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文从LED的发展现状出发,介绍了LED照明的特点和LED光学特性参数,对照明灯具典型的驱动电路进行研究并做了总结。基于实际,设计了一款照明灯的实用驱动电路,从实验的角度论证了LED光源代替传统白炽灯光源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对实际测量结果进行对比,使最终的结果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YT-1000型油压自动调速器在运行中不能维持正常油压、在不增加任何设备的情况下,只改动二次接线的处理方法,就能消除隐患、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3.
文章针对洞庭湖区现有大部分泵站采用频敏变阻器起动的弊端,利用电动机转差率原理,改进设计一种继电器,可克服一些弊端。 相似文献
4.
5.
6.
7.
切负荷(LS)控制既可由故障驱动(即紧急LS),也可由轨迹驱动(即校正LS),大量不确定因素突出了它们之间协调的重要性。按照解耦优化-聚合协调的框架,用稳定性量化软件FASTEST分析不确定因素下的稳定性,分别优化故障驱动的LS及轨迹驱动的LS,在优化其中之一时,将另一个最新迭代结果作为仿真的外部场景,迭代到预想故障集的风险总代价不再明显减小为止。考虑某实际系统的预想故障、负荷模型和负荷水平等不确定因素,仿真证实该协调优化方法在保证系统稳定性的前提下,显著减少了控制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剖析了控制电路中常见的一些问题,从回路设计、元件选用、控制方式几方面进行了分析,通过事例说明了可编程控制器可控制电路的可靠性,并总结了回路设计、维护应注意的一些事项。 相似文献
9.
10.
为探讨城市圈产业用水的驱动因素,以武汉城市圈为例,利用LMDI法将产业用水影响因素分为产业用水单耗、产业结构、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分析不同因素对产业用水变化的效应。结果表明:从总体来看,经济增长和人口扩大促进产业用水增长,其中经济规模为主导促进因素;而产业用水单耗下降和产业结构调整对产业用水的增长起抑制效应。在区域分析中,武汉市、黄石市、孝感市和潜江市产业用水的因素效应与城市圈全域基本一致;鄂州市仅产业用水单耗下降对产业用水变化表现为抑制效应;黄冈市、潜江市、仙桃市和天门市仅经济增长对产业用水变化有促进作用。研究结果可为武汉城市圈产业用水规划与节水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基于新疆北部玛纳斯河2000—2016年6 100个河川日径流量实测数据,分析引起玛纳斯河流域径流量演变的驱动因素。运用因子分析、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对比地形因素、气象因素和随机性因素对径流量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除2004年外,2000—2006年日平均径流量的变异系数小于10%,属于低等程度的变异,2007—2016年日平均径流量变化有所增强。2000—2016年,随机性因素对径流量演变的影响增强,对径流量演变的贡献率由31.2%上升到58.1%,地形因素的贡献率下降,气象因素的贡献率处于60%的稳定状态。2000—2016年,径流量演变由受地形因素、气象因素和随机性因素共同影响变为更倾向于受气象因素和随机性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城市用水变化驱动效应,挖掘城市节水潜力,基于咸阳市2007-2018年产业用水量变化与社会经济指标,采用因素分解模型将咸阳市用水变化驱动效应分解为规模效应、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并进行节水评价。结果表明:咸阳市用水总量呈先增加后波动减少的趋势,主要是由于规模效应的拉动作用和技术效应的抑制作用相互抵消,叠加结构效应多表现为抑制作用。特别是西咸新区划转之后,2018年结构效应成为用水量减少的主要因素。目前,咸阳市在维持GDP增速3.7%的情况下仍能够持续减少用水量,但其节水技术已显疲态。与陕西省10个主要城市的农业、工业、生活和综合用水等节水指标对比,咸阳市农业用水最具有节水潜力且综合节水处于陕西省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为识别和量化导致用水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驱动作用,准确把握用水变化趋势,将全国总用水量分为生活、工业和农业用水量,通过构建多层次对数均值迪氏指数(logarithmic mean Divisia index,LMDI)分解模型,在生活、工业及农业用水量变化的驱动因素分解的基础上,对全国总用水量驱动效应进行测度,并进一步量化研究用水驱动效应在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的分异特征。结果表明:2020年用水总量几乎与20年前持平,但各驱动要素的相对作用发生了显著变化,与此同时,用水量变化驱动效应存在较强的空间分异性,并且在“十三五”时期表现出了新的变化态势。结果可为我国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水资源管理政策的科学制定提供技术支撑与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4.
何小苑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4):24-25
高职数据库教学的讲、听现状,不利于学生掌握如何应用数据库知识。数据库项目驱动教学法围绕某一工程项目展开并贯穿整个教学,教学过程为师生互动,它使学生在体验探索项目研发的过程中掌握了数据库知识的应用,并提高了思考能力和协作能力。 相似文献
15.
16.
17.
运用灰水足迹效率测算模型对淮河流域35个地级市的农业灰水足迹效率进行了测度和时空分布研究,采用Kaya恒等式和LMDI分解模型将农业灰水足迹效率驱动因素分解为农业经济效应、化肥强度效应、灰水产出规模效应、农业环境效应和耕地资源效应等5个因素,并对淮河流域各地级市农业灰水足迹效率的驱动模式进行了分类。结果表明:2000—2015年,淮河流域35个地级市的农业灰水足迹效率都有显著的提升,从各省分布情况来看,山东省的农业灰水足迹效率最高,其次是安徽省和江苏省,河南省最低;农业灰水足迹效率驱动因素中,农业经济效应、灰水产出规模效应和耕地资源效应为正向效应,化肥强度效应和农业环境效应为负向效应,其中农业经济效应是提升农业灰水足迹效率最关键的驱动因素;淮河流域35个地级市的农业灰水足迹效率的驱动模式可以划分为农业经济效应单因素驱动模式I、灰水规模产出效应单因素驱动模式Ⅱ、双因素驱动模式Ⅲ和三因素驱动模式Ⅳ共4类,对于不同驱动模式的地区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19.
三江平原湿地退化驱动因素分析与生态保护和恢复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江平原是中国最大的平原沼泽分布区,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进行大规模农业开发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等活动,使湿地的面积不断减少,湿地功能不断退化,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分析三江平原湿地退化的驱动因素。采取积极的措施保护现有的湿地,实现三江平原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人和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湿地生态恢复与科学管理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黄河流域城市群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状态及其驱动因素并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以黄河流域7个城市群62个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Theil指数和Tapio脱钩模型等,探析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状态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2005—2019年黄河流域城市群碳排放量总体呈增长趋势,其中2011年之前增长速度较快、之后增长速度明显减缓;7个城市群碳排放强度均呈下降趋势,2019年中原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碳排放强度处于较低水平,而宁夏沿黄城市群碳排放强度仍然较高;黄河流域城市群碳排放区域差异显著且呈扩大态势;黄河流域城市群大部分城市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为弱脱钩状态,强脱钩状态城市不断增多;黄河流域城市群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状态主要受经济强度和能源利用强度的影响,人口效应的影响较小,能源利用碳排放强度的影响不太稳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