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大米淀粉为原料,乙酸酐为酯化剂,制备了5种取代度分别为0.056、0.079、0.091、0.098和0.124的乙酰化淀粉。结果表明乙酰化大米淀粉的透明度随着取代度的增大而增加。大米淀粉经酯化后,凝沉性明显减弱,不易回生。乙酰化大米淀粉的溶解度和膨润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且明显高于原大米淀粉;糊化温度显著降低,衰减值也降低。乙酰化大米淀粉凝胶的硬度比原淀粉明显降低,弹性和内聚性变化不大。通过乙酰化处理,大米淀粉的功能性质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
以红薯淀粉为原料,醋酸酐为乙酰化剂,制备低取代的乙酰化红薯淀粉.通过制备不同取代度乙酰化淀粉(DS 0.044~0.096),与红薯原淀粉进行比较,对乙酰化淀粉的透明度、凝沉性、溶解度、溶胀度、黏度和质构特性等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与原淀粉相比,红薯淀粉经乙酰化作用后,凝沉性明显减弱,乙酰化红薯淀粉透明度、溶解度和溶胀度都随着取代度的增加而增加,且明显高于原淀粉.乙酰化红薯淀粉的糊化温度降低6~10℃,最终黏度和回生值显著降低,硬度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3.
4.
不同取代度玉米淀粉磷酸酯理化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对不同取代度的玉米淀粉磷酸酯的理化性质进行系统研究。方法:以尿素为催化剂,利用磷酸二氢钠与淀粉反应制备玉米淀粉磷酸酯,测定其取代度、溶解度、膨润力、透光率、表观粘度、抗老化性和冻融稳定性。结果: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所得玉米淀粉磷酸酯的取代度逐渐增大;与原玉米淀粉相比,不同取代度玉米淀粉磷酸酯的溶解度、膨润力、透光度、表观粘度、抗老化性和冻融稳定性都有明显提高。结论:根据不同取代度的玉米淀粉磷酸酯的理化特性,可将其应用于不同的食品生产中,以提高食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不同取代度板栗淀粉磷酸酯理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改变板栗淀粉酯化反应的时间,制得不同取代度的板栗淀粉磷酸酯,对其理化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原板栗淀粉颗粒表面光滑,可见椭圆形、三角形、梨形等;改性后,淀粉颗粒出现不同程度凹陷、破损和裂痕。同时,随着取代度的增加,其透明度、溶解度、膨胀度增加,冻融稳定性提高。质构分析显示,改性后,其凝胶的硬度、脆裂性、胶黏性和咀嚼性降低,内聚性和黏附性增大。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显示,改性后,其糊化初始温度、吸热高峰温度和糊化最终温度降低,糊化热焓值显著变小。糊化特性显示,改性后的淀粉糊黏度提高,糊化温度降低,黏度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6.
低取代度醋酸酯淀粉小试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以水提醇沉法制得银耳粗多糖,经Sevage试剂纯化后以硫酸苯酚法测定其含量,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以乙酸酐制备乙酰化银耳多糖,并以羟胺比色法测定其取代度,实验结果表明:银耳多糖的提取率为9.1%,含量为80.03%,乙酰化银耳多糖的取代度为0.214。   相似文献   

8.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丁二酸酐为酯化剂,以水为媒介,氢氧化钠为催化剂对低取代度淀粉丁二酸酯的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考察了丁二酸酐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反应pH值对低取代度淀粉丁二酸酯取代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丁二酸酐用量增大,淀粉丁二酸酯取代度随之增加;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反应pH值对淀粉丁二酸酯取代度的影响曲线呈抛物线形状,存在较佳值,较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时间50 min、反应温度30℃、反应pH值9.0;玉米淀粉经酯化后,其糊化温度降低,糊液透明度提高,糊液黏度增大.采用酸碱滴定法测定淀粉丁二酸酯的取代度.以水为媒介,制备低取代度淀粉丁二酸酯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9.
绿豆淀粉的性质、改性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豆及其组分作为高附加值健康食品配料的研究日益深入。淀粉是绿豆的主要组分,约占干物质的25%~60%,不仅影响绿豆食用品质,而且是具有独特加工性能的原料。除了传统用于制作粉条和粉丝以外,近年来,利用绿豆淀粉加工新型食品以及抗性淀粉、活性成分载体、淀粉可食膜、淀粉纳米颗粒等配料的相关研究与开发受到重视。本文总结绿豆淀粉的提取制备、组成结构和理化性质,以及改善绿豆淀粉加工适应性的改性方法,归纳绿豆淀粉的食品工业用途,以期为提高绿豆淀粉的加工适应性和促进绿豆淀粉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变性淀粉取代度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变性淀粉是最重要的造纸化学添加剂之一,主要用于湿部添加、层间喷淋、表面施胶、涂布粘合。品种主要有氧化淀粉、磷酸酯淀粉、轻烷基淀粉和阳离子淀粉等系列,而用于湿部的主要是磷酸酯淀粉、阳离子淀粉,变性淀粉的性能对其使用效果有很大的影响。本文着重介绍变性淀粉阳离子取代度的测定方法。1样品的准备(1)称取10g样品于烧杯中,加入200ml95op乙醇(化学纯),用磁力搅拌器充分搅拌,在搅拌下加入sml硝酸(化学纯),并继续搅拌l~Zmin。(2)将上层清液倾入过滤漏斗,用3O0-350ml95de乙醇转移并沉淀至过滤漏斗,然后再用50ffe乙…  相似文献   

