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阐述煤矸石作为路基填筑材料的应用机理,评价新旧煤矸石路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影响因素及评价指标。讨论解决路基不均匀沉降的解决方案着重分析施工碾压方法对煤矸石路基的沉降影响。并采用碾压后的评价指标再次评价其沉降方面的合格性。  相似文献   

2.
穿越煤矿开采区的铁路,由于地下采煤的影响,路基将产生不均匀沉降。结合淮南矿务局张集矿井铁路专用线,提出了加固方案设计,以此指导煤矿开采。  相似文献   

3.
岩层移动规律的研究始终是采矿工程领域的基础性研究课题之一,也是“绿色开采”的重要研究内容。告成煤矿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采掘接替非常困难。根据研究告成矿21031工作面重复采动对地表铁路及颍河特大桥的影响。以便有依据提出2103工作面回采后减小地基变形和对铁路路基边坡、桥梁进行维修加固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某山区公路工程地形起伏变化大,路基主要结构形式为填石路基,为此,针对高填路堤施工提出了高填路堤施工方案。该文以山区高填方施工控制为切入点,以某高填方路堤填筑加固为例,对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要点、压实度检测及沉降变形监测为主要内容进行了分析,希望有效控制高填方路基不均匀沉降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公路软基路堤施工中,对地表沉降和地表水平位移实施监控,以控制路堤的填筑速度,使路基变形控制在规定范围内。探讨和研究路堤软基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6.
一直以来,我们对路基工程几大主要病害的预防,关注得最多的,往往是路基的沉降问题。而且在认识上均存在着一个误区,均普遍认为,只要路基填筑得密实,沉降问题能得到有效解决,路基的质量也就得到了基本的保障。但是,正是一贯以来有了对以上问题的片面认识,而因此忽略了对路基另一个潜在病害的预防,即路基边坡的滑坡问题。这个问题,表面上看似不起眼,但其实却是格外地重要,殊不知,滑坡现象是否频繁发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代表的是路基的稳定与否。对此,本文下面将以"边坡滑坡"为主题,对其引起滑坡的产生原因进行深入研究,以供业内各位同行共同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一个煤炭生产和消费大国,每年的煤炭生产和消费总量均达亿吨级,煤炭在我国总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占到70%以上。在煤炭开采和洗选加工过程中,排放出大量的煤矸石。煤矸石若不加以利用,长期堆放于地表,不仅占用大量土地、影响自然景观、破坏小区内的生活环境,而且还会造成大气、土壤、水体污染及地质灾害的发生。下面本文对煤矸石的综合利用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煤炭开采技术会对环境造成巨大影响,主要表现在造成大气污染、水资源破坏、土地资源破坏。因此有必要实施绿色开采技术,绿色开采技术主要有控制地表形态变形的开采技术、保水开采技术、煤与瓦斯共采技术和煤炭地下气化技术等。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和铁路交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铁路运输的需求越来越高。边坡防护加固作为铁路路基重要的一部分,问题也就日益出现。所以,我们就铁路路基边坡防护加固施工进行探讨,咀便为以后的铁路工程提供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煤矸石填筑高速公路路基的施工工艺、试验检测指标以及社会经济效益分析,目的在于变废为宝,节约土地资源,使其在高速公路建设中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随着露天矿煤炭资源的枯竭,为了更多的回收资源,边坡下的煤炭井工开采已经在国内开始进行。然而井工开采对边坡的影响强度,需要进行合理分析,计算露天矿边坡的稳定性,以保证人身安全和煤矿正常生产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概率积分法,计算得到地表移动变形等值线图,根据地表移动的分析结果采用(国家煤炭工业局制定)《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中采动坡体稳定性预测公式,对开采后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得到边坡下开采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甲煤矿开采范围、开采煤层及地质情况的阐述,采用各类参数,运用概率积分法对甲煤矿井工开采对边坡的地表移动、变形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的方法维持边坡稳定,减少边坡的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的发生,确保露天边坡的稳定性及国家矿山公园的景观。  相似文献   

13.
高填方路堤病害分析及整治措施浅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路堤作为道路路基的主要结构形式之一,对道路的使用品质及行车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高填方路基相对一般路基而言,具有填筑高度大,填筑断面面积大,路堤本身累积沉降大等特点。论文首先分析了高填方路基相对一般路基而言具有的特点,并对常见的高填方路基病害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整治措施,旨在对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公路路基的防护与加固的重要所在,之后对公路路基的边坡防护、冲刷防护以及地基加固三个方面对公路路基防护、加固的方法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高速铁路路基由土、级配碎石等散粒填料填筑,更易发生沉降,是高速铁路沉降控制与观测的重点。因此,本文选择对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观测与预测评估技术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6.
在高速铁路路基基床底层施工完毕后,利用堆载作用预先将路基填筑土石方充分压缩固结,达到基本上消除设计永久荷载长期作用下所产生的沉降,使铁路路基在运营过程中基本上不产生大的沉降变形。同时,采用曲线回归法进行沉降观测数据分析,当推算出的工后沉降满足要求后予以卸载,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相似文献   

17.
东风水电站右坝肩边坡顺河向长80~110m,地形由多级陡坡与平台组成,边坡地面高程830~980m,属于高陡边坡。根据东风工程竣工安全鉴定意见,对所属边坡进行加固处理被提上了议事日程,经多次优化其实施方案,最后确定为全锚索(3000KN)支护方式。边坡锚索分布在845~933m高程,共120束,距离地面最大高度88米,施工过程中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克服了高排架带来的施工困难,确保了锚索施工的质量,这样不仅减少了常规支护方式(抗滑桩、抗剪洞等)的施工风险,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投资,期望为同类高陡边坡的加固处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三下”采煤技术主要是利用开采影响的移动规律和不同开采方式的地表下沉特点,通过采煤方法的设计控制地表沉降或地表变形达到保护地面建筑或水体安全的目的的技术方法。这些方法大体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控制地表沉降达到减少地表变形要求的方法,如条带开采。充填开采和限厚开采等;另一类为控制相对位置地表影响变形达到减少对受护对象影响变形的方法,如协调开采、全柱开采和分层开采等。  相似文献   

19.
晋陕蒙宁甘地区是我国的能源"金三角"。该地区煤炭储量和产量均占我国的三分之二左右,已成为我国煤炭开发的主战场,但该地区水资源仅占全国的3.9%。针对该地区煤炭现代开采与水资源短缺和生态脆弱的矛盾,以神东矿区现代煤炭开采为工程依托,创新研究方法,揭示了该地区现代开采水资源的运移规律和地表生态"自修复"规律,首次开发了煤矿分布式地下水库技术和应用"自修复"规律的地表生态主动性减损及修复技术,建立了示范工程,为煤炭开采水资源和地表生态保护探索了一条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20.
京珠国道主干线粤境甘塘至翁城段A标K108+205~K108+466工点,原设计为七级边坡,主体采用两排锚固桩防护,因施工进程中出现滑动变形,经重新勘察设计边坡改为九级,主体深部滑坡主要设计为排架抗滑桩及预应力锚索治理措施,但对中-部滑塌主要设计采用钢花管注浆进行防治和加固治理,较好的保证了边坡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