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赵岩  李梦林  王中亮 《防爆电机》2007,42(5):8-11,19
介绍了2极大功率自润滑高压高速电机设计所考虑的主要问题。主要包括功率的提升,自润滑的实现,振动与噪声控制。提升功率需要增加有效材料,不利于自润滑实现,并且随着功率的提升,电磁激振力增强,增大了振动和噪声控制的难度。如何解决功率提升后所面临的自润滑、振动、噪声等问题?文中结合具体事例,提出了功率提升的解决方案,提出了轴承自润滑设计主要相关参数的关系以及自润滑实现的主要措施,提出了振动与噪声产生的主要原因和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
相同结构类似材料的自润滑关节轴承,国外贮存周期为8~10a,国产轴承仅为3a。主要针对贮存8a的自润滑关节轴承进行成分分析、粘结性能、摆动磨损、寿命等系列试验,发现国产轴承贮存8a后使用性能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3.
混流通风系统提升了高压方箱电机的换热效果,同时令内风扇侧轴承温度升高。通过对混流通风自润滑电机不同轴承结构的设计、试验对比分析,确定了有效解决混流通风自润滑电机轴承温度高的轴承结构方案。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设计轮辐转子结构时应考虑的问题,对解决大功率电机转子挠度大、临界转速低以及滑动轴承自润滑难以实现等问题提供了一些思路,对当前大功率电机转了结构的设计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输油管线用电动机的设计特点。指出在考虑交货期、成本及运行安全等因素后,输油管线用电动机应该尽可能采用标准的自润滑轴承。为了满足轴承自润滑的要求,在转子结构设计、内外冷却风路、轴承润滑、轴承选型等方面采取了措施。减少转子冲片外径以减轻转子重量减小轴承载荷,采用双侧进风的内部风路的降低轴承温度,改用椭圆冷却管以提高冷却器冷却能力,采用法兰偏置式滑动轴承以提高轴承冷却能力。指出以上措施保证了电动机得以采用维护方便的自润滑滑动轴承,有利于输油管线泵站的安全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6.
汽机高中压缸膨胀不畅的分析与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韶关电厂1号机组高中压汽缸膨胀不畅进行分析,根据原有前轴承箱滑销系统存在的问题,认为前轴承箱滑动受阻是原因所在。通过对自润滑滑块结构和性能的分析,拟定了前轴承箱下部滑块改为自润滑滑块的工艺,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微特电机应用轴承发展到现在经过了滑动轴承——滚动轴承——滑动轴承两个大阶段,每阶段在性能、寿命或成本方面都有较大提高。现在世界上如西德、英国等应用了固体自润滑轴承的微特电机,其寿命可达一万小时左右,而轴承的成本降低数十倍到上百倍。此类轴承的特点是具有良好的自润滑性能,不需另加润滑剂,磨损小,寿命长。固体自润滑轴承的材料主要分为三类:金属基自润滑复合材料,如青铜——固体润滑剂、银——固体润滑剂等。粉末冶金基自润滑复合材料,如粉冶多孔青铜——氟塑料——固体润滑剂等。塑料基自润滑复合材料,如氟塑  相似文献   

8.
主要结合滑动轴承自润滑电机在使用中出现轴承温度高的问题,利用制冷装置实现降温.  相似文献   

9.
溢流闸门承重轮轮轴锈蚀原因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溢流闸门承重轮抱死问题的原因分析,找出了轮轴锈蚀的原因,将原轴的镀铬工作表面改为不锈钢工作表面,并改用双金属镶革式自润滑轴承,从而实现闸门承重轮结构无锈蚀、自润滑、免维护。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高速自润滑隔爆型高压电机轴承温升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实现了降低轴瓦承受的载荷,并且优化了电机轴瓦造型,结构的设计和风路设计等措施,从而降低了电机轴瓦温升,提高了电机的可靠性运行。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高密封低温升防爆节能灯集电子、电磁、真空灯技术于一体,节能环保,具有结构简单、无电极、无灯丝、高光效、高显色性和长寿命等特性.  相似文献   

