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核磁共振岩屑录井及现场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磁共振岩样分析技术的理论基础是岩石所含流体中的自旋氢核在均匀分布的静磁场及射频场的作用下发生的核磁共振弛豫行为,不同孔隙中的流体具有不同的弛豫时间,时间弛豫谱在油层物理上的含义为岩石中不同大小的孔隙占总孔隙的比例。文中通过核磁共振岩屑录井技术室内实验研究及实际测试结果分析,得到以下认识:①在各向同性地层地质条件下,核磁共振〖WTBX〗T2 时间弛豫谱反映了被测样品的孔隙度、渗透率、可动流体百分数等丰富的油层物理信息,通过岩屑核磁共振测量可以获得与相应岩心基本相同的核磁共振T2时间弛豫谱,测量结果不受样品颗粒大小的影响,因此核磁共振技术可以用于岩屑分析;②泥浆浸泡前、后样品核磁共振单位体积信号幅度和T2几何平均值变化很小,因此泥浆滤液的侵入对核磁测量结果的影响很小,可以忽略;③岩屑核磁录井与岩屑核磁测井得到的储层物性参数结果接近,但前者与岩心测量结果及试油结果吻合更好。 相似文献
2.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8,43(4):453-456,487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nuclear magnetic-resonance sample analytic technique is nuclear magnetic relaxation that the fluid-bearing spin hydrogen nuclear in the rock produced in uniformly distributed static magnetic field and action by radio-frequency field, the time of relaxation is different in the fluid with different porosity, the meaning of time relaxation spectra in reservoir physics is that the porosity with different sizes made up the proportion of total porosity in rock. The paper gained following knowledge after indoor experimental study and analyzing the practical test results of nuclear magnetic-resonance sample mud logging technique: ①in a condition of isotropic strata geology, the T2 time relaxation spectra of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reflects abundant physical information of surveyed samples, such as porosity, permeability and percentage of movable fluid and the T2 time relaxation spectra of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basically same to relative core can be gained by nuclear magnetic-resonance sample survey, without affecting by grain size of samples, proving that the technique can be used for debris analysis; ②the change of nuclear magnetic-resonance signal amplitude per unit volume and T2 geometric average value is very small before and after the samples being soaked by mud, so the influence of invading mud filtrate on nuclear magnetic survey is small and can be neglected; ③the nuclear magnetic sample mud logging and nuclear magnetic sample logging can gain very approaching physical parameters of reservoir, but the former surveyed results are more coincident to results of core measurement and oil test. 相似文献
3.
核磁共振录井含油饱和度的测量与校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含油饱和度是评价油田储集层好坏的重要参数之一,核磁共振录井测量含油饱和度的方法简单方便,所需时间短,解决了目前其他测量含油饱和度方法所需周期长、工艺复杂的问题。针对含油饱和度的求取进行了深入分析,选择以质量浓度15000mg/L为标准来配置MnCl2溶液,并确定了一系列含油饱和度浸泡时间等相关参数,分析了含油饱和度校正的理论依据及方式。经过多次的现场试验发现,增加对岩祥原始状态的测量可以确定出岩样油气水损失量,提出了三次测量法,该方法可以有效校正核磁共振测定的含油饱和度,现场应用情况表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核磁共振岩屑分析技术的实验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提出了一种利用核磁共振技术进行现场岩屑油层物理参数定量分析的新方法。对比分析了核磁共振岩屑与岩心分析的异同,对核磁共振现场岩屑分析的可行性进行了室内实验研究,同时给出了利用核磁共振技术确定岩屑孔隙度、渗透率等重要油层物理参数的方法,该方法利用流体在不同岩石孔隙中的弛豫特性来获得岩石物性参数;在青海油田、吉林油田、冀东油田开展了核磁共振岩屑分析技术现场应用研究,将现场核磁共振岩屑分析得到的孔隙度、渗透率等储集层参数与常规取心分析及核磁测井得到的相应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图3表3参7 相似文献
5.
多孔岩石中各种流体的NMR扩散资料可定量解释为含油饱和度,这是一种新应用方法。经证实该方法对补充常规饱和度评价非常有用。这种新方法利用油水之间的分子自扩散差异,至少析方法利用油水之间的分子自扩散差异,至少需要两个在梯度磁场中用不同的回波间跑采集到的T2衰减测量值。该方法已居民轩对含重油井中记录的数据进行了处理,用NMR推导出来的饱和度与岩心及测井资料的比较一致。 相似文献
6.
