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解决Buck变换器混沌现象影响输出轨迹的问题,分析了变换器从稳定到倍周期分叉及混沌的原因,提出了混沌控制Buck变换器输出的新方法。仿真表明:变换器输出电压与电路参数和初始状态存在密切关系,当L1为1 mH、V1为37 V时,变换器出现倍周期分叉;当L1为3 mH、V1为35 V时,变换器出现混沌。该研究结论揭示了变换器出现混沌的原因和规律,可为工程设计人员的变换器电路参数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建立了一种降压型DC/DC变换器(Buck电路)的数学模型,并利用PSpice软件对这种DC/DC变换器进行仿真研究,分析其暂态和稳态的过程及形成机理。仿真表明,当电路元件取不同参数时,输出电压就会明显不同。仿真结果为实际电路的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使用XUJ2型直流电表校验装置或XF_1(XF_(1a) XF_(1b))型精密电表校验装置,一般配用JWL-30型晶体管稳流器作电流源。由于该稳流器输出不能开路,所以一般在其输出端并接一短路开关,这样做的缺点是:操作麻烦,且往往忘记打开短路开关,造成工作失误。我们在校验装置的电流回路加装一保护电路(见图所示),既能在电流回路断开时,自动在稳流器输出端按入一小电阻,又不影响校验装置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PID控制是最早发展起来的控制策略之一,由于其算法简单、鲁棒性好和可靠性高,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过程控制。尤其是适用于可建立精确数学模型的确定性控制系统[1]。一般的DC/DC变换器是一种非线性系统,单一的控制策略往往不能满足系统动态和静态指标的要求,因此需要加上一个负反馈构成一个闭环系统来提高输出精度和动态特性。针对这种情况,本文设计了一个PID调节器,并与Buck电路构成一个负反馈系统。通过小信号建模,得出Buck变换器的数学模型,并通过Matlab软件中sisotool工具模块仿真并设计出PID调节器的参数,极大地改善了DC-DC变换器系统的动态特性。  相似文献   

5.
陈小伟 《硅谷》2010,(3):12-12
首先阐述电子电路中Buck电路的建模与分析方法,并且基于计算机控制技术,使用离散PID的设计方法,设计控制Buck电路精确输出的计算机控制系统,给出系统的组成模块示意图和设计过程,得到的控制系统输出稳定、鲁棒性强,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用XF_1型精密电表校验台对电流表和功率表的检定中,直流电流的供给常用YJ 10A型晶体管稳流器,该稳流器要求在有电流输出的条件下,电流输出端钮不能开路。否则把负载接人电路时,会产生过电压和过电流的现象。为此我们自制了一种直流稳压源附加保护器。  相似文献   

7.
94GHz TE02模回旋管Vlasov模式变换器的设计与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该文研究并设计了一个由Vlasov阶梯型开口辐射器、椭圆面反射器和抛物面反射器组成的TE02模回旋管准光模式变换器。首先采用几何光学研究了阶梯型开口辐射器、椭圆面反射器和抛物面反射器的具体形状,再利用矢量绕射理论分析了其工作过程,最后结合94 GHz TE02模回旋管的具体参数,编写仿真程序详细讨论了工作模式在此模式变换器中的变换过程。模拟结果表明,94 GHz回旋管中的TE02模在输出窗处被转换为能量集中的准高斯波束,转换效率为78.35%。  相似文献   

8.
针对多相并联Buck变换器存在各相不均流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改进型交错并联同步Buck变换器,该变换器采用交错控制,具有自动均流的特点。首先,在分析其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推导输入、输出电压的变换比。其次,利用Saber绘制主要的工作波形。最后,通过样机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变比为3的交流-交流升压型开关电容变换器.该变换器结构十分简单,输出效率高,功率密度大,而且其开关元件的PWM控制方式简单,主要基于开关电容原理实现电能转换.文中给出了该变换器电路的工作过程和控制驱动方法,对交-交变换时的电压变比进行了基于工作过程中暂态方程的理论建模分析,建立了等效内阻的数学模型,分析了稳态电压变比,并建立电路参数和变换器性能之间的函数关系.搭建了原型样机,通过实验验证理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下图所示的电路可以确定同轴电缆是开路还是短路,甚至低于微秒级的故障也可以发现。  相似文献   

11.
串联谐振(LLC)变换器优于常规硬开关脉冲宽度调制(PWM)变换器,具有效率高、应用广泛等特点.文章提出一种LLC谐振变换器的磁集成拓扑结构的设计方法,即采用基波分析法分析所设计的磁集成电路电压增益关系,进行磁集成谐振网络参数设计和优化,并用Mathcad软件仿真.结果表明,采用磁集成技术对谐振电路效率的提高有一定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从而进一步减少谐振电路的体积和成本.  相似文献   

