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万双  刘天一 《冶金分析》2022,42(10):70-76
准确测定铜闪速冶炼烟尘中的砷对于炉前配料的计算和生产控制具有重要的作用。采用硝酸-氯酸钾饱和溶液、氟化铵溶液、高氯酸溶解样品,再用硫酸(1+1)驱除硝酸后,在盐酸介质中以硫酸铜为催化剂,用次亚磷酸钠把溶液中的砷离子还原为单质砷,过滤分离其他杂质。以过量的重铬酸钾标准滴定溶液溶解单质砷,以N-苯代邻氨基苯甲酸溶液为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过量的重铬酸钾标准滴定溶液,建立了硫酸亚铁铵返滴定法测定铜闪速冶炼烟尘中砷的方法。采用次亚磷酸钠将溶液中的砷还原为单质砷沉淀时,可能会有部分砷因未被还原而被过滤到溶液中,试验考察了滤液中残存的砷量对砷测定结果的影响。研究表明,滤液中砷的质量分数小于0.01%,相对于样品中的砷可以忽略不计。共存元素的干扰试验表明,样品中共存的铜、铅、铁、锌等元素对砷测定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将实验方法应用于测定3个铜闪速冶炼烟尘样品中的砷,并进行加标回收试验,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11)在0.35%~2.6%之间,加标回收率在99%~101%之间。采用实验方法测定2个铜闪速冶炼烟尘样品中的砷,测定结果与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相符。  相似文献   

2.
万双  刘天一 《冶金分析》1981,42(10):70-76
准确测定铜闪速冶炼烟尘中的砷对于炉前配料的计算和生产控制具有重要的作用。采用硝酸-氯酸钾饱和溶液、氟化铵溶液、高氯酸溶解样品,再用硫酸(1+1)驱除硝酸后,在盐酸介质中以硫酸铜为催化剂,用次亚磷酸钠把溶液中的砷离子还原为单质砷,过滤分离其他杂质。以过量的重铬酸钾标准滴定溶液溶解单质砷,以N-苯代邻氨基苯甲酸溶液为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过量的重铬酸钾标准滴定溶液,建立了硫酸亚铁铵返滴定法测定铜闪速冶炼烟尘中砷的方法。采用次亚磷酸钠将溶液中的砷还原为单质砷沉淀时,可能会有部分砷因未被还原而被过滤到溶液中,试验考察了滤液中残存的砷量对砷测定结果的影响。研究表明,滤液中砷的质量分数小于0.01%,相对于样品中的砷可以忽略不计。共存元素的干扰试验表明,样品中共存的铜、铅、铁、锌等元素对砷测定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将实验方法应用于测定3个铜闪速冶炼烟尘样品中的砷,并进行加标回收试验,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11)在0.35%~2.6%之间,加标回收率在99%~101%之间。采用实验方法测定2个铜闪速冶炼烟尘样品中的砷,测定结果与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相符。  相似文献   

3.
郭晶  冯媛  张倩  程思敏  刘艳 《冶金分析》2023,(11):57-61
砷是一种剧毒物质,建立测定铜冶炼工业废水中砷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铜冶炼工业废水中铜、铁、锌等盐分含量较高、基体复杂,采用HJ 694—2014中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时,会污染仪器管道、堵塞雾化器,同时存在记忆效应。本文以盐酸、硝酸将样品于80℃水浴中消解,用氢氧化镧共沉淀法对砷进行分离富集,以盐酸溶解沉淀,建立了沉淀分离-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HG-AFS)测定铜冶炼废水中砷的方法,解决了仪器管道污染、雾化器堵塞和记忆效应等问题。实验表明,砷质量浓度在2.0~10.0μg/L范围内与其对应的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 8,方法检出限为0.027μg/L。干扰试验表明,样品中的共存元素对测定无干扰。将实验方法应用于3个铜冶炼废水样品中砷含量的测定,并分别进行5次加标回收试验,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5)为2.0%~3.6%,回收率在97%~108%之间。按实验方法对铜冶炼废水样品中砷进行沉淀分离后测定,测得结果与标准HJ 694—2014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
在电解提纯的过程中部分铜砷离子会溶于电解液中,影响电解提纯效果导致提纯难度增加,基于此研究铜电解液净化工艺中铜砷的高效分离与回收方法。方法 :首先,以酸洗、铜电积、硫化氢处理、硝酸处理等步骤,设计铜砷的高效分离与回收方法,其次,使用滴定法参考GB11198.1-89标准测定了铜电解液的实际酸度;然后,使用ICP-AES法测定了溶液中的铜砷等金属元素,最后,使用红外光谱法进行分析,测定回收冷冻晶渣的元素含量百分比,从而完成铜电解液的铜砷高效分离与回收。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试验的铜电解液净化工艺中的铜砷的高效分离与回收方法进行分离与回收后,能有效降低铜电解液的铜砷含量及冷冻晶渣的铜砷百分比,满足铜砷的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5.
杨艳明 《冶金分析》2019,39(7):58-64
水系沉积物中银、铜、砷、锑、铋和镉等金属元素的准确测定,对地质找矿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实验采用王水于水浴条件下溶解样品,通过选择适宜的同位素以及选用干扰元素校正方程克服了质谱干扰,利用仪器软件在线校正了氯离子对砷的干扰,以2%~3%(V/V)王水为测定介质,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水系沉积物中银、铜、砷、锑、铋和镉6种元素的方法。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各元素校准曲线线性相关系数均在0.9990以上,方法检出限为0.0028~0.045μg/g,测定下限为0.008~0.13μg/g。采用实验方法测定水系沉积物实际样品中银、铜、砷、锑、铋和镉,测定结果分别与采用交流电弧发射光谱法(ES)测定银,原子荧光光谱法(AFS)测定砷、锑、铋,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测定铜,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GF-AAS)测定镉的结果基本一致;测得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11)为0.28%~2.0%。将实验方法应用于水系沉积物标准物质分析,银、铜、砷、锑、铋和镉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n=12)为0.45%~6.0%。  相似文献   

