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崔玉莲  刘红 《纺织学报》2022,43(5):195-201
为明晰纺织品洗涤过程对纤维微塑料形成的影响,分析了目前纤维微塑料在纺织品生命周期中的来源及存在方式,综述了纤维种类、纱线结构、织物组织、后整理过程对纤维微塑料形成的影响,并结合洗衣机洗涤机制及洗涤参数对洗涤过程纤维微塑料形成机制进行分析。分析认为:从合成纤维纺织品中脱落的纤维微塑料是环境中微塑料来源之一,洗涤过程中摩擦力对衣物磨损较大,是造成纤维微塑料脱落的重要原因;展望了纺织行业纤维微塑料的未来研究目标,以期共同推进洗涤、烘干程序优化及过滤处理等相关技术的升级;未来研究应从多角度出发,加强环境优化和纺织领域的结合。  相似文献   

2.
为减少环境中的纤维微塑料污染,针对合成纤维纺织品家庭洗涤释放纤维微塑料这一主要来源,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阐述了纤维微塑料由于尺寸小和比表面积大等特性会对生态系统产生物理影响、化学影响和生物影响,从而产生生态毒性并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风险.从3个方面归纳了合成纤维纺织品家庭洗涤释放纤维微塑料的影响因素,包括纺织品...  相似文献   

3.
水体中的微塑料(MP)污染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纺织品在印染加工及洗涤过程中释放的微纤维(MF)是水体微塑料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常用的涤/棉织物作为研究对象,对织物进行前处理和染色,收集各工序的废水,分别对各工序废水中微纤维的尺寸和数目进行统计。结果表明,退煮漂一浴法前处理比退煮、漂白两浴法释放的微纤维数目少,并且在后续染色过程中产生的微纤维更少;在前处理和染色过程中释放的微纤维长度主要集中在100~500μm;减少工艺流程、降低工艺温度和缩短加工时间能显著减少微纤维的释放。  相似文献   

4.
纤维微塑料是一种重要的微塑料存在形态,对环境生态、人民健康存在极大潜在风险,也对化纤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提出严峻挑战,亟待对其深入了解并提出削减、管控方案.介绍了纤维微塑料的基本概念和研究现状,阐述其主要产生来源,揭示纤维微塑料从织物表面脱落的影响因素,概述了其生态危害及作用对象,归纳整理现阶段针对纤维微塑料污染问题的削...  相似文献   

5.
姜祖凤  程献伟  程珊珊  陈威  关晋平 《印染》2024,(4):11-14+19
合成纤维纺织品释放的微塑料是海洋中初级微塑料的主要来源,其中聚酯纤维是最常见的纤维微塑料之一。为了解聚酯织物染色加工环节纤维微塑料的排放特征,分析了聚酯印染加工企业的碱减量和染色环节废水的消解条件、纤维微塑料的丰度、形态及尺寸。结果表明,当双氧水质量分数为30%、消解温度为60℃时可对碱减量和染色环节的废水进行消解处理,且不影响聚酯纤维微塑料。两个环节废水中纤维微塑料的平均尺寸分别为557.3和671.9μm,主要分布在0~800μm,符合聚酯纤维微塑料的特征。碱减量和染色环节的废水中纤维微塑料的丰度分别为1 200和360个/L,表明前处理环节烧碱刻蚀会产生大量纤维微塑料。碱减量和染色环节废水微塑料的污染负荷指数分别为2.2和1.2,其污染风险分别属于重度污染和中度污染。  相似文献   

6.
《印染》2021,(7)
模拟家庭洗涤过程,探究了织物洗涤时微塑料的释放,以及洗涤条件对微塑料释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每3 g织物洗涤时释放的微塑料数量在1 300~1 500根,洗涤剂类型、洗涤温度和时间对微塑料的释放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7.
微塑料作为一种水环境中大量存在的新兴污染物已引起学者和公众的重视,而且目前常用的污水处理工艺无法实现对微塑料的完全去除,导致大量的小尺寸微塑料和纤维微塑料在水环境中积累,对生物体造成持续危害.为减少环境中的微塑料污染,通过对现有的水环境微塑料去除技术相关工作的综述,探讨了各项技术的去除机制、效率和可行性.并针对目前传统...  相似文献   

