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解决织物筘路的客观测定问题,通过对钢筘、每筘穿入数与经纱几何密度关系的理论分析,建立以连续每筘穿入数根经纱为测试宽度,以筘路清晰度为筘路客观判定指标的试验方案。选用2/182dtex涤/棉纱作经纬,配置不同规格钢筘、每筘穿入数及纬纱密度制成平纹织物试样,利用数码显微软件测试,验证试验方案可行性,分析影响筘路的一些相关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所设定的试验方案简单易行,具有一定推广价值;织物筘路与钢筘选用、织物结构配置、每筘穿入数选定密切相关。织物下机对筘路有一定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不同组织织物的穿筘方法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不同组织的织物在织造过程中较适宜的穿筘方法.对透孔组织织物,将浮沉规律相反的相邻两根经纱分别穿入不同的筘齿,以得到更明显的透孔效果.对经纱之间有滑移现象的组织织物,为避免在布面形成类似筘路的疵点,可将有滑移现象的经纱分别穿入不同的筘齿;而对于要形成特殊布面风格的织物,则要极力促成经纱的滑移,将有滑移现象的经纱穿入同一筘齿.对于有双经和三经的织物组织,可将浮沉规律相同的经纱分别穿入不同的筘齿.采取以上穿筘方法,不但能保证布面质量符合要求,而且能保证织造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3.
我厂生产的14.5/14.5 551/283 99纯棉精梳府绸是国家金奖,一直是国际市场的抢手货。近两年来,随着纺织品档次的不断提高,外商要求越来越高,对该品种提出散条影多,筘痕明显,杂质颗粒多,布面府绸感差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分析主要原因是钢筘筘齿稀造成的。1992年3月份,我们提高了钢筘密度,使用125.25号高密筘,穿筘工艺由原来的每筘齿穿入四根经纱改为二根穿入后,布面风格突出,散条影疵点大幅度减少,布面经纱浮点颗粒饱满,杂质少,布面丰满,府绸感强。但是,125.25号钢筘由于密度大,筘齿薄,刚度差,因此扎筘使  相似文献   

4.
目前市场上氨纶弹力牛仔布已普遍流行,它一般通过浆染联合机染色上浆,然后在无梭织机上织造。我厂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绞纱染色上浆、分条整经,在1515—75″织机上织造成功,为少机台,小批量生产弹力牛仔布开辟了一条新路,产品成本大大降低。 (一)织物规格及工艺设计 纱支:经纱为10~s转杯纺纱,纬纱为10~s氨纶包芯纱;经纱密度 346根/10 cm,纬纱密度153根/10 cm;坯布幅宽 110 cm;总经根数3824根(其中边纱 64根);坯布重 9 oz/yd~2;经纱缩率13.39%,纬纱缩率24.89%;经向紧度97.5%,纬向紧度43 .2%,坯布总紧度98.6%;筘号 33号;筘幅 146.46 cm;地组织穿综:13572468,边组织穿综:75318642;每筘穿入数:地组织每筘4根,边组织每筘4根;织机型号1515—75″;织机速度 160 r/min;开口时间 220mm;投梭时间 220 mm;投梭力 260~270 mm;上机张力 12 kg。 (二)工艺流程 经纱:10~s转杯纺筒子纱→倒绞→染色→  相似文献   

5.
织物上机计算时,不要造成穿经时穿进筘齿的经纱过密是重要的。大家知道,穿入筘齿的经纱间的距离和筘齿间隙愈小,纱线断头率就愈高,特别是当出现大的纱线粗节时,断头就更多。根据[1]筘齿间隙应超过纱线直径的2—3倍。但在具体情况下,这种关系依织物的结构及所用纱线的不均匀度而变化。穿入筘齿的经纱直径之和与筘齿之间的距离的差Z及筘齿间隙Pa可由纱线直径dH的数目来表示。例如,若距离Z等于0.2dH,而纱线粗细的不均匀度超过20%  相似文献   