6.
采用过氧化钠-氢氧化钠在银坩埚中熔融试样,在体积分数为5%的盐酸介质中,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铜锍及含铜烧结物料中铜、砷、硅含量。对元素分析线、熔样方法、测定溶液介质、基体干扰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在最佳实验条件下,铜、砷、硅的检出限分别为0.03、0.05、0.03 μg/mL;使用该法分析实际样品,分析结果与其它常规方法测定值一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回收率在94%~106%之间。该方法适用于大宗铜锍及含铜烧结物料中铜、砷、硅含量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7.
采用盐酸和硝酸溶解样品,高氯酸冒烟除碳,20%(V/V)酸介质中,采用As 188.980 nm、Cu 327.395 nm、Zn 328.233 nm为分析线,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铅精矿中砷、铜、锌。结果表明,基体效应对砷、铜、锌的测定结果没有显著影响,使用无铅基体匹配的方法绘制校准曲线。各元素校准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均不小于0.999 8;方法中砷、铜、锌的检出限分别为0.032 7、0.024 0、0.130 mg/L。按照实验方法测定铅精矿标准样品中砷、铜、锌,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7)为0.64%~1.1%;测定值与认定值一致,并且与碱熔-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的测定值也相吻合。  相似文献   

8.
赵淑云 《冶金分析》2011,31(6):25-30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对铜锍及含铜烧结物料中铜、砷、二氧化硅含量进行了分析测定。对熔样方法、测定溶液的介质、基体干扰进行了相关讨论。实验结果证明,采用过氧化钠-氢氧化钠在银坩埚熔融,5%盐酸介质,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该方法相对标准偏差小于4.80%,回收率在97.35%~102.6%之间;铜、砷、二氧化硅的检出限分别为0.03 μg?mL-1、0.05 μg?mL-1、 0.06 μg?mL-1。使用该法分析实际样品,分析结果与其他常规方法测定值一致。该方法快速、灵敏,准确度高,分析时间短,适用于大宗铜锍及含铜烧结物料中铜、砷、二氧化硅含量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9.
采用电解法分离铜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直接测定了砷铜合金中磷含量。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在1.0 mol/L硝酸电解液中加入过氧化氢,能有效抑制砷(在阴极沉积,使铜和磷得到很好分离且电解液中残留的铜含量维持在10.0μg/mL以下,对磷的测定不产生干扰。方法用于砷铜合金样品中磷的测定,回收率在99.5%~103.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0.20%~0.26%(n=11),本法与萃取比色法测定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10.
通过在砷铜合金电解液中加入KMnO4和MnSO4阻止砷(Ⅲ)在阴极上的沉积,采用电解重量法测定了铜含量,方法准确度高,回收率好,适合砷铜合金中铜的精确测定.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在铅锌冶炼企业回收有价金属铜时,原料铜浮渣、锌冶炼铜渣、海绵铜舍砷较高,影响黑铜产品质量的稳定这一问题,通过对铜回收系统的反射炉、鼓风炉、卧式吹炼炉三道工序除砷工艺的探讨和总结,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除砷方法,确保产品黑铜含砷符合客户要求.  相似文献   