8.
微塑料是一种新型污染物,其结构稳定、不容易被分解,能长期存在于水体、土壤和动物体内,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微纤维是纤维状的微塑料,合成纤维纺织品是微纤维的主要来源。微纤维粒径小、结构稳定、不易降解,广泛存在于海洋、湖泊、洗衣废水等水环境中。由于水体复杂程度不同,实验者往往采用不同的预处理方法提取微纤维。文章分析了不同微纤维预处理方法的优缺点,介绍了不同水体中适合的微纤维预处理方法,同时针对目前微纤维预处理方法的不足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微塑料是指由塑料制品破碎而产生的直径小于5 mm且广泛分布于生态系统中的一种微型污染物。微塑料通常会随着植物汲取营养或动物进食被摄入体内,进而在生物体内不断富集,并产生多种危害。微塑料有良好的亲脂性,但植物油中微塑料的污染风险却未被重视。分析植物油在加工、运输和贮藏等过程中存在的微塑料污染的潜在风险及微塑料污染危害,进而对植物油中微塑料的检测与脱除方法进行论述,旨在为控制植物油微塑料污染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0.
纤维微塑料在印染废水产排污环节的赋存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染废水的末端排放是自然水体中纤维微塑料的重要来源之一,为了解长三角印染行业纤维微塑料的产排特征和环境归趋,采集了22家印染企业调节池进水及末端出水样品,分析纤维微塑料的丰度、形态、聚合物类型及去除率。结果表明:纤维微塑料在进出水样品中的平均丰度为(7 504.8±5 685.9)及(1 272.7±782.2)个/L,其中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为主要贡献者,Kruskal-Wallis检验并未发现织物原材料对聚合物组成有显著影响;进水中100~300 μm和无色透明的纤维微塑料占主导,处理后出水中尺寸小于100 μm和有色纤维的比例有所上升,这与纤维微塑料的性能和末端处理截留效率有关;尽管末端处理对纤维微塑料的平均去除率可达(78.3±10.2)%,纤维微塑料通过印染末端废水的排放量为(3.88±5.75)×109个/d,由此带来的水体生态风险是持续且积累的。该研究结果可为我国纺织污染新型污染物的评估及进一步去除微塑料的工艺设计提供数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从对夏季服装的卫生性和舒适性要求入手,运用分析归纳法,阐述了影响夏季服装卫生舒适性的相关因素,并提出了在设计和服用过程中值得关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为全面评价热防护服在热暴露阶段的蓄热防护作用以及在冷却阶段因蓄热释放对人体造成的热危害效应,介绍了防护服热蓄积产生的原因,阐述了现阶段防护服热蓄积的测试方法以及数值模拟研究现状;从服装因素、环境因素以及人体因素3个方面归纳了防护服在热暴露阶段蓄热特性的影响因素;并总结了织物基本物理性能、空气层配置、织物水分、织物受压等因素对冷却阶段防护织物放热危害特性的影响。最后提出:在未来的研究中应针对多元化的热灾害环境以及冷却环境开展热防护服蓄放热双重特性的基础研究,并基于热防护服蓄放热双重效应探究其最优的配伍设计。  相似文献   

13.
灰色综合评判在穿着过程中环境温度、相对湿度等环境因素对皮革透湿性的影响程度,定量地分析了各因素对透湿量的影响程度。分析结果显示:环境温度对透湿性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压强、相对湿度、透湿时间。由于环境中的各因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通过灰色理论应用,使它们的综合影响结果具有一定可信度,且为研究服装舒适性,开发更好的适应环境的皮革服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穿着方式的改变会导致服装传热的方式和大小变化。本文将着装方式导致的改变归纳为三个关联因子:服装对人体的覆盖面积、服装开口以及服装表面积变化率,并确定了相应的表征指标和测量方法。从单因子影响和多因子交互影响等角度,比较分析了着装方式的三个关联因子对服装隔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面积覆盖率与服装热阻呈显著正相关,通风指数与服装热阻呈显著负相关;在着装方式改变的过程中,对服装隔热性能的调节作用面积覆盖率影响最大,表面积变化率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5.
服装压力分布及预测的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覃蕊  陈东生  范雪荣  王强 《纺织学报》2010,31(4):139-144
服装压力是评价服装舒适性的重要指标。从影响服装压力分布的因素入手,总结了目前服装压力分布及预测的主要研究方法,阐述现有服装压力研究的优缺点,指出服装性能与人体机能的有机结合、三维人体模型的完善以及人体和服装动态接触压力预测系统的建立是压力研究的发展趋势。并提出现有的服装压力预测模型由于其计算量大,离实际应用还有一段距离。如何建立有效的服装压力分布预测模型,将理论模型与实际生产有机结合起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是进一步研究服装压力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同一件服装在不同穿着方式下表现出不同的隔热性能。本文将服装的着装方式解构为三个影响因子:服装对人体的覆盖面积;服装开口;服装局部面料堆积。基于这三个影响因子进行了穿着方式可变的功能服装研发。通过穿着实验进行人体工效客观测量和受试者主观感觉评价,针对服装的门襟开口量、衣袖整体的移除及折叠位置、前臂衣袖的移除(上挽)量进行了实验评价,完成了具有不同穿着方式的实验服装的设计方案优化,为定量测评着装方式对服装隔热性能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