7.
核磁共振录井技术在辽河油田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核磁共振录井技术的优势分析入手,简介了该技术方法的原理和T2弛豫谱约意义;对应用该技术的测量精度进行了分析对比,依据辽河油田的储集层特点,初步制定了核磁共振录井解释标准。重点介绍了该技术在辽河油田的初步应用情况,从已完成的20余口井试用情况看,解释结论与试采结果对比,解释符合率为86.1%。认为该技术测量精度达到了现场解释评价的要求,精度高,分析快速,解释结论准确可靠,可以为完钻讨论、确定试采层位、实施措施等提供实时、准确的数据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应用荧光数字图像技术分析岩屑含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各类钻井新工艺所导致的岩屑细碎、稀少,给录井岩屑含油性现场快速、准确评价带来了严重影响,针对此问题,中原油田录井处开展了利用荧光数字图像评价岩屑含油性的技术开发研究.该技术融合了显微荧光、光学、图像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多项成果,采用混样直接采集荧光数字图像,不挑油砂样,不对岩样做特殊处理,在录井现场实现了岩屑含油性特征信息的数字化采集和原始性、永久性存储、应用,实现了自动、智能定量分析评价.其关键技术含油岩屑荧光图像特征及识别获得了重要突破,优选出3项特征要素:图像色彩S、砂岩表面产状B和图像强度M,建立了识别标准及图板.经过20口井2000多个层位的统计分析,验证含油岩屑识别符合率达90%.其应用效果对比表明,荧光图像判别技术与地化、轻烃、热解和核磁共振检测分析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与测井、试采结果也有较好的一致性.该项技术的应用不仅弥补了常规地质录井的不足,而且提升了地质录井信息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应用录井技术建立地层岩性剖面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杂钻井条件下随钻采集岩屑难以真实反应地层岩性,因而单纯依靠岩屑描述建立地层岩性剖面难免存在误差。该文从常规地质录井岩性描述角度出发,探讨了结合气测、地化、定量荧光等录井方法建立地层岩性剖面的具体方法;提出“岩屑体积跟踪法”识别真假岩屑和“去尾法”落实地层底界方面的作法;同时针对岩屑混杂、细碎,甚至呈粉末状给岩屑描述造成困难,阐述了应用岩屑自然伽马检测值落实岩性的方法及可行性。进而为在复杂钻井条件下建立地层岩性剖面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3.
14.
15.
文章针对美国BAKER ATLAS公司生产的核磁共振测井仪(MREX)在现场测井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对MREX核磁共振测井仪的测井模式和井下仪器进行了升级改造,解决了采集软件不完善、采集模式单一、工作频率不稳定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6.
核磁共振录井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被选择进入巴1井录井系列之中。在简单介绍核磁共振录井原理后,从储层物性评价、油气水层解释等方面阐述了核磁共振录井资料在巴1井的应用情况:核磁物性分析与室内常规物性分析数据具有良好的相关性,核磁数据能够较好地评价储层物性;结合其它地区经验,建立了评价巴1井储层物性、储层流体性质评价的方法、标准;运用这些标准,对巴1井7层显示层进行解释评价,试油结论与评价成果一致。 相似文献
17.
核磁共振录井通过将储集层样品分析参数处理成t2弛豫谱图的形式,经系列运算可提供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和可动流体等储集层物性信息,但是t2弛豫谱图的处理过程复杂且缓慢,不便于快速解释评价。针对此情况,受微软公司Office软件包的一个特殊程序“宏”的启发,探讨了以该程序为基础应用于核磁共振录井资料自动化处理的4个环节,即创建移除井名宏、工作表排序宏、生成 t2弛豫谱图宏和导出图表到Word宏。实际情况表明,以该程序为基础所形成的核磁共振自动化处理程序简单、实用、速度快,为储集层的快速解释评价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8.
核磁共振测井在气田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气田勘探开发程度的提高,常规测井系列已不能很好地满足实际生产的需求。通过对核磁共振测井资料在气田的应用研究,证明核磁共振测井资料能够提供更为准确的储层参数、直观定性地识别孔隙中流体的性质、有效地识别气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