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了能达到光储微电网经济效益最大化,以及在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同时,保证光储微电网的稳定性。从而提出一种新的基于需求侧响应下光储微电网运行策略即通过调整可转移负荷的工作时间,对可转移负荷进行重置安排,减少配电容量,以及利用不同用电时段制定不同的电价制度即分时电价,人为调控电力需求量,实现削峰填谷的效果,从而提高微网的稳定性。为了使得微电网有最大的经济收益,利用博弈论的方法,继而找到转移负荷用户、分时电价用户、储能方的Nash均衡点。  相似文献   

2.
居民区家用电动汽车充电具有较强的集中性,大规模电动汽车充电负荷会对配电网系统造成负荷峰谷差过大等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多目标粒子群(Multi-Objctiv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MPSO)算法的用户充电选择控制策略,通过分析预测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建立以系统总负荷方差和调度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同时考虑了电动汽车电池及系统功率等约束条件,采用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电动汽车最优起始充电时刻。仿真结果表明,相比居民区内电动汽车无序充电,文中所提电动汽车充电策略能有效降低负荷峰值和调度成本。  相似文献   

3.
针对大规模风电并网影响电网稳定运行的问题,基于日前用户侧电力负荷预测和实时电价预测,文中提出了一种电网吸纳风能的新模型。以最小化风电—抽水蓄能联合系统发电成本为目标,在目标求解过程中确定最佳自弹性系数和互弹性系数,运用基于实时电价的需求价格来弹性引导电力用户以实现负荷转移。考虑到用户侧电价弹性限制的约束,该方法采用遗传优化算法编程求解。仿真结果表明,需求侧资源主动参与优化调度可降低负荷峰谷差,利于系统稳定运行,并且可以减少发电成本,提高联合系统经济性。  相似文献   

4.
现有的农村配网光伏消纳容量有限,为提高光伏就地消纳能力、保障现代农业园区域电网的稳定运行,提出了一种改进遗传算法的区域性光伏消纳优化策略.针对区域内的光伏、负荷和储能情况构建相应的理论模型;为实现区域内光伏消纳量最大且运行成本最小,设计了优化目标和约束条件,并利用改进遗传算法进行寻优;基于MATLAB仿真平台对所提策略...  相似文献   

5.
为了降低系统的碳排放量和挖掘用户侧负荷参与系统调度的响应能力,文中提出一种含P2G-CCS和柔性负荷的综合能源系统日前低碳经济调度模型。首先,引入P2G-CCS-燃气供热系统协作的运行框架,P2G设备利用捕集到的CO2作为原料,生成的天然气输送到燃气供热系统;其次,考虑用户侧负荷的可平移、可转移、可削减负荷特性,通过分时电价和分时气价引导柔性负荷参与调度;最后,建立以总运行成本为最小的综合能源系统日前优化调度模型,仿真算例使用CPLEX进行求解。通过3种场景对比分析得出,P2G-CCS和柔性负荷的运行策略能有效降低系统的碳排放,提升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实现了综合能源系统低碳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6.
考虑需求侧响应的微网并网运行机制能够引导用户合理用电,对研究智能电网用户用电福利具有重要意义。综合光伏、风能发电的不稳定性,提出微网并网运行机制下需求侧响应策略,以微网运行成本最小和需求侧用电效用最大为目标,建立了考虑需求侧响应的微网并网运行福利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可达到用户最大用电福利,且有利于削峰填谷,降低供电压力,提升用户参与建设微网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7.
在充分发挥电力可靠性管理在电力供应保障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目标大背景下,考虑我国部分区域风电消纳不足和调峰能力有限所导致的电力结构不稳定,构建发电侧与需求侧联动的峰谷分时电价模型,探索出一种电网向发电企业收取“过网费”、需求侧与发电侧直接交易的新模式。该模型根据电力需求价格弹性矩阵计算实施峰谷分时电价后的电力负荷,构建发电侧与需求侧约束条件,以火电机组平均发电成本为目标函数,综合考虑风电消纳影响,采用粒子群算法进行模型求解,并通过输配电价连接上网电价和用户电价,输电损耗电量连接发电量与用电量,达到发电侧与需求侧的联动。算例分析表明,所建立的模型能更好地消纳风电,同时也提高了火电机组发电功率的稳定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8.
随着电动汽车(EVs)保有量逐年增加,充电需求日益增大,短时间内大规模EVs集中充电不仅会给电网稳定运行带来风险和负担,还会造成路网交通拥堵。为了缓解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兼顾配电网、路网和车主三方利益的“车-路-网”三层充电优化方法。通过三层优化模型的相互传递与配合,对配电网的等效负荷方差和有功网损、路网的通畅情况、车主的充电总成本进行协调优化。以杭州市某区域路网为例,结合IEEE-33节点配电网系统进行仿真。通过三层充电优化,系统等效负荷方差降低72.82%,有功网损降低83.41%,车主充电总成本减少8.89%。仿真结果表明,所提优化方法能够合理安排EVs充电,可以在平抑负荷波动和降低有功网损的同时,缓解路网拥堵和降低车主充电总成本。  相似文献   

