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以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为硅烷偶联剂对纳米TiO2表面进行改性,采用改性纳米TiO2、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铵、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为聚合单体,通过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纳米TiO2/有机氟改性聚丙烯酸酯无皂乳液,并将其应用于亚麻织物整理。采用红外光谱对乳液胶膜进行分析,以XRD和TG对表面改性的TiO2进行分析,并测试复合乳液粒径分布及大小,以及织物抗紫外线性能等。结果表明:TiO2表面经KH-570改性后,具有良好的分散性,降低了TiO2自身的团聚。制备的无皂乳液稳定,粒径分布均匀。经无皂乳液整理的亚麻织物柔软光滑,疏水角达到134.78°;整理织物的抗紫外线性能明显提高,UPF达到63.7。  相似文献   

2.
以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为单体,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为功能单体,YH-10为乳化剂,过硫酸钾为引发剂,通过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有机氟硅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并将有机氟硅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应用于尼龙型涤纶织物的整理。FT-IR结果表明:有机氟和有机硅单体参与了聚合反应,成功合成了有机氟硅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SEM结果表明:有机氟硅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整理后的尼龙型涤纶织物表面形成了一层均匀的薄膜;TG结果表明:有机硅和有机氟功能单体的加入提高了聚丙烯酸酯乳液薄膜的热稳定性;应用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有机氟硅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粒径分布均匀,整理后的尼龙型涤纶织物与整理前相比,断裂强力、白度以及透湿性变化不大,水接触角达到了158.35°,使尼龙型涤纶织物具有超疏水性能。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含氟聚合物在亚麻织物上的应用效果,以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G04)为改性单体,丙烯酸正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软、硬单体,丙烯酸(AA)为功能单体,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制备氟改性的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并将其用于整理亚麻织物。利用红外光谱仪、透射电子显微镜、粒径分析仪、接触角测量仪等对产物结构与性能进行表征与分析,探讨经其整理后亚麻织物透湿透气性及断裂强力的变化。结果表明:所得含氟共聚乳液胶粒呈核壳结构,其粒径属于纳米级;经其整理的亚麻织物对水接触角可达130°,且织物断裂强力有所增加,透湿透气性略有降低。  相似文献   

4.
为制备性能优良的超疏水涤纶织物,采用正硅酸四乙酯(TEOS)为前驱体,正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HDTMS)为改性剂,利用传统的St9ber法制备烷基改性二氧化硅(H-SiO2)纳米粒子,对其进行红外光谱分析。然后通过浸-烘-焙工艺将其整理到涤纶织物上,制备超疏水涤纶织物。此外,将制备的烷基改性二氧化硅纳米粒子与含氟耐静水压防水剂复配,通过浸-烘-焙工艺整理到涤纶织物上,测试表征织物接触角、微观结构、自清洁等。结果表明:H-SiO2纳米粒子整理后的涤纶织物具有良好的自清洁性,耐静水压的能力得到极大提高,接触角达到156.4°,并表现出良好的耐皂洗性与耐摩擦性。通过H-SiO2水溶胶与防水剂以3∶7复配整理,H-SiO2纳米粒子更易分散均匀,整理后涤纶织物的疏水性得到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5.
用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对纳米ZnO接枝改性,然后以改性纳米ZnO、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和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为原料,通过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有机氟/纳米ZnO聚丙烯酸酯织物整理剂,并将其用于亚麻织物的整理。采用FT-IR对合成的乳胶膜进行结构表征,以TG和XRD对接枝改性的纳米ZnO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KH-570成功改性了纳米ZnO,提高了纳米ZnO的分散性;制备的共聚乳液呈半透明泛强蓝光。用其整理亚麻织物,织物表面变得光滑,对水的接触角为134.52°,具有疏水性能和抗污性能,优异的抑菌性,抑菌带宽度约为1.7 mm,经向和纬向断裂强力分别提高了152 N和139 N,透气率和透湿率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6.
为提升玄武岩纤维与基体的界面相容性,采用偶联剂KH550改性后的纳米SiO2对玄武岩纤维表面进行粗糙化改性处理。分析了改性前后玄武岩纤维的表面形貌和化学结构,研究了纳米SiO2质量分数对玄武岩纤维力学性能、摩擦因数、吸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纳米SiO2改性后,玄武岩纤维表面的粗糙度和比表面积增大,摩擦性能和吸湿性能显著增加,在纳米SiO2质量分数为5%时,玄武岩纤维摩擦因数由0.255提升至0.280,透湿率也提高至0.65%;与未改性的玄武岩纤维相比,改性后的玄武岩纤维表面出现了C—H键,且Si—O—Si键对应的振动峰强度变强,提高了纤维表面的极性;改性后玄武岩纤维的拉伸力学性能有一定提高,随着纳米SiO2质量分数的增加,玄武岩纤维的力学性能先上升后下降,当纳米SiO2质量分数为3% 时,其拉伸断裂强度最高可达40 cN/tex。  相似文献   