12.
范丽新  陆青 《冶金分析》2021,41(2):60-65
铜冶炼分银渣中含有较高含量的砷、锑、锡等元素,对碘量法测铜产生干扰,并且样品较难溶解完全.实验采用盐酸-硝酸-高氯酸-硫酸分解样品,用氢溴酸除去砷、锑、锡等干扰元素.控制溶液pH值为3~4,用氟化氢铵掩蔽铁,加入碘化钾与铜(Ⅱ)作用,析出的碘以淀粉为指示剂,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建立了硫代硫酸钠碘量法测定铜冶炼...  相似文献   

13.
铜冶炼烟气制酸产生的废酸中砷质量浓度3.0~10.0 g/L、铜质量浓度0.1~3.5 g/L,酸度60~120 g/L,试验考察了不同硫化剂对砷的去除效果,确定采用铁锍进行铜冶炼废酸处理,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优化,获得了最佳处理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在铁锍破碎细磨至-74μm占80%以上、用量为沉铜、砷理论用量的1.2倍,反应时间2 h条件下,处理后的铜冶炼废酸中砷质量浓度降至低于0.03 g/L,砷去除率可达到99.5%以上,且反应速率可控,不引入其他杂质,满足铜冶炼废酸除砷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孙轲  葛笑寒 《冶金分析》2020,40(4):60-64
铜冶炼过程的中间产品粗铜中铜质量分数在97.5%以上,常含有砷、锑、铁、铅、锌、锡等杂质元素。使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测定粗铜中铜时,铜元素含量过高导致其X射线荧光强度与铜含量的线性度变差,而且试样的光洁度和密度的差异等因素也导致铜含量测定值偏离真实值。试验首先选取各元素含量均具有梯度的粗铜生产样品,使用多种化学湿法对各元素进行定值。在对XRF测定条件优化的前提下,通过车床加工制样,建立了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测定粗铜中13种杂质元素(硫、铁、锑、铋、砷、铅、锌、镍、硒、锡、银、钴、碲)的方法。结合测氧仪提供的氧含量值,通过差减法可计算出粗铜中的铜含量。实验方法用于测定1个粗铜样品中铜和13种杂质元素,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11)小于5%。按照实验方法测定4个铜块中铜和13种杂质元素,测定结果与化学湿法值进行比对,结果表明各杂质元素测定值与湿法测定结果相吻合;而使用差减法计算的铜含量(质量分数均大于97.5%)和化学湿法测定结果差值很小,完全满足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15.
由冰铜吹炼而成的粗铜中含有一定的杂质,这些杂质会对铜的工业性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需要对粗铜进行精炼处理.为了进一步提高阴极铜质量,生产满足市场需求的铜产品,在火法、电解精炼等方面对有害杂质进行有效处理成为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其中火法精炼处理砷、锑的方法有:氧化挥发法、碱性造渣法、真空精炼法、FRHC技术等...  相似文献   

16.
使用行业标准方法 YS/T 745.1-2010碘量法测定铜阳极泥中铜时,采用氢溴酸除去试样中硒、砷、锑、锡等干扰元素,溶样过程操作繁琐,耗时长,易发生溅跳而造成无效结果,且检测效率低,因此不适用于冶炼企业大批量样品同时快速分析检测。试验使用盐酸分解试样,用硝硫混酸初步除硒等杂质、再用溴进一步除杂,替代氢溴酸除去试样中的杂质元素,从而对YS/T 745.1-2010碘量法测定铜阳极泥中铜的方法进行了改进。通过试验确定硝硫混酸用量为15mL,而后加入3mL盐酸溶解至溶液体积剩余约0.5mL时能完全溶解盐类。按照实验方法测定铜阳极泥试样中铜,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7)小于0.50%;各试样测定结果与行业标准方法YS/T 745.1-2010结果一致,且两种方法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可用于冶炼企业大批量快速分析检测铜阳极泥中铜量。  相似文献   

17.
对海关检验监管过程中抽检的一批“粗制氧化铜”进行鉴别,从而判断其是否为固体废物。试样通过筛分制备成三个不同粒级分析样品,通过外观、化学分析、X射线荧光光谱和X射线衍射光谱等分析手段,得出试样主要由铜、氧化亚铜、碱式氯化铜构成,判断其为铜材机械加工、抛光过程中产生的残渣,属于固体废物,而不是工业产品或天然铜矿石。同时分析了其中有害元素铅、镉、汞、砷、氟的含量,为海关监管和资源再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