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土豆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非油炸土豆片加工工艺.结果 表明:非油炸土豆片的最佳加工工艺为预煮温度60℃、预煮时间10 min、上火烘烤温度210℃、下火烘烤温度190℃、烘烤时间24 min.在此条件下,生产的土豆片水分含量为6.17%,成品出品率为69.7%,高于油炸类土豆片.  相似文献   

2.
以杏鲍菇为原料,研究了淀粉与水比例、油炸温度以及油炸时间对风味油炸杏鲍菇片感官品质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用正交试验研究了杏鲍菇片油炸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三个影响因素对油炸杏鲍菇片的感官品质的影响顺序为淀粉与水比例>油炸时间>油炸温度。最佳工艺条件为淀粉与水的比例为60%,油炸温度165℃,油炸时间180 s时油炸出的杏鲍菇片的感官评分最高,可达87分。  相似文献   

3.
根据之前所做的单因素实验结果,确定以原料品种、浸泡液的柠檬酸浓度、预干燥时间以及油炸温度四个因素来做四因素四水平正交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根据分析结果确定了生产低丙烯酰胺含量的油炸马铃薯片的最佳加工工艺条件为:以大西洋品种的马铃薯为原料,采用浓度为0.5%的柠檬酸水溶液浸泡,85℃鼓风干燥20min,最后在180℃的油温下恒温油炸至熟。   相似文献   

4.
根据之前所做的单因素实验结果,确定以原料品种、浸泡液的柠檬酸浓度、预干燥时间以及油炸温度四个因素来做四因素四水平正交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根据分析结果确定了生产低丙烯酰胺含量的油炸马铃薯片的最佳加工工艺条件为:以大西洋品种的马铃薯为原料,采用浓度为0.5%的柠檬酸水溶液浸泡,85℃鼓风干燥20min,最后在180℃的油温下恒温油炸至熟。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主要对马铃薯进行化学去皮、护色、真空油炸及脱油等工艺试验,已取得一些成果。油炸马铃薯片生产的最佳工艺方案是:马铃薯切片厚度1mm、油炸温度70~80℃、真空度—0.07MPa、时间为2分钟,脱油的离心机转达1000转/分,时间为120秒,可制得成品色泽金黄、酥脆宜口。  相似文献   

6.
油炸马铃薯片加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主要对马铃薯进行化学去皮、护色、真空油炸及脱油等工艺试验,已取得一些成果。油炸马铃薯片生产的最佳工艺方案是:马铃薯切片厚度1mm、油炸温度70-80℃、真空度-0.07MPa、时间为2分钟,脱油的离心机转速1000转/分,时间为120秒,可手巾蜊民品色泽金黄、酥脆宜口。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不同的油炸时间和温度对小酥肉品质的影响。分析了150、160、170、180、190 ℃条件下油炸150、170、190、210 s后小酥肉的含水率、含油率、质构、色泽、硫代巴比妥酸值(TBARs值),胃蛋白酶消化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油炸温度的升高和油炸时间的延长,小酥肉整体水分含量显著降低(P<0.05),而油脂含量显著升高(P<0.05),硬度、咀嚼性、胶粘性、弹性均显著增加(P<0.05),TBARs值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胃蛋白酶消化率随着油炸时间的延长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随着油炸温度的升高呈逐渐降低的趋势。170 ℃条件下油炸170 s的小酥肉整体的含水率为44.15%,肉芯的含水率为64.19%,整体的含油率为50.77%,肉芯的含油率为28.97%,硬度适中,色泽金黄,外酥里嫩,口感最佳。

  相似文献   

8.
以猪肉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以及正交试验,探讨和优化猪肉卷的辅料配比及工艺参数。结果表明:肥瘦比为2∶8,辅料添加量的最佳配比:食盐2.0%、白糖1.5%、酱油0.5%,工艺参数的最佳组合为油炸温度160℃、油炸时间100s。制得的产品颜色红亮,结构紧实,肉丝螺纹状明显,香气浓郁,风味纯正。  相似文献   