6.
张国辉 《纺织学报》2006,27(6):91-93
上机图设计对产品的生产和质量有很大影响。分析了毛巾织物穿筘设计、联合织物各组织分界线两旁组织点的设计、花式纱罗纬纱起始位置设计对产品的影响以及组织点的配置对色纱显色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地经纱与毛经纱排列比为1∶2的毛巾织物将地经纱夹在2根毛经纱中间穿入筘齿可以使毛经纱受到的摩擦阻力小;联合织物应尽可能使不同组织的边界左右配置与经纬组织点相反;当需织物正反面显示不同颜色时,正面纱线的长经浮线应能盖住相邻反面纱线的短经浮线;花式纱罗织物在生产时绞经纱在地经纱某一侧需要开口的次数多时,起始时该绞经纱就应该安排在地经纱这一侧。  相似文献   

7.
大家知道,小浮经(经纱跳纱)严重地损坏了织物的外观.织造中随着经密的增加尤其容易产生这种织疵. 谢尔松棉纺织联合工厂曾研究过织造746号波普林府绸时浮经产生的原因. 实验是在10台AT-100-6型织机上进行的.从每一台织机上各取10米织物,并按每米织物计算织疵的数量. 观察表明,当每个筘齿穿三根纱线时,中间(下降的)纱线产生织疵(见图).当每个筘齿穿四根纱线时,织疵减少不大.可见  相似文献   

8.
在纺织生产中,最困难最费时的工作之一是给织机反复地穿经穿筘。即使是粗支纱的钢筘,它有较大的筘隙,看起来也较为清晰,但是,仍然是一项烦人费眼的工作。一个细筘距的钢筘,比如每厘米20筘齿(或每英寸50筘齿)或者更多,那就更加困难了。不仅需要有极好的视力,而且还要求大量人工操作时的灵活性和极大的耐心。漏穿一个筘齿或漏穿一根经纱就意味着数小时耐心工作的徒劳,而且还要花费相应的时间来进行补救。不论引纬方式如何,所有织机都需有钢筘,而且都要适时穿经。由于重复不断的经纱变化,新型织机织制新型织物时,对它的需求尤为迫切。况且,即使是平纹织物,轧梭后,在织机上穿经穿筘也是经常需要的,这时将需要重穿在运转过程中已轧断的数百根经纱。  相似文献   

9.
双层筘     
上棉廿二厂制织4545(133×72)涤棉混纺府绸,原来使用129.5号筘,(每筘穿二根经纱),由于筘齿密度高,筘片薄,在织造过程中受力后容易变形而产生筘路,造成布面条影而降等,且筘的使用寿命一般用一年左右,个别的只能用2~3只织轴就要损坏。 在上海新中国钢筘厂的积极配合下,该厂从去年下半年起在上述规格的涤棉混纺府绸织  相似文献   

10.
一、概述钢筘光电数齿仪(以下简称“数齿仪”)是检测钢筘的筘齿数的一种仪器。它也是第一台专门用于钢筘检测的现代化仪器。钢筘,尤其是丝织钢筘,要求钢筘数准确,一根齿也不许多或少,以保证全部经丝穿入筘齿间隙,同时要保证织物的幅阔。但是,从我们钢筘制造厂来说,在生产过程中难免会  相似文献   

11.
探讨棉织物和涤棉混纺织物筘痕的主客观测评效果。以22种棉织物和24种涤棉混纺织物为例,研究筘号、每筘穿入数、纬密等因素对织物筘痕的影响;对两类织物分别进行了主、客观测评。结果表明:客观测评织物的筘痕结果基本等同于主观测评的结果,且偏差小;筘号、每筘穿入数和纬密都对织物筘痕有一定影响,其中每筘穿入数对筘痕影响最大。认为:客观测评优于主观测评。  相似文献   

12.
我厂1980年初,接受外贸三十六个涤棉提花织物来样研制任务,其中89%是条格一类织物,11%是小提花织物。其成布规格为47英寸45~s×45~s 110×70。在1515型63英寸多臂织机上制织。由于直条处的经纱密度高于平纹底布,直条本身又有宽狭与多少不同,在总经根数相同的情况下,采用不同筘号的钢筘,使其成布既符合条格织物风格,又符合成布规格。这样做减少了整经、浆纱压力,也为大厂发展多品种、小批量闯出一条新路子。一、织造工艺剖析在同一织轴送经的情况下,制织小提花织物,工艺上没有什么问题。但制织条格织物,问题很大,主要是条格类织物,条子经纱交织点少,经纱缩率小,平纹经纱交织点多,经纱  相似文献   

