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纳米TiO2光催化剂的电化学法制备及其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有机电解-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TiO2光催化剂,通过XRD、TEM、TG-DTA、激光粒度分析法等对纳米TiO2的结构相变、表面形貌、颗粒大小等进行了表征.实验表明:当热处理温度低于350℃时,TiO2的晶相结构均为锐钛型,颗粒大小在25nm以下,样品的比表面积大于65m2*g-1;热处理温度为400℃时,TiO2的晶相结构出现锐钛型和金红石型混合相,颗粒大小在35nm以下,样品比表面积为46.43m2*g-1,实验制备的粉体样品属于纳米级水平;实验测试了各焙烧温度下粉体样品的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2.
以TiCl4为主要原料,采用自组装工艺,在玻璃基底表面制备TiO2薄膜。考察了(NH4)2SO4的添加、热处理温度、TiCl4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工艺参数对TiO2薄膜结构和抗菌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未添加(NH4)2SO4时生成金红石型TiO2,而添加(NH4)2SO4可生成锐钛矿型TiO2,并且有利于TiO2膜均匀沉积。升高热处理温度,提高了TiO2的结晶度和薄膜附着力。但是,晶型和结晶度对薄膜的抗菌性能没有显著影响。随着TiCl4浓度增加,反应温度提高和反应时间延长,TiO2薄膜的抗菌性能得到提高。在最佳工艺条件,热处理温度为600℃、TiCl4浓度为0.2mol/L、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80min时,抗菌率达100%。 相似文献
3.
4.
利用溶胶-凝胶法和浸渍-提拉法于载玻片表面沉积了TiO2纳米薄膜,然后通过化学氧化法得到了聚苯胺/TiO2纳米复合膜。借助XRD、AFM、UV-Vis、XPS等方法对复合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得TiO2薄膜由规则立方体外形的纳米TiO2组成,颗粒直径为20nm。包覆后所得聚苯胺/TiO2复合膜由不规则球形颗粒组成,颗粒直径增大为35nm。薄膜的UV-Vis光谱分析表明,聚苯胺/TiO2复合膜的吸收带边约为390nm,对可见光的吸收显著增强。XPS分析结果表明,复合膜中N+/N之比高达0.63,高于块体聚苯胺的0.57和理想的本征态盐中的0.5,表明掺杂程度高。 相似文献
5.
6.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表面镀有La—TiO2光催化薄膜的自洁净玻璃,并利用XRD,UV—Vis,SF等手段对La—TiO2光催化薄膜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镧离子掺杂可以减少电子-空穴对的复合几率,提高量子效率,从而有助于光催化活性的增强。 相似文献
7.
纳米TiO2/SiO2复合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钛酸四丁酯、正硅酸乙酯作为前驱体,冰醋酸作为水解抑制剂,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TiO2/SiO2复合物.讨论了加水量、稳定剂、催化剂、乙醇用量、反应温度等工艺因素对制备过程的影响.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比表面积仪等测试手段对纳米TiO2/SiO2复合粒子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用溶胶-凝胶法制备TiO2/SO2复合光催化粒子,整个反应采用滴加方式;各反应组分用量为n(TEOS+TBOT) :n(EtOH) :n(HCl) :n(H2O)=1 :16 :0.06 :4,n(TBOT) :n(HAc)=1 :0.6;反应温度为室温.制备得到的纳米TiO2/SiO2复合粒子主要以锐钛矿型存在;SiO进入TiO2晶体结构中,两者以化学键相结合;TiO2/SiO2复合粒子的比表面积要比纯TiO2粒子的比表面积大得多,当xTi :xsi=3时,TiO2/SiO2复合粒子比表面积达389.11 m2/g. 相似文献
8.
9.
10.