7.
黄旭  张炜栋 《上海纺织科技》2023,(11):22-25+91-92
以甲基丙烯酰胺与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为单体,采用自由基聚合的方法合成聚(甲基丙烯酰胺-co-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共聚物P(MA-co-HEMA),并对其红外光谱进行表征。通过“喷涂-烘干”的工艺对涤纶织物进行整理,并在织物表面形成一层抗菌性能和亲水性能较好的薄膜。对改性后涤纶织物的表面形貌、润湿时间、断裂强力、透气透湿性能进行表征。对涤纶织物进行氯化整理,将甲基丙烯酰胺中的N—H键转变为N—Cl键,并研究其抗菌性能。结果表明,改性后的涤纶织物具有良好的亲水性能,并能在5 min内使得100%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100%的大肠埃希菌失活。  相似文献   

8.
高晶  张俊  赵泽阳  李婉迪  王佳珺  王璐 《纺织学报》2019,40(10):120-126
为解决单一TiO2改性涤/棉织物在可见光下光催化效率低、抗菌活性弱且不持久等问题,采用氧化石墨烯协同TiO2/SiO2掺杂复合改性涤/棉织物。利用场发射显微镜、明暗条件下的抗菌性实验、纺织品色牢度实验、拉伸断裂测试和弯曲性能测试等手段对复合改性前后织物的微观形貌、抗菌性及抗菌持久性、服用性能等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在可见光下,TiO2/SiO2/氧化石墨烯复合改性织物表面纳米粒子涂覆均匀,抑菌率在99%以上,复合改性织物在15次水洗后其抑菌率仍保持为98.5%;虽然改性后织物的拉伸断裂性能、透气性能、手感等都有一定程度的损失,但损失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
为改善涂层织物的防水透湿性能,采用丝素共混改性水性聚氨酯,制备了丝素/聚氨酯复合涂层剂,用于涤纶织物的涂层整理.利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对丝素/聚氨酯共混膜的结构、性能进行表征,研究了丝素粒径及其质量分数对涂层防水透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丝素与聚氨酯之间存在着氢键作用,丝素的加入提高了聚氨酯体系的热稳定性.当粒径为5 μm的丝素粉体质量分数为20%时,涂层织物的透湿量达到3000 g/m2.d-1以上,静水压值保持在3000 Pa以上.与单一聚氨酯涂层整理的织物相比,丝素改性聚氨酯涂层整理织物的透湿性得到显著改善,且具有良好的耐洗性和断裂强力.  相似文献   

10.
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酯微乳液的合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采用丙烯酸2-乙基己酯、丁酯等软单体作为壳层,用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苯乙烯等硬单体作为核,在较低表面活性剂含量条件下,经核/壳乳化法合成半透明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酯微乳液,产品成膜性好,渗透性及亲和性较好,用途广,将此微乳液作为印花胶粘剂,用于整理涤纶织物,手感柔软,透湿性提高,同时耐洗且有增深效果。  相似文献   

11.
以苯乙烯(ST)、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为主要原料,采用乳液聚合法,合成了性能稳定的核壳型聚丙烯酸酯硬挺剂。通过红外光谱仪(FT—IR)验证了聚合物的分子结构。对涤纶织物进行硬挺整理,可有效满足实际要求的整理工艺为:硬挺剂600g/L,200℃焙烘1.5min。结果表明,合成的硬挺剂具有优良的硬挺效果,整理后的织物高温不泛黄或泛黄不明显,厚重感明显增加且耐水洗性良好。  相似文献   

