测脾细胞IL-2Rα表达的变化。结果 50-500mGyX射线全身照射后24h,小鼠脾细胞IL-2Rα粪土同,表现为CD25阳性细胞百分率 于假照射对照组,尤其以50mGy照射组了为明  相似文献   

6.
结合近年来发生的数起不同类型的辐射事故,对指导临床救治的生物剂量估算过程进行报道,特别针对辐射生物剂量学的难点问题,如迁延照射、大剂量照射及快速剂量估算等瓶颈问题,采取不同手段和方法给予解决,并对辐射远后效应做出评价。  相似文献   

7.
徐照  陈妮  王志刚  李桃生 《辐射防护》2019,39(2):150-156
本文研究了高能中子辐射对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剂量效应并讨论了高能中子辐射的相对生物学效应。雌雄同体的线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10个不同剂量梯度的照射组,分别为1 047、476、199、89、18.2、8.4、1.83、0.351、0.171和0.087 Gy。不同剂量梯度的线虫距离中子源的距离不同,但是照射时间相同。线虫经过单次高能中子全身照射后,分别于当天将线虫转入新皿进行产卵率、寿命的后续检测以及24小时后将线虫转入新皿进行生殖细胞凋亡的检测。结果表明,随着剂量的增加,产卵量呈现总体下降的趋势,特别是1.83 Gy对线虫子代数的影响很大,大于89 Gy照射后线虫停止产卵;寿命呈现随辐射剂量上升而下降的趋势,尤其是1.83 Gy对线虫寿命的缩短效应明显;大于8.4 Gy剂量中子照射时,生殖细胞凋亡随剂量的升高而显著上升。以上结果说明,高能中子辐射对线虫具有剂量效应,但是在低剂量辐射时可能有更强的损伤效应,为中子低剂量辐射防护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同时讨论了以中子照射数据与前人γ射线照射实验结果相对比的结果,计算得出HINEG高能中子辐射的相对生物效应是1.25,表明在相近吸收剂量的γ射线与中子照射下两者生物学效应差异,提示了品质因数(Q值)与ICRP出版物的差异以及完善参考动物数据库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低剂量辐射效应--辐射防护的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低剂量辐射对生物体效应展现出多样性,而且不同LET辐射源的效应差异明显,很难通过大剂量效应中推导。低剂量辐射的健康危害主要是远期致癌风险性,而早期效应随辐射品质、剂量、剂量率以及受照个体的不同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突出的有三个方面:1)细胞在接受一次几个eGy低剂量预照射后,能够对随后大剂量辐照损伤产生一定的防护作用,这种作用被称为适应性反应,或单次低剂量整体照射产生的免疫刺激效应;2)单次低剂量辐照所产生的单位剂量的急性损伤效应比大剂量的更大,这被称为低剂量辐射超敏感性,其剂量大小通常在0.2~0.5Gy的范围内;3)旁效应,是指发生在照射细胞周围的未受照细胞中的生物效应,该效应会导致高于预测值的辐射损伤效应。低剂量辐射的这些多样性效应给辐射防护实践带来了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介绍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UNSCEAR)1993年报告中所汇综的世界辐射水平(包括天然辐射照射、职业性辐射照射、人工辐射对公众的照射、事故照射和医疗辐射照射)现状,并概述了此报告中这些数据与 UNSCEAR 1988年报告中的差别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10.
人和家兔受局部急性γ射线照射后的染色体畸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量照射事故中,大多数为局部受照的情况,研究这一情况下的生物剂量计应用有一定意义。家兔局部受照后,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明显增高,并因受照部位不同而有一定差异。研究肿瘤病人第一次受局部照射治疗后的染色体畸变,提供了染色体畸变率作为生物剂量计应用的一些参考资料。研究表明,不同部位受照后的畸变率有差异,这可能与淋巴细胞动力学及照射部位敏惑性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11.
引言尽管对辐射效应的研究已进行了很大的努力,但仍然存在一些重要的未知领域。以往绝大多数研究是直接弄清大剂量的辐射效应,这些研究几乎全部是基于对受大剂量照射的人群或动物的观察。有关低剂量的健康效应,也就是那些受典型职业照射(低于容许  相似文献   

12.
在发生大规模核与辐射事故后对受照人员的早期临床分类诊断中,生物剂量估算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制定有效的生物剂量估算应对策略是值得学者们关注和讨论的问题。本文在简要介绍事故照射事件的情景、特征、生物剂量计的作用基础上,对发生大规模核与辐射事故时对估算受照人员生物剂量的应对策略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3.
采用放射性配体结合法,观察了不同低剂量X射线全身照射对小鼠脾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GCR)表达的影响及75mGy全身照射后GCR表达的时程变化.结果显示,25、50、75mGy X射线全身照射后8h小鼠脾细胞GCR表达明显下降;75mGy X射线全身照射后4h GCR表达开始下降,8hGCR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低剂量X射线全身照射可降低小鼠脾细胞GCR的表达,提示GCR表达下调可能在低剂量辐射免疫增强效应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一、引言辐射防护规则的主要目的是防止人类的急性损害效应和减少可接受水平的晚发效应。在这方面,一般认为,癌瘤发生是低吸收剂量照射的主要躯体危险。关于肿瘤诱发定量资料的明显不足,这与细胞活存及染色体畸变方面的大量可利用的资料形成鲜明对照。业已证明,受高剂量全身照射,随后移植骨髓的受照病人,对治疗恶性疾病,例如急性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以及再生障碍性贫血已日趋成功。局部照射对治疗何杰  相似文献   

