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对矿山氡及其子体内照射剂量评价方法的回顾,研究适合于矿山空气环境中氡及其子体吸入所致内照射剂量的计算方法.并应用所研究出的这些方法,结合实测数据来讨论评价方法的优劣.结果表明,由氡及其α潜能浓度估算个人内照射剂量的方法比较适合于估算矿山空气环境中氡及其子体吸入所致内照射剂量;而由平衡当量氡浓度估算个人内照射剂量的方法,其误差比较大,适合于在矿山大范围辐射环境评价中用来确定关键子区与关键人群.  相似文献   

2.
北京地下建筑物中氡浓度及其所致内照射剂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给出采用被动式活性炭室内~(222)Rn 累积探测方法对北京市220个地下建筑室内平均~(222)Rn浓度的测量结果。除天然溶洞外,198个地下建筑物内~(222)Rn 浓度呈对数正态分布,其算术平均值为1.10pci/1,几何均值和几何标准差分别为0.79pCi/1和2.3。在该地下建筑物中生活的居民及工作人员由于吸入~(222)Rn 及其短寿命子体所致年有效剂量当量分别为1.39mSv 和1.20mSv,比地面建筑物内相应人群分别高31%和13%。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海南省温泉设施内氡及子体浓度水平以及温泉利用带来的辐射剂量,采用连续测量方法,对海南省4个地区的典型温泉酒店内不同环境空气中氡及其子体浓度开展了现场测量。结果显示:温泉酒店室内氡及其子体的平均浓度分别为(37.7±21.1) Bq/m3和(16.3±13.9) Bq/m3,氡浓度低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参考水平和我国现行国标GB 18871—2002规定的室内氡控制水平;温泉酒店室内环境空气中氡子体所致年有效剂量平均值为1.03 mSv,处于我国正常本底水平范围;客房内氡及子体浓度普遍高于酒店大厅和酒店工作人员的工作间,大厅及工作间相对较低的平衡因子佐证通风状态良好,提示温泉酒店内氡浓度与通风状态密切相关;观察到温泉水利用可以导致客房房间内氡浓度暂时性升高。  相似文献   

4.
使用RAD7测氡仪对某高氡浓度实验室进行排风和密闭两种不同条件下氡浓度测量,并进行氡及其子体所致有效剂量估算和评价。结果表明:在没有排风条件下,含有氡产生源的密闭房间内氡浓度处于极高状态,氡及其子体所致有效剂量远远高于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所建议剂量限值;进行排风5 h后,该环境中氡浓度可降至较低状态,氡及其子体所致有效剂量也降至上述限值。  相似文献   

5.
我们于1990年1—2月用固体核径迹探测器,抽样调查了原子能院80户居民住宅室内空气中的氡浓度。调查结果表明,我院居民住宅室内氡浓度的范围为16—209Bq/m~3,算术平均值为49Bq/m~3,中位值为38Bq/m~3,调查数据近似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几何平均值为41Bq/m~3。由此估算的我院居民因氡及其子体照射所致的个人年有效剂量当量的均值为1.4mSv。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了用双滤膜法对石家庄市室内空气中氡及其子体浓度的调查结果。47个房间室内氡年平均浓度为17.0Bq·m~(-3),氡子体平均浓度是7.14Bq·m~(-3)。氡及其子体浓度的日变化是清晨4—8时出现峰值。季节变化是夏秋季低,冬季高,全年的最低值出现在8月,最高值出现在11月。  相似文献   

7.
一、氡及其子体的来源和放射学特性在本世纪初发现了放射性惰性气体氡,氡来自~(238)U衰变系中~(226)Ra的衰变,氡衰变生成四种短寿命放射性核素(图1),再进一步衰变,最后到铅的稳定同位素~(206)Pb。土壤和岩石中的镭是氡气的主要来源。在铀矿山和某些非铀矿山,由于矿石中含有镭,井下氡浓度很高,如通风不好,氡浓度会更高。  相似文献   

8.
颅骨~(210)Pb含量测定法对氡子体剂量估算犹如长效个人剂量计,是值得推荐的一种方案。本文综述了我们的研究工作,包括测定技术的改进,刻度模型和方法的解决,能谱扣本底技术的发展和氡子体肺剂量估算的理论计算。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了1984年7月至1985年2月间对广州市区住宅室内外空气中氡(气土)及其子体浓度的初步调查。结果表明:室内外空气中平均~(222)Rn 浓度分别为17.8和13.3Bq·m~(-3),平均~(222)Rn 子体浓度(平衡当量浓度)分别为10.6和8.8Bq·m~(-3);平均~(220)Rn 浓度分别为37.0和14.5Bq·m~(-3),平均~(220)Rn 子体浓度(平衡当量浓度)分别为0.92和0.62Bq·m~(-3)。市区居民吸入氡(气土)及其子体所受的有效剂量当量估计为1.29mSv,与 UN-SCEAR 估计的全球温带地区水平相近,其中(气土)及其子体的贡献为0.35mSv,约为全球正常本底地区的2倍。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吸入的短寿命氡子体产生的剂量主要集中在肺组织,其辐射危害涉及到广大的人群,所以近年来肺组织剂量估算工作进展很快。除了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来估算吸入短寿命氡子体产生的肺组织剂量以外,还依据不同的肺模型进行了剂量估算。下面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上海市区地下建筑物内氡及氡子体的浓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声浩  沈勤松 《核技术》1992,15(12):757-762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氡浓度和氡子体α潜能积累方程,从理论上研究了铀矿井中氡子体浓度与氡浓度和矿井通风的关系。指出了回风流中氡子体浓度与氡浓度比值的大小,主要取决于通风换气的时间和入风流污染的程度。  相似文献   

