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基于工业机器人的板材自动上下料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木工加工中心生产过程中板材上下料的效率,通过分析板材加工的工艺特点,重新对设备的布局方式及工业机器人的运行轨迹进行规划,并运用机器视觉快速识别板材位姿,构建了木工加工中心板材自动上下料系统。该系统实现了木工加工中心与工业机器人的组合,是一种小型柔性制造系统在木工加工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板材自动化制造系统中几种常用的定位方法,这些定位方法能够有效地实现板材自动化制造过程中各工位加工衔接后的再定位,保证每道工序加工的精度,从而保证最终加工零件的精度。  相似文献   

3.
高速液压控制系统是数控板材加工设备的核心部分,在当前数控板材加工设备众多行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文章主要从构成、硬件设计、软件设计及系统工作情况等方面对基于单片机的高速液压控制系统进行了分析介绍,指出高速液压控制系统具有精度高、设计简单等优势,可以更好地应用于数控板材加工设备。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 板材加工机械是装备机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家电、通信及电力等行业内具有重要作用.板材新产品的开发初期生产批量往往较小,市场竞争的加剧使得产品更新速度大大加快.板材柔性加工系统及柔性加工单元具有高度柔性和自动化的加工能力,适应了产品快速变化的要求.一般说来,现代化的机械制造厂不仅要能提供适应市场需要的精良产品,还应对市场的变化有快速的反应能力,这就是柔性加工系统在板材加工中得到广泛应用的主要目的.  相似文献   

5.
"工业4. 0"时代,智能工厂、智能生产和智能物流成为制造业转型的三大主题,工业机器人和自动导引运输车(Automated Guided Vehicle,AGV)在自动化生产加工中逐渐取代人工,成为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关键。以实木板材自动化加工工厂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一种实木板材无人搬运系统。首先分析了无人搬运系统的设计需求,以实木板材自动加工流水线为基础,确定了无人搬运系统的环境布局;其次根据无人搬运系统框架,完成了电子地图的建立、单AGV路径算法的设计和任务调度规则的设计,然后研究了多AGV协同运作的规划,并进行了软件仿真。实木板材无人搬运系统的设计是实木板材企业实现自动搬运的重要内容,对实木板材加工厂转型升级成为智能工厂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在板材切割数控加工领域,针对如何选择加工方法、确定加工轨迹等问题,提出了利用计算机模拟生产过程进行辅助加工的方法,以实现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最佳的加工路径并完成NC代码的校核.对这一问题,通过建立基于OpenGL的三维仿真系统,将NC图形的仿真与NC代码的校核集于一体,全面实现了板材的虚拟加工,大大提高了板材加工的效率.同时提出了建立板材加工中的温度场,通过热力学计算为分析板材的受热变形提供了直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数控加工的仿真技术与实现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东鸣 《工具技术》2004,38(9):108-109,132
在板材下料CAD/CAM系统的基础上 ,对数控加工仿真模块的功能、工作过程及实现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并提供了仿真模块的运行实例加以佐证  相似文献   

8.
在板材加工工艺技术的不断发展的当前,工艺技术的有效控制,直接关系到板材加工质量,同时也是保障加工经济效益的重要基础。对工艺技术、板材材质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找出板材加工变形的原因,提出了基于工艺技术、板材材质及加工区域选择等方面的板材加工变形的控制工艺,保障板材加工质量。  相似文献   

9.
针对于金属板材切割机中的两轴联动控制和高精度加工控制要求,基于PLC开发了一套板材切割机闭环控制系统。控制系统采用装有组态王的PC机作为上位机,PLC作为下位机核心控制器,结合运动控制单元和伺服系统驱动X-Y两轴联动。编码器用于X、Y轴实际行走位置的检测。该系统通过对X、Y十字工作台的二维运动控制,实现了圆形、矩形和三角形等平面图形切割。为达到平面上任意轨迹切割,满足不同场合切割需求,系统还集成了示教与再现功能。将该控制系统应用于板材切割控制中,有利于提高切割设备加工精度以及加工自动化程度。  相似文献   

10.
为了实现在激光切割加工应用中使板材上料定位位置准确,设计出一种特别适合应用在激光切割柔性生产线上的定位系统,该系统采用B eckhoff控制器实现定位的各个动作以及整个生产线上下料的控制,不仅切割机自身加工定位精度高、各类动作连贯,而且也为激光切割柔性生产线上后续的废料分离及分批释放进行精确分选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11.
教师职务管理制度是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核心问题。建国以来,我国高校教师职务管理制度经历了专业技术职务任命制、专业技术职务评定制、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以及专业技术职务岗位管理制四个阶段,高校教师管理初步实现了从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按需设岗、按岗聘任、聘约管理”为主要特点的专业技术职务岗位管理制度正逐步成为我国高校基本的用人制度。但现行的高校教师职务管理制度仍有待进一步改革完善,包括:探索多元化的高校教师岗位聘任制度;不断完善高校教师岗位聘任的考核评价体系;逐步建立与教师岗位聘任相配套的社会保障体系等。  相似文献   

12.
Reliability of an engineering system depends on two reliability metrics: the mechanical reliability, considering component failures, that a functional system topology is maintained and the performance reliability of adequate system performance in each functional configuration. Component degradation explains not only the component aging processes leading to failure in function, but also system performance change over time. Multiple competing failure modes for systems with degrading components in terms of system functionality and system performance are considered in this paper with the assumption that system functionality is not independent of system performance. To reduce errors in system reliability prediction, this paper tries to extend system performance reliability prediction methods in open literature through combining system mechanical reliability from component reliabilities and system performance reliability. The extended reliability prediction method provides a useful way to compare designs as well as to determine effective maintenance policy for efficient reliability growth. Application of the method to an electro-mechanical system, as an illustrative example, is explained in detail, and the prediction results are discussed. Both mechanical reliability and performance reliability are compared to total system reliability in terms of reliability prediction errors.  相似文献   