15.
潘自强 《辐射防护》1993,13(6):458-465
本文主要介绍联合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UNSCEAR)1993年报告中所汇综的世界辐射水平(包括天然辐射照射,职业性辐射照射,人工辐射对公众的照射,事故照射和医疗辐射照射)现状,并概述了此报告中这些数据与UNSCEAR1988年报告中的差别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低传能线密度辐射诱发的染色体畸变存在剂量率效应的问题,以便较为准确地估算不同剂量率受照人员的吸收剂量。用3种不同照射剂量率的低剂量X线照射离体人外周血,CA诱导染色体早熟,收获早熟凝集染色体,采用盲法阅片,计数染色体断片数和畸变细胞数,分析畸变率与照射剂量之间的关系,分别拟合不同剂量率的剂量效应曲线和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在剂量率一定的情况下,各剂量点的染色体断片率随吸收剂量增加而增加。同一剂量点不同剂量率射线诱发的染色体断片率随剂量率的增加而增加,剂量率效应明显。因此在估算低传能线密度辐射的吸收剂量时,应该考虑剂量率效应,根据受照情况尽量选择剂量率相近的剂量-效应关系曲线进行估算,从而使结果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17.
镭-226和钴-60是能量较高的辐射源,目前在工业、农业、医疗卫生和科学等方面广泛应用。随着生产建设和原子能科学的发展,放射损伤的机会可能增多。关于意外照射事故对人体的损伤效应国内、外虽有报道,但由于辐射源、照射方式及受照剂量不同,所致辐射损伤效应的程度各有差异。本文总结了六例事故受照者的医学观察资料,报告如下: 一、事故经过  相似文献   

18.
电离辐射造成的损伤可引起机体对感染易感性的增高。本实验用体内菌落形成单位法(colony forming-units method in vivo,体内CFU法)对空肠弯曲菌CJ-S131株在受照小鼠体内的粘附、定居进行了动态观察,旨在研究辐射对感染易感性影响的机理。实验结果提示:(1)小鼠受不同剂量~(60)Coγ射线全身照射后均出现空弯菌在体内的粘附、定居增加。(2)小鼠受低于10Gy照射时,仅在粘附高峰时粘附指数(adhesive index,Al)显著高于对照组;在15Gy时,从感染后6~48h均可见AI的显著增加;而20Gy照射组,30min时AI即明显增加,并持续整个实验过程。(3)小鼠受照剂量越大,增加的AI亦越大。(4)方差分析提示,增加的AI在各肠段及各感染时间段间均无差别。小鼠受全身照射后对感染的易感性增加,表现为空弯菌在整个肠道粘膜的粘附增加,而无肠段间的区别,并随照射剂量的增大而增加。受照射后肠道局部微环境及肠粘膜表面结构的改变可能对细菌的粘附,定居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电离辐射造成的损伤可引起机体对感染易感性的增高。本实验用体内菌落形成单位法(colony forming-units method in vivo,体内CFU法)对空肠弯曲菌CJ-S131株在受照小鼠体内的粘附、定居进行了动态观察,旨在研究辐射对感染易感性影响的机理。实验结果提示:(1)小鼠受不同剂量~(60)Coγ射线全身照射后均出现空弯菌在体内的粘附、定居增加。(2)小鼠受低于10Gy照射时,仅在粘附高峰时粘附指数(adhesive index,AI)显著高于对照组;在15Gy时,从感染后6~48h均可见AI的显著增加;而20Gy照射组,30min时AI即明显增加,并持续整个实验过程。(3)小鼠受照剂量越大,增加的AI亦越大。(4)方差分析提示,增加的AI在各肠段及各感染时间段间均无差别。小鼠受全身照射后对感染的易感性增加,表现为空弯菌在整个肠道粘膜的粘附增加,而无肠段间的区别,并随照射剂量的增大而增加。受照射后肠道局部微环境及肠粘膜表面结构的改变可能对细菌的粘附,定 居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1引言 放射防护的基本目的总是为公众和工作人员提供合适的标准,而不过分限制那些增加了辐射照射但能得到利益的实践.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开展了很多涉及电离辐射效应的研究工作,其范围从检测单个细胞的辐射效应到检测受不同辐射源照射的大的人群的辐射效应的流行病学研究.使用这些研究所获得的信息来估计辐射照射的后果,同时加以社会和经济的判断,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书以构建一个合适的放射防护体系,并保证公众和职业照射工作人员的高标准防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