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述了明代治河专家潘季驯主持治理黄河的背景、思想体系和实施方略及献身精神  相似文献   

2.
潘季驯     
潘季驯(公元1521~1595年)字时良,乌程(今浙江吴兴)人,从明嘉靖44年(1565年)至万历20年(1593年)的27年间,曾四次主持治理黄河,对明代治河做出了积极贡献黄河自金章宗明昌5年(1194年)于河南阳武决口南  相似文献   

3.
明万历四年(公元1576年)夏,黄河在崔镇(在今江苏省泗阳县西北)决口,清口被淤,高堰被冲,淮水南徙。明代黄、淮、运三河通过洪泽湖交织在一起。黄河决口事关漕运线的安危,因此决口引起朝臣的纷纷议论。当时独揽朝权的张居正主持召开了一次讨论治河策略的会议,河漕尚书吴桂芳和河都御史傅希挚二人各持己见,争辩激烈,结果黄河仍泛滥,决口仍横流。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夏,张居正终于发现了一位合适的河督人选,他就是杰出的治河名家潘季驯。潘季驯,字时良,浙江乌程人,嘉靖二十年进士,这次主持河务已是他平生第三次了。他前两次虽然任职期短,  相似文献   

4.
渭水 《水利天地》2006,(11):22-23
潘季驯(公元1521年~1595年),字时良,浙江乌程(今浙江吴兴)人,29岁中进士,官至工部尚书兼右都御史。潘季驯曾数次总理河道,负责治理黄河、运河。他不仅注重实践经验的应用,而且善于进行理论研究,是一代著名的治河专家,对后世治水影响深远。全力实施“束水攻沙”嘉靖四十四年(公  相似文献   

5.
唐宋以后,中国农业经济的重心已转移到南方。明初,朱洪武建都南京,成祖朱棣于公元1421年迁都北京,导致政治中心远离经济中心,朝廷贡赋、北方戍边军队的供给都取自南方。漕运跃为当时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海运多险,陆堍亦艰”,运输全赖南北大运河。当时,黄河、淮河、运河交汇于清口,由于黄河的多沙,又使河漕  相似文献   

6.
明初,朱元璋定都南京,由于元末进行过大规模的战争,黄、推流域及南京城周围一片荒凉,因此到了明成祖朱康即位后,就决定将国都从南京迁往北京。为了便利从江南向北京征粮,明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修复元代开凿的会通河,沟通了从江南到北京的水上交通线。从明代大运河来看,虽经几次修复,但大致和元代相同,它南起杭州、通过江南运河、谁扬诺湖、黄河、会通河、卫河、白河、大通河、北达京师以东通州大通桥,全长3000余里。明永乐以后的二百多年中,大量粮米百货通过这条运河源源北上,可以说基本上满足了明统治者的需求,也对明王朝…  相似文献   

7.
郭涛 《水利学报》2022,53(12):1433-1444
本文全面分析了明代治河专家潘季驯四次主持治理黄河、淮河、运河的历史经过、历史挑战、治河主张和工程措施。总结了潘季驯在治河思想上的四大理论贡献:(1)提出了黄河治理必须抓住水少沙多、暴涨暴落的基本特征;(2)提出了解决黄河泥沙问题的三个理论(束水攻沙、蓄清刷黄、淤滩固堤)及其相应工程措施;(3)提出了治理清口为中心,建设洪泽湖水利枢纽,全面治理黄、淮、运的跨流域规划思想及相应工程措施;(4)提出了建设系统堤防的思想及其相应工程措施和管理制度。指出了潘季驯治河四个历史贡献:(1)推动治河工程从分流杀势到筑堤束水、固定河槽的根本转变;(2)推动了持续近200年的黄河下游堤防工程和洪泽湖枢纽的大建设;(3)基本保证了京杭运河的畅通;(4)相对减少了黄淮平原的洪水灾害破坏。同时指出,潘季驯治河具有鲜明的实践特征。  相似文献   

8.
潘季驯是明代的治河理论家和实践家,我国治河史上享有盛名的治河人物之一。从明嘉靖四十四年(公元1565年)起,到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止,他曾四次主持治河工作将近十年之久,使东奔西突、紊乱已极的黄河,一度出现了河患较少、河道相对稳定的小安局面。特别是他认真总结了前人治河的经验教训,提出了“束水攻沙”和“蓄清刷黄”的治河方略,对清代以来的黄河治理工作  相似文献   

9.
二十世纪初,为应对黄河带来的灾难,清政府邀请了一些具有现代科学知识的西方水利专家考察黄河,希冀能够拿出治黄的神药良方。后来专家们颇为自得地拿出了采用双重堤制,沿河堤筑减速水堤,引黄河泥沙淤高堤防的方案,引起国际水利界的强烈关注。不久后,他们便惊讶地发现,这竟和300年前中国明代治水专家潘季驯的治水理论和实践如出一辙。  相似文献   

