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电镀零件相关工序尺寸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详细地介绍用尺寸链计算来达到电镀零件技术要求的方法,即:如何确定电镀零件的镀前工序尺寸 A_Q 及公差;电镀工序尺寸 T 及公差;镀后工序尺寸 A_H及公差以及零件的镀层厚度尺寸 t 及公差和设计尺寸 A及公差,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一、电镀零件相关工序尺寸的计算计算电镀零件相关工序尺寸及公差,一是能按图纸上的设计要求控制镀层厚度 t 在规定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被镀零件成品尺寸及公差、镀层厚度及公差及镀前零件尺寸和公差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以期引起电镀工序、零件机加工序和设计部门等有关人员的重视和共识。一、镀层厚度与电镀工序尺寸间的工艺尺寸链有关尺寸链的几个概念和计算公式: 组成环——尺寸链中除封闭环外的每一个尺寸。封闭环——尺寸链中不能由加工直接得到的尺寸,它是由有关工序完成后“自然”形成的。封闭环的尺寸和公差是由各组成环的尺寸和公差来决定  相似文献   

3.
有公差的电镀件是指电镀后,其主要表面或其它检测要素既有镀层厚度要求,又有尺寸公差要求的零件。包括被包容件,包容件及内、外螺纹。由于镀前必须给一定的机加工公差,镀层厚度允许有一定的波动量,这就给镀后公差的保证带来难度。过去某些企业不得不采用加大镀层厚度,镀后再用机加工的办法来保证最终公差,以致加大了成本,延长了生产周期。本文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并对有关名词、术语、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尺寸链概念阐述如何快速、准确地确定涂镀零件,在涂镀前的尺寸,使之在涂镀后满足所要求的配合性质,保证装配精度。涂镀层厚度和涂镀前零件的尺寸都将直接影响涂镀后零件的尺寸精度,进而影响整个机器的装配精度。所以当涂镀层厚度确定后,确定零件在涂镀前的尺寸是很重要的。现在我们先引进尺寸链的有关概念和计  相似文献   

5.
为了防止黑色金属零件的锈蚀,经常采用电镀一层金属或发蓝来进行表面处理。常用的电镀方法有镀锌、镀镉和镀铬。表面处理后,可以提高零件的使用寿命并使外形美观。 图1是我厂生产的耳片的产品图样,它的2×φ6H11(07500.+)mm是要求镀后达到的尺寸。该零件的表面处理为镀锌,镀层厚度为5~12μm。要达到镀后φ6H11 mm的要求,就必须预留出镀层厚度,这样在镀后才可达到图样的尺寸要求。按照图样的最大极限尺寸镀最薄的镀层厚度、最小极限尺寸镀最厚的镀层厚度的原则,这个零件两孔的镀前尺寸应为: 最大极限尺寸=6.075+0.005×2=6.085 mm…  相似文献   

6.
编制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过程中,当遇到需要进行电镀的零件时,我们必须考虑零件的镀层厚度对镀后尺寸的影响(对于非配合尺寸,其影响可忽略不计)。换句话说,就是在机械加工时,必须正确确定电镀表面的镀前工艺尺寸。为此,需要根据图纸给出的尺寸和镀层厚度,进行一些必要的计算。  相似文献   

7.
在常用的金属材料上刷镀,最基本的工艺过程主要包括:机加工被镀表面—电净—活化—镀底层—镀尺寸层—镀工作层等几个工序。其中前三道工序称为表面预处理阶段,达对任何要刷镀的零件,几乎都是必须进行的。后面工序称为正式别镀阶段,对刷镀的零件,不一定都要进行,根据零件的材质,被镀表面的技术要求及损伤特点、镀层的厚度来确定。因此,要镀好一个零件,首先要定好表面预处理工艺,再进行镀层设计,确定镀层结构与镀层厚度,然后才能根据基体材料的性质和设计要求正确合理地制定出整个刷镀过程的工艺流程及各道工序中所用的参数。  相似文献   

8.
概述任何产品的组装,几乎都离不开螺栓螺母这类紧固件。螺拴螺母大都采用电镀层来进行防腐和装饰。电镀层必须达到一定的厚度才具有应用价值。由于电镀层会影响零件尺寸,为了保证零件在电镀后能顺利装配,就必须在零件的配合部位留出合理的镀层余量尺寸并控制尺寸公差。对于一般的机械零  相似文献   

9.
Ni-P合金镀层是一种非晶态、类似于玻璃的组织结构,故有“玻璃镍”之称。还原法镀Ni-P合金可广泛用于形状复杂零件的表面处理,如铸型、压力喷嘴、容器、锅炉、管道、触点、螺栓、泵以及打字机零件等。其镀层厚度均匀、强度高、附着力强、应力低、耐蚀性和化学稳定性好、抗氧化,且不会有尖端效应现象,即使有盲孔、凹坑、窄缝的复杂零件亦可获得理想的镀层。镀层表面的粗糙度一般取决于镀件表面的镀前粗糙度,并且可以用时间来控制镀层的厚度,使镀件的最终尺寸达到精度要求而不必进行镀后加工。  相似文献   

