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刘莉 《中国纤检》2014,(7):48-49
为实现我国生物基蛋白质纤维材料的大规模高水平应用.推动我国生物基新材料产业的发展。近期,由纺织化纤产品开发中心、宜宾丝丽雅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省宜宾惠美线业有限责任公司、宜宾惠美纤维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21家企业和科研院校组成的生物基蛋白复合纤维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上海成立。  相似文献   

2.
10月22日上午,在intertextile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博览会的"新技术交流空间"馆,一场关于"生物基蛋白复合纤维的发展趋势"的技术交流正在进行,作主题演讲的是四川省宜宾惠美纤维新材料公司(以下简称"惠美新材料")副总经理张静。  相似文献   

3.
生物基聚酰胺56纤维作为一种理想的纺织材料,其成熟产业化将引领聚酰胺5X系列产品的发展,形成跨领域的新产业链和增长点时刻生物基聚酰胺纤维作为新型功能性纤维,是实现国内生物氨基酸产业与合成材料跨界创造的新材料。生物基聚酰胺56纤维作为一种理想的纺织材料,是我国纺织产业升级换代的关键材料之一。其成熟产业化将引领聚酰胺5X系列产品的发展,形成跨领域的新产业链和增长点。  相似文献   

4.
我国间位芳纶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是新技术、新材料时代,也是高科技纤维的时代,以新材料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将成为纺织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动力. 作为我国重点发展的高科技纤维之一,有机耐高温阻燃纤维——间位芳纶的成功国产化,填补了国家高档化纤品种的空白,打破了少数发达国家长期以来技术封锁和市场垄断的格局,开创了我国高性能纤维生产与应用的新局面,掀起了我国自主开发高科技纤维的热潮.  相似文献   

5.
<正>此次联展上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仍将以整体形象参与,携院研究开发中心、中纺标检验认证有限公司、中纺院绿色纤维股份公司、凯泰特种纤维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纺优丝特种纤维科技有限公司、绍兴中纺院江南分院有限公司、海西纺织新材料工业技术晋江研究院以及绍兴科泰斯纺织品检验有限公司8家单位共同参展,联合展示中纺院在纺织服装产业链中的科研实力、产业化成果以及相关技术服务。中纺院展位与化纤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展位互动,展出面积共计270平方米。  相似文献   

6.
<正>共探生物基纤维材料绿色与创新发展路径,为产业链可持续发展赋能近年来,生物基纤维材料显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关键技术不断突破,产业规模不断增长。3月24日,“生物基纤维材料发展论坛”系列报告会第二次会议在京举办。会议以“纤维材料可持续发展”为主题,5位专业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面向产业发展的重大需求,共同探讨生物基纤维材料绿色与创新发展路径,为产业链可持续发展赋能。本次会议由通用技术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纺院”)、天津科技大学、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办,生物源纤维制造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承办,化纤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协办,  相似文献   

7.
《中国制衣》2013,(2):92-92
近日,广州轻纺交易园举办了“圣桑”蚕蛹蛋白纤维产品上下游对接活动。广东省纺织协会秘书长陈茜微、广东省纺织针织行业委员会主任马浩然、广州轻纺交易园策划部总监周一帆、贝利爽集团(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经理王禺、宜宾惠美新纤维材料公司宣传专员黄丹、江苏明源防治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文元等出席本次活动并致辞。活动现场“圣桑”蚕蛹蛋白纤维在广州轻纺交易园大放异彩,备受广大设计师和商家的青睐。  相似文献   

8.
为促进我国化纤行业转型升级与持续发展,对以生物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聚对苯二甲酸-1,3-丙二醇酯纤维、聚乳酸纤维、聚呋喃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聚呋喃二甲酸丙二醇酯纤维,以及生物基聚酰胺56纤维为代表的生物基聚酯、聚酰胺纤维的国内外生产现状,市场需求、技术发展及趋势进行了综述,对全球生物基纤维专利的分布、各主要开发机构的专利战略及技术情况进行了梳理及剖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高分子材料产业实际,对我国生物基聚酯、聚酰胺纤维的发展建言应重点攻关生物基乙二醇、对苯二甲酸、己二胺等战略性生物基单体制备的核心技术,同时就重点任务和发展路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国际纺织导报》2007,35(4):57-57
东纶科技实业有限公司,中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和天津亚通涂层织物有限公司组成了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纺织新材料产业,三家公司依靠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和纤维基复合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科技、人才优势,在水刺非织造布,涂层复合材料领域享有较高的声誉。  相似文献   

