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正式进入中国政策话语体系仅数月的新词,在2016年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出现。政府工作报告部署了今年要重点做好的八个方面的工作,"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持续增长动力"是其中之一。那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到底是什么?怎么理解?首先解决了这一问题,才便于在实践中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2.
计量是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在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节能降耗等供给侧改革涉及的许多方面都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3.
李正军  张震 《包装学报》2018,10(5):79-84
对我国包装企业开展调查,通过调查数据分析我国包装产业创新发展的类型及影响、合作对象、费用投入等基本情况,总结我国包装产业创新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与不利因素。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为推动我国包装产业的创新发展,提出了打破政策与资金瓶颈、创新管理理念、优化产业空间格局、强化绿色发展理念等发展对策,以全面提升我国包装产业创新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Hallak提出的产品质量影响双边贸易方向的质量模型,构建基于单位价值、国家之间距离和人均收入等变量的出口产品质量实证模型,测度了2003—2013年中国、印度和巴西三个发展中国家出口到美国的HS6位码的产品质量,并对中国、印度和巴西制造业的产品质量和质量升级进行比较研究,据此提出中国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机构改革与供给侧改革成为各行各业技术发展的热点,计量机构的供给侧改革面临行业的十字路口,改革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突破的过程,而西部地区的历史、地理位置决定了改革之路的艰难。  相似文献   

6.
正2016年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上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  相似文献   

7.
《中国计量》2016,(4):10
正当前,中国的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根本的目的就是要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结构适应性,使供给体系质量更高,能更好地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计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手段,作为国家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计量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应该是大有作为。第一,作为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同时也是作为统一全国量值的最高依据的计量基标准的供给,必须是最高级别的,也应当是最优质的,更应该是最精准的。  相似文献   

8.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的工业转型升级对重庆中小企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做好中小企业战略管理对于进一步激发其活力,推动中小企业提高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实现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作用.本文基于重庆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助于中小企业战略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以期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推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是促进我国对外贸易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库和海关库的匹配数据,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考察增值税转型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影响和资本市场分割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增值税转型有利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但这一积极影响会在一定程度上被地区资本市场分割所削弱。一系列稳健性检验支持了上述结论。在总体分析的基础上,还通过区分企业所有制类型、对外贸易类型、所处生命周期类型、所处行业技术水平类型、融资约束水平以及市场集中度高低等方面进行了异质性分析。影响机制分析发现增值税转型会通过资本深化效应和研发效应作用于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而资本市场分割的存在不利于增值税转型资本深化效应的正常发挥。因此,政府在进行税制改革时应同时加快完善资本市场,促进资本要素合理有序流动,保障税收激励政策有效促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分析,指出了存在的问题,首次提出了标准化增益的概念,用标准化视角来思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用标准化思维来分析当前我国企业转型升级面临的问题,利用模块化生产和柔性生产理论,产生标准化增益,解决差异化需求和大规模生产的矛盾。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智能信息时代下装备制造领域的中国式转型升级进行综述分析。方法 以智能信息时代为背景,从发展历程、新时代内涵和发展趋势3个方面层层递进地对装备制造领域的历史机遇进行了探讨,依据知识图谱理论和普赖斯定律对装备制造领域转型升级的研究焦点进行了可视化分析和维度分析。结果 定义了装备制造领域转型升级的国家维度、企业维度和产品维度的三维焦点概念,提出了中国式装备制造领域转型升级的战略方法。结论 三维焦点的提出决定了装备制造领域中国式转型升级的战略架构,输出了政策驱动、需求驱动和设计驱动的3大驱动因素,结合时代背景和研究基础,总结出产业结构转型、企业理念转型和技术模式转型的3种转型模式,最终输出“互联网+”与装备制造领域服务化融合、数据驱动的互联互通智能制造模式、“双碳”战略下布局企业绿色转型和工业设计驱动产品深度升级4大策略路径,为装备制造领域的中国式转型升级提供了战略参考。  相似文献   

12.
制造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造业是科技创新的主要载体,科技创新是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实现了快速增长,已成为全球制造业大国,但总体上仍然"大而不强"。科学分析我国制造业面临的发展环境、创新能力现状,实现我国制造业创新驱动发展,就是要坚持"自主创新,智能引领,绿色发展,重点突破"的指导方针,以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发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为主线,以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制造为重要方向,率先实现重点领域重大产品和重大制造技术的突破,全面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实现我国制造业由大到强的历史跨越。  相似文献   

13.
刘永红  刘倩 《包装工程》2018,39(8):113-116
目的研究工业4.0视角下工业设计对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方法首先简单分析了工业4.0对工业设计的影响,然后分别从国内和国外两个角度说明了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压力与动力并存,最后,重点对企业如何利用工业4.0环境下的发展条件,通过工业设计,实现企业转型升级进行了分析。结论工业4.0时代,工业设计通过促进企业产品升级、技术升级、产业结构升级、功能升级来总体实现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4.
对我国制造业中长期发展战略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中长期制造战略的重要意义出发,阐述了制造战略的内涵以及战略思考、战略规 划和战略管理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了美国近15年制造战略的轨迹及其对经济发展的重 大影响;提出了制定我国中长期制造战略的韬略:首先认清我国制造业的现状、地位和特征,建立我国制造业竞争力的评价体系;然后统筹全局、平衡冲突,解决“中国制造”由谁来 造的人才问题;最后讨论了如何加强政府的指导和调控作用,特别是大力发展民营装备制造 业问题。  相似文献   

15.
高端制造装备是高端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的基础,本文针对航空装备、航天装备、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智能制造装备等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十三五"发展趋势,分析了各领域对高端机床和高端基础制造装备提出的新需求和未来的发展重点,并结合我国制造装备行业的现状,提出了几点建议,以促进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6.
制造业工业工程组织设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制造业中推行工业工程,有利于不断提高制造系统效率和基础管理水平。工业工程组织设置的合理性,将严重影响其职能作用的发挥。本文在分析国内外企业工业工程组织设置、工作定位和职能范围的基础上,提出了制造业工业工程组织设计的方法,最后讨论了工业工程组织设置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工业工程在中国制造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通过对工业工程定义的解释,比较了二业工程与工商管理的区别和联系,归纳了工业工程的特征,指出了中国工业工程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工程(英文)》2019,5(6):995-1002
Smart manufacturing is critical i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he process industry. In smart manufacturing, there is a trend to incorporate different kinds of new-gener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into process-safety analysis. At present, green manufacturing is facing major obstacles related to safety management, due to the usage of large amounts of hazardous chemicals, resulting in spatial inhomogeneity of chemical industrial processes and increasingly stringent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 Emerg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such a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are quite promising as a means of overcoming these difficulties. Based on state-of-the-art AI methods and the complex safety relations in the process industry, we identify and discuss several technical challenges associated with process safety: ① knowledge acquisition with scarce labels for process safety; ② knowledge-based reasoning for process safety; ③ accurate fusion of heterogeneous data from various sources; and ④ effective learning for dynamic risk assessment and aided decision-making. Current and future works are also discussed in this context.  相似文献   

19.
本文系统论述了实现制造质量强国战略的意义,分析了我国制造业质量发展的现状,借鉴主要工业国家质量发展经验并针对中国国情,提出了到2025年制造质量强国的战略目标、战略任务、战略对策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