10.
一些用于特殊工作环境的液压缸,要求缸筒内孔镀一定厚度的耐磨铬层。在内表面镀铬有一定困难,且直径愈小、孔愈长,困难愈大。 我厂工件是尺寸镀铬,镀后抛光。因此要准确地镀覆到图样规定尺寸,且镀层厚度要均匀一致,偏差要在规定的公差范围内。开始,因经验不足,加上各种因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表面处理零件成品尺寸及公差、处理层厚度及公差以及表面处理前零件尺寸和公差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提供合理的工艺编制方法.  相似文献   

12.
金属镉对于钢铁基材属于阴极保护镀层。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镉镀层的强耐腐性常被用于军工行业的零件的表面处理。军工行业的零件,尤其是液压系统等部位的紧固件,对尺寸精度有比较高的要求,需要高精度的电镀。传统的方法根据经验尝试各种辅助工具,并多次试镀以寻求最佳方案,这种效率非常低。介绍了以一款电镀仿真软件作为工具,在电镀镉方向进行镀层厚度分布均匀性的优化和机械加工公差分配的应用。通过仿真计算的结果,快速准确而且直观地反映了零件电镀后膜厚的分布。通过添加电流遮蔽的辅助工具,并进行多个方案的仿真计算与优化,获得了膜厚分布非常均匀一致的镀层。  相似文献   

13.
航空用常规镀镉对具有复杂形状的加强护板类零件,其边角区域镉层厚度过厚且易出现树枝状,甚至脱落.本文通过采用两种不同操作方式,对具有复杂形状的加强护板类零件表面镀镉层厚度分布进行对比分析,研究镀层厚度均匀性的影响因素,并得出生产过程中尽可能避免尖端效应的方法,从而控制镀层厚度均匀性,提升加强护板类零件表面镀层质量.  相似文献   

14.
尺寸链计算电镀件相关尺寸的方法与影响机械加工余量的因素相结合.提出较为符合实际的确定高精度零件相关工序尺寸的计算公式,合理调整加工前公差带和镀层公差带,避免将加工精度调整过高或把镀层调整厚使得经济性降低,避免造成浪费.  相似文献   

15.
根据工艺尺寸链的基本特性,利用工艺尺寸链设计专用量具。利用工艺尺寸链确定零件表面镀层、渗入层工序尺寸及公差等,对生产实际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许丽华 《机械工程师》2007,(12):139-141
分析了镀前、镀后螺纹工件尺寸的变化,不同镀层厚度对镀前尺寸的影响也不同,相应地检测镀前工件用螺纹量规也需分别设计.  相似文献   

17.
电刷镀技术是一种典型的表面工程技术。电刷镀,是一种在常温和无镀槽条件下,向工件表面快速电沉积金属,达到恢复(磨损)尺寸、强化和防护材料表面,延长零件使用寿命的现代维修手段。电刷镀具有设备简单、工艺灵便、镀积速度快、镀层种类多、镀层与基体材料结合强度高、镀后一般不需要再加工和对环境污染小等特点。适用于需要得到小面积、薄镀层和高性能镀层的场合,在局部不解体检修、野外抢修以及大型或精密零件修理中,应用电刷镀技术可收到极好的效果。本文介绍了电刷镀技术在工程机械维修中应用的几个典型实例及质量控制的要点。电…  相似文献   

18.
为了得到零件制造过程需要的尺寸,在焊接加工零件设计图纸主要标注加工尺寸和加工余量、没有直接标注焊接尺寸的情况下,经过解有加工尺寸、焊接尺寸和加工余量组成的工艺尺寸链得到焊接尺寸。根据机械零件设计图镀铬后尺寸公差和镀铬层厚度,经过工艺尺寸链计算得到零件镀铬前尺寸公差。所得到的制造尺寸控制零件制造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9.
▲化学镀镍合金技术 化学镀镍合金是利用还原剂在镀液中将镍离子催化还原,在镀件表面沉积镍合金镀层的表面镀覆技术。其工艺特点:①镀覆过程不需外电源驱动。②镀液无毒,废液易于处理。③均镀能力强,形状复杂的零件可获得均匀的镀层,镀层厚度差控制在1~3μm内,设定的镀层厚度可控制在±5~10μm内。④孔隙率小。⑤镀速可调整。⑥镀液再生性好。⑦适用基材广,铁基合金、有色金属、陶瓷、玻璃、塑料及有机物等均可施镀。其性能特点:①硬度高,镀态硬度为500~600HV0.1(49~  相似文献   

20.
化学镀镍合金技术化学镀镍合金是利用还原剂在镀液中将镍离子催化还原,在镀件表面沉积镍合金镀层的表面镀覆技术。其工艺特点:①镀覆过程不需外电源驱动。②镀液无毒,废液易于处理。③均镀能力强,形状复杂的零件可获得均匀的镀层,镀层厚度差控制在1~3μm 内,设定的镀层厚度可控制在±5~10μm 内。④孔隙率小。⑤镀速可调整。⑥镀液再生性好。⑦适用基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