9.
姜雪鹰  冯小氟 《食品科学》1995,16(12):45-46
全自动油炸土豆片加工工艺与设备简介姜雪鹰,冯小氟长春市机械工业研究所130051近年来油炸土豆片的销量日益剧增。1990年美国就生产销售了68.’l万吨的油炸土豆片,1993年仅出口日本、韩国的销售额就达1亿美元。因此研究与设计全自动油炸土豆片加工工...  相似文献   

10.
《中国食品工业》1996,(9):24-24,26,27
<正> 为了适应迅速增长的零售和快餐食品业的需求,瑞典斯堪的设备公司(Frigoscandia Equipment)推出了一套新的加工生产线。这条生产线是该公司「Classic Line」生产线的翻版,可以完成所有加工环节的操作,从裹面包屑到油炸和冷冻。 安全性和技术可靠性 不锈钢生产线装备了斯堪的设备集团的两家成员公司-Frigoscandia冷冻设备公司和Stein公司-的装  相似文献   

11.
藏猪白切肉是一种通过腌制、浸泡、煮制而成的能体现藏香猪自身特有香味和滋味的特色产品。实验研究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依次确定了白切肉加工过程中腌制肉时食盐、八角、陈皮、亚硝酸钠的添加量和煮制前浸泡腌肉的的时间及煮制时间。结果发现:以藏猪的臀部肉为原料,当食盐、八角、陈皮、亚硝酸盐的添加比例分别为6%,0.9%,0.6%,0.03%;浸泡时间为8h;煮制时间为9min时,所得的产品在色泽、滋味、香味、质地上表现的最佳。  相似文献   

12.
藏香猪卷肉包是将藏香猪白条肉剔骨后的肉胚作为制作卷肉包的皮,然后填充新鲜蔬菜,经特定加工工艺处理形成的产品,产品具有色泽金黄,填充物紧密,弹性良好,咸淡适中等优点,既符合了人们日常已接受的肉制品的风味,又体现了藏香猪皮薄肉嫩,鲜香适口的特点.研究内容涉及了卷肉包腌制配方,卷肉包的造型、填充料以及体现产品特色风味的沾料的预处理、调味、炸制等方面.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确定了产品最佳加工工艺和腌制辅料配方,得出了藏香猪卷肉包腌制辅料的最优配方为姜蒜4%、生 抽15%、色拉油4%、胡椒粉0.4%、花椒粉0.7%、辣椒粉1.1%、孜然粉0.4%,青稞酒和青稞炒面的最佳比例为1:1,油炸的最佳温度是155℃,油炸的最佳时间为4min.  相似文献   

13.
林花  徐道煌 《食品与机械》2024,41(2):177-183
目的:探究干制方式对藏香猪肉干食用品质的影响。方法:以藏香猪肉为原料,采用油炸、预煮—油炸、烘烤、预煮—烘烤4种干制方式对藏香猪肉干进行处理。结果:不同干制方式对藏香猪肉干色泽、质构、营养组分等品质均有显著影响。其中,油炸组感官评分最高、色泽均匀、肉香味浓郁、硬度适中、食用品质佳;烘烤组肉干硬度较大,咀嚼性较差;预煮处理后肉干色泽呈灰棕色,肉质变硬。此外,预煮还会导致大量脂肪酸损失,影响藏香猪肉干原有的营养价值。结论:油炸可作为一种生产藏香猪肉干的潜在干制方法。  相似文献   

14.
藏族首饰一直给人一种神秘感.与现代首饰不同,它不仅仅在于装饰,某些首饰更体现了藏族独特的宗教意识.从藏族首饰的材质、种类、造型及纹饰等不同方面探讨了藏传佛教对藏族首饰表现的影响,指出藏传佛教是藏族首饰表现的独有内涵.  相似文献   