12.
本系统以高效率D类功率放大器为核心,输出开关管采用高速VMOSFET管,连接成互补对称H桥式结构,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大于1W,平均效率可达到70%左右,兼有输出1:1双变单电路,此外还有输出短路保护及指示、输出音量电平指示等辅助功能,比较理想地实现了设计指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功率放大器设计过程中存在的效率低和输入/输出端回波损耗较大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工作频率为1.5 GHz的平衡式功率放大器。通过采用3 dB定向耦合器对射频信号进行分配及合成,大大降低了输入/输出端的驻波系数,并将逆F类功率放大器的谐波控制网络引入E类功率放大器的匹配电路中。使用ADS对晶体管进行负载牵引和源牵引,得到晶体管的输入/输出阻抗,同时结合晶体管的寄生参数,在输出匹配电路中对二次谐波、三次谐波分别进行开路和短路处理,且为了进一步提高功率放大器的工作性能,在输入电路结构中抑制了二次谐波。选用GaN HEMT器件CGH40010F晶体管,利用ADS软件进行电路仿真,并采用Rogers4350b高频板材制作该功率放大器的实际测试电路板。仿真优化和实测表明:在输入功率为28 dBm时,该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功率为41.54 dBm,漏极效率为76.99%,功率附加效率(power additional efficiency,PAE)达到73.59%,输入/输出端驻波系数小于2,同时具有160 MHz的高效率带宽,且最大输出功率较单管功率放大器提高了3 dB。实测结果与仿真数据有一定的误差,但仍有较好的一致性,满足设计指标要求,验证了设计方法的可行性。该设计方法具有效率高和回波损耗低的优势,提高了功率放大器的设计效率,使它在当今高效绿色节能的射频微波通信系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提出一种用于毫米波器件本征在片S参数校准的新方法.对于毫米波频段电路而言,准确已知的仿真模型是必需的,因此,精确地去嵌入测试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传统开路短路去嵌入算法的基础上,建立了新型去嵌入模型和求解算法.通过增加开路短路标准的传输线长度近似得到理想开路和短路,降低测试误差;同时在模型中增加了毫米波频段逐渐变大的微...  相似文献   

15.
王雷 《硅谷》2011,(16):46-46,60
设计是一种在较宽的频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直流和交流特性的前置放大电路。电路包括输入阻抗匹配、无源衰减网络、有源放大等环节,采用单端输入单端输出方式实现信号变换。并且设计有过载保护、过压保护、过流保护,两组电源设计均有保护,使本设计更加安全可靠。通过电路选择,设计恰当的参数,精心调试,实测性能较好。本设计有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且频率特性好的优点,满足高功率输出下低失真,通频高,噪声小,效率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对传统矩阵变换器存在电压传输比低的缺陷进行研究,提出一种新型的称为Cuk矩阵变换器的电路拓扑结构。介绍了该拓扑结构的基本构成及其工作原理,推导了其电压传输比与占空比之间函数关系的解析表达式,阐述了所采用的双闭环控制策略的基本设计方法,并通过仿真对其有效性和可行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拓扑结构能实现输出电压和频率的任意调节,其电压传输比可大于1,也可小于1,且直接输出标准的正弦波而无需滤波环节,有效地解决了传统矩阵变换器电压传输比低的难题,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扩音机产生交流声故障的原因1.直流高压整流电路中,整流管半边损坏或电源变压器半边绕组断路,使全波整流变成半波整流,直流输出电压纹波增大。2 .滤波电路中,滤波电容器失效、断路或容量过小,滤波扼流圈短路或局部短路,使直流电源滤波不良,引起交流声。3.退耦滤波电容器失效或开路,滤波电容器和退耦电容器接地点不当,也会产生交流声。4 .扩音机放大管灯丝供电绕组通地电路开路,或灯丝电路中交流声平衡调节电位器调节不当,均会产生交流声5 .放映扩音机多将前置放大级(第一电压放大级)和光电管工作电路用铁质屏蔽罩加以屏蔽。如果屏蔽罩通地不…  相似文献   

18.
本设计是一个大电流、小电压的开关稳压电源的设计。设计中主要是通过尽量减少电路的损耗来完成。通过单片机和脉宽调整电路来稳定输出电压、电流,并通过单片机的控制对整个电路进行过流保护,排除过流故障后,电源能自动恢复为正常状态。其中模拟部分由隔离变压器、整流滤波电路、DC-DC变换器组成,数字电路控制部分使用高性能低功耗的增强性51单片机,电路简洁、控制精度高低功耗。  相似文献   

19.
研究并设计了一种针对95 GHZ TE_(6.2)模回旋振荡管的高效率准光模式变换器。该模式变换器由一个Denisov型开口辐射器和四级反射镜面构成。首先详细介绍了开口辐射器和反射镜面的设计方法,再利用耦合模理论、矢量绕射理论分析了其工作过程,最后结合具体参数编写了模拟仿真程序对设计结果进行模拟,并采用相位校正算法对镜面形状进行优化。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式变换器拥有较好的转换效率和高于94%的模式纯度。  相似文献   

20.
弹性摩擦纳米发电机可以将弹性形变的机械能转换为电能,但是弹性材料在发生弹性变形时由于其接触面积减小等原因,导致电输出性能降低,而弹性摩擦纳米发电机被认为是弹性能量收集与输出装置的理想模式。文中采用常规自然发泡的方法制备出弹性多孔聚氨酯摩擦电材料,并通过均匀和梯度掺杂的方式掺入介电材料聚四氟乙烯来提升电输出性能。聚醚多元醇和异氰酸酯比例为2:1且聚四氟乙烯掺杂含量为3%时,均匀掺杂弹性多孔摩擦纳米发电机的转移电荷量、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达到最大值52 nC,133.6 V和1.3μA;梯度比例为3:1时,在相同条件下,梯度掺杂弹性多孔摩擦纳米发电机的转移电荷量,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较均匀掺杂弹性多孔摩擦纳米发电机分别提升了32.65%,33.33%和9%。通过有限元电势分布模拟和相互作用电动力学理论推导,验证了梯度掺杂较均匀掺杂的摩擦纳米发电机电输出性能有较强的提升作用。为弹性多孔聚氨酯摩擦电材料的设计与制备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