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众所周知 ,气流是纺纱杯中的一种不利因素。这种情况在绪森 (SUESSEN)SC1 M和SC2 MSpinBox中已不复存在。一种新的气流技术将单独的平行纤维传送到纺纱杯 ,且保持了较快的转杯速度。新型气流概念的主要特点如下。1 两个可调的气流槽替代了单个气流槽  紧密纺纱杯SC1 M (用于棉纺 )和SC2 M (用于化学纤维纺 )都有着这种除杂槽。在这一除杂槽中 ,杂质以与气流进入转杯相反的方向被排出。合成纤维不需要除杂这一说法已经被事实证明是不正确的 ,因为合成纤维中也有杂质 (图 1 )。图 1 两个可调的气流槽  当纤维条被切断时 ,…  相似文献   

2.
描述了转杯纺纱机Autocoro的最新开发成果之一--Fancynation花式纱系统.详细讨论了用于牛仔纱的特殊花型、卷绕过程、接头和使用Fancynation生产多种花式纱的工艺.  相似文献   

3.
《纺织导报》2006,(11):44-44
小批量转杯纱的需求在逐渐增加,而且必须快速准确地交货。虽然随着纺纱器内先进零部件地采用,转杯纺的使用更加简单快速,而且在纺纱范围及可纺产品上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但是现在市场上的转杯纺设备所具有的灵活性却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4.
针对传统型转杯纺因单分梳技术的限制只能纯纺或者混纺性能相近的纤维原料却难以生产纤维性能差异较大的混纺纱的问题,以及基于近年来双喂给双分梳新型转杯纺技术的研究,介绍了传统型转杯纺的成纱机制以及双喂给转杯纺技术的特点,并对比分析了传统型转杯纺纺纱器和双喂给转杯纺纺纱器的结构。通过数值模拟和样纱试纺实验,分析比较了传统型转杯纺和双喂给转杯纺转杯内部流场分布特征,包括转杯内涡流、气流速度以及压强分布,同时也进一步对比分析了2种转杯纺成纱系统所纺纱线的成纱结构及其成纱性能,验证了双喂给转杯纺纺纱技术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传统牛仔纱颜色单调、织物风格单一,且存在染色污染的问题,从牛仔纱线花色设计出发,详述选用黑白粘胶纤维、通过改变不同颜色纤维组分比例,在双分梳转杯纺单头试验机上纺制5种双节花色变化牛仔纱的方案设计;选取颜色风格为灰黑的牛仔纱,以分梳辊转速、转杯转速及成纱捻度3因素设计正交试验,对比不同试验水平所纺的纱线性能,优选出最佳纺纱工艺组合及其织物织造工艺。指出:在分梳辊转速为7.5 kr/min、转杯转速为50 kr/min、纱线捻度为65捻/(10 cm)的条件下,纺制的牛仔纱质量较好,织物具有明显的灰黑牛仔风格;采用双分梳转杯纺技术、改变原料组分及交替比例的纺纱模式,能直接进行牛仔纱色彩设计,生产方便高效且过程环保;增加有色原料组分变化比例及变化次数,可纺制出多节渐变的花色牛仔纱。  相似文献   

6.
张长乐 《棉纺织技术》1991,19(12):14-18
本文分析了纤维在纺杯内空间及滑移面上的受力情况,并根据力学原理探求它们的运动规律。认为纤维在接触纺杯和滑入凝棉槽的瞬时,速度均发生突变而受到撞击,由此引起纤维的弯折,可能是转杯纱中纤维伸直程度差,强力比较低的原因之一。而纤维进入纺杯的初始状态及纺杯的一些结构参数,是影响纤维在凝聚过程中速度变化程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花式纱线目前在现代服饰中起着重要作用,其应用范围涵盖家用纺织品中家具装饰织物到具有现代风格的服装用织物。立达公司的环锭纺、紧密纺和转杯纺为无限的花式纱设计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8.
转杯纺是目前新型纺纱中应用面最广的一种纱线,随着其技术的不断进步,其应用领域也将不断扩大。为了提高转杯纱的质量,根据国家纺织行业标准,对转杯纺纱机机械术语、转杯纺纱机及其关键零部件、转杯纱的标准进行总结分析,这将对转杯纺纱机及转杯纱质量检测时提供有利参考。  相似文献   

