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当在井下使用单线供电的架线电机车运输时,钢轨是电流回路的一部分,这将产生较大的杂散电流,往往因此而导致意外爆炸事故。人们已为此研制出各种类型的抗杂散电流电气雷管。英国的Easington煤矿使用的抗杂散电流雷管有其独特的构思,效果较好,可供我们参考。他们使用的电气雷管的脚线是完全绝缘的,雷管导线完全处在绝缘塑料的包围中,不露一点导体。使  相似文献   

2.
随着矿山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杂散电流也逐渐增大。一般说来,在矿山(无论是井下还是露天),跨接在两物体间(铁轨、风管、设备、帮底等)的导体均存在着或大或小的杂散电流。当与雷管的脚线接触时,就有电流流入雷管。根据我们对抚顺、延边、开滦、京西、阳泉五个局、矿的调查和实测,认为架线电机车引起的杂散电流危险性最大。而架线电机车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电子雷管的概念、主要功能及在隧道控制爆破中的优势。以新建某工程顾山隧道为例,详细介绍了某型电子雷管在隧道控制爆破中的应用。在隧道控制爆破工程中,采用该电子雷管可以明显改善破碎块度、增加抛掷距离、减少爆破振动、降低爆破噪音、有效地降低爆破单耗、减少钻孔数量、提高爆破作业的安全性、简化起爆网路的施工操作程序。提供了一份具体的爆破施工案例数据,以此来推广电子雷管在爆破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常用起爆材料在水下工程爆破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水下工程爆破中广泛应用有线起爆法。它包括火花起爆法(导火索-火雷管起爆系统)、电力起爆法(导线-电雷管起爆系统)、导爆管起爆法(导爆管-导爆雷管起爆系统)及导爆索起爆法。一、环境水对常用起爆材料性能的影响1.雷管普通电雷管浸入水中较长时间后,水会通过注胶和管壳接触处渗入。若脚线包有棉纱,  相似文献   

5.
抚顺露天大爆破,解放前一直使用低压电气雷管,以电车架线通电起爆炸药包。由于露天矿使用高压电机车运输,地面存在杂散电流,如不慎将雷管脚线一头碰到铁轨上,另一头接触地面,就有可能通电而引爆雷管。因此,曾多次在孔中、装药包时或装药时尚未接触导线时,就发生爆炸,发生伤亡事故。从1930-1940共发生十次,死10人伤9人。解放后党提出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安全生产方针,一定要解决这个问题。我厂和抚顺矿务  相似文献   

6.
分析并建立了利用罗氏线圈检测电力电容器外壳爆破能量试验电流的整个测试系统的等效模型.提出并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环境,构建了由爆破试验回路和罗氏线圈检测回路所构成的整个系统的仿真模型.该模型有利于优化爆破试验回路的试验参数和罗氏线圈的结构与电磁参数.仿真研究和实验结果均表明,所获得的仿真模型是可行的,它可以确保爆破试验的成功以及检测系统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  相似文献   

7.
《爆破》1991,(3)
现代采矿工业使用的炸药起爆系统可概括为两大类,即电力起爆和非电力起爆。从工程爆破对起爆系统要求安全、可靠、经济诸方面考虑,电力起爆法目前仍然是很受重视的常规起爆方法。文章在综述电雷管起爆技术发展的基础上,介绍了新型的电磁雷管抗杂散电流的优良性能及几种实用型安全电雷管:BJ-1型、BJ-2型及正在研制中的防电、  相似文献   

8.
针对电子雷管在楼房爆破拆除中的应用情况,以及确保相邻建筑物的安全,满足城市敏感地带减少使用爆破器材等要求,通过对电子雷管网路延时时间的优化设计,采取使楼房化整为零、依次塌落、减小振动、降低扬尘、确保安全和强化防护等措施,成功地实现了楼房空中破碎解体、落地叠起、减少堆积、控制扬尘的目的,经过对爆破效果研究分析,指出电子雷管在城市爆破拆除中使用不但可以节省雷管数量和保障社会和谐安全,还可以降低爆破作业人员劳动强度,提升网路安全性和可靠性,极大地减少了网路连接时间,改善爆破效果和降低爆破危害,其在城市楼房爆破拆除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将有力促进城市爆破拆除技术和工艺向更精细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工程爆破》2022,(5):40-44
针对电子雷管在楼房爆破拆除中的应用情况,以及确保相邻建筑物的安全,满足城市敏感地带减少使用爆破器材等要求,通过对电子雷管网路延时时间的优化设计,采取使楼房化整为零、依次塌落、减小振动、降低扬尘、确保安全和强化防护等措施,成功地实现了楼房空中破碎解体、落地叠起、减少堆积、控制扬尘的目的,经过对爆破效果研究分析,指出电子雷管在城市爆破拆除中使用不但可以节省雷管数量和保障社会和谐安全,还可以降低爆破作业人员劳动强度,提升网路安全性和可靠性,极大地减少了网路连接时间,改善爆破效果和降低爆破危害,其在城市楼房爆破拆除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将有力促进城市爆破拆除技术和工艺向更精细化发展。  相似文献   

