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通过对若干隧道的物探勘查表明,合理的运用高密度电法、地震折射波法和瞬态瑞雷波法以及声波测井法,可以有效的查明隧址区第四系覆盖层厚度、基岩垂向分带情况,推定断裂等构造破碎带的位置和产状,计算岩体波速、划分围岩级别,为隧址区的工程评价和隧址的合理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指出目前折射波法勘探存在的局限性,强调综合物探的合理性。提出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声波测井法和瞬态瑞雷波法的综合勘查方法进行隧道工程物探勘查,期望能为今后的隧道物探勘查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
以某水库坝址工程物探勘查为例,简述高密度电阻率法、地震映像法、瞬态瑞雷波法的工作原理和技术特点.根据坝址区地质、地球物理特征选择合适的方法和工作参数,阐述了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地震映像法、瞬态瑞雷波法成功查明坝址区覆盖层厚度、基岩风化分带和断裂构造的位置和产状等工程地质情况,为水库大坝选址提供科学依据.表明综合物探方法在...  相似文献   

3.
高密度联合剖面电阻率法在探测隐伏含水断层时,在联合视电阻率剖面曲线上得到低阻正交点.但野外的地质情况往往都比较复杂,在异常附近进行浅层地震映像法勘测,根据两者的信息综合分析,达到对断层进行准确有效的定位.本文以江山—矛岭断裂探测为实例,综合物探方法在探测岩隐伏断层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5.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和非开挖管线施工技术的普遍应用,近间距平行管线和深埋管线成为了管线探测的热点和难点。受方法以及资料的限制,前人仅利用频率域电磁法(Frequency Domain Electromagnetic Method, FDEM)中单一水平磁场剖面数据来反演求解近间距平行和深埋管线的位置和埋深,往往难以取得理想结果。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联合反演新思路,即联合水平磁场和垂直磁场剖面数据进行反演。首先从原理上详细阐述了现有方法的不足,然后重点推导了联合反演算法定位定深的原理公式,最后用工程实例展示了算法优势和效果。结果表明:相比于常规的“拟合反演法”,本文算法求解快速、全自动、已知信息依赖小,能明显减小25%及以上的均方误差;定位定深精度满足规范要求;非常适用于近间距平行和深埋管线探测生产工作中,为疑难管线的探测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随着时间的流逝与河水的冲蚀,黄河故道堤岸工程在长期运行中会出现洞穴、裂缝、松散体、脱空区等不良地质现象,将会影响堤岸工程的安全运行,因此,对堤岸隐患进行定期、定向探测十分重要.针对这些不良地质现象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地球物理参数的差异性,本文采用探地雷达法、高密度电阻率法、瞬态瑞雷面波法等地球物理方法进行探测.首先,根据探...  相似文献   

7.
综合物探方法在泰井高速公路滑坡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滑坡是一种自然灾害。本文采用高密度电法、地质雷达以及瞬态瑞雷波法三者结合的物探方法对泰井高速公路某处的滑坡进行了勘察。结果表明,综合物探方法可以有效确定滑坡体的几何形态及其埋深,提高资料的解释精度。该项研究成果对滑坡地带附近的高速公路的建设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路面沉陷变形会导致路面平整度变差,引发严重的交通事故。联合采用探地雷达法、地震映像法和瞬态瑞雷波法,对某高速公路路面沉陷变形区域进行综合无损检测,检测结果表明:探地雷达法精度高、效率高,但有效探测深度较浅,适宜快速探测公路结构层中的裂缝、破碎破损、沉陷变形,以及路基中的脱空、空洞等隐蔽病害的分布情况;地震映像法探测深度大、效率低,适宜探测地下介质的纵、横向变化情况,判断路基下方是否存在滑动面以及是否发生侧向滑移;瞬态瑞雷波法获得的面波速度可以直接反映了地层的"软"、"硬"程度,用以判断地层中是否存在软弱夹层或软弱地基。各检测方法之间相互验证、相互补充,能从不同深度、多个角度,更全面地揭示路面沉陷变形的现状、成因和发展趋势,为采取针对性的治理措施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应用高密度电法进行工程勘察,可以起到低成本、高分辨率的效果。本文在上海南汇某地的地下管线勘查中采用了高密度电法,根据测区物性和地质情况,设计了针对性地电模型,并通过实际采集资料的反演解释对比,确定了地下包铁皮管线的具体位置,与开挖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10.
物探方法在探测岩溶构造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单个异常体和线性异常体的岩溶构造都具有弱波阻抗、低电阻率的地球物理特性,因此地球物理探测方法是探测岩溶构造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广西红水河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技改工程(2000t/d)勘察实例,讨论地震映像(地震共偏移距法)和高密度联合剖面电阻率法两种物探方法相结合在探测岩溶构造中的应用技术和方法;并通过对几种典型的岩溶构造异常进行分析,介绍了地震映像和高密度联合剖面电阻率法资料的综合解释过程;说明这两种物探方法在探测岩溶构造中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在埋地管道抗震规范法的基础上提出改进,考虑了管土之间的弹塑性滑移,并推导了埋地管道在地震作用下最大反应的解析表达式.运用ANSYS建立了地下管线在地震作用下的有限元模型,合理运用接触单元真实地模拟了管土之间的相互作用,并计算了埋地管道在给定地震作用下的响应时程,从而得到管道的最大轴向应力.通过工程实例比较了抗震规范法、改进的抗震规范法以及有限元法计算埋地管道最大地震响应的优缺点.研究结果表明,改进的规范法的计算结果与相对精确的有限元法的计算结果相近,说明改进的规范法简单实用,且能满足一定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2.
利用随机振动理论,导出了埋地管线在大空间地面运动过程中的动力反应.在建立管线模型时,接头简化为刚性,管线简化为弹性地基梁.实例计算表明,对于轴向振动,埋地管线的各阶固有频率均十分接近,计算应力时需考虑较多的振型.管线中部的位移、应力不随管线长度变化.地震动的空间相关性对管线随机振动影响很大,应慎重选取地震地面运动的功率谱模式.  相似文献   