10.
<正>到2020年,我国将力争实现多种新型生物基纤维及原料技术的国产化,生物基原料的产量也将大幅提升"目前,我国纤维新材料产业的创新发展主要体现在功能性纤维材料开发与品质提升、生物基化学纤维的产业化、高性能纤维的产业化和产品系列化发展等方面。"在中国化纤科技大会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对我国纤维产业的发展方向进行分析,他指出产业化与产品系列化已  相似文献   

11.
正从"十二五"到"十三五",化纤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为行业解决了多个短板问题作为新形势、新需求下支撑产业技术创新、完善我国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联盟在纺织产业的发展历程中起到重要作用。2019年12月4日,化纤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下简称"化纤联盟")2019年理事会暨会员代表大会在中国通用技术集团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召开。会议对化纤联盟2019年工作进行了总结,并根据国家产业创新发展及行业发展的新形势需要,围绕产业技术创新链、"十四五"纺织行业技术发展方向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2.
在10月下旬举办的2013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秋冬)博览会上,宜宾惠美纤维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携其自主研发生产的生物质纤维——“圣桑”蚕蛹蛋白纤维系列新品亮相。从此次参展产品可以看出,“圣桑”蚕蛹蛋白纤维在内衣领域的应用推广进展顺利,众多国内知名内衣品牌都在持续使用。此外,“圣桑”蚕蛹蛋白纤维正在拓展应用领域,由薄型到厚型,从内衣向衬衫面料、商务男装等领域延伸。  相似文献   

13.
<正>生物基纤维的生态环保性,决定了其在非织造材料应用中的地位"目前,我国纤维新材料产业的创新发展主要体现在功能性纤维材料开发与品质提升、生物基化学纤维的产业化、高性能纤维的产业化和产品系列化发展等方面。"在中国化纤科技大会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对我国纤维产业的发展方向进行分析,他指出产业化与产品系列化已成为我国纤维产业发展的目标。如今,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早已广为熟知,  相似文献   

14.
原位聚合聚苯胺复合导电纱线制备关键技术与产业化获奖等级:二等奖主要完成单位:绍兴文理学院、苏州大学、盐城市丝利得茧丝绸有限公司、鑫缘茧丝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通纺织丝绸产业技术研究院、南通宝缘生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洪剑寒、潘志娟、韩潇、陈建广、陈忠立、田龙、杨俊峰项目属于纺织新材料科学技术领域,是纤维材料加工技术学科中功能纤维产业化技术体系的系统创新。  相似文献   

15.
从新型环保纤维和功能性纤维两方面简述了纤维新材料在纺织纤维领域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具体分析了循环再利用化学纤维、生物基化学纤维、原液着色纤维、相变材料纤维、形状记忆纤维以及电子智能纤维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印染》2020,(1)
正山东金英利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年产1.5万吨非原纤化Lyocell纤维生产线于2019年12月31日一次性试车成功。该生产线为国内首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非原纤化Lyocell纤维生产线、国内首台套Lyocell纤维智能制造数字化生产线,填补国内该领域技术空白,对拓宽Lyocell纤维应用领域和提升产品附加值、促进化纤产业转型升级和纺织  相似文献   

17.
在概述我国化纤原料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目前几种以天然资源为原料的新型纤维以及合成纤维仿真、超真产品的开发情况。重点介绍了新型纤维材料的加工方法、主要性能以及应用领域等,包括超仿棉聚酯纤维,新型合成纤维如聚乳酸纤维和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纤维,新型纤维素纤维Lyocell纤维等。最后提出相关企业应提升在纺织新材料、新技术自主创新方面的技术水平,加强化纤、纺织加工一体化的解决能力,从而使纺织产品向着多元化、功能化和品牌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概述我国化纤原料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目前几种以天然资源为原料的新型纤维以及合成纤维仿真、超真产品的开发情况。重点介绍了新型纤维材料的加工方法、主要性能以及应用领域等,包括超仿棉聚酯纤维,新型合成纤维如聚乳酸纤维和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纤维,新型纤维素纤维Lyocell纤维等。最后提出相关企业应提升在纺织新材料、新技术自主创新方面的技术水平,加强化纤、纺织加工一体化的解决能力,从而使纺织产品向着多元化、功能化和品牌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技术是第一生产力。6月19日-21日,一场化纤界的科技盛会在江苏海安盛大召开,600人与会、6个平行论坛、9场化纤专业委员会年会共同见证了我国纤维产业的最新科技成果。其中,废旧纺织品资源再生循环技术、生物基纤维材料的开发技术、再生聚酯的回收与利用技术等成为讨论的热点。这些新技术成为我国纺织产业绿色发展的驱动力,贯穿于原料、制造过程到资源回收的整个生命周期。  相似文献   

20.
刊首语     
纺织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也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纺织新材料是纺织工业的上游产业和基础,各种新型纺织纤维作为当今新材料技术领域的重要材料,被称为21世纪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在刚刚颁布的《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