12.
采用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聚醚二醇、N 甲基二乙醇胺、全氟烷基乙基醇和丙烯酸羟乙酯等聚氨酯链段进行聚合反应,经水乳化分散后,再以全氟烷基酯等烯丙基单体进行自由基聚合反应,制备全氟烷基修饰聚氨酯 聚丙烯酸酯织物防水防油整理剂。探讨了该织物整理剂的用量和烘焙温度对织物防水防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动态防水性可达100分,防油性可达5级,对水的接触角可达133°,对液体石蜡的接触角可达116.5°,且耐水洗性和服用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利用正硅酸乙酯、无水乙醇等的水解反应制备纳米SiO2醇溶胶,并用硅烷偶联剂WD-20对所得SiO2 溶胶进行表面改性,真空干燥去除剩余的乙醇和水,得到SiO2溶胶浓缩液;然后与光固化树脂PEA、活性稀释剂TPGDA及光引发剂Irgacure 1173等超声振荡,得到光固化纳米SiO2复合树脂,并用FTIR、TGA、UV-Vis和粒径仪对其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经过WD-20改性后的纳米SiO2在光固化树脂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稳定性,同时涂膜固化后的耐摩擦性等性能显著提高,拓宽了光固化树脂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4.
为开发具有良好性能的藻多糖-壳聚糖复合膜(PSP/CH-film),本研究将纳米SiO2与PSP/CH-film进一步复合,制备成纳米SiO2改性藻多糖-壳聚糖复合膜(SiO2/PSP/CH-film),研究不同质量含量和不同粒子直径的纳米SiO2对SiO2/PSP/CH-film的结构、物理性能、机械性能、抑菌性和生...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目前染整行业常用抗皱整理剂2D树脂的甲醛释放,以及近年来开发的多羧酸类、缩醛类、环氧树脂类等抗皱整理剂整理效果不佳、整理后织物强力降低等问题,通过溶液共聚法将自制的聚氨酯单体与丙烯酸酯类单体和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共聚制备了有机硅改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共聚乳液,并考察了其对棉织物的抗皱整理效果。结果表明:当共聚乳液质量分数为5%,浸渍总时间为7 min,80℃预烘3 min,135℃烘焙5 min时,所整理棉织物的经纬向折皱回复角分别增大60.6°和39.1°,断裂强力增大43.3 N,断裂伸长率增大10.1%,同时还可赋予织物良好的拒水性能。  相似文献   

16.
单良  李战雄  臧雄  蔡露  许燕  吴林 《纺织学报》2015,36(1):123-0
以聚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核,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双(丙烯酰氧丙基)四甲基二硅氧烷和丙烯酸十三氟辛酯(TEAC-6)共聚物为壳,采用饥饿态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出具有核壳结构的含氟丙烯酸酯乳液。通过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透射电镜(TEM)、热重分析(TG)及接触角(CA)研究了核壳粒子的形貌结构和热稳定性,以及不同含氟量与交联剂用量对整理织物拒水拒油性和织物表面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含氟单体与有机硅交联剂参与了共聚合,所合成乳液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粒径为76 nm左右。当核壳结构共聚物乳液的氟含量为6.7%,交联剂用量为3%时,用于织物整理效果最佳,整理棉织物的拒水评分达到80,拒油达5级,水接触角为138.2°。共聚时有机硅交联剂的加入使整理织物拒水拒油和耐热性有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17.
选用最常见的反应单体进行无皂聚合,在无N2保护的条件下合成一种性能优良的丙烯酸酯类涂料染色粘合剂,并分析影响其聚合反应的多种因素.将自制的粘合剂应用于织物整理中,整理后织物的耐皂洗牢度、干湿摩擦牢度以及手感等应用性能均比工业粘合剂处理的效果好.  相似文献   

18.
针对当前有机-无机杂化型无氟织物防水剂含的有机溶剂存在环境不友好的问题,创新性地将长碳链硅烷改性硅溶胶(H-NPs)乳液与聚硅氧烷改性水性聚氨酯(SiWPU)相结合,制备出一种全水基的杂化型无氟织物防水剂.重点研究了全水基杂化无氟防水剂中有机/无机组分比例及其用于涤/棉织物整理时焙烘温度和时间等因素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