15.
姚尧  李诚  付刚  刘爱平  杨勇 《食品工业科技》2015,36(12):235-238
采用萃取法脱除高酸价猪网油中的游离脂肪酸。以95%乙醇为萃取溶剂,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萃取时间、萃取温度、萃取次数和料液比对猪网油酸价和得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设计正交实验,对猪网油萃取脱酸工艺参数进行优化。正交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可以有效脱除猪网油中的游离脂肪酸,综合确定猪网油萃取脱酸的较优工艺条件为萃取温度45℃,萃取次数4次,料液比1∶1.5,萃取时间10min。采用上述脱酸条件,所得猪网油酸价为0.8560mg KOH·g-1,得率为81.94%。   相似文献   

16.
采用制革工艺板块模式 ,将猪皮前处理划分为酶脱脂工艺板块、酶 -碱结合脱毛工艺板块以及酶软化等 3个工艺板块 ,并对其逐一进行了研究优化 ,最后将已优化的工艺板块组装、运行 ,构建出基于酶制剂的猪皮前处理定型工艺。经大生产验证结果表明 :成革手感好 ,质量、得革率也得到大幅度提高。制革综合废水中有害物质的量大大降低 ,减轻了猪皮制革的污染。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稻香肉的加工工艺,重点讨论生产过程中的一些关键参数,以及这些参数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藏灵菇发酵奶发酵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研究了藏灵菇发酵奶发酵过程中酸度、有机酸、挥发性风味物质及微生物数量的变化,在发酵0、4、8、12、16、20h时采样,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跟踪发酵过程中乳酸、乙酸和柠檬酸的变化;用气相色谱(GC)跟踪了发酵过程中乙醇、丁二酮、乙醛和丙酮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乳酸和乙酸在发酵过程中都呈上升趋势,发酵4h时,乳酸的生成量约是乙酸的20倍,发酵结束乳酸的量为8.56g/L(TK1),7.73g/L(TK2);乙酸的量为0.71g/L(TK1),0.81g/L(TK2),乳酸的量约是乙酸的9~12倍。柠檬酸从发酵开始就呈下降趋势。挥发性风味物质中乙醇的生成量最大,发酵结束分别达到3134mg/L(TK1),4994mg/L(TK2);丁二酮和乙醛的量较普通酸奶高,分别达到62.4mg/L(TK1)和37.8mg/L(TK1)。本研究也对发酵过程中微生物进行了分析,发酵结束,发酵奶中乳杆菌达到2.3×109CFU/ml(TK1),1.3×108CFU/ml(TK2);乳球菌达到1.3×109CFU/ml(TK1),1.1×108CFU/ml(TK2);酵母菌1.6×106CFU/ml(TK1),6.6×106CFU/ml(TK2)。TK1和TK2之间存在较大差异,TK1的风味好于TK2。  相似文献   

19.
直孔藏纸耐久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藏纸是一种民族特色手工纸,被广泛应用于经书典籍、政府公文、档案卷宗等的书写,同时还被用于经书、档案的修补。为科学证实藏纸的良好性能,编写藏纸合理说明书,对其耐久性进行了研究。选取直孔藏纸、东巴纸、宣纸和手工构皮纸为研究对象,采取干热加速老化方法处理样品,分别测定其老化前后白度、耐折度、抗张力等指标,并进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直孔藏纸老化前各项指标并不突出,但老化前后其白度、耐折度、抗张力保留率较好,且老化前后红外光谱分析变化并不大。老化前后直孔藏纸白度、耐折度、抗张力保留率分别为95. 22%、74. 65%、79. 71%,均大于本实验所选其他手工纸,说明直孔藏纸具有良好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20.
从西藏不同地区采集了5种牧民自制发酵牦牛乳样品,并按照国家标准测定了样品的理化和微生物指标。结果表明:5个样品的干物质、蛋白质、脂肪含量、pH值和滴定酸度分别为14.1% ̄16.4%,4.3% ̄4.8%,6.9% ̄7.1%,3.6 ̄4.0和193.5°T ̄225.0°T;5个样品的细菌总数、真菌、乳酸菌和肠道菌数基本一致,而样品间芽孢菌数存在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