10.
针对弹药炸毁作业中爆破雷管使用管理不规范的问题,根据爆破雷管的性能特点,设计了一种结构新颖的便携式雷管包装箱,详细论述了该包装箱的设计要求、结构造型及制作方法,该包装箱的使用对于提高弹药销毁作业的安全性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电磁感应起爆系统是近年内发展起来的它具有抗杂散电流、静电、雷电、射频电的能力,操作极为简便,适合于有水的工作面。北京矿冶研究总院84年着手该项研究,68年通过部级鉴定后可使电雷管脚线长度为12米时可以起爆的电雷管总数为420发,脚线长度2米时为940发,并圆满地解决了系统的检测问题,至此电磁感应起爆系统已由只能  相似文献   

12.
1 概要电磁感应爆破方法简称为 MBS(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Blasting System),是为了提高电式爆破的安全性、可靠性而开发的一种新电式爆破方法。该方法主要是应用了变压器的原理。通过起爆器使70~110  相似文献   

13.
电雷管是工业爆破广泛使用的起爆器材,它是以电能灼热桥丝作为雷管发火的能源,因此它具有可靠性与安全性双重要求,根据使用场所和工作面的电器设备状况(电产生泄露情况及特性)选用相应级别的电引火感度的雷管,如抗杂散电流,抗静电、抗雷电或抗射频等类型的电雷管,以预防在装药或操作过程中雷管失控而突发引爆的不测事件,根据以上情况,将电雷管的电引火感度分为若干级别,作  相似文献   

14.
煤炭科学研究院爆破技术研究所研制的电磁雷管及其起爆系统,于1985年12月23日,在煤科院主持下通过了技术鉴定。参加鉴定会的代表们一致认为:这种雷管及其起爆系统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技术先进、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并具有以下特点:(1)安全性能好。具有很好的抗杂散电流性能,因而避免由此而引起的爆炸事战;  相似文献   

15.
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岩土爆破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矿山、铁道、公路、电力建设等场地平整、基坑开挖、路堑开挖等爆破作业。在复杂环境下的深孔爆破,要保证周围人和建筑物及各种设备、设施完好无损,对爆破安全性、技术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电雷管比较理想的电参数应该是: 1.最大安全电流较大,使雷管抗杂散电流的能力较强,以提高在使用中的安全性; 2.发火冲能及20发串联准爆电流较小,使雷管容易起爆(用发爆器或线路电源),以减从表1的数据可见,我国目前的工业电雷管尚难于同时兼顾以上两点。往往是提高了雷管的电感度,最大安全电流马上急剧下降。国外目前可能也未解决这个问题。譬如南斯拉夫胜利化学厂生产的工业电雷管,其电引火有三  相似文献   

17.
吕小师  王光勇 《工程爆破》2011,17(3):85-87,84
电厂正常运行过程中锅炉结焦现象较为普遍,严重影响锅炉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针对我国自2008年起淘汰火雷管的实际情况,在焦作电厂采用电雷管代替火雷管爆破清除锅炉炉膛结焦的新方法,经过两年多的实践,解决了电雷管在高温环境下不发生早爆,以及保证雷管脚线和起爆母线在高温环境下不发生熔断或短接的技术问题,成功地对锅炉炉...  相似文献   

18.
张广荣  赵明生  明悦  池恩安 《爆破》2013,30(2):184-188
通过对爆破应急预案及其演练的研究与分析,结合一次爆破作业模拟造成飞石砸断电力线路、引发火灾并导致人身伤害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对爆破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其演练进行研究与探讨,提出爆破应急救援预案的模式及应急预案对减少爆破作业过程中事故伤害、降低爆破风险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微差爆破中,通常采用电毫秒雷管,此时,爆破段数受电毫秒雷管段数的限制。由于目前国产电毫秒雷管段数不够多,使得大规模的微差爆破难以实现。为此,我们在矿山试用了塑料导爆管非电起爆系统孔外延期网路,实现了以有限段数的非电毫秒雷管达到多段微差爆破的目的。 (一)孔外延期爆破及试用非电起爆系统的孔外延期实现多段微差爆破的基本网路如图1所示。爆破孔内全装瞬发雷管或零段毫秒雷管,连接体内全装某一段毫  相似文献   

20.
朱礼臣 《工程爆破》2002,8(2):45-47,41
待开挖的路堑临近大型变电站 ,路堑上空有 80余条高压线 ,地下有多处输水管与路堑交叉。在这样复杂环境条件下进行路堑开挖爆破 ,采取了超钻预裂爆破、主爆孔底部留置不装药空腔和不耦合装药、选用低爆速低威力炸药、微差起爆控制单响药量等技术措施 ,有效地降低了爆破震动 ,保证了边坡成型和稳定。此外 ,采用细土、草袋等材料加强覆盖 ,保证堵塞长度和堵塞质量 ,有效地控制了飞石。由于爆区范围内存在较强的电场和磁场 ,采用了非电起爆技术 ,避免了杂散电流的影响 ,保证了爆破作业的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