10.
杨惠淑 《中国水利》2014,(10):62-64
在潘季驯一生的治河生涯中,曾四次奉敕治河,以第三次事权统一,治河成就为最大。前两次治河,潘季驯只司河务,不理漕运,而权在治河,事又在通漕,事权不一,事多掣肘,不利于从根本上治河。第三次治河,情形为之一转,事权统一,不仅司理河务,还兼管漕运,在治河保漕的总体原则下,统一规划,统一治理河漕。权在河漕,事在河漕,不仅达到了保漕的目的,也实现了其治河的愿望。潘季驯治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去国之臣,心犹在河”。这是我国明代治河专家潘季驯在72岁退休时说的一句感人肺腑的话。潘季驯(公元1521年——1595年),字时良,号印川,湖州乌程人(今浙江湖州吴兴)。嘉靖29年进士,曾任江西、广东、河南等省地方官。从嘉靖44年(公元1565年)45岁起,曾4次出任总理河道都御史,主持治理黄、淮、运河,前后历时27年,为我国治河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四任“总理河道”职务中,以第三次任职时的成绩最为显著。那是在万历6年(公元1578年),黄河和淮河同时决溢,以致黄淮交汇处的清口淤塞,淮河南徙,灾情非常严重。朝廷无计  相似文献   

12.
正潘季驯(1521-1595年),字时良,号印川,乌程(今浙江湖州)人。曾4次出任总理河道(明代主持治河的最高官员),在明代治河诸臣中是任职时间最长的一位。他负责治理黄河、运河达10年之久,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重要建树,是明朝末年著名的治河专家。嘉靖44年(1565年),潘季驯首次治河。当年7月,黄河在江苏沛县决口,沛县南北的大运河被泥沙淤塞200余里,灾害空前。潘季驯提出了"开导上源,疏浚下流"的治河方案。此役共开新河140里,修复旧河52里,建筑大堤3万多丈、石堤30里,治河工程取得很大  相似文献   

13.
潘季驯《河防一览》中所收录的四十一道奏疏,记录了潘季驯领导治河活动的历史背景、河患频发的原因、堤防修守措施、河官管理、朝廷的态度等治河过程中的多个方面,均是围绕"束水攻沙论"治河思想进行的全面而具体的阐释,是研究黄河治理历史和经验的宝贵史料。本文对这些奏疏进行深入梳理和研究,从河官铨补和赏罚、河权的事权归一、"束水攻沙"实践、平定浮言、优恤官员等角度,对这些奏折中的治河思想和理念进行了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14.
潘季驯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治河专家之一,400多年来,以他的治河思想为代表的束水攻沙理论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本文拟对潘季驯束水攻沙理论的演进、实施效果以及21世纪治黄措施等问题做初步探讨,认为以水土保持为基础,建立在水库群调控下的水沙分离、高效输沙机制是解决目前黄河下游河道严重淤积问题的一种切实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潘季驯“束水攻沙”治河思想历史地位辨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周魁一 《水利学报》1996,(8):1-7,15
从金、元到明前期(约十二世纪到十六世纪前半叶)治理黄河方略是以分流治黄为主,明后期则主要依靠堤防束水攻沙,这是治河防洪思想的一大转变.此后400年虽然治河工程措施有所改进,但束水攻沙一直是下游修防的主导方针之一.束水攻沙方略的代表人物是著名水利科学家潘季驯.本文探讨了束水攻沙理论和在此理论指导下工程技术措施的演变和成效,以及近代河工模型试验对潘季驯的理论所作的验证和肯定.从而进一步明确了潘季驯治河思想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6.
由武汉水利电力大学贾征副教授编著的《潘季驯评传》一书,是匡亚明主编的《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之一,已由南京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 在我国漫长的水利发展历史中,曾出现过许多知名的水利家,大禹、李冰、郭守敬等,都称得上是历史上的“大家”,他  相似文献   

17.
治黄简讯     
今年黄河下游堤防春修工程从二月下旬已陆续开工,截至三月二十日统计,上堤民工十三万余人,胶车八万四千辆,拖拉机二百台,已完成土方四百万立方米,石方二万立方米,植树一百二十余万株。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  相似文献   

18.
治黄简讯     
据新华社消息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山区水土保持工作又获得了新的成绩。据有关部门最近统计,这个地区去年冬天出动四百多万人,开展了大规模的兴修梯田、筑坝封沟、植树造林等活动,初步完成的治理面积超过一九六三年同期的一倍多。内蒙古自治区提前超额完成了一九六五年全年的治理计  相似文献   

19.
治黄简讯     
黄委会继续派出工作组加紧进行中游治理的考察研究工作为了减缓三门峡水库库区和黄河下游河道的淤积,加速黄河的治理步伐,根据一九六四年全国水利会议和治黄工作会议的精神,今年上半年,黄河水利委员会派出大批勘测、规划、水保、科研人员,由王化云主任、韩培诚副主任、沈衍基副总工程师和其他负责同志带领,先后分赴陕西、甘肃、山西等省,对泥沙最多的黄河支流——泾河、渭河、北洛河等流域进行调查  相似文献   

20.
治黄简讯     
黃河下游冬修培堤工程胜利結束黄河下游冬修培堤工程,計划土方工程量七百三十八万立米,自今年十月中旬开工,到十二月中旬結束,最高上工人数十六万余人,约完成土方七百五十多万立米,为計划的百分之一百零二,超額完成了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