13.
本来,在织造过程中,要求钢筘各筘齿必须均匀地排列。因为筘齿不均匀,对织物的经纱有很大影响,所以应避免出现不均匀的筘齿。本发明的基本特点就是有计划地变化筘齿齿距,使织物的经纱按予定的花纹,有规律的变化,从而得到有特殊风格的织物。  相似文献   

14.
陈斌 《江苏丝绸》1995,(4):13-14
本文分析了改变定幅筘每齿穿入经丝根数的方法,可以扩大定幅筘的通用性。同时也提出了具体的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5.
使用假筘丝的目的是防止同一筘齿间隙的几根纱线的粘结,使开口容易,织物平整。根据经纱材料、织物在筘阔度以及织纹等方面的情况来考虑是否有必要使用假筘丝。如果同一筘齿间隙有3~4根容易粘结在一起的纱即可使用假筘丝使之分开。假筘丝是由高质量钢丝制造的,穿在平钢杆上。与老式棉假筘丝相比,这种钢制假筘丝的使用寿命几乎是无限的,可在吊筘丝杆上自由滑动,以适应任何密度的经纱。  相似文献   

16.
在制织密度较大的平纹织物、双层织物和宽幅织物及其采取叠幅织造工艺制织的特宽幅织物的过程中,织口幅与筘幅差距较大,织物边部经纱发生较大的倾斜,经纱与钢筘的摩擦加剧,造成大量断边,并且边部筘齿也容易磨损。为了防止这种不良现象,除了适当增加边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为了不断提高织物的内在与外观质量,对布面丰满平整、条影淡而少、府绸粒纹饱满突出等要求愈来愈高。为此,要求在准备各道工序中尽可能使经纱的每根、每段、每片、每轴的张力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18.
陈光 《丝绸》2011,(10)
素绉缎类织物是具有光滑、缜密、平挺之感的传统缎类产品,具有很好的市场基础。习惯上,设计者通常在确定缎类织物上机工艺时,为方便上机及操作。往往采用1根/综,5综/齿的穿综方式,以便于生产。但这样有一个严重的缺陷,由于缎类织物大部分采用五枚缎组织。因此织物形成后,绸面有明显的筘痕,影响织物的外观效果。从理论上分析,要解决此病症可通过改变筘齿穿入数的方法解决。即采用1根/综、3综/齿,或1根/综、4综/齿。但考虑到真丝织物的筘号最大限度是12.6齿/英寸,要求同等幅宽的织物如果采用  相似文献   

19.
分条整经机设计中有关问题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王元昌  萧荣 《棉纺织技术》2001,29(9):559-561
近年来因测量技术的进步和微机的应用 ,分条整经机性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有一些问题值得探讨 ,以供设计新机时参考。1 导条速度由于织物品种的多样性 ,织物的经向紧度差异很大。大多数织物的经向紧度小于 80 % ,只有个别品种达 1 0 0 %。也就是说 ,绝大多数织物的经纱并非紧挨着排列 ,而是相隔一定间距排列。因织轴幅宽大于成布幅宽 ,经纱在织轴上的排列密度 ,亦即分条整经条带中经纱的密度更小 ,经纱间距更大。一般定幅筘每筘穿入数较多 ,筘片较厚 ,故条带中经纱排列不均匀。所以滚筒一转条带厚度增加量无法精确计算。我们看到的文献中…  相似文献   

20.
介绍涤纶包覆纱纬弹色织面料的设计及生产要点,通过设计每花经纱根数和全幅花数、合理设计布边组织及每筘穿入数、合理调节主辅喷嘴引纬气压、适当增加上机张力、合理调节开口时间等技术措施,使织造过程中布幅稳定,布面均匀,无纬缩,织物有弹性,织机效率达95%以上,入库一等品率在97%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