11.
许鑫  韩春然  袁美娟  马永强 《食品科学》2010,31(17):173-176
对绿豆淀粉和芸豆淀粉的颗粒形态及大小、溶解度、膨润力、透光率、糊化特性、老化特性等理化性质差异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芸豆淀粉颗粒多呈椭圆形,粒径大小范围是17.89~28.80μm;绿豆淀粉颗粒呈现圆形或椭圆,形粒径大小范围是10.50~27.59μm;绿豆淀粉的膨润力、溶解度开始上升的温度较芸豆淀粉的早,并且芸豆淀粉的膨润力和溶解度在任意相同温度下都略小于绿豆淀粉;芸豆淀粉比绿豆淀粉的透明度先增加又随后降低,并且绿豆淀粉的透明度变化比较缓慢,而芸豆淀粉的透明度变化非常明显;绿豆淀粉比芸豆淀粉易于糊化;芸豆淀粉老化的速度高于绿豆淀粉。  相似文献   

12.
不同品种绿豆淀粉的功能特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9个品种绿豆淀粉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绿豆淀粉的化学组成及糊化特性、溶解度、膨胀度和冻融稳定性等功能特性,并分析了直链淀粉含量与功能特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绿豆淀粉直链淀粉含量不同,其分布范围为33.10%~44.08%;不同品种淀粉糊化特性参数间有明显差异;潍绿4号和中绿1号绿豆淀粉峰值粘度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安绿8号具有最低破损值(p0.05),毛绿豆和安绿092具有较低的回生值。绿豆淀粉的溶解度和膨胀度与温度有关,均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大。不同品种绿豆淀粉糊经一次冻融后析水率均较高,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析水率均逐渐增大。相关性分析表明,直链淀粉含量与淀粉糊的最终粘度和回生值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674,r=0.725;p0.05),与膨胀度之间具有极显著负相关关系(r=-0.805,p0.01)。  相似文献   

13.
鹰嘴豆、饭豆、绿豆淀粉性质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以鹰嘴豆、饭豆、绿豆淀粉为对象,研究了不同豆类淀粉的糊化性、膨胀度、溶解度、淀粉-碘复合物的可见光谱、淀粉糊的透明度、冻融稳定性、凝沉性以及沉降体积等性质。结果表明:绿豆淀粉的成糊温度和峰黏度最高,而鹰嘴豆淀粉的热糊稳定性和冷糊稳定性最好;3种淀粉的膨胀度和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并且淀粉碘复合物可见光光谱的最大吸收波长都在620 nm左右。绿豆淀粉糊的透明度、冻融稳定性和凝沉性最好,沉降体积最大。  相似文献   

14.
绿豆淀粉糊粘度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用Viscograph-E型Brabender粘度计测定了绿豆淀粉糊在不同浓度、pH、糖、盐、明矾、硼砂条件下Brabender粘度曲线的变化情况,研究了其粘度性质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了解绿豆淀粉的特性及开发其应用,提供淀粉科学方面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16.
17.
以绿豆淀粉为原料,通过扫描电镜(SEM)、偏光显微镜(PLM)、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CLSM)、X-射线衍射(XRD)、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快速黏度分析仪(RVA)等手段研究碾轧处理对淀粉结构和性质影响,探究其相互关系并揭示碾轧对绿豆淀粉机械力化学效应。结果表明,碾轧处理3~6 h时,淀粉无定型区和部分结晶区发生破坏,水溶指数、膨胀度、透光率增大,热焓减小。碾轧处理9 h时,淀粉内部发生重结晶,颗粒表面形成球状凸起,脐点区域直链淀粉聚集导致膨胀度、透光率、峰值黏度下降,水溶指数、热焓值、糊化温度增大。碾轧处理12~24 h时,淀粉的结晶区域发生显著破坏,颗粒严重变形,从而使淀粉水溶指数、透光率增大,膨胀度、热焓值减小。根据机械力化学相关理论推断淀粉颗粒内部依次经过了受力阶段、聚集阶段、团聚阶段。  相似文献   

18.
以9个品种绿豆的淀粉为研究对象,利用扫描电镜分析、激光粒度分析、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和x-射线衍射分析等现代仪器分析方法,研究了绿豆淀粉的颗粒形貌、结晶结构和热力学性质。SEM分析表明,绿豆淀粉颗粒形状有肾形、椭圆形、凸圆形和小球形等,其颗粒形态在不同品种间没有明显差别。激光粒度分析表明,绿豆淀粉粒径大小在不同品种间有明显差异,其粒径范围为18.46~26.81μm,粒径总平均值为20.71μm。不同品种绿豆淀粉均具有典型的C-型衍射图谱,但其相对结晶度在不同品种间存在明显差别,相对结晶度范围为16.23%~42.39%。DSC测定结果表明,绿豆淀粉的胶凝温度(To、Tp和Tc)和热焓值(?H)在不同品种间存在较大差异,且部分品种间差异显著(p0.05);To、Tp、Tc和?H范围分别为:51.02-63.03℃,64.81~73.04℃,70.04~79.44℃和1.09~1.97 J/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