13.
分析我国城镇埋地燃气管道的腐蚀原理,介绍阴极保护在城镇燃气管道防腐中的应用,从测试桩结构的改进、阳极布局原则的调整和测试桩布局原则的调整三个方面阐述了对牺牲阳极阴极保护法的改进。对埋地燃气管道的腐蚀防护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横波勘探法具有高频特性好,干扰波少,反射能量强的特点,因此可以有效探测第四纪松散层厚度,已经被广泛运用于工程勘查领域。用横波法对实际工程场地进行探测,经过有效的数据处理并进行解释。结果表明,被探测区域下部地层构造平稳,推断出基岩埋深,经钻孔验证,结论可靠,说明横波法能有效确定基岩埋深。  相似文献   

15.
地震映像法在铁路隧道隐伏岩溶勘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宜万铁路沿线的大部分隧道位于岩溶强发育区,埋深大,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地质灾害严重,为规避风险和确保营运安全,对岩溶隧道进行隐伏岩溶探测,查明隧底隐伏岩溶的位置、大小和空间形态,从而指导风险评估和岩溶处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地震映像法的工作原理和解释方法并用该方法对宜万铁路岩溶隧道的隧底15~20m深处进行了勘查,探明了多处溶洞和破碎带,证实了该方法在铁路隧道隐伏岩溶勘查中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输气管线产生冰堵的原因,简单介绍几种测量冰堵的方法,指出了这些方法存在的缺点,提出了利用气体发出的声波测量冰堵位置的方法。研究表明,病变处发出的信号是随机性的,随机过程各个样本记录都不一样,因此不能用明确的数学关系式来说明,但这些样本都有共同的统计特性,所以采用概率统计来说明。由于采集到的声音数据比较庞大,声音数据处理过程也较复杂。通过声波测量法的数学推导,建立了利用传感器对冰堵段位置检测的实验装置,并详细介绍了其工作原理。实验时考虑管道周围的噪声,研究了滤波法去噪原理。  相似文献   

17.
摘 要:以陕西西安市政工程中SRTP埋地管道30°斜交穿越地裂缝带为工程背景,基于足尺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计算,研究了地裂缝沉降作用下埋地管道的变形与受力特点。结果表明:地裂缝沉降作用下,SRTP埋地管道沉降位移明显小于或滞后于地层变形,其沉降变形特征具有明显的“衰减效应”;地裂缝作用下,SRTP埋地管道受力变形模式为拉张-挤压弯曲变形模式,位于地裂缝上盘的管道顶部受压应力、底部受拉应力,而位于下盘的管道顶部受拉应力、底部受压应力,具有反对称现象,SRTP埋地管道适应地裂缝大变形的能力较强;地裂缝沉降作用对SRTP埋地管道的纵向影响长度为3.0 m,即上盘1.8 m和下盘1.2 m,在此范围内管道需要采取适当保护措施;地裂缝沉降作用下,管道沿纵向可划分为3段,即上盘沉降段、脱空段和下盘翘曲段,其中,脱空段范围约为1.2 m。  相似文献   

18.
在总结内蒙浅埋煤层采空区地球物理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常用物探方法在探测浅埋煤层采空区方面的优势、局限性和不同物探方法对采空区所可能得到的异常反应特征等问题.同时在高分辨率和高准确度的勘查要求下,对瞬变电磁法、高密度电阻率法和二维地震的观测系统进行了设计和实验,对物探资料进行了处理和综合解释.结合具体工程实践最终取得了良...  相似文献   

19.
要对埋地管道不同位置泄漏时油品在土壤中的渗透扩散进行模拟分析,借助CFD软件建立土壤多孔介质中油水两相流的三维流动传质耦合模型。模拟结果表明:油品在地下、地表的渗透扩散范围受漏孔位置的影响明显。管道正上方泄漏时,地下泄漏范围最小而地表扩散面积最大;管道正左侧泄漏时,地下扩散范围及地表扩散面积大小介于正上方泄漏和正下方泄漏工况之间;管道正下方泄漏时,地下扩散范围最广,但地表扩散面积最小。泄漏1h后,地下、地表的油品扩散速率均趋于稳定,下孔泄漏油品的地下扩散速率比上孔泄漏大约10%,而3种泄漏工况的地表扩散速率大小几乎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