12.
简要介绍了一种冷冻机专用高压高速开启式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设计,重点突破高效节能、高功率密度、结构紧凑、低振动、低噪声等电机的设计难点,综合考虑电动机的主要性能参数(效率、功率因数、起动电流、温升、噪声、振动等),在电磁和绝缘设计方面进行优化,采用减薄绝缘措施,引入梯形线圈设计;结构设计以产品可靠性为前提进行突破和改进,优化风路结构,降低机械耗和机械噪声。产品的测试数据验证了该产品的技术先进性。  相似文献   

13.
单,双极对槽号相位图的新画法——单元电机参数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单、双极对槽号相位图的新画法-单元电机参数法,详细;阐述新画法的原因并给出应用实例,提出一个新概念-格距电角。  相似文献   

14.
齿槽转矩是永磁电机的重要问题之一,削弱齿槽转矩可以减少转矩脉动、降低电磁噪声、提高电机运行稳定性。基于磁极参数对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SPMSM)的齿槽转矩进行了研究,基于能量法和傅里叶分解推导了不同永磁体模型下的齿槽转矩公式。研究发现,磁极参数的改变影响永磁体剩磁在气隙中分布和气隙相对磁导率的大小,进而改变齿槽转矩的大小。然后结合有限元方法对不同永磁体模型下的电机齿槽转矩进行了仿真分析,发现削极结构和组合磁极对齿槽转矩削弱明显,并通过有限元方法优化了这2种结构的磁极参数,最后分析对电机其他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合理地选择永磁体参数可以在确保电机性能的同时显著降低齿槽转矩。  相似文献   

15.
文中针对变电站高压并联电抗器噪声对环境的影响问题及其控制要求,通过实验研究了高压并联电抗器噪声的影响因素及其控制措施.文中采用改进声强法实测了湖北省内15座变电站37组共111台500 kV高压并联电抗器声功率级,并对其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表明,随着运行年限的增加,电抗器最大声功率级逐步增大.由于设备额定容量与额定电压...  相似文献   

16.
根据目前农网改造工程中农村小型变电所电容器无功补偿存在的问题,以一所小型变电站为例,根据它的运行方式和控制方式,设置了电容器的投切判据,并依此设计了一款基于S7 - 200PLC的可靠性高、功能灵活的无功补偿控制装置.把它应用于小型变电站无功补偿方案中,对提高农村电网的供电能力、保证电压质量、降低农网损耗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谢小高  钱照明  赵卓 《电气技术》2006,1(2):12-16,21
电力电子系统集成理论将是本世纪电力电子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对于小功率电力电子系统集成而言,为了减小体积实现高功率密度以便于集成,高频化是必然的发展趋势。而高频化势必带来一些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损耗增加,发热严重等,已经成为了高频化发展的一个瓶颈。本文主要对高频化的问题进行了一些研究和探讨,给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并制作了一台1MHz的ZVS Buck变换器样机进行了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18.
高寒地区低温型1.5MW风力发电机组研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高寒地区低温型1.5MW风力发电机组设计条件、特殊要求、主要技术规范。通过对低温型1.5MW风力发电机组载荷的计算分析;应选择具有优良低温性能的风机零部件材料;使用低黏温油指数的液压油、润滑油;增加独立的加热系统;采用三支撑结构布置轴系;对机组轮毂内进风口和机舱内的进风口进行了优化。最后对该型风力发电机组进行了试验及风场运行验证,总体上达到了预期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9.
Conventional direct torque control (DTC) is one of the excellent control strategies available to control the torque of the induction machine (IM). However, the low switching frequency of the DTC causes high ripples in the flux and torque that leads to an acoustic noise which degrades the control performances, especially at low speeds. Many direct torque control techniques were appeared to remedy these problems by focusing specifically on the torque and flux. In this paper, a state of the art review of various modern techniques for improving the performance of DTC control is presented. The objective is to make a critical analysis of these methods in terms of ripples reduction, tracking speed, switching loss, algorithm complexity and parameter sensitivity. Further, it is envisaged that the information presented in this review paper will be a valuable gathering of information for academic and industrial research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