首次采用温和的制备方法制得Al2O3-TiO2纳米管.TiO2粉体在700℃下熔融、110℃水热反 应,制备了管径约为数纳米、单层管壁厚约为0.2纳米,管长约为数微米的复合Al2O3-TiO2纳米管.组织形貌和特性使用TEM、DRS和XRD进行表征.由于Al2O3的沉积在TiO2纳米管上,导致纳米管对紫外光的吸收蓝移40 nm.并对其形成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运用层层自组装的技术制备了聚苯胺/磺化酞菁铜(PANI/CuTsPc)超分子复合薄膜,并通过紫外-可见-近红外吸收光谱、傅立叶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仪与原子力显微镜对薄膜进行了表征与分析.紫外-可见-近红外吸收光谱表明,PANI和CuTsPe具有良好的层层自组装特性,沉积过程具有均匀性与重复性;傅立叶红外光谱表明,复合薄膜是由PANI和CuTsPc组成的,PANI和cuTsPc通过静电力的作用组装成膜;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复合薄膜是非晶态的;原子力显微镜观察到薄膜表面是比较均匀和致密的,但有一定的粗糙度.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FeS2/TiO2复合薄膜光电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液浸渍法在ITO导电玻璃表面的多孔TiO2薄膜上沉积了FeS2薄膜.使用Fe2O3粉末保护裸露在外的ITO导电膜在硫气氛中热处理后,制得了FeS2/TiO2复合薄膜.应用B531/H数显测厚指示表、数字式四探针测试仪、XJCM-8太阳电池测试仪等研究了FeS2/TiO2复合薄膜的厚度、ITO导电玻璃的电阻率以及FeS2/TiO2复合薄膜的光电性能.结果表明:此方法制得的FeS2/TiO2复合薄膜具有良好的光电性能;且ITO导电膜的电阻率变化较小.因而适宜制备色素增感太阳能电池(DSSC). 相似文献
16.
运用层层自组装技术制备了聚苯胺/磺化酞菁铜(PANI/CuTsPc)超分子复合薄膜,并通过紫外-可见-近红外吸收光谱、红外光谱、电导率测试仪与热分析仪对复合薄膜进行了分析表征以及导电性、光吸收与热稳定性能的研究.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表明,PANI与CuTsPc具有良好的层层自组装特性,沉积过程具有均匀性与重复性,复合薄膜在可见光区和近红外区均具有平而且宽的强吸收谱带;红外光谱表明,PANI和CuTsPc通过静电力的作用成功组装成膜,复合薄膜的共轭体系得到加强;电导率测试结果表明复合薄膜具有较高的电导率,达到了0.3S/cm;热分析结果表明CuTsPc组分的加入使复合薄膜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负载型TiO2-聚丙烯疏水复合膜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热致相分离 (TIPS)技术制备浸涂型和反应型硅藻土 -聚丙烯疏水复合膜 ,用SEM、氮吸附、红外光谱和气体渗透性能测试装置等方法表征不同的制膜方法、浸膜液浓度及冷却方式等因素对膜形态、结构和气体渗透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浸涂型聚丙烯膜球形颗粒和孔径尺寸均小于反应型聚丙烯膜 ;TiO2 -聚丙烯膜与硅藻土陶瓷支承体是通过Si—O—Ti—O—C键的价联方式形成键联型复合膜层 ;在膜内 ,气体渗透由Knudsen扩散控制 ,H2 O与N2 的分离因子分别为 2 .4 6和 2 .2 2 . 相似文献
18.
在真空条件下利用真空电弧源在不同基底材料上镀制了TiO2薄膜.对影响镀膜过程和膜层质量的氧气工作压强和偏压等因素进行了研究.X射线衍射结构分析结果显示TiO2薄膜主要以锐钛矿相为主及少量的金红石相.对TiO2薄膜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进行了初步检测. 相似文献
19.
New developments in research of photoresponsive polymer thin film systems that exhibit new performances are reviewed. Topics introduced here involve surface photoalignment of mesostructured materials, photomechanical responses, photo-triggered efficient mass migrations, photoalignment and patterning of microphase separated nanostructures in block copolymers and preparation of surface-grafted photoresponsive polymers. Most of the systems utilize liquid crystalline materials and are designed as to exert cooperative self-assembling motions to provide uniform or patterned structures and orientations. These prototypes are anticipated to provide significant clues to create new smart responsive systems for the fu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soft material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