9.
源网荷储变量的多维度性,导致负荷响应调度安排效果不佳。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了源网荷储协同主动配电网分布鲁棒优化调度系统。使用接口适配器,集成配电网数据,获取配电网可调度的容量信息。部署智能监测设备,确保数据不被篡改和窃取。将调度策略在配网综合调度中心预演,实现协同优化调度。计算系统停电损失期望,分析源网荷储供电可靠性。确定目标函数,根据源网荷储变量多维度性设定约束条件,构建鲁棒优化问题函数,优化主动配电网分布鲁棒性。充分利用主动配电网中的电力储能和负荷,配合可再生能源并网后,实现源网荷储与主动配电网良性互动。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参与的调控阶段一致,且负荷响应调度与理想调度最大误差为0.01 MW,能够良好调度安排响应负荷。  相似文献   

10.
微电网集分布式发电系统、负荷和储能于一体,提高了分布式发电系统的综合利用.微电网的并网接入对配电网的综合无功优化产生影响,因此,配电网的无功优化过程中需要考虑微电网并网接入的影响.本文在充分考虑微电网运行特性的基础上,构建考虑微电网运行特性的配电网综合无功优化,建立以系统有功网损与节点电压为目标的综合无功优化模型,把含微电网的配电网无功优化转化为一多约束的非线性混合优化数学问题,并利用粒子群算法进行求解.通过IEEE 33节点系统的仿真算法分析验证本文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mart grid, residents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schedule their household appliances (HA) for the purpose of reducing electricity expenses and alleviating the pressure of the smart grid. In this paper, we introduce the structure of home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EMS) and then propose a power optimization strategy based on household load model and electric vehicle (EV) model for home power usage. In this strategy, the electric vehicles are charged when the price is low, and otherwise, are discharged. By adopting this combined system model under the time-of-use electricity price (TOUP), the proposed scheduling strategy would effectively minimize the electricity cost and reduce the pressure of the smart grid at the same time. Finally, simulation experiments are carried out to show the feasibility of the proposed strategy. The results show that crossover genetic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 has better convergence properties than traditional particle swarm algorithm and better adaptability than genetic algorithm.  相似文献   

12.
胡陈壮 《电子测试》2021,(7):46-49,19
在家庭能量管理系统中,可再生能源的发电功率具有不确定性和间断性,成为影响家庭能量优化调度的因素。储能系统在优化过程中过多充放电次数也会增加储能折旧费用。针对上述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储能分组能量管理优化策略。根据可再生能源出力不确定部分和确定部分为储能系统配置充电部分和调度部分。首先建立风力发电系统、光伏发电系统和储能系统模型,然后在此基础上搭建以每日用电费用最小为目标的家庭能量管理优化调度模型。最后以上海市一住宅用电为例,通过改进遗传算法对模型求解。仿真算例分析表明所提策略降低用电费用的同时可以减小可再生能源发电不确定性对能量优化调度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An operation strategy of the electric vehicle (EV) battery charging and swapping station is proposed in the paper. The strategy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comprehensively consideration of the EV charging behaviors and the possible mutual actions between battery charging and swapping. Three energy management strategies can be used in the station: charging period shifting, energy exchange between EVs, and energy supporting from surplus swapping batteries. Then an optimization model which minimizes the total energy management costs of the station is built. The Monte Carlo simulation is applied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V battery charging load, and a heuristic algorithm is used to solve the strategy providing the relevant information of EVs and the battery charging and swapping station. The operation strategy can efficiently reduce battery charging during the high electricity price periods and make more reasonable use of the resources. Simulations prove the feasibility and rationality of the strategy.  相似文献   

14.
李向前 《信息技术》2011,(9):168-170,172
电力用户功率因数高低,直接影响发、变电设备的利用,由于现行电网结构的原因,配电变电器负载随季节负荷的变化无功功率不同。这样提高功率因数对改善系统供电电压质量,降低线路损耗,节约电能,对系统用户都有很大好处。  相似文献   

15.
解决微电网中新能源出力存在的随机性与波动性是微电网优化运行的前提和关键。文中将鲁棒优化理论引入到微电网的运行优化中,以运行成本和环境成本为目标构建了含有风力发电、微型燃气轮机、配电网和蓄电池的微电网多目标鲁棒优化模型,并采用基于自然选择粒子群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确定性优化相比,鲁棒优化虽然牺牲了经济性,但换取微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平衡了成本与风险的关系;同时多目标优化平衡了微电网的经济性和环保性,为微电网的优化运行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电力负荷的飞速增长,配电网规划尤为重要,为此提出了配电网网格化规划的思路、模型和方法。分析宜昌市城市空间发展格局和配电网现状,结合《配电网网格化规划指导原则》提出网格化划分原则,据此对宜昌市西陵区中心区配电网进行网格划分,在优化划分结果的基础上,使用粒子群算法优化变电站选址,以网络运行损耗最低为目标函数,建立了变电站选址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7.
仲元昌  李秀珍  刘勇  汤宝平 《通信学报》2009,30(12):132-136
无论信道状态如何传统的室内无线网络节点,总是采用增加发射功率的方式以获得较好的通信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室内无线网络的电磁辐射强度和网节点能耗.为此研究了室内无线网络节点的电磁辐射和能耗问题.首先给出了在确保通信效果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网络节点发射功率的功率控制模式;然后提出了一种降低无线网络节点发射功率的能量优化算法;采用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分簇技术和COST-231模型,构建了室内无线网络的路径损耗模型和最小发射功率模型,并实现了网络节点的能量优化.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既保证了原有的通信效果,又降低了网络节点电磁辐射和能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