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知识产权出版社"大事记":1992 1 992年8月,知识产权出版社制成中国第一批CD-ROM专利文献光盘。这是我国出版界首次采用CD-ROM光盘作为出版载体,标志着中国专利文献的出版进入了电子时代。1 9 9 61 996年出版社电子化信息产品发行额超过了纸载体文献,初步形成了纸载体,CD-ROM光盘、缩微等载体结合的复合出版模式。同时停止纸载体专利说明书的出版。 相似文献
2.
<正>按需印刷是按照不同时间、地点、数量、内容的需求,通过数字印刷技术获得个性化、短版化、高效率的印刷品。近些年数字印刷技术不断完善和推广,按需印刷市场也得到快速的发展,已经从照片、台历、挂历等个人按需印刷市场延伸到书籍的按需出版领域。 相似文献
3.
按需印刷是按照不同时间、地点、数量、内容的需求,通过数码印刷技术实现个性化、短版化、高效率的印刷品.经过近些年数码印刷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推广,按需印刷市场也得到快速的发展,已经从照片、台历、挂历等个人按需市场延伸到书籍的按需出版领域. 相似文献
4.
<正>"谈及按需出版,在某种意义上更偏重按需印刷环节。就现在的运营模式,整个出版环节中,确定选题环节和编辑环节是没有办法依照按需的要求去做的,唯有在后期印刷环节才能真正触及到按需的问题。"知识产权出版社总编欧剑如是说。2013年初秋,一夜的雨浇灭了夏的炙热,迎着朝阳、混合着泥土的芬芳,《数码印刷》取道南四环径直来到了地处亦庄经济开发区的知识产权出版社旗下的北京中献拓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拜访这位国内按需出版业的老大哥。近年来,我国出版业面临着库存大、退货多、回款难、起印数越来越低、短版书面市难、断版书 相似文献
5.
按需出版,自数码印刷成熟之日起,就被业界津津乐道为数码印刷的潜力市场。时至drupa2008上高速连续纸喷墨印刷机震惊行业的亮相,也剑指按需出版市场,业界预言按需出版将改变出版业的未来,然而时过4年,按需出版进展并未如预期,出版业的格局大大改变了,但改变它的并不是按需出版,而是IT技术,是数字出版。 相似文献
6.
中国质检出版社(由中国标准出版社和中国计量出版社合并组建)于2003年开始引进数字印刷机,对通过数字印刷方式开展的按需出版业务进行探索。之所以斥巨资进军按需出版 相似文献
7.
按需出版是按照不同时间、地点、数量、内容的需求,通过数码及超高速打印技术实现出版行业整个流程的全新改造来适应个性化、短版化、高效率的现代市场需求,特别适用于一些定向较窄、专业性强、可变性强、批量较小的印刷。按需出版是先进的数字、技术和原色印刷技术相结合的新型印刷工艺,主要将图书内容数字化后,通过大型数码印刷设备,高速印制书页,并完成折页、配页、装订等工序。 相似文献
8.
近日揭晓的新闻出版总署第二届全国“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奖评出人文社科类优秀原创作品94种。其中《傈僳族语言文字及文献研究》名列其中。该书由知识产权出版社采用按需出版方式出版,使用数码印刷设备首印100册,之后又加印数次。该社已经有数百种图书采用这种方式出版,其中不乏类似好书。 相似文献
9.
上海数字印刷的现状1.数字印刷的企业现状上海印刷业2010年度核验填报数字印刷销售收入的企业(有数字印刷销售收入的企业在此简称为从事数字印刷的企业)有120家, 相似文献
10.
11.
我今天主要讲3方面的内容:第一,上海数字印刷企业的商业模式,将这些企业在按需出版领域的现状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描述。第二,美国按需出版的商业模式。今年,我去美国看了几家主要的数码印刷企业,在此我把他们的商业模式与上海按需出版和按需印刷的模式进行对比,进而寻找到我们的差距。第三,谈谈对国内按需 相似文献
12.
13.
数字化的按需出版业务在方便读者、传承文化的同时,也为出版社带来了经济效益,随着图书单本书印量的缩小与数字印刷技术的不断完善,按需出版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15.
中国标准出版社(现更名为中国质检出版社)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建设的需要,于2002年开始对数字印刷在按需出版中的应用进行广泛和深入的调查研究。2003年组织有关部门抽调部分骨干力量以"国家标准数字印刷"为名立项,同年引进了第一台数字印刷装订设备,开始了我社数字印刷应用工程发展的尝试。 相似文献
16.
正相对于上千万元的高速卷筒纸喷墨印刷机和价值不菲的数字印后设备,真正让出版社和印刷企业挠头的是,如何构建按需出版的高效供需体系。按需出版,是这两年才开始在我国印刷业中逐渐"时髦"起来的词汇。其实早在多年以前,国内印刷界就已对相关案例加以关注,如美国Lightning Source案例,然而,最终付诸行动、做大做强的企业却寥寥可数。如今,在电媒兴起,电子书和多媒体对出版业造成极大冲击的现实状况下,国内出版领 相似文献
17.
小的时候我总是不能理解为什么我们的老祖宗会把立春这个节气定在这月份,还这么冷,明明不是春嘛。几年前曾经看过的一部非常小众的文艺电影——顾长卫导演的《立春》,这么长时间以来还让我记忆犹新,其表现了小人物在社会变革之初所经历的抗争、扭曲、无奈也有希望。也正是这部电影让我对立春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刚过春节,和朋友一起探讨按需出版印刷,一定要我说说大恒作为这个领域的先驱和领航者的一些体会。触景生情,我不由得又聊起了"立春"。首先,大恒从不敢以先驱或创新者自居,充其量也就是凭着一点文艺青年的敏感和勇气做个探路者而已。从我们两年前涉足这个领域,到去年年底在北京建立自己的按需出版印刷基地,并开始市场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种新型的出版方式,按需出版早在国外发展得如火如荼,如今国内按需出版也开始风起云涌,并且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大家有目共睹的是,现在国内很多知名出版社和出版集团都展开了按需出版业务,其中有些出版单位还专门与印刷企业合作,借助互联网平台开展图书按需印刷服务.例如,在今年7月8日刚刚上线的“新新印书网”便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网络技术以及移动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读者的阅读习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内容产业也正经历着巨大而深刻的变革。出版业正在由以出版社为中心连接作者、印刷、分销和书店的模式向以作者和读者为中心的模式过渡。这是一次技术主导的革新,进而导致传统出版业的变革。层出不穷的图文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涌现,对于传统印刷品生产者而言,既带来了冲击,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