13.
为了分析汽车摆振系统的失稳机制,以某样车的右前轮为例,基于1/4车辆动力学模型,通过第二类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三自由度单轮摆振系统动力学模型。在系统状态方程的基础上,应用Hurwitz准则求解得到了摆振系统的临界失稳车速,进而获得了摆振系统在临界失稳车速处的特征值。结果表明,临界车速工况下的系统平衡点是非双曲平衡点,因此,以车速为分岔参数,通过中心流形理论得到了系统在临界车速处的二维中心流形。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摆振系统的Hopf分岔特性,并得到了摆振系统的近似周期解。最后,通过四水平五参数正交实验设计,获得了转向系和悬架系的结构参数对系统临界失稳车速的灵敏度。研究发现,系统临界失稳车速对主销后倾角最为敏感,其次是转向系和悬架系的阻尼。因此,在工程实践中,应该优先考虑通过调整主销后倾角来抑制汽车摆振。  相似文献   

14.
根据工程机械液压系统工况特点,设计了基于WEB的液压系统故障诊断专家系统。介绍了专家系统的总体结构;着重论述了该专家系统的知识库的构成及其内部的推理机制。系统利用了WEB数据库及网页编程的技术特点,充分发挥。Internet收集、共享知识和数据的优势,改善了诊断专家系统的性能并扩展增强了系统的诊断功能。在专家系统的内部推理机制上利用了专家系统的正向推理及深度优先的搜索方式。已将该系统运用到某工程机械的推铺机液压系统的故障诊断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随动系统运动参数测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富  于正林 《机械工程师》2013,(12):106-109
针对武器随动系统运动控制的实际需求,研制了一种便携式随动系统运动参数测试系统。主要对随动系统的静态参数(方位角和俯仰角)和动态参数(方位速度,方位加速度,俯仰速度和俯仰加速度)进行了测试研究。通过相关软硬件的设计和开发,达到了随动系统运动参数的测试要求。实验表明:该系统测试精度可达0:01密位,各项测试技术指标均达标。  相似文献   

16.
张树亭 《机械》2012,39(7):78-80
锅炉燃烧系统是火电厂的核心系统之一,燃烧系统是否可靠直接影响到火电厂的安全稳定运行.而对燃烧系统影响最大的就是给粉系统、火检系统.同时锅炉FSSS系统如果不够完善可靠,则易引起主辅设备的误动或拒动,也会对燃烧系统造成重要的影响.燃烧系统如果发生故障,在异常工况下将导致设备损坏或人员伤亡事故.为了确保燃烧系统的完善和可靠运行,结合乌海热电厂两年来燃烧系统在运行维护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及其中隐含的不合理之处,从热工角度研究探讨并进行改善和优化.  相似文献   

17.
大学需要病理学,本文讨论的是大学酬金制度的病理问题。中国的大学酬金制度大体上可用两个词来形容:多轨制、计件制。这种特点对于大学是不合理的,是大学的学者依附于物、从而导致学术不独立的因素之一。酬金制与僵硬的“国家工资”制有关,行政化趋势与计件化趋势又相互推波助澜,现状迫切需要改变。代之以单纯的单轨的酬金制,才有利于学者们有物而忘物、有我而忘我。  相似文献   

18.
基于混杂系统特性的机械式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utomated manual transmission, AMT)自动变速系统混杂特性,对AMT自动变速系统故障诊断技术进行研究。运用混杂自动机建立AMT自动变速系统模型,结合系统运行特点研究系统行为轨迹,分析混杂系统模型与行为轨迹之间一致性关系。分析AMT自动变速系统故障定义,结合混杂系统模型提出AMT混杂系统故障行为的定义。通过混杂系统故障行为轨迹,分析故障可诊断性条件,从系统故障模型和故障阈值条件的角度描述故障、可诊断性、诊断精度、系统可观测状态变量之间的关系,并运用故障熵的概念来描述故障可诊断的程度。从系统功能、系统轨迹、系统控制周期多角度对AMT混杂系统行为轨迹进行分析和划分类型,结合国际故障诊断参考流程提出AMT自动变速系统故障诊断策略。将故障诊断策略和诊断算法移植于实车平台,大量实车里程验证了该策略的正确性和实时性。  相似文献   

19.
大型抽水蓄能机组运行稳定性故障的自动诊断专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家系统已被广泛地用于机械设备的故障诊断中,但是把设备监测系统的输出数据作为诊断专家系统的输入数据,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自动诊断专家系统,并用于大型水力发电设备的监测诊断中在国内很少见到应用。本文介绍了自动诊断专家系统的一般原理及其在广州抽水蓄能电站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中的具体实现,并结合实例作了介绍。该自动诊断专家系统包容了监测系统,并且能方便地同电厂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结合成一体,它的应用将大大提高发电厂的自动化程度。  相似文献   

20.
根据洁净区间的空气处理系统要求和空调系统结构特点,采用工业自动化数字控制系统,实现对智能楼宇空调系统的自动化管理。介绍了EBI和C-Bus总线的空调自动化监控系统网络结构、空调系统组成及功能、现场控制网络节点硬件构成和DDC软件编程、EBI监控平台的组态设计。经工程项目调试,系统能满足洁净区间空调系统控制要求,现已投入使用,运行效果良好,达到了设计指标要求,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