9.
张奇  汪军  曾泳春 《纺织学报》2013,34(2):51-54
 运用计算流体运动力学软件FLUENT对抽气式转杯纺纺杯内气流场进行建模、网格划分,并采用有限体积法对纺杯内的气流场进行二维数值模拟,得到速度矢量分布以及两个截面的X轴方向和Y轴方向的速度分布情况。模拟结果直观地展示了纺杯内的气流流动特征,其中纺杯内流场速度处于20m/s~150m/s之间,截面的速度分布也较好地说明了纤维的运动趋势,验证了FLUENT软件研究纺杯内气流流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赵宽 《江苏纺织》2005,(7):27-28
通过对转杯纺纺纱原理的阐述,对转杯纺半自动接头进行研究,对接头过程的模拟以及显微镜下观察接头缠绕段、捻合段和埋入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为减小或消除在输纤通道入口处产生的气流漩涡以降低其对纤维形态产生的不良影响,通过在输纤通道长轴一侧设置旁路通道向输纤通道补气,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设置有旁路通道的气流场分布,结合纺纱试验和纤维形态测试,研究该旁路通道对改善气流场分布及转杯成纱性能的效果。结果表明:采用旁路通道进行补气可消除输纤通道入口处的气流漩涡,提高纤维剥取区的气流速度,从而提高纤维剥离牵伸倍数;设置有旁路通道的转杯纺纱器对提高成纱断裂强度具有良好的作用,对降低凝聚槽中弯钩纤维的数量有一定的效果,说明消除气流漩涡和提高纤维剥离牵伸倍数有助于纤维形态的改善,从而提高成纱断裂强度。  相似文献   

12.
张百祥 《上海纺织科技》2006,34(3):17-20,43
介绍了各种纱疵的分类及其分布情况,并对纱疵进行了分级。探讨了原棉质量、设备状态、生产管理和运转操作过程对纱疵形成的影响,分析了电子清纱器的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13.
对Autocoro 312型全自动转杯纺纱机的技术特征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叙述了转杯纺针织纱的纺纱实践,分析了影响OE针织纱质量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4.
转杯纺纱机在正常工作时纺纱器中的气流场主要受气泵抽气机制和转杯旋转机制影响,为研究这2种机制对纺纱器中气流场形成的作用,设计了3种对应不同作用机制的工况,且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对这3种工况中的流体域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对其气流场的速度分布和压力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转杯纺纱器中的气流场是由抽气机制和旋转机制共同决定的;抽气机制为纤维输送提供了必要的气流速度和负压条件,旋转机制有利于纤维向转杯滑移面的顺利转移和纤维的有序排列,以及其向凝聚槽的凝聚;在这2种机制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转杯纺独特的气流纺纱环境。  相似文献   

15.
朱军  张红梅 《纺织学报》2006,27(4):87-90
Lyocell纤维具有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其针织面料在手感和外观等方面的多功能性使其开发应用前景非常广阔。由于转杯纱自身的特点,其针织品品质优越。采用转杯纺纱技术加工28 tex的Lyocell针织纱,探讨前纺工艺及技术措施;通过对各方案试纺对比,研究转杯纺主要工艺参数与成纱质量的关系,为合理选择工艺参数,提高Lyocell转杯纺针织纱的成纱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转杯纺纱机将梳棉条子或并条条子一步加工成成品纱的交叉卷绕卷装。Rieter R 40转杯纺纱机使用了新的AERO空气接头系统,现在转杯纱的接头质量已等同于正常纱体。因此高质纱的定义不再取决于纱的断头数或清纱切除率。它赋予了R40高的生产潜力及对所加工原料更有效的利用。  相似文献   

17.
以58.3 tex亚麻/棉65/35转杯纺混纺纱为例,根据原料的性能特点,分析纺纱工艺配置情况,合理调节前纺工艺,控制好车间温湿度,制备出合乎要求的熟条;确定转杯纺关键纺机器材的纺杯速度、分梳辊速度、工艺风压等合理的工艺参数.实践表明,这些工艺参数对亚麻/棉混纺纱的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在生产中应重点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