13.
为了定量评价民用天然气燃烧所致公众辐射剂景,对国内外天然气产业链的放射性水平进行了广泛调研,发现国内外气田(井)中氡浓度监测结果波动性较大,变化范围为5~2.0×10~5 Bq/m~3,其主要差异性来自气田地质背景不同、油气产业链环节不同。采用民用燃气的监测浓度作为源项输入,定量估算了室内天然气燃烧放射性核素~(222)Rn、~(210)Po、~(210)Pb所致公众辐射剂量,评价结果显示室内天然气燃烧所致公众辐射剂量很小,为10~(-6) Sv/a,关键核素为~(222)Rn。建议我国在开展油气产业链的放射性水平普查工作时,可重点关注辐射水平较高的开采、生产和输运环节。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详细推导了用总α计数法和α能谱法测量氡子体浓度的计算公式,编写了计算机程序。核对了收集到的部分测量程序的公式,发现并指出两个已发表公式的错误,进行更正和补充后提出相应的SI单位表示的公式。  相似文献   

15.
氡子体浓度准确测量方法研究是建立氡子体浓度测量参考基准的基础,对氡子体行为规律研究和环境氡暴露评价研究亦有重要意义。通过回顾氡子体浓度测量方法的发展趋势,在提出效率指标(测量总时间和计算得到的潜能浓度标准误差乘积的倒数)的基础上,结合理论计算和实验结果可知:采用α能谱法的氡子体浓度测量方法要优于α计数法;多时间段测量、最小二乘法数据处理的氡子体浓度测量方法要优于传统的"三段法"或"五段法"。多时间段α/β能谱同时测量、加权最小二乘法数据处理将是未来氡子体浓度准确测量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氡及其子体衰变规律出发,根据取样和测量期间的边界条件解Bateman方程,详细推导出了总α计数法和α能谱法测量待测空气中氡短寿命子体浓度的计算公式。编写了计算机程序,核对了收集到的部分测量程序的公式;指出了两个已表公式的错误,进行更正和补充后。列出了相应的SI单位表示的公式,成功地将计算机技术用於氡子体测量。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氡及其子体衰变规律出发,根据取样和测量期间的边界条件解Bateman方程,详细推导了总a计数法和a能谱法测量待测空气中氡短寿命子体浓度的计算公式,编写了计算机程序核对了收集到的部分测量程序的公式;指出了两个已发表公式的错误,进行更正和补充后,列出了相应的SI单位表示的公式,成功地将计算机技术用于氡子体测量。  相似文献   

18.
我国成年男子40K所致内照射剂量估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接全身计数与K浓度测定的直接法和摄入量估算的间接法,采用更新的计算方法和参数,估算了我国成年男子^40K内照射剂量。直接法和间接法估算的年平均有效剂量分别为0.166mSv和0.145mSv。推荐直接法估算值0.166mSv暂时作为我国参考值,该值与世界参考值基本一致。但是其中按全身计数结果的估算值(0.170mSv)比按器官组织测定结果的估算值(0.140mSv)稍高,可归因全身计数测量年青受检人员比例过大。由此可推理。本文所提出的我国^40K所致内照射剂量参考值推荐值(0.166mSv)可能也有所高估,最后,就现有资料评估和信后研究建议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长期吸入氡将在人体脂肪和体液中形成氡的贮存库。倘若一个人由氡浓度较高的环境转移到氡浓度较低的环境,将呼出贮存在体内的氡。氡的初始呼出率取决于吸入的氡浓度。本文描述了体内氡及其子体的行为,以及氡呼出率与进食后时间的关系。已经观察到饭后氡呼出率有较大的、但持续时间不长的增加。进食对体内没有镭的人的氡呼出率的影响与对体内有镭的人的氡呼出率的影响是类似的。应该指出胸腔内的大量的氡子体的放射性可能影响对体内钚或其他锕系元素的测量。  相似文献   

20.
吸入短寿命氡子体造成的辐射危害,无论是在职业性辐射防护中,还是在广大居民所受天然辐射照射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大量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在暴露于高浓度氧气的矿工中,已观察到肺癌发病率的增加。吸